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科散文专题教学实施与案例研讨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6359208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78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语文学科散文专题教学实施与案例研讨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高中语文学科散文专题教学实施与案例研讨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高中语文学科散文专题教学实施与案例研讨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学科散文专题教学实施与案例研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学科散文专题教学实施与案例研讨(6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高中语文,高中语文学科散文专题教学 实施与案例研讨 金传富,2,目录,概述 一、散文的概念与内涵新知 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 三、怎样教学现代散文 四、对教学散文的基本要求 五、怎样形成自己的散文教学模式,3,概述,散文概述: 散文是文学史上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文体。也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种文体。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它形成了内容宽泛广博,表达灵活自如,随物赋形的特点。也许正是这样的原因,一方面散文呈现了多姿多彩的特色,而另一方面,却又给读者带来许多文本解读上的困难。 其突出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写作技法上的曲折离奇,异彩纷呈。另一方面是内容上往往也随写作的技巧而变得隐诲多义。在把握文本内涵的过程,

2、不经过深入的思考而不能得其大概。 或许正是如此,散文往往成为一种最具有魅力却又似乎不可捉摸的文体。其中两种现现象同时兼备。 一种是有的散文,看似简单,却也并不简单。 而另一种散文,看似复杂,却也并不复杂。 而也有一种散文,专以繁文缛节为本事。这对于读惯了单一叙事方式的读者来说,无疑也是一个考验。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即散文看似家常便饭,却也并非人人都能写之。而作为高中语文教学来讲,却也是一个值得长期思考与探索的问题。许多教师或同学也都苦于找不到一条捷径,将散文阅读教学与散文的写作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学与写作就成了两张皮。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由于以上解读与教学两个方面的问

3、题,根据我们的观察,目前的散文教学一直是不很令人满意的。 一方面是解读不清楚,不透彻,另一方面是人云亦云,东抄西摘,疲于应付。教学上很少创新。或者单纯是为了应试而开展教学,教师与学生都很少能体会到散文本身的内在美。散文本身的内在美,情趣美得不到应有的品析,教师教得没有兴趣,学生学得没有兴趣。自然语文教学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4,概述,在本课之中,我们拟从四个大的方面进行相应的思考。 一是重新检核散文的有关知识。 二是就散文的文本阅读进行探讨。 三是就散文的教学问题进行研讨。 四是对课堂教学实例进行评析。,5,一、散文的概念与内涵新知,一、散文的概念与内涵新知 文学体裁之一。其概念古今有所不同

4、。.现代散文则指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 文学的一大样式。在我国古代,散文是一个与韵文相对的概念,凡是不押韵,不排偶的散体文章,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称作散文。 在现代,人们习惯于把散文看作是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近些年来人们趋向于仅把文艺性的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称为散文。(朱子南主编;王永健,卞兆明,尤振中等编写.中国文体学辞典,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第104页),6,一、散文的概念与内涵新知,中国古代相对骈文、韵文而言的一种文体。六朝骈俪文兴起,又重文、笔之分,以

5、“有韵为文,无韵为笔”,则无韵而又散行的文字概称“散文”。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山谷诗、骚妙天下,而散文颇觉琐碎局促。” 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散文又泛指除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 现代散文则指与诗歌、小说、剧本并称的一类文学体裁。广义的散文包括杂文、小品、随笔、报告文学;狭义的散文则专指表现对生活情思的叙事、抒情作品。(钱仲联,傅璇琮,王运熙等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第1840页) 不必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借助对某些片断的生活事件的描述来表达思想情感的,形式自由灵活,语言不受韵律约束的,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包括报告文学、特写、回忆录、杂文、游

6、记、随笔、札记等,此为广义之散文。其分类按表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即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及议论性散文。狭义之散文专指以叙事抒情为主的文艺性散文,是一种不包括报告文学、特写、杂文等在内的一种文学样式。 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一词又是指与诗歌相对的,包括小说在内的记事抒情的文章。直到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散文才不再包括小说在内,成为与小说、诗歌、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广义与狭义的散文才得到理论界和文学界的确认。(阎景翰主编,写作艺术大辞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第638-639页),7,一、散文的概念与内涵新知,从以上论述可知,散文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我们对散文内涵的

