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分析 法学专业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6361967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分析 法学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分析 法学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分析 法学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分析 法学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分析 法学专业(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题 目: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摘要在社会环境中,家庭作为社会的组成单元,是社会得以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就现阶段来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而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婚姻和家庭带来了不同的结果,很多家庭因为经济状况的改变,家庭环境氛围也得到了改善,很多家庭因为家庭经济的变化而去追求另外的生活,从而导致了离婚率的上升。当面对现阶段社会存在的问题时,法律范围内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本文针对我国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进行了研究。首先,从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性质和概念进行分析,并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意义和功能进行了阐述;继而,针对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适用进行了分析,其中包

2、括离婚损害赔偿构成的要件、离婚损害赔偿的主体分析以及离婚损害赔偿范围和赔偿数额三个方面;然后,对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进行探讨;最后,针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提出了建议,进而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进行完善。希望本文的相关研究能够为我国的离婚损害赔偿方面作出微薄的贡献。关键词:婚姻法;离婚损害;赔偿Abstract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family is the unit of society, and it is the main part of social stable development. At present,our country is in a

3、 socialist economy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economy bring the different outcomes about family and marriage,many families because of the change of economy and have a good family environment atmosphere, many families because of the change of the domestic economy to pu

4、rsue another life, which led to the rise in divorce rate. However, in the face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society, the divorce damage compensation system within the scope of law becomes the hot topic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on our countrys divorce damage compensation system research, its r

5、esearch from the concept of the nature of the divorce damage compensa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and analysis, about the divorce damage compensation system and expounds the meaning and function of; Next, on the applicable law of divorce damage compensation system in China is analyzed, including the d

6、ivorce damage compensation of the waist,the analysis of the theme of the divorce compensation for damage and divorce compensation for damage compensation scope and amount of three aspects; The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compensation system for divorce damage in China;Finally,the a

7、uthor gives some advice about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compensation system for divorce damage and perfect the compensation system for divorce damage.Hoping that the relevant research in this paper can make a small contribution to the compensation of divorce damages in China.Key words: marriage law; D

8、ivorce damage; Compensation and perfection目 录摘要1Abstract2前言5一、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概述6(一)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理论分析61.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概念62.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性质6(二)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功能61.填补受害者遭受的损失62.抚慰受害者的精神损害73.惩罚违法行为7(三)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建立的意义71.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完善了我国婚姻法72.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有效的保护了婚姻中弱者的权益8二、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适用9(一)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91.一方有法定过错92.一方有过错而另一方无过错93.存在

9、损害事实94.因损害事实而导致了违法行为的发生10(二)离婚损害赔偿的主体分析101.离婚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分析102.离婚损害赔偿的义务主体分析113.离婚损害赔偿的赔偿范围和赔偿数额11三、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12(一)损害赔偿的法定范围过于狭窄12(二)无过错方取证困难12(三)将第三人的义务主体排除在外13(四)损害赔偿金额模糊不清13四、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14(一)扩大损害赔偿适用的情形14(二)完善损害赔偿制度的举证责任14(三)将第三人纳入赔偿义务主体15(四)明确损害赔偿金额的界定标准15结语15致谢18前言恩格斯说过,“群婚制是与野蛮时代适应的,对偶婚制是愚昧时

10、代相适应的;而以统建和卖淫为补充的一夫一妻制则是与文明时代相适应的。”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2婚姻法损害赔偿制度的制定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而进行的。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婚姻的概念和情感的定义越来越复杂,“第三者”的出现使得我国的离婚率逐渐增加。另一方面,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使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加,而这种压力的增加给人们的心理上带来了一些问题。这就致使婚姻生活中,家庭暴力和家庭冷暴力等问题的出现。在很多婚姻关系中,当事人是无过错行为的一方,但在婚姻生活中身心受到的伤害,却不能够通过一定的渠道获得救济和补助。而“

11、为了帮助无过错方更好的弥补婚姻生活中的问题,我国2001年4月28日修正后的婚姻法新增的一项制度,对我国新形势下调整离婚关系指明了方向,也有利于保护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 乔秋珍.浅论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及其立法完善.J.经济研究导刊.2017 (12) :193-194婚姻法对于夫妻之间应该相互忠诚的有关规定,表明了婚姻既是夫妻双方的义务,也是夫妻双方的权利,而这种规定,无论在法律中还是实践中,对于婚姻而言,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在我国,婚姻不仅仅在配偶之间有一定的作用,而且在社会层面上,也起到了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当面对配偶单方面违反忠诚义务,并侵害另一方权利的时候,在维持社会秩序上,

