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材分析(一)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6359212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414.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教材分析(一)(6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中语文教材分析(一) 教材中的诗歌教学 (一)现当代诗歌 (二)古代诗歌 1,教学建议 2,近年来高考试题分析 3,教材分析 制作: 嘉兴教育学院 徐志平,一,教材中的诗歌教学 教材中的诗歌教学分为中外现当代诗歌和古典诗歌两大部分. (一)现当代诗歌1个单元16首,读本中选25首(含现当代人写的古典诗歌). 这些诗歌,从国家地区划分,有我国大陆,港台及外国诗歌; 从艺术流派划分,有我国早期白话诗,新月派,浪漫主义,七月诗派,现代派等; 从诗歌的表达手法划分,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通过多种手法来表达).,诗歌教学的目标: 增强学生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陶冶情操; 了解诗歌的艺术特征,学会欣赏不同

2、流派,不同风格的诗歌; 掌握诗歌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分析鉴赏能力; 学习诗歌的不同写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阅读,分析诗歌的一般方法: 1,尽可能地了解诗歌作者的背景,流派等情况; 2,读懂诗歌文字的表面意义,并将意象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或找出其中的关键字词句. 3,从表面形象着手,联系背景材料,挖掘其中的深层意义,比喻意义,象征意义,多重意义. 4,常用的诗歌表达手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形象寄意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 5,体会和分析其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绮丽,婉委,精警,豪壮等)及风格特色(豪放,婉约,清丽等). 6,掌握分析角度(构思,

3、主题,选材,表达,语言等)及常用的诗歌术语.,教材中诗歌要点把握,(二)古代诗歌共有3个单元43首,读本48首,包括各个朝代,各种流派风格,各种诗体. 古体诗:诗经体(四言诗),楚辞体(骚体诗),乐府诗(汉乐府,旧题乐府,新乐府),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七言歌行体)等. 近体诗(格律诗):七绝,五绝,七律,五律. 词:小令,中调,长调(慢词). 曲:包括剧曲(杂剧,南戏,传奇中的唱词)与散曲(小令,带过曲,套曲).,古诗词的教学建议: 首先是了解古诗的一些基本知识: 古诗的体式:诗、词、曲(还可细分许多具体体式). 格律诗体式特点:(1)辨平仄 (2)讲格律:平仄的相间,相对,相粘(四类基本

4、句式). (3)讲对仗: (4)押韵要求:古体诗,近体诗,词曲的不同韵和要 求,了解不同诗体押韵的特点. 其次是阅读,分析,鉴赏,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了解诗歌的作者、所处时代、流派、创作特色等; (2)了解诗歌的特点(抒情性、形象性、跳跃性等); (3)弄懂诗歌的文字内容(关键字、句,诗、词眼);,(4)了解诗歌的含义:意象、形象、意境或境界(表层义深层义多重义)、固定象征义(如美人香草、杨柳、松柏、梅花、菊花、长亭、南浦等); (5)了解古诗常用的艺术表达手法: 比兴寄托 虚实处理 情景处理:情景交融、以情寓景、移情于景、以 情设景等; 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借 代

5、、双关、对偶等。 (6)掌握一些评论诗歌的术语和评论的基本格式:,近年来高考中古诗词考题情况分析: 1,对诗词中的”诗眼”,”词眼”的分析(诗歌语言); 2,对诗词中的内容分析(形象,意境等); 3,对诗词中的艺术手法分析; 4,对诗词理解的多重意义分析(诗歌的不确定性); 5.诗歌的基本常识及常见的典故等. 6,名诗名篇名句的背诵填写(包括初中课本). 7,对古代诗话,词话中的一些评论的分析评论, 8,对对子(对仗).,2002年全国卷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回答:前人评论此诗时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的“折柳”的寓

6、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 2003年全国卷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回答:古人评诗时常有“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中第三联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004年全国卷(1)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掩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回答: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 对对子:爆竹声声脆 满院春光好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2004年全国卷(2)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回答: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对对子:扫千年旧习 祖国江山好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2004全国卷(4)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榖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回答:这首词的上半阕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

8、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对对子:春晖盈大地 科学能致富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2004年北京卷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合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霜雪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玑。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李枝。 读苏轼诗论回答问题(5分):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至陋语也。 说出苏轼赞扬写梅、白莲而批评石曼卿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2004年上海卷 赤壁 杜庠 水军东下

9、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处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赤壁联 回答:1、对联在语言形式上最大的特点是,律诗中的颔、颈两联也如此。 2、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诗中“”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诗中“”一句同说一事。 3、就诗的末句结合全诗,从一个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等)写一段鉴赏文字(80字左右)。,2004年浙江卷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回答: 1、