7、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 凡是叙事性作品几乎可能称为散文。 凡是记实性作品可以通称为散文。 凡是没有特别规定写作格式与方式的作品,可以称为散文。 凡是在表达方式与方法上不拘成法的作品,可能通称为散文。 凡是篇幅上不过于长大的作品,可以通称为散文。 其实传统上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抒情散文,只不过是散文的一个小类别而已。 散文的概念本来就很大,不必为散文的细小类别拘泥不已。 有了这样的理解,在教学之时,则不必拘泥于散文的经典论述了。也不必照搬书本。这样更有利于实际的教学需要。,8,一、散文的概念与内涵新知,对于散文的特征,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是不可缺少的: (一)选材 比之其它文学样式,散

8、文的题材最为广泛。天上地下,古往今来,从宇宙自然到人类社会,从时代风云到日常生活,从国际到国内,从天下大事到市井琐闻,从山川风物到树木花草、鸟兽虫鱼都是散文取材的对象。有些材料不适于做小说、戏剧、诗歌、却可以拿来做散文。散文作者应以开阔的眼光,多样的视角,从大千世界选取有意义的材料,做到笔之所至,皆成文章。一般说来,散文宜多取生活和事物的片断,或即兴的一点,于“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王庆生主编,文艺创作知识辞典,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第216页),9,一、散文的概念与内涵新知,散文选材的领域,是海阔天空,无限宽广的。宇宙之大,苍蝇之

9、微,无所不包。诚如鲁迅所指出的:“题材应听其十分自由选择,风景静物,虫鱼,即一花一叶均可”。(见曹靖华谈散文散文集花的小跋)但是,散文选材又必须精严,就象吃竹笋选择笋尖最好吃,描写社会人生就需切取生活一角即“尖端状态”题材,从一角里反映出背景的全部,从单纯的事象里暗示出复杂的世相。这种选材自由与精严的统一,要求选择鲜活的触发材料,由眼前所见到的情景,触发起对往日经验的综合与复活;选择足以寄托情思的材料,触景生情,借景抒情;选择能够概括事物整体情貌和气氛的材料,窥斑见豹,以一目尽传精神;选择具体、新鲜、含意深妙的材料,开拓视野,发人深思,领悟宇宙人生的奥秘。这样选材,才能着眼细微,而寄意深远,把

10、散文写得短小、精悍、透彻、隽永。(林非主编,中国散文大辞典,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第648页),10,一、散文的概念与内涵新知,我们的对散文选材的理解: 没有任何素材不能成为散文的题材。 散文的选材属于生活与作者之间的互动,而以作者为主。 素材、题材都与作者的思想或情感表达有关。作者的世界观是什么,就决定散文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选择素材与题材的角度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别。 扩大了散文选材的内涵,则无形中减少了散文的神秘感。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接近散文。,11,一、散文的概念与内涵新知,(二)表达 散文的表达技巧是最灵活多样的。我们认为散文的表达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 散文

11、的叙述: 即对人物、事件、环境等所作的介绍和交待。散文叙述与小说叙述不同。散文叙述多带有强烈的主观性,有较浓厚的感情色彩,作者借助叙述一边交待人物、事件和环境,一边含蓄委婉地抒发情怀;小说叙述的面比较宽,可以不受作者视知觉的影响,散文叙述的面比较窄,偏重于写作者看到的、感受到的东西,写作者印象较深的场景和画面。 一篇散文可以没有描写、议论和抒情,但不能没有叙述。在叙述中抒情,融情于叙事之中,是散文叙述的重要特点,亦是散文叙述的难点。在叙述中抒情,可以使情感的表达委婉含蓄,富于艺术魅力。(阎景翰主编,写作艺术大辞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第666-667页),12,一、散文的概念与内涵

12、新知,散文的抒情:作者对自己的主观情感的倾吐和表达。 散文是表现情感的艺术,抒发情思是散文的主要任务,抒情手法是散文作品抒发情思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手法。运用抒情,能够使作者的主观情感得到充分的抒发和表达,增强作品的情感表现力和感染力。散文的抒情不拘一格,可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抒情,亦可在文章的中间抒情。抒情的文字可长可短,或一句数句,或一段数段,亦可全篇抒情。散文抒情要真挚、自然、生动,情感要从内心自然流出,不能作伪,不能有丝毫的虚假和造作。运用抒情之前,要注意积蓄情感,做适当的铺垫,以免抒情牵强生硬。要有意识地变换句式,变换抒情方式,以免抒情呆板。(阎景翰主编,写作艺术大辞典,西安:陕西人民