12、当事人就有着一定的违背行为,所以应当受到法律制裁和社会道德谴责。课题的研究过程:首先,对我国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性质和概念简要的阐述和分析,并进一步阐明其发挥的功能和其存在的意义;其次,从构成要件、权利义务主体和赔偿范围及其赔偿数额三个方面出发,对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适用范围进行界定;然后,提出我国离婚损害制度方面的不足;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更好地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进行一定的完善。希望能够帮助我国婚姻法在我国范围内的社会环境中,更好地生存、发展与完善。一、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概述为了能在后续的研究中对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更好的剖析,我将分层次地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进行理论分

13、析,为提出可行建议和进行相应的完善做好理论支撑。本部分主要从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概念和性质,以及离婚损害赔偿的功能和意义两方面对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一)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理论分析面对不断高速发展的社会和日新月异的国情,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也在不断适应变化。因此在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进行分析时,我从其概念和性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1.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概念“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指婚姻中一人的合法权益被过错方非法损害,致使婚姻关系破碎,所遭受的损害无过错配偶在离异时,享有权利请求损害赔偿,其要求出现过错的一方配偶需承担一定民事责任。” 雷蕾.离婚损害赔偿制

14、度的不足和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7 (14).15-16婚姻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1)重婚的;(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3)实施家庭暴力的;(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于合法婚姻的保护,当夫妻双方中有一方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并存在重大过错行为,直接导致离婚时,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就可以对婚姻中无过错方进行权利救济。当作为一种民事责任来分析时,该制度的存在能够帮助弥补婚姻中无过错方的部分损失。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能够减轻和抚慰受害方在精神方面的创伤,也对有可能

15、发生侵权行为的过错方起到警示的作用。2.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性质目前,各个国家都有关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相应法律规定,19 世纪时,瑞士民法典中就有相关规定,随后各个国家逐渐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在我国,对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中的离婚损害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离因损害,也就是说当夫妻双方中有一方的行为构成了离婚的原因时,另一方可以根据其受到的侵权行为,要求过错方进行损害赔偿;第二种是离婚损害,是指离婚本身就直接构成了损害赔偿的原因。当离婚尚不具有侵权行为时,虽不构成侵权,但也可以要求进行相应的赔偿,其中不构成侵权行为包括虐待和遗弃除配偶以外的其他家庭成员时导致的离婚现象。而从我国范围内进行分析,现阶段我国对

16、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处于离因损害和离婚损害两种兼而有之的态度,这种状态对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而言是一种相对较为广泛的状态。(二)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功能“基于婚姻关系这一固有属性使得法官往往不能简单地做出非此即彼的决定,只能在避免冲突、消除对立的价值取向下寻找一种平衡双方利益的处断,从而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李欣桐.论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D.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2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制定,是为了当婚姻出现问题而导致离婚现象时,对其无过错方的损害赔偿进行界定。在功能方面,集中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填补受害者遭受的损失、抚慰受害者的精神损害以及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1.填补

17、受害者遭受的损失在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中,填补受害者遭受的损失这一功能,是对损害赔偿侵权行为最基本的救济手段。一般会通过赔偿损失,帮助受害者在权益方面得到一定的恢复。赔偿形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财产损害赔偿,另一种是精神损害赔偿。财产损害赔偿,会根据婚姻中事实受到财产损失的程度,从而进行对应赔偿范围的确定。对于精神损害赔偿,更多的是根据过错人犯错的程度、侵权手段或场合等具体情节,进行多种因素的评估后确定,最后根据当地的生活水平,以及其他因素来确定赔偿的金额和方式。无论是财产损害赔偿还是精神损害赔偿,更多的是属于经济层次的对应赔偿。2.抚慰受害者的精神损害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夫妻双方中的一方因实施

