上海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6363388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9.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上海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上海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上海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上海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上海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陆善后节约能源是我国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为此,国家在1997年制订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在该法规中明确指出了“建筑物的设计和建 造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用节能型的建筑结构、材料、器具和 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减少采暖、制冷、照明的能耗”。为了落实国家节 约能源法,加大对建筑节能工作的管理力度,实现建筑节能跨越式发展战略, 建设部于2000年2月签发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部长令。2001年颁布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 2005年又颁布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于当年10月1日正式

2、实施。2005年5月政府规章上海市 建筑节能管理办法通过审议, 7月15日正式实施, 规定及标准二大法 规的出台,大大推动了建筑节能工作的进行,为本市建筑节能工作提供了更有力 的法律法规支撑。上海“十一五”建筑节能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进一步明确了 上海建筑节能发展任务与目标。1.上海建筑节能特点1.1能源消耗状况2001-2004年上海国民经济平均年增长10%以上,至2004年本市GDP总值已达7450.27亿元,人均已突破5600美元,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居住舒适性要求也不断提高,致使建筑能耗迅速上升。2004年全市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已接近 7000万tee

3、,人均能耗达 5.21 tee,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能耗水平。其中建筑能耗约占14%。这对一 期间上海建筑能耗要下降15的目标是十分艰巨的。1.2气候变化上海在我国建筑气候区划中处于第III建筑气候区。气候特点是夏季闷热、冬季湿冷,气温日较差小,年降水量大,日照偏少(44% )。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上海气候呈夏季持续高温时间延长,冬季平均温度升高趋势(见表 1)。1998 年夏季最高极端气温为39.4C,而到了 2003年则被刷新为39.6C。表 1.1 上海冬夏两季平均温度变化情况年份冬季平均温度5C夏季平均温度26.5C1951198054d39.4d1985199438.1d54.7d2

4、001200331.3d57.3d1.3. 夏季用电负荷变化近5年来,上海夏季最高用电负荷平均增长率达到10%左右(见图1),2004 年上海夏季最高用电负荷达到1500万kW, 2006年已突破1800万kW,平均年增 长达到10%,用电缺口有600万kW之多。若能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工作,贝何有 效地改善上海地区高峰 用电短缺的现状。图 1.1 上海市夏季最高用电负荷1.4房地产业发展上海市区人均住房面积在近几年内不断增加,2003年达到13.8m2, 2004年 末已达到14.8m2。截止到2004年底,上海现有各类建筑总面积达到59314万m2, 其中居住建筑面积占到其中的 59.4,其

5、余的几类建筑分别是工厂、学校、办 公建筑、商场店铺、医院、宾馆和剧院。随着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近年来 新建公共建筑无论在景观性、舒适性、还是功能性上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而这一切无不是以巨大的能源消耗为代价。因此,房地产业的发展在极大程度上商场店铺医院旅馆影剧院4.8%0.1%其他3.7%居住建筑59.4%仓库堆栈1.9%工厂17.7%1.0%刺激了民用建筑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表1.2、图1.2为上海建筑发展现状及房 地产供求情况。表1.2 上海市建筑发展情况年份居住建筑总面积万m2公共建筑总面积万m2人均居住建筑面积m2人均公 共建筑 面积m2人均公共建筑面积相对 于人均居住建筑面积

6、的 比例%200123475794214.54.933.8200226906908216.85.633.32003305601074417.86.335.42004352111245621.37.635.6注:人口按常住人口计算,各类建筑面积按统计年鉴中相应建筑保有量计算。办公建筑 学校6.8% 3.7%图1.2 2004年上海现有各类建筑构成(按面积比重计算)1.5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上海早期建筑物外围护结构以240实心粘土砖、120钢筋混凝土圆孔板和单 玻实腹钢窗为主,总体热工性能较差。70年代推广粘土多孔砖后,墙体热工性 能有所改善,但上海地区是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典型地区,混凝土小型

7、空心 砌块墙体的应用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高层建筑的兴起,又使该部分建筑外墙 的保温隔热水平显著下降(仅为实心黏土砖的2/31/2),致使室内热环境低下 传热量比实心粘土砖增加 3060%。目前,上海地区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见表 1.3所示。表 1.21 上海地区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围护结构材料及构造墙体厚度mm传热系数,W/ (m2.K)普通建筑节能居住建筑节能公共建筑外墙240黏土多孔砖2801.71.51.0190混凝土小砌块2302.51.51.0200钢筋混凝土2403.21.51.0屋面120钢筋混凝土圆孔板1602.81.00.8120钢筋混凝土板1.00.8架空屋面3602.4