13、出版社,1990.第668-669页),13,一、散文的概念与内涵新知,散文的议论:即针对人物或事件,阐明自己的观点或道理。散文的议论以情感的抒发为核心,叙说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富于强烈的感情色彩;政论文的议论是抽象的,借助概念进行逻辑推演,散文的议论离不开具体的艺术形象,富于形象性和艺术性。 议论是散文的重要表达手法,运用议论,可以点明题旨,突出主题。开拓文意。散文的议论须富于感情,富于情韵,由衷而发;须巧妙自然,鞭辟入里。运用议论之前,应有适当的铺垫,使说理论事水到渠成。沈德潜:“议论须带情韵以行,勿近伧父面目耳。”议论忌生硬、忌突兀、忌牵强附会。(阎景翰主编,写作艺术大辞典,西安:陕西人民

14、出版社,1990.第669-670页),14,一、散文的概念与内涵新知,散文的“散”:即散文在选材、表达、结构诸方面所呈现的自由、灵活和散放的性质特征。泰戈尔:“散文象什么呢?散文就象涨大水时候的沼泽,两岸被淹没了,一片散漫。散文又象一口袋沙子,拉不拢,又很难提起来。”散文的“散”表现为: (一)材料的片断性、零散性。散文写事不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散文写人不展示人物性格发展的全貌。散文只撷取人物或事件的片断一个场景、一个画面、一个动作、一个细节、一个对象等,把一些表面上似乎毫不相关的材料融于一篇之内,构成散文的内容。 (二)运笔如风,不拘成法。散文可借助情感的力量自由想象和联想,古今中外,天南

15、地北,信笔所至,不必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开合自如,收放灵活。 (三)表现手法灵活多变。散文的表达可以叙述,可以描写,可以议论,可以抒情,亦可以兼而用之,无一定之规。 (四)章法结构不拘一格。散文的章法结构多具一种随意性,线索的设置、段落的安排、详略的搭配,起承转合的处理等,均呈现一种轻松自然、漫不经心、信笔而为的情态,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 (五)句法灵活多变。选词造句不受韵律、平仄的限制,长句、短句、独字句交错使用,口语、书面语巧妙融汇,具有闲适轻松的谈话风格。 散文贵“散”。不“散”则使文章板实、冗密、沉闷,缺乏生气。散文亦不能一味散漫无章,须是“形散而神不散”。要放得开,收得拢,行文开阖有度

16、,文笔疏密有致、断续相间,虚实结合。李广田谈散文:“说散文是散的,然而既已成为文,而且假如是一篇很好的散文,它也绝不应当是散漫或散乱,而同样的,也应该象一座建筑,也应当象一颗明珠。”“散”是散文的长处,便于选材,便于写作,便于学习,便于阅读。“散”亦是散文的难处,“易学而难工”。(阎景翰主编,写作艺术大辞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第662-663页),15,一、散文的概念与内涵新知,散文的线索:暗含于散文作品中的,组织生活材料、联系作品各个部分的脉络。散文以“散”为主要特征,其题材的片断性、结构的灵活性、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使之自由疏放,亦使之容易流于散乱冗杂。要想使散文散而见整、杂而不

17、冗,必须借助线索将众多的材料缀织起来,将一个个艺术因子联系为完整的艺术整体。线索在散文中居于重要地位,起着组织生活材料、联系作品各个部分以及段落层次的作用。(阎景翰主编,写作艺术大辞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第657-658页),16,一、散文的概念与内涵新知,散文的结构: (一)纵式结构。多以时间顺移为线,连接各个部分。这种结构交待事物清楚,比较容易学习和掌握。安排不好易流于平铺直叙。 (二)横式结构。多以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做基础,将各部分内容按一定的“意”横向组合而成。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写志愿军对敌人的恨,二写志原军对朝鲜人民的爱,三写志愿军的高尚胸怀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8、横式结构比纵式结构难度大,运用时需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把握其中的内在联系。横式结构能深刻地表达主题思想,使行文散放、松动。安排不好易流于散乱冗杂。 (三)包含式结构。对事物先做总体介绍,然后再对各细部做较详细的描绘,前者统驭后者,包含后者;后者丰富前者,说明前者。两者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先写对“北国的秋”的总印象“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后分别写北国的槐树、秋蝉、秋雨、果树等。包含式结构有点面结合的特点,能使读者获得既全面又具体的审美感受。 (四)轮辐式结构。文章由一点出发,借助想象联想,逐步向四周扩延伸展。其一点可以是一物,一事,亦可是一句话,一个画面。轮辐式