18、了法定的过错行为,使得无过错方产生精神上的痛苦,进而致使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过错方进行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其中,抚恤金是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中一种特殊的赔偿方式,主要是为了帮助无过错方填补经济方面的损害,也是对于无过错方因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而进行的赔偿。因家庭暴力、重婚、同居、虐待和遗弃导致的离婚会给受害方配偶带来精神上的损害。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当事人因上述行为而遭受到的身心痛苦已远远不是可以用金钱、物质来衡量和计算的。” 李燕.论离婚的精神损害赔偿.D.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7 3.惩罚违法行为在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中,对于婚姻关系中存在违法行为的一方当事人来说,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9、,并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在我国,对于婚姻中存在违法行为的过错方,一般情况下会根据其违法行为的情节轻重来予以判定。情节严重者,对其行为进行法律范围内的惩罚,对其婚姻中出现的违法行为,依据是否发生被害人谅解的现象,对其进行不同情况下的不同界定。而根据西方学者对违法行为在损害赔偿制度的研究表明,抚恤金一定程度上是具有损害赔偿能力的,能够让侵权者承担一定的责任,并且是对自己之前伤害另一方的行为负责。同时能够体现法律的作用,也能够对可能发生侵权行为的人起到一定警醒的作用。(三)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建立的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离婚损害赔偿制度逐渐发展和完善。其中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建立的意义也是值得探讨的

20、。我将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是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对我国婚姻法有着一定的完善作用;另一方面是我国离婚损害制度的建立,能够对现阶段我国婚姻中出现的弱者的权益有所保护。1.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完善了我国婚姻法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婚姻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离婚时有发生,并且通过诉讼方式解决离婚问题的情况不在少数。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对于整体婚姻法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完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对有过错方和无过错方的损害赔偿有着认定划分,包括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两个方面的对应赔偿。而具体情况,我国会根据婚姻法规定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实施。2.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有效的保护了婚姻中弱者的权益离婚损

21、害赔偿制度对于婚姻中的弱者是具有优势的,或者说,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婚姻中的弱者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在现实的婚姻关系中,女性整体上而言仍然处于相对较弱的一方,其在婚姻关系中更容易受到伤害。” 刘莹莹.离婚案件中女性权益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9而现阶段婚姻法中,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状态,对于婚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法律层次的界定,并对其行为进行分析,而过错方应该承担由于其过错而导致的离婚现象,并为其付出对应的代价,无过错方应当维护自身的权益,来弥补自身在婚姻中的损害。所以,维护婚姻中弱者的权益是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实际意义。二、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适用上部分中,我

22、主要对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概念和性质、功能以及意义三个方面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进行了概述,本部分我将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构成要件、权利义务主体和赔偿范围及赔偿数额三个方面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适用进行分析。将依次为后文的探讨提供理论基础。(一)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在夫妻双方受法律保护的条件下,需要进行损害赔偿的离婚案件中,根据一方有法定过错、一方有过错而另一方无过错、存在损害事实以及因损害事实而导致了违法行为的发生四种情况的存在,实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这四种情况就是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1.一方有法定过错一方有过错是离婚损害赔偿构成要件的条件之一。这种过错,指婚姻中一方存在违法行为,进而导致

23、婚姻破裂,且另一方在精神上和财产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根据我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需要承担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定过错,包括已婚者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以及其他违法行为。对于情节相对较轻的行为并不构成离婚损害赔偿责任。2.一方有过错而另一方无过错与一方有过错相对的,即另一方必须完全无过错,这也是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有的学者提出这里可适用“过错相抵原则”。我以为不可,首先,我国法律中无规定。其次,在司法实践中无法操作,将给法官在审判中带来诸多困扰。最后,能够警示和制裁侵害婚姻中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的行为是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功能之一。并不适合实施“过错相抵原则”。根据这些情况,我认为,只有夫

24、妻双方中的一方完全不存在过错的时候,适用离婚损害赔偿。3.存在损害事实损害事实,指夫妻双方中的一方存在违法行为,进而致使婚姻关系的破裂,导致了离婚的结果,另一方受到财产或精神方面的损害。“造成这种现实的原因是多重的,除了当事人难以获得相应的证据外,法官对于认定此类事实的证明标准以及非法证据排除问题的认识不一也是重要原因。” 邢云超.离婚损害赔偿诉讼若干证据问题研究从婚外同居视角的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1但对于损害事实的界定有着一定的争议,这其中主要有三种关于损害事实界定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损害事实的发生是婚姻关系中的一方发生违法行为而造成的,最终导致的另一方受到损失,其