10、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 2、关于此诗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对对子: 学问藏今古,2004年天津卷 听蜀僧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回答: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2004年江苏卷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回答:1、为

11、什么说这首诗是一首边塞诗?请结合诗歌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但通篇虽无“怨”却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说明。,2004年辽宁卷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来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反被无情恼。 回答:1、“绿水人家绕”一作“晓”,你认为哪个更恰当,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2、俞陛云宋词选释对此词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此说吗?请结合词的内容作简要分析。,2004年重庆卷 东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

12、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回答: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请指出此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体现的?,2004年湖北卷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剩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回答:此诗颔联有作“两岸失”,“阔”与“失”,你认为哪个字更好?为什么?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情与景的关系。,2005年全国卷(甲):阅读下面一诗,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 (北宋)刘 一雨池塘水面平

13、,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2005全国卷(乙) 阅读唐诗,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个重要节日. 回答: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有什么特点?,2005年全国卷(丙) 阅读唐诗,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回答:1,

14、此诗三,四句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 说明. 2,古人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 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2005浙江卷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6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2005江苏卷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15、(8分)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 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 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2005江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绝句吴涛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此诗体现了怎样的季候特点?钱钟书称此诗表现了某种“情味”,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正文50个字左右。(6分),2005天津卷 阅读下面一首诗,

16、回答问题。(6分)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注】次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简析“望”字在诗中的作用。 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2005上海卷 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第1416题。(8分)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 徐凝 虚空落泉干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水破青山色。,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

17、期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谁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流恶诗”。回答14、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2分)15、以下诗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2分)飞流直下三千尺:千古长如白练飞: 16、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两诗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2005辽宁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

18、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 (2)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4分),2005湖北卷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

19、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注:寒蜇:寒蝉。(1)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4分)(2)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2分),2005重庆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2)“高高秋月

20、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课本诗歌阅读提要,读本中的诗词曲,读本一册中: 曲兴盛于元代,比之诗词,除了形式上特点外,风格上以明快,通俗,流畅见长,体现出平中见奇,俗中见新的特点.曲分本色,清丽两大类,都有这样的特色. 双调骤雨打新荷 (元好问):写盛夏新荷初开美景,以海榴,莺燕,鸣蝉,骤雨衬托,刻画优美景色,并从中抒发人生无常,须趁时享受良辰美景的主旨,于洒脱中寓激愤之情(元曲中常见主题,联系时代理解与评价).语言清丽, 双调沉醉东风(关汉卿):写情人分别,刻画主人公直率,纯真的感情,可与诗词中的分别题材比较阅读,感受曲的特色.语言质朴自然,属于本色一类.,双调落

21、梅风(马致远):刻画潇湘水村美景,通过渔舟归航表达闲适之情.写景清新优美,扣住傍晚水边归航景色来写.语言清丽.可与(秋思)对照读. 双调水仙子(张养浩):刻画江南秋日清新秀丽景色,表达对江南的热爱之情.抓住江南景色特点,形象刻画.写景清丽,情溢其中,对偶句运用. 中吕卖花声(张可久)怀古咏史,感叹历史, 表达封建社会中正直知识分子的同情百姓苦难,难以用世的哀伤,前三句”鼎足对”用典怀古,后三句点题,可与张养浩(潼关怀古)对照读.,双调蟾宫曲(郑光祖)写游子的羁旅愁怀.可与马致远的(秋思)同读.前四句写旅途奔走之状,中间部分具体刻画旅途所见的秋景:于寥廓淡雅的秋日暮景中含萧瑟孤寂凄苦之情,末两句

22、点题.全曲情景交融,语词清丽,为清丽派之作. 双调水仙子(徐再思)写游子他乡远方思念亲人,感叹怀才不遇的强烈愁绪.前三句鼎足对巧妙运用数字,勾画出秋夜身处他乡的思情愁绪,中间用典故表明怀才不遇,”枕上”两句对偶点题,概括身世遭遇,思念亲人的题旨.徐再思为元后期重要的清丽派曲家,嘉兴人,号甜斋,他的散曲与另一曲家贯云石(号酸斋)合刻为.,三册读本中的所选诗词,第四折”莺莺听琴”唱词: 天净沙 莫不是步摇得宝髻玲珑?莫不是裙拖得环佩玎咚? 莫不是铁马儿檐前骤风?莫不是金钩双控,吉叮当敲响帘栊? 调笑令 莫不是梵王宫,夜撞钟?莫不是疏竹潇潇曲槛中? 莫不是牙尺剪刀声相送?莫不是漏声长滴响壶铜? 潜身再 听在墙角东,原来是近西厢理结丝桐. 秃厮儿 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 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喁喁. 圣药王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他 曲未终, 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