8、1.00.8外窗单玻实腹钢窗6.44.72.54.72.51.6 建筑设备上海 70 年代除少数高档宾馆具有较陈旧的中央空调系统外,大部分公共建 筑无中央空调,居住建筑无房间空调。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上海成为改革开 放前沿的 90 年代以来,公共建筑如宾馆、饭店、商务楼等都把集中空调作为基 础设施之一。在上海1.25亿m2公共建筑中,估计至少0.8亿m2安装有空调系统。 上海每百户家庭空调器拥有量以年均 36.9%的速度增长(见图 1.3)。2004 年达 到159.2 台,在全国各省市中超过广东占据首位。台,量有拥调空庭家户百每OOOOOOOOO 64208642 1 1 1 1IIii1

9、5IIIIIIIII::.i口-:?:85.2 96.4:10r::七2 68nXTT7 .:5062二:33-20 - ,订* : .04322河99897991695991493991厂r1图 1.3 上海每百户居民房间空调器拥有量的增长1.6 建筑节能管理近年来,本市在建筑节能政策法规的制定、节能居住建筑的认定以及建立建 筑节能管理网络等方面开展了多项工作。由市建设交通委牵头,建立了上海协调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组织管理网络。 由建筑节能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落实,市建筑节能办和市房地资源局分别对相关部 门按各自职责组织协调实施。而且,今年还在各区(县)建设系统,组织建立了 各区(县)建筑节能职能

10、管理部门,以纵横交叉、双管齐下的管理模式,全面推 进上海的建筑节能工作。图 1.4 上海市建筑节能管理网络体系2. 上海建筑节能发展目标与潜力2.1 十一五期间上海建筑节能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本市建筑节能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为目标, 以贯彻实施上海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为契机,实现建筑节能推进工作与人居 环境的持续改善相结合,与促进城市能源安全相结合,与“世博”项目的高标准 建设相结合;通过加强行政监管、推进技术进步、注重市场引导、强化舆论监督, 实现全社会增强建筑节能共识,全领域推进建筑节能的实施目标,全方位推

11、广各 种建筑节能技术体系,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十一五”上海建筑节能推进目标:新建公共建筑自2007 年起全面执行公 共建筑节能 50的节能设计标准,加强标准实施的行政监管力度,重点提高设 备系统的用能效率和运行管理水平,形成适应上海气候特点的公共建筑节能技术 体系,完善标准规范和管理模式。对新建居住建筑除严格执行国家节能 50的 标准外,通过有效的行政监管和技术支撑手段,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居住建筑节 能支撑体系和管理模式,并积极引导农村新建住宅采用适用的节能新技术。至 2009年在科研与试点基础上,上海将执行居住建筑节能 65的节能设计标准。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在建立健全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

12、体系和网络化建 筑能耗分项计量监测系统基础上,完善以市场化手段为主的节能改造机制,使本 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到 2010 年,争取能完成 1000 万 m2 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上海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以“旧小区平改坡综合改 造”项目为突破口,探索以行政手段和财政支持为主的资金筹措和推进机制。通 过示范引路、稳步推进,到 2010 年,争取对达到“旧小区平改坡综合改造”条 件的居住建筑全部实施节能改造。建筑用能设备:公共建筑鼓励分布式供能和能源多元化系统的推广应用。 结合世博园区建设示范,开展热电冷联供、水源和地源热泵系统、高能效空调系 统,以及蓄冷和燃气空调、热回收、变

13、流量控制系统、高效送风和自然光、遮阳、 照明与空调的协调控制等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到2010 年,本市分布式供能系 统总装机容量达到 10万千瓦、燃气空调安装总量超过 1000 台,试点采用燃料电 池作动力的热电冷联供示范项目。并要求 大型新建公共建筑设计选用具有国家 或者本市节能标准的空调冷热源设备,鼓励设计选用能效比高于现行节能标准的 空调冷水机组。新建公共建筑设计选用高效节能灯具。严格执行国家现行建筑照 明标准的功率密度标准值,到 2007 年,设计选用的照明系统全部达到国家现行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照明功率密度的节能目标值。对居住建筑推广应用达到节 能评价值的房间空调器。到 2007 年,

14、设计选用的房间空调器能效比,执行现行 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国家标准中节能评价值 2 级指 标。同时推广应用高能效的照明灯具。采用紧凑型荧光灯、高效双端荧光灯、电 子镇流器、半导体照明等高效节电照明系统,以及尽可能设计利用自然光等节能 措施。试点应用集中供冷供热和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节能系统和因地制宜推广 应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到2007 年,新建全装修住宅从设计阶段同步考虑与建 筑结合的用能设备节能措施。在“十一五”期间要贯彻执行可再生能源法,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在建 筑中的应用,坚持建筑领域节能与开源并举原则,高起点、多层次推进与建筑有 机结合的太阳能光热和光电系统,不断突破