25、中包括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失两个方面。第二种观点,损害事实是由夫妻中一方违法行为导致离婚造成的,这种观点将损害事实原因归结为离婚这一情况的发生,将离婚损害赔偿和婚内损害赔偿完全分开;第三种观点,损害事实是由夫妻中一方违法行为和因此而导致的离婚事实共同造成的财产和精神两个方面的损害。我倾向于第三种观点。理由是,第一种观点将造成损害事实的原因,归结为一方存在违法行为,使得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和离婚损害赔偿无法区别,导致离婚损害赔偿的设定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第二种观点将损害事实的原因归结为离婚,从而忽视了婚内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这种观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而第三种观点将损害事实归结为夫妻中一方的违法行为和因此导致

26、的离婚事实,将二者做了合理的结合,既能保证受害人得到了婚内的损害赔偿又能够保证其离婚损害赔偿,这种观点对受害人的保护更加的全面,也与当初设定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初衷相吻合。4.因损害事实而导致了违法行为的发生因为损害事实导致违法行为的发生,需要根据离婚损害赔偿的客观后果要件来进行确认。其中配偶一方以及第三者存在破坏婚姻关系的行为,导致相应违法行为的发生,对于家庭中的另一方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这种损害可能是财产、精神或人身方面的损害。而从婚姻法的角度分析,这种事实是以离婚为结果来表现的,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是因为破坏婚姻关系发生的行为而导致离婚的,才能够请求赔偿。而没有出现离婚这种结果的行为,即

27、便发生了实质性的损害,也不能够要求有所赔偿。(二)离婚损害赔偿的主体分析损害赔偿是过错方应该承担的民事责任,其具有警示和制裁违法行为的功能,“离婚损害赔偿本身就体现了对违法行为的制裁,并且对其他发生侵权行为的人而言,也有警戒和预防作用,” 赵月芹.论离婚损害赔偿J.经济研究导刊.2012 (24) :257-258进而最大程度的保护了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实现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建立的价值。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主体集中在夫妻双方,在对其主体分析的过程中,将针对权利的主体和义务的主体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确定其责任和义务。为后续分析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不足之处提供理论基础。1.离婚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分析离

28、婚损害赔偿的主体包括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权利主体是离婚诉讼中无过错的一方,义务主体是过错方,特殊情况下第三者也可成为义务主体。” 张圣.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主体J.法制与经济(中旬) .2010 (10) :82我国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我国现阶段在离婚时候提出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一般是无过错方。很多学者认为,允许被赋予这种权力的主体,在法律范围内应当明确规定。因为当侵害者的对象是家庭成员中的一员时,在诉讼中能够提出赔偿请求的为没有受到直接侵害的无过错方配偶,但是其他受害者不能提出赔偿损害,这对于诉讼

29、主体的相关原则有所违背。我认为,在规定权利主体的相关法条中,还有可以完善的空间。首先,应该按照法定性原则进行调整,没有明确法律规定的,不其纳入权利主体;其次,发生权利损害的家庭成员可以根据其他法律进行权利的维护和救济补偿的获取,而不是通过婚姻法来维护其权利。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使婚姻中弱者的权利受到维护的同时,避免其受到损害。这不仅对于婚姻法是一种良好的维持,对于社会秩序来说也是一种良好的维持;最后,是为了我国法律能够在社会中良好的运用,并且发挥其存在的意义。综上所述,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保护婚姻的一种制度,因此在权利主体上应该为夫妻双方中无过错的一方。2.离婚损害赔偿的义务主体分析

30、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未对离婚损害赔偿的义务主体做出明确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离婚损害赔偿的义务主体只能是婚姻关系中存在过错的一方。因为在婚姻法中对重婚以及已婚者与他人同居这两种情况受害方请求损害赔偿的描述中,并没有将“第三方”关系列入离婚损害赔偿义务的主体,受害方无法将“第三方”列为离婚损害赔偿的请求对象。(三)离婚损害赔偿的赔偿范围和赔偿数额根据最高院的解释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8条:“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从中可以看