19、结构能使文章内容丰富,给人以立体感。运用这种结构,应多角度地展开想象与联想,注意避免重复。 散文结构的安排与主题、情感有密切关系。应根据表达主题和抒发情感的需要,选择恰当的结构形式,不能凭主观好恶,任意为之。同时应考虑内容、题材的差异。内容不同、题材不同,其结构形式亦应根据内容、题材的具体情况而定。散文结构以自由开放,灵活新颖为上乘,忌模式,忌封闭,忌雷同。合谐、完美的结构是在精心成熟的艺术构思中获得的。(阎景翰主编,写作艺术大辞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第656-657页),17,一、散文的概念与内涵新知,我们的对散文表达的理解: 散文的表达是指呈现散文内容的各种形式。 散文的表达

20、呈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记叙(叙事)、抒情、议论、说明以及多种方式的运用是散文表达的基本形式。 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自然属于散文的写作的范畴。,18,一、散文的概念与内涵新知,(三)境界 散文的意境:散文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艺术画面与所表现的主观意念、思想感情高度融合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即为作家的主观精神情感、品格、气度、信念等。“境”即为作品所表现的客观外物山川、风物、人物、事件等。意境即指情与景、意与境、内情与外物、主观与客观交融在一起,使散文作品所产生的艺术感染力。又称“散文的境界”。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来源于境界说。意境一词也曾被佛道援用。司空图:“思与境偕”。王国维

21、:“有境界则成高格。”林纾把意境的理论运用到散文的创作和品评上,提出“后文采而先意境”的主张。 散文创造意境,多采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即事明理等方法。物、景、事与志、情、理的关系是客观与主观的关系,创造意境须找到客观与主观之间的精确而微妙的联系,抓住外物与心灵之间的相通点,用巧妙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丰富的艺术画面,以表现挚热的情感与哲理的思考。(阎景翰主编,写作艺术大辞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第652-653页),19,一、散文的概念与内涵新知,(四)审美 散文的审美特征 指可作为散文艺术审美特性的征象、标志。散文有着自己独有的、鲜明的审美特征。这就是: (一)题材广泛,结构自由。凡

22、社会生活中一切有意义的事物,都可在散文中得到反映。既可选取具有广阔社会内容的重大题材,也可选取具有一定意义的生活小事;既可铺陈描叙,又可夹叙夹议,还可抒写感情;人物形象不求完整,故事情节也不求连贯,往往选取一个生活片断来表达思想,揭示主题;结构自由灵活,没有固定的格式;篇幅可长可短,有文学“轻骑兵”之称。 (二)形散而神不散。散文贵“散”。“散”才活泼,“散”才丰富,“散”才深刻。它可以运笔如风,自由自在,忽古忽今,时东时西,天南海北,上下左右,虚虚实实,轻捷灵便。所谓形散,一是指题材广泛,一人、一事、一物、一景,无论大小题材都可入选;二是指句式结构不拘,表达极为自由;三是指不受真人真事局限,

23、便于文学加工。但光“散”则不成文,故在强调“散”的同时,还要讲究“凝”,讲究“神不散”,即散文的整体结构严谨,材料组织脉胳分明,有统一的主题;内容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要做到散而不乱,散而有序,中心思想突出。 (三)语言优美凝炼。散文的吸引力、感染力,很大程度上取决语言的优美凝炼。好的散文总是与优美的文笔联系在一起的,散文的语句要求简洁而不粗陋,意足而不啰嗦,多变而不晦涩,潇洒而不拘谨;散文的选词讲究华丽而不做作,朴实而不贫乏,丰富而不堆砌;把情感通过优美的文辞句式表达出来,形成深受读者欢迎的“散文笔调”。 散文还要善于立意,讲究艺术结构,以小见大,开拓意境,使散文充满诗意,富

24、有哲理,给人以深切的启迪和美的享受。(顾建华,张占国主编,美学与美育词典.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第411-412页),20,一、散文的概念与内涵新知,我们对散文审美的理解 散文在表达思想感情的同时表达着作者对美的领悟。 美是散文写作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 散文在表情思想感情之外,倡导美的教化与推广。 散文的美是散文成功的标志。 从以上各方面来看,我们认为,目前语文教师对于散文的特征的了解还不很全面。而且所了解的知识系统也比较陈旧。因此教师在讲解起来比较捉襟见肘。而一旦我们对散文的本体知识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则我们会发现,原来散文不过如此。,21,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第一种方式:从散文的形