15、相关核心技术和提高相关产品产业化 水平,为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提供经验和模式。重点开发与建筑一 体化的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体系,通过试点示范,使太阳能利用在新建建筑和既 有建筑节能改造中推广,并得到规模化应用。到 2010 年,推广应用太阳能光热 系统,建成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光热利用示范建筑200万m2 (集热面积约10 万m2)。结合世博园区建设,重点突破太阳能光电利用的应用技术试点示范,到 2010年,在大型公共建筑中光电系统示范应用1万kw。鼓励试点应用太阳能空 调、利用生物质能的热电冷联供系统等新技术。根据国家节能中长期规划目标,按照建设部总体部署,抓住世博园区建设 机遇,积

16、极申办城市级建筑节能示范,实施建筑节能重点工程示范项目。“十一 五”期间,实现综合技术攻关示范项目280万m2。结合世博园区建设,对新建民 用建筑节能、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用能设备和设施、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建筑 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体系等进行规模化示范,为推进建筑节能提供经验与模 式。完成低能耗、超低能耗和绿色建筑的示范工程,形成相关标准和技术体系, 引导“十二五”建筑节能发展方向。2.2上海建筑节能潜力分析所谓建筑节能潜力,是指通过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范的强制执行,采用建筑节能新技术而取得的建筑物运行能耗的节能效果。据调查,在居住建筑使用能耗中,电耗占 55%,其中空调电耗占总电耗的 30%

17、左右。按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计算,节能住宅与普通住 宅相比可节能50%,其中空调设备占 25%,围护结构占 25%。住宅空调设备为家用气源热泵空调器,节能住宅要求空调额定能效比取 2.3,采暖额定能效比取 1.9,相对普通住宅空调额定能效比 2.2 和采暖额定能 效比 1.0,可实现节能25%。若能采用变频节能型空调(能效比2.42.6),其节 能效果可增至30%左右。估计至 2005 年,每百户居民空调拥有量由 1999 年的 85 台增至 170 台左右,如不考虑节能,则其电耗将由 11.3 亿 kWh 上升到 22.6 亿 kWh,若假设实际节能空调远行数量为1/4时,如按标

18、准实现节电25%,则即可 实现节电1.41亿kWh,相当于5.3万tce,。以此类推,到2010年,每百户居民 空调安装数预计达185台,若不考虑节能,空调电耗将由22.6亿kWh上升至24.6 亿kWh,实际节能空调数为1/3时,若节能25%即可实现节电2.05亿kWh,折合 标煤 7.69 万 tce。围护结构节能潜力:从2001年10月1日起通过节能示范工程实施围护结构 节能以来,节能住宅至2005年已实施约3000万m2。按围护结构节能25%计,可 实现节能0.56亿kWh,折合标煤0.57万tee。按此类推,到2010年新建节能住 宅约1.26亿m2,则可实现节电2.36亿kWh,折

19、合标煤8.9万tee。从2000年起,公共建筑能耗已超过住宅建筑能耗,2002年公共建筑能耗已 达618万tee。由于上海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2010年世博会在沪的举办,预 计2010年前上海公共建筑能耗还会快速上升。据调查,公共建筑空调能耗约占 建筑总能耗的35%。平均的空调装机冷量为121W/m2(见下表)。表 2.1 被调查公共建筑空调能耗及装机冷量统计办公 建筑商场 店铺宾馆医院影剧院体育 场馆公共文 化建筑会展 建筑全部 平均电耗 比例,31.331.633.833.045.730.748.832.533.2能耗 比例,35.932.632.138.144.919.843.232.5

20、35.0空调装机 冷量,W/m212613410111713344101146121目前上海现有公共建筑也存在着巨大的节能潜力,如在空调系统设计中,存在着大马拉小车,冷热源机组选择不合理,运行管理不到位,采用技术相对落 后(很少采用自动控制、变风量、变水量调节、热回收技术以及高热阻的围护结 构等)。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 50%,可估算出上海公共建筑的节 能潜力(见表 2.2)。表 2.2 公共建筑节能潜力预测年份200520102015公共建筑能耗,万tee84012001360公共建筑节能量,万tee3.5352.8127.2节能率,%0.44.49.4“九五、十五”时期是上海建筑大发展时期,也是建筑能耗大幅上升的时 期,从夏季最高用电负荷年均增速10%来看,在今后五到十年,随着经济的发展 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需求预测将呈高速增长态势,应引起大家重视。 同时也表明,建筑节能不仅是一项基本国策,也是一项十分艰巨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