31、出,离婚损害赔偿包括财产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两个方面。当离婚损害赔偿涉及到精神损害赔偿时,会根据相关的规定进行赔偿金额的确定。“离婚精神损害无需请求权人负举证责任,只要加害人有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四种违法行为并且是导致离婚的原因,法律即推定这种精神损害存在。因此,离婚精神损害是名义上的精神损害,而不是需要证明的精神损害。” 王洪.婚姻家庭法.M.第一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99对于离婚损害赔偿的金额确定,需要根据相应的标准来进行判断,现阶段的离婚损害赔偿会按照四个标准进行。(1)根据加害人的过错程度进行损害赔偿的指标判断,过错严重的应该酌情增加抚恤金;(2)根据受害者遭受的精神损害程

32、度、精神痛苦程度以及是否因为婚姻关系导致的精神疾病等,进行赔偿的判定;(3)根据具体的侵权情节来进行赔偿的判定;(4)根据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离婚损害赔偿的判定,比如在结婚期间的时间长短、婚后的感情以及无过错方对婚姻生活的付出等因素进行赔偿数额的计量。三、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我国现阶段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还处于发展中的阶段,由于受离婚损害赔偿适用情形狭隘、责任主体受限、救济途径单一等多个方面立法不足的影响,使得该制度的运行效果并不理想。” 卢文捷.论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立法的不足与完善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35 (2) :72-78我将从四个方面对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

33、度的不足进行分析,分别是:(一)损害赔偿的法定范围过于狭窄;(二)无过错方取证困难;(三)将第三人的义务主体排除在外;(四)损害赔偿金额模糊不清。本部分的分析主要是为后文对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与意见,帮助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更好的完善和发展。(一)损害赔偿的法定范围过于狭窄根据我国婚姻法中的相应规定和相关的司法解释,离婚诉讼双方当事人中无过错方是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权力主体。在这种情况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使用范围主要是诉讼的范畴,而将协议离婚排除在外。在我国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中,在婚姻中,无过错方能够请求过错方在离婚时进行一定的损害赔偿的情况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包括了重婚的、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

34、以及家庭暴力等相应情况,其他违反婚姻义务的行为,都不能够请求离婚损害赔偿。这种规定是不妥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权利更多的是为了保护婚姻中的受害者的合法权益,而这项规定对于受害方的权益并没有起到保护的作用。这种规定在使用过程中,绝对性相对过强,导致受害方对于婚姻中过错方发生的违反婚姻的行为,不能够进行相应的赔偿。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违反婚姻义务的行为存在。比如我们生活中所说的通奸行为。通奸行为指的是已婚者与配偶以外的异性发生性行为的行为。通奸行为更多的是双方在自愿的情况下进行的事实,刑法并没有将该相行为定义为犯罪的行为。通奸行为对于能够严格遵守婚姻义务的一方,是不公平的。尤其是长期发生通奸行为,

35、对于无过错一方而言,是一种身心都受到摧残的行为。所以,婚姻中的长期通奸行为的严重性与婚姻法第46条中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相当的。并且大多数时候,并不能够明确区分二者。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出现离婚,是由于类似情况引起的,夫妻中的一方心灵、身体以及财产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对于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也会引起严重的打击。并且根据我国的婚姻法相关法条规定,离婚的法定事由中,包括婚前隐瞒重大疾病的,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的等情况,而这些情况对于婚姻的保持并不是良好的,会给整个家庭和另一方带来不可预计的伤害。(二)无过错方取证困难按照婚姻法第46条规定,能够提起离婚损害赔偿的主体为无过错方。但是婚姻法没有对无过

36、错方的具体界定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就使得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对过错方以及无过错方的认定没有法律依据,从而导致对过错以及无过错方认定的差异。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根本无法对婚姻破裂这个问题进行过错与无过错进行绝对的划定,无法充分有效地保护婚内被侵权一方配偶的合法利益。” 郗伟明.论婚内一般侵权责任制度的建立兼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0.47 (3) :146-152一般情况下,婚姻的破裂是由于夫妻双方所造成的,这就需要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在认定无过错方时,应当以相对无过错的标准来进行认定,但是这种认定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争议,这就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对无过错方进行明确的