25、式方向阅读: (一)从时间的脉络方面阅读 散文在很多情况下遵循以时间为主要叙事过程的原则。往往以时间为序,描述事物,申发感情。当然,从某种角度上讲,这样的叙事方式显得有些陈旧、落伍,但它毕竟也是散文叙事的常用方式之一。只是可能有的作家对此比较精心而已。 例如:过秦论就是典型的以时间为叙述脉络的文章,文中作者表达得巧妙,在以时间为叙述主体的过程中,穿插了更为丰富的叙述内容而已。其典型的脉络如“秦孝公据殽函之固”“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蒙故业,因遗册,南兼汉中,西举巴蜀,东据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日浅,国家无事”“及至秦王,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

26、至尊而制六合”“秦王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而陈涉,甕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徙”(选自百衲本史记秦始皇本纪) 一般情况下,我们找到这个时间的脉络,则阅读内容的大体已然明了了。,22,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大体也是以时间为序来进行表达的。其主要内容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一位艺术家和狗的故事,借以带出小狗包弟故事。 2小狗包弟的来历,不是主要内容,故而略述。 3小狗包弟的一些表现,以及它与家人的亲密关系,突出它的伶俐可爱。惟其亲密、伶俐可爱,后惨遭厄运才显得太不合情理。此为蓄势,后面形势逆转,落差极大。 4小狗包弟惨遭厄运,为后面的忏悔埋下伏笔。同时侧

27、面描写“文革”开始后红卫兵们抄家、捉杀小狗的情形。 5小狗包弟之死留给作者永久的心灵伤痛,这部分篇幅最长,显然作者事先想好在此充分地表达思想,前面都是为写这一部分作准备、铺垫的。 其中第四、五部分占了全文一半的篇幅,而第五部分是全文中篇幅最长的部分,由此可以看出文章的重心所在,或者说作者写作时的着力点所在。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主体按故事进程来进行表述。文章明显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有开端(包弟来历)、发展(在家七年,相处很好;“文革”来临,家人恐慌)和结局(痛别包弟),还有尾声(作者忏悔)。 需要注意的是以时间为序来进行叙述的文章,必须要有丰富的内容来支持,文章才显得丰富。 而以时间为序的文章很

28、多,如飞向太空的航程,也主要以时间为序来写,把握了时间顺序,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就不难了。,23,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二)往往从散文的地点脉络阅读 以地点的变化作为文章的写作脉络也是文章写作技巧的一种常用手法,而把握了作者的这一思路,对于理解文章的思路无疑也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比如:荷塘月色,也是按这一方式叙事的。其叙事的线索如下: “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沿着荷塘”“荷塘四面”“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荷塘的四面”“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作者安排这样的叙述顺序真好比

29、画了一个圆圈。 当然我们在具体阅读的时候,也不能仅仅依据这个顺序,也还得考虑这个顺序后面的内容。这样才完整。而没有这个顺序的时候,自然阅读也是不容易抓住要点的。,24,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三)从散文时空的脉络阅读 有的散文并不以一时一地为脉络来写,而是间杂多种脉络来写,时空交错,比如周婷、杨兴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写的是香港回归时的纪事。但作者巧妙地将时间和空间,以及事情的来龙去脉融合到一起了,文章内容就显得丰富: 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

30、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 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

31、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25,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7点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

32、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零点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

33、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26,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四)从散文情感的脉络方面阅读 有的散文大体是以感情的发生发展为脉络进行写作的。比如传统经典的散文,杨朔的荔枝蜜,先不喜欢蜜蜂,后来喜欢上了,有一个明显的感情变化的痕迹。而朱自清的背影也是同样的表达方式。他先是对父亲不解,后来慢慢的感受到父亲的伟大与不平凡。通过背影而写出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文章读来感人至深。 而高中课文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比如记念刘和珍君,其感情的线索也是十分明显的。即“刘和珍是我过去的学生,我没有怎么关注她。”“她在做过许多事,可惜我也没