37、司法解释。(三)将第三人的义务主体排除在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义务主体已经明确规定为离婚诉讼当事人中过错方,但是在已婚者与他人同居和重婚的情况下势必会出现第三方的责任问题,可以说造成夫妻双方主要矛盾的原因就是由于第三方介入到夫妻双方的婚姻之中,破坏了他人的家庭,并且违反了法律保护的婚姻家庭制度,理应受到法律的否定评价,将第三方列为赔偿的义务主体。但是,“法律只把损害赔偿的主体限定在婚姻当事人之间,尚未赋予其他家庭成员应有的要求赔偿的权利以及没有追究破坏婚姻家庭的第三者的赔偿责任。” 王梅霞.我国离婚损害赔偿适用研究D.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2(四)损害赔偿金额模糊不清

38、离婚损害赔偿包括财产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其中财产损害包括实际损害和可得利益的损害,实际损害可通过计算得出,但是可得利益损害是是无法估量的,在这一点上是没有明确规定和依据的。精神损害包括人格利益损害和精神健康损害,但究竟赔偿的数额是多少,这是很难把握的,部分高级人民法院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规定了不同情形下的不同数额。但是每个家庭的财产情况不同,对于富裕的过错方来说可能只是九牛一毛,根本起不到惩戒的作用,但对于经济能力较差的过错方来说,无法支付起赔偿金额,那么最终也很难达到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建立时所期待的维护社会秩序的效果。四、完善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相关建议上一部分提出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的

39、不足,本部分将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来帮助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更好的发展与完善。其中分别是:(一)扩大损害赔偿适用的情形;(二)完善损害赔偿制度的举证责任;(三)将第三人纳入赔偿义务主体;(四)明确损害赔偿金额的界定。(一)扩大损害赔偿适用的情形婚姻法中关于离婚损害赔偿情形主要是第46条规定的四种情形,但是在离婚结果发生的过程中,原因多种多样,并且对于婚内精神损害赔偿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我认为,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赔偿制度使用的情形:(1)“严重影响婚姻家庭关系的通奸、卖淫、嫖娼、酗酒、吸毒、赌博以及迷信活动等情形。” 卢文捷.论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立法的不足与完善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40、016. 35 (2) :72-78(2)发生配偶一方试图伤害对方时,这意味着对于另一方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3)比起一般遗弃,长期通奸或姘居等行为对当事人的伤害更大。(4)欺诈性抚养子女以及配偶一方毫无理由的终止妊娠行为或者侵犯对方生育权利的行为时,应该对发生的精神伤害进行一定的赔偿。我国现阶段对于这方面的赔偿一般采取精神抚慰金的方式,也有停止侵权发生以及赔礼道歉的救济方式。(二)完善损害赔偿制度的举证责任在离婚损害赔偿的实践过程中,举证责任是相对复杂的问题。婚姻诉讼更多属于的是民事诉讼的范畴,所以在进行民事诉讼中无过错方需要根据相应的原则,进行相应的举证责任,以证明过错方存在诉讼的过

41、错行为。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婚姻法第46条所规定的四种过错行为大多数是隐私性较强的行为,受害方在很多情况下无法提供有力的证据,并且在进行取证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很多的困难和问题。“在举证责任与规则方面,应该由人民法院主动取证,走受害配偶举证路线,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彰显出离婚损害赔偿救济制度的作用和价值。” 张雯成.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4举证责任在损害赔偿制度中有着特殊性,在对损害赔偿制度中举证责任进行完善时,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分析和研究。首先应该在感情破裂发生的时候,对于举证责任方面进行完善。在感情破裂之后可能出现的“第三方”

42、在举证责任中可能会涉及到私密的事件,这些事件的取证是相对困难的,受害方在取证之前可以向律师等相关人员进行咨询;其次是对于子女抚养权的相关举证责任,根据子女的生活需要和教育需要进行抚养权利的认定,在举证责任进行的时候,一方有权利向另一方提出改变抚养费用数额;最后是对于共同财产的举证责任,应该本着婚前财产与婚后财产的确认,并对于债务进行确认,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三)将第三人纳入赔偿义务主体虽然婚姻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在离婚损害赔偿时第三者能否成为离婚损害赔偿的义务主体,但司法解释却指出“承担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为离婚诉讼当事人中无过错方的配偶”。这种规定,是将第三者责任排除在外

43、。对于第三者的责任应该适当地进行赔偿责任主体的补充,不仅能够对无过错方起到赔偿的作用,也能够对第三方达到惩罚的目的,帮助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更好的平衡和补充。对于第三者是否应该承担一定赔偿责任,很多学者和社会各界都持有不同的观点。一方面是从侵权责任的角度来看,第三者共同侵犯了无过错方的权利,而作为被侵犯者有理由向侵犯人进行赔偿的要求,第三者实施了侵权行为,就需要与过错方共同承担相应的责任。另一方面是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分析,第三者进行相应的赔偿,能够完善法律中对过错方的惩罚功能,对于受害者也有着一定的精神抚慰和赔偿,社会正义得到了伸张。所以,我建议,应当从立法的角度上,对受害方相应的补偿制度进行明确

44、,其中包括有权向第三者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这对受害方不仅进行了更好的保护,而且也能够体现法律的社会价值。(四)明确损害赔偿金额的界定标准在实际生活中,损害赔偿金额的确定是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界定的标准也需要根据赔偿标准进行完善。因此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性质中,应当对赔偿金额有明确的界定。在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发生时,应该将侵权行为认定为违约行为。“违约,使得无过错一方失去对婚姻的期待,失去的期待可计入赔偿金。” 雷明光,郑小川.离婚时损害赔偿的再思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26 (3) :44-48在离婚案件中,“如果无过错方为女方,应考虑妇女本身所处的不利状况,确定给

45、其相对较高的赔偿数额,以弥补其所受到的精神损失,使其在精神上得到一定的抚慰。” 魏伟.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J.西江月.2014(5)114-115而且如果过错方的侵权行为十分严重,在社会上已经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那么为了以示公平,在赔偿数额的界定上,应相对的提高,使得过错方在经济上受到严重的惩罚。结 语社会就是家庭的集合,家庭作为一个个基本单元,家庭是否和谐是社会能否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对社会健康发展有着良性的作用。婚姻法是夫妻之间相处的最低标准和执行准则,履行婚姻义务也是最基本的原则,其中包括对家庭和婚姻的尊重以及对家庭成员的尊重。婚姻法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都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婚姻

46、中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并且帮助社会道德更好的完善与发展,让人们树立起相应的道德观念,更好的帮助社会发展和净化。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离婚救济措施的重要制度,是保护婚姻权益的最后屏障,有效的完善了婚姻法。不仅在婚姻出现问题时有了更明确的裁定方式,也对可能在婚姻中出现过错的一方起到警示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的婚姻法仍有不完善之处,但是随着司法实践的增多以及对理论研究的不断探讨,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也会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婚姻中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也能够得到相应的保护。社会在不断进步和创新,法律很多时候不能够适应快速改变的社会环境。而对于法律的完善,以及婚姻法及相关制度的完善,是法律整体更适合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

47、种方式。更完善的法律法规,不仅能够帮助离婚事实发生之后受害者维护其自身的合法权益,也能够对于社会的整体风气加以改善,好的完善社会秩序以及应的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1.朱莹.离婚财产分割损害索赔技巧和赔偿计算标准(第3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2.程维荣、奇钧.婚姻家庭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法律出版社.20113.法律出版社专业出版编委会.离婚财产分割损害索赔技巧和赔偿计算标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4.郝文静.离婚财产分割、损害索赔指南与赔偿计算标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5.王永欣.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6.林秀雄.夫妻财产制度之研究M.中国

48、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7.王越新、王玉萍、申手会.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J.才智.2016 (18)8.王歌雅.离婚救济制度:实践与反思.J.法学论坛.2011(2)9.沈盼盼.关于我国婚姻法中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几点思考J.法制博览.2016 (30)10.乔秋珍.浅论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及其立法完善J.经济研究导刊.2017 (12)11.陈苇,张鑫.我国内地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存废论以我国内地司法实践实证调查及与台湾地区制度比较为视角J.河北法学.2015 (33)12.陈朝晖,翁德辉.困境与突破:离婚损害赔偿难的破解路径探究J.海峡法学.2015 (7)13.薛晓洁.我国离婚损害赔偿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建议J.福建质量管理.2017 (6)14.韩菲.我国离婚损害赔偿诉讼举证难的对策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 (32) 15.周晓飞.我国离婚损害赔偿责任制度探究D.职工法律天地.2016 (10)16.刘莹莹.离婚案件中女性权益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617.卢玉瑜.我国夫妻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18.杨静.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