34、有注意她。”“她在三一八中成为死难烈士,很英雄,所以我要记念她。”“还要赞美她”。作者围绕这样的感情组织材料,文章读来给人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27,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五)从散文逻辑的脉络阅读 任何文学作品,任何与思维有关的活动,都会遵循思维逻辑的顺序。这一点也是阅读散文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我们读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就不要忽视这一点。这篇文章中的几个逻辑思维点也很明显,那就是“过去你们发布过解放黑奴宣言但是一百后你们还是没有实现解放我们要求解放我们期待一个梦想期待未来更加美好”。这样的逻辑思维是十分显着的。读来也严丝合缝。 再如,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提出三个观点

35、,“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其实就是作者对于主办教育的三个基本看法。只能用逻辑的方式来看待作者的行文思路。,28,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六)综合的脉络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作者会巧妙地处理文章的各种情节和结构。根据需要来组织文章的材料,这样一来,文章就显得错落有致。比如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表面上是以人物的出场为顺序,实际上,是以每一个出场的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为统率。文章形成一个三角形的隐形结构。这样的文章既有外部的特色,又有内部的特色。阅读时要特别小心。 比如师说,表面上是一种逻辑的结构,实际上也是多种方式的穿插运用。 原因何在?原来读者都上了韩老先生的大当。因为

36、韩先生倚马可待,文不加点,信笔写来,文路杂沓,读来也就不明究里了。难怪我国有名的教材编辑家,学者张中行先生从来就不喜欢师说一文,说它写得空无一物(大意)。作为一篇议论文,显然这是有所不宜的。,29,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1古之学者必有师,且圣人无常师主旨:论述古人从师的风尚。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远矣,而耻学于师”主旨:通过对比论述今人不从师的恶习。 3君子不及众人主旨:论述不从师的恶果其结果远在古之圣人之下。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能也主旨:正面阐述师的职能、从师的理由、从师的原则。 5李氏所古道,作师说以贻之主旨:交代写作文章的原由。 实际上它们是通过师说这个

37、大的话题,分别阐述了以下几个问题: 阐述了古人从师的良好风尚; 批判了今不从师的社会风气; 弘扬了古人从师的高尚品质; 更强调了师道尊严的社会意义(从师); 以及如何从师的具体问题(原则与方法); 同时附带交代了写作的动机。,30,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第二种方式:从散文的内涵方向阅读 (一)体味散文的情感 抒怀是散文的一大特色。而散文的情感往往是最丰富的。阅读散文就要体会这种深刻而复杂的感情。我们还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作者的这种感情不知打动了多少读者的心。比如作者开关写道: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

38、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这是作者对刘和珍动心的起始。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这是对想写而又无从写的痛苦。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31,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这又是一种痛苦和压迫的呻吟。 “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

39、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这是对生者的一种沉痛的反省。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

40、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32,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这是对自己情感的一次洗礼。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这是对反动派的无声的诅咒。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

41、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这样的纪念,无人能企及。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作者的每一句话都沁入人心,深入骨络。,33,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文题只是“师说”二字,文意则可谓一箭多雕。很明显,这是一个系列论题,不能简单用一个中心或两个中心乃至多个中心的作法来加以概括。而这个论题又有它深刻的逻辑过程,这个过程显然不能随意切分。它要求我们在阅读时必须完成一个自我加工的过程。 因为作者是一位文章老手,能运用多种办法将想要表达的内容巧妙铺排,把读者引入大观园中,这样一来

42、,就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体现出文章的艺术技巧。也正是因为作者将有关论点进行了前后穿插,互为干涉,因而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将读者拦在了高超的技巧之外。 在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并非作者不明白议论文的写作之法,而是作者技巧过于高超,使用了障眼法,把原本应该相对集中的材料分到了各自不同的地方,这样一来,无形中增加了阅读的容量,增加了阅读的困难。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明白,那就是,文章虽然是议论文却并非完全按俗套而写之,而是进行了创造。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句,自能起到开篇的作用。但假如用科学主义的办法写之,则当说,古人从师风尚就是如此,并举出事例加以证明,如孔子也是这样的。并且从师之道还不只是师从固定一

43、人,而是转益多师。只有这样,“论证”才是充分的。但作者用的是文学家法,所以他借用一个顶针法,就将读者引向了教师的职能的论述上,而在文章末尾才点师,“孔子师”,如此,就把读者的阅读视线拉开了,读来只觉通顺而没有想到上了作者的当。 师说无异也是深孚此法的。换句话说,我们评论文章是否议论文,往往显露我们深受一个中心观点的影响。而优秀的议论文不受这个限制。它的论证内容或论证方式往往越复杂,其内涵越丰富,读者在解读时越需要进行高度的概括,一旦概括不周,可能解读就会出偏差。 不知是韩老先生有意为之,还是率意而为,总之,从师说原文中,我们不能明显体会出韩愈构思精心的特点,所以我们要讨论它的中心就犯了难。换句

44、话说,这篇文章也是考验读者阅读能力的一个尝试。,34,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二)感受散文的思想 除了以上读法之外,阅读散文还可从解析思想的角度入手,来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比如凯利懒惰的智慧就写人未写,从懒惰中发现了懒惰的价值。比如常言都是说懒汉不好,但作者经过研究却发现正是懒汉们的功劳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这就是与众不同的思想。它会对读者的思想产生重要的影响。 如王安石所讲的游褒禅山记,其实就是作者理学思想的写照。游褒禅山记第一段写褒禅山的来历,第二段写其美景。同时暗示作者的观点。“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为下文作好了自然的铺垫。“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

45、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正是散文的思想之深邃,使得散文具有了浓厚的价值。,35,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三)揭示散文的哲理 散文的哲理功能是它应有的价值之一。发现散文所表达的深刻哲理,无疑也是阅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怕的是有的教师解读不出文章中的深刻的哲理内涵。 比如兰亭集序,36,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37,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四)挖掘散

46、文的人文价值 散文的人文价值也丰富的,也需要我们去发现。比如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既写了人的独立人格的重要意义,人的独立精神的重要性,也写了人的自我实现的价值。再如苏东坡前赤壁赋。,38,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

47、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

48、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39,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第三种方式:从散文的作法阅读 阅读散文的方式有很多,以上只是从内容等方面进行阅读。此外我们还能从散文的作法方面解析散文。下面即是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 (一)读词 也就是从解析散文的用词用语等方面深入解读散文的内涵。在散文中,精绝的用词往往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

49、,这也一直是作者追求的目的。比如拿来主义通篇的用词用语都有十分深刻的内涵: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50、,40,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来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

51、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这些用词用语里,既有词语本身表达的本义,也有引申意义,更多的却是作者精妙的修辞意义。而如果没有作者高超的文学修养,这样的表达也是不可能的。,41,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二)读句 好的散文,往往十分重视锤炼语句,力争“语不惊人死不休”。而语句是作者严密的思想的呈现。比如萧伯纳贝多芬百年祭:“一百年

52、前,一位虽还听得见雷声但已聋得听不见大型交响乐队演奏自己的乐曲的五十七岁的倔强的单身老人最后一次举拳向着咆哮的天空,然后逝去了,还是和他生前一直那样地唐突神灵,蔑视天地。”这样的语句是非常有震撼力的。其含义也无比丰富。 “听得见雷声” “已聋得听不见大型交响乐队演奏自己的乐曲” “五十七岁的倔强的单身老人” “最后一次举拳向着咆哮的天空”, “然后逝去了” “还是和他生前一直那样地唐突神灵,蔑视天地。” 这里的每一个信息都有着很丰厚的内容。,42,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比如郁达夫故都的秋“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

53、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这里的意味是很让人一唱三叹的。 因为在文章里,作者表达的既有对南国秋景的迷恋,又有对北国秋景的赞美。总之表达的是对故地重游的一种情怀。,43,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三)读篇 有的散文,初读并不能看出什么来,一旦深入到文章的内部却发现另有玄机。这时就必须兼顾全文才能读出这些隐秘的内涵来。比如李密的陈情表,为了婉拒圣朝的招用,使出了“孝道”的秘莘。一方面他要很坚决地拒绝对方,一方面又不要得罪对方,同时又要有很

54、明确的理由。没有合理的说辞肯定不行。全文左右逢源,起承转合,其文章的间法很是圆通,千百年来得到人们的喜爱。,44,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陈情表,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

55、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

56、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45,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再如司马迁的传记文章,向来是中国传统文章章法的经典,其叙事的技法简要精炼,人物形象鲜明有特色,事情的前因后果交待也很清楚明白,这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这样的文章就只能通读全文才感受得到了。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集中记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著名的历史故事。文中着重刻画了蔺相如智勇与不畏强暴的形象。前二则颂扬了他在对外斗争中,面对强敌,临危不惧,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之绩。后一则表现他在处理内部关系上,“先国家之急”,顾大局,识

57、大体,和不计私仇,忍辱含垢之德。当时,秦国正以强大的军事实力进行兼并六国的战争。而此时秦正准备集中力量对付楚国。赵国在六国当中居于强国,秦未敢轻易对赵国用兵。这种客观情况,使蔺相如的两次外交活动,具有了胜利的可能条件。文中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豪迈气概和磊落胸怀。 如果我们不通读全文,这种写法上的先分后合,是很难体会到的。,46,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四)读神 我们所谓的散文的神,应该指的是散文的风格与独特的魅力。这是散文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看似一则简单的对话,其中却蕴含无限的神机。,47,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48,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五)读韵 散文是有韵的。其韵就在于

58、回味无穷。于淡然中见情趣,于情趣中见内蕴。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比如郁达夫故都的秋似乎就有这样的感觉。作者写的是故都北平的秋天之景,期间穿插对于南国的热爱,来来回回,欲扬先止,欲申而后抑,无休无止。让读来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欲望。 比如“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显然作者并没有否定哪里好哪里不好。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作者对于北国之秋,有着一份特殊的喜爱。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

59、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看起来,似乎作者不太喜欢济南的秋天。然而下文的表达却又不尽如此。,49,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

60、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

61、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50,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 在灰沈沈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曲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

62、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象橄榄又象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51,二、怎样阅读现代散文,以上是写北国之秋的。自然有一种北国的风味。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

63、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 很显然作者在这里又为秋天进行不同的辩证了。一方面说有人对秋表示“悲”而同时表示“赞”的也不在少数。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这里是明显表示南国的秋天与北国的秋天的不同意味。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

64、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虽然作者在文章的末尾表示了对北国秋天的喜爱,并不能说明作者对南国的秋天的憎恨,这就是文章的回环的妙处。,52,三、怎样教学现代散文,三、怎样教学现代散文 以上讲了散文的阅读方面的问题。这是我们从事散文教学的基础。如果教师读不懂散文,总是游离在文本之外,我们认为这样是教不好散文的。 以前就听过有的语文教师讲课。上来就什么“形散而神不散”的话,教师自己未弄明白,就开始教学,结果教得学生云里雾里。其实解读散文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形散而神不散”只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说法罢了,对于解读散文没有任何用处。假如不能深入文本的内涵,教学散文是相当困难的。所以,既为了方便教学起见,

65、也为了更好地把握文本的内涵,我们以为这样的教学还是很有必要的。,53,三、怎样教学现代散文,(一)整体的概观 即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散文的神韵。全方位突破散文解读的路径。如果仅仅凭借某种参考书或者他人的说法去解读散文,这样的方式是很不切实用的。自然也很不科学。 这里的整体,既有从文章作法上(包括修辞)进行解读的因素,也有从文本意义进行解读的因素,还有从文本风格品味等方面解读的因素等等。如果仅仅从单个方面进行解读,而且是浅薄的解读,这样的方式也是很不适宜的。 而整体把握文意的最好的方法,我以为是直接将散文的叙事主体提炼出来。散文的叙事主体出来了,则文意的内容也就出来了。 比如说汪曾祺的胡同文化,看似

66、散乱,如果我们抓住其叙述的主体。则理解此文也是不难的。比如第一段讲北京城的轮廓。 第二段讲北京城胡同的来源。 第三四五段讲北京胡同的基本特征。 第六段讲胡同中人们的生活情调,即文化的基本构成。 以下内容就看似散乱了,而实际上也并不是没有规律所寻。如第七段讲的是四合院的生活及他们的思想情调。而四合院是与胡同相关的。上文也已经讲过。第8段是对第七段的延续。是对北京人生活的一种深化。 以下几段,直到16段都以真实的故事叙述北京人的生活。 第17段讲北京的胡同的现在状况。 第18段表达作者对北京胡同现在状况的感慨。 第19段虽然只有“再见吧,胡同。”一句话,然而却给人一种余味悠长的感觉。 粗略看,汪先生的散文显得散乱不已,但是一旦我们从整体上一观察,却发现文章不过如此。它无非写的是北京胡同的来源,北京胡同的特点,北京胡同里人们的生活,北京胡同的现在与未来,以及作者对北京胡同的体会等等。而思路也是十分严密的。,54,三、怎样教学现代散文,(二)时空的提炼 解读文本,尤其是帮助学生深入文本,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时空关系,也是比较容易进入文本的一种方式。 因为时间或间变化往往与事件密切相关,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