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17_2 光的粒子性(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6357826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7.0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物理 17_2 光的粒子性(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中物理 17_2 光的粒子性(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中物理 17_2 光的粒子性(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 17_2 光的粒子性(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 17_2 光的粒子性(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2 光的粒子性(1),1. 知道光电效应现象和光电子的概念。 2. 了解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 了解爱因斯坦的光子说。 4. 了解饱和电流、遏止电压和截止频率,理解光电效应的规律 5. 理解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会用光电效应方程解决简单问题。,首先通过物理学史,引入新课内容光的粒子性。通过光电效应实验,得出光电效应的概念,接着通过视频,观察光电效应实验的规律,和学生共同总结出光电效应实验的三条规律。又通过“无法用经典的波动理论来解释光电效应”,提出三个结论都与实验结果相矛盾的问题,引出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最后通过光电效应理论的验证的介绍,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理论的正确性,并且补充

2、了光电效应在近代技术中的应用。 在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利用视频演示了锌板在紫外光和白炽灯照射下发生的现象,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展示原理图,让学生了解光电效应实验的原理和规律。在介绍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理论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以往对功能关系的学习,进而得出矛盾的观点,引出光电效应理论的验证,并通过光控继电器和光电倍增管的例子,说明光电效应在近代技术中的应用,使学生能结合生活生产活动,联系物理的理论学习。,托马斯杨 光的干涉,菲涅尔 光的衍射,马吕斯 光的偏振,19世纪初期,光的波动说占主导地位,19 世纪 60 年代和 80 年代,麦克斯韦和赫兹先后从理论上和实验上确认了光的电磁波

3、本质,光的波动理论似乎已经完美了。,不断发现和认识新现象,进而理解事物的本性,这是一切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人类对光的认识也是如此。重新提出“光的粒子性”,恰恰展示了曲折的认识过程。科学在这里又一次转折,把一块锌板连接在验电器上,并使锌版带负电,验电器指针张开。用紫外线灯照射锌板,观察验电器指针的变化。,光电效应,验电器指针的张角先变小后变大,表明锌版在紫外线灯照射下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定义: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能使金属中的电子逸出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逸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光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叫光电流。,一、光电效应现象,1887年,赫兹在研究电 磁波的实验中偶然发现,接 收电路的间隙

4、如果受到光照 就更容易产生电火花。这就 是最早发现的光电效应。 后来经过汤姆逊等多名 科学家的实验研究,证实了 这个现象,即照射到金属表 面的光,能使金属中的电子 从表面逸出,这个现象就叫 光电效应。,光电效应规律,二、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1. 存在饱和电流,光照不变,增大 UAK,电流表G 中电流达到某一值后不再增大,即达到饱和值。,因为在光照条件一定时,K 发射的光电子数目一定。电压增加到一定值时,所有光电子都被阳极A吸收。,实验表明: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光电子所受电场力方向与光电子速度方向相反,光电子做减速运动。若,当所加电压U = 0 时,电流I

5、0,因为电子有初速度,会飞到阳极A。在两极间加上反向电压,如图所示。,则 I = 0,式中 Uc 为遏止电压,2. 存在遏止电压和截止频率,遏止电压 Uc :使光电流减小到零的反向电压,U,K,A,速率最大的是 c,最大初动能,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表明:对于一定颜色(频率)的光, 无论光的强弱如何,遏止电压是一样的。光的频率 改变时,遏止电压也会改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截止频率:对于每种金属,都有相应确定的截止频率 c 。,当入射光的频率 c 时,电子才能逸出金属表面;,当入射光的频率 c 时,无论光强多大,也无电子逸出金属表面。,实验结果:即

6、使入射光的强度非常微弱,只要入射光频率大于被照金属的极限频率,电流表指针也几乎是随着入射光照射就立即偏转。,更精确的研究推知,光电子发射所经过的时间不超过109 s 即光电效应几乎是瞬时发生的。,光电效应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3. 具有瞬时性,勒纳德等人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 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频率就不能发生光电效应;,4. 入射光照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 109 s。,3.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着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2. 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入射光

7、越强,饱和电流越大;,逸出功 W0 :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最小值,叫做这种金属的逸出功。,光越强,逸出的电子数越多,光电流也就越大。,实验表明:对于一定颜色(频率)的光, 无论光的强弱如何,遏止电压是一样的。,三、光电效应解释中的疑难,1. 光越强,光电子的初动能应该越大,所以遏止电压 Uc 应与光的强弱有关。,以上三个结论都与实验结果相矛盾,所以无法用经典的波动理论来解释光电效应。,2. 不管光的频率如何,只要光足够强,电子都可获得足够能量从而逸出表面,不应存在截止频率。,3. 如果光很弱,按经典电磁理论估算,电子需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时间才能获得逸出表面所需的能量,这个时间远远大于10

8、-9 s。,1. 光子说:光不仅在发射和吸收时以能量为 h 的微粒形式出现,而且在空间传播时也是如此。也就是说,频率为 的光是由大量能量为 = h 的光子组成的粒子流组成的,这些光子沿光的传播方向以光速 c 运动。,在光电效应中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一部分消耗在电子逸出功 W0 ,另一部分变为光电子逸出后的动能 Ek 。由能量守恒可得出:,2.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四、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W0 为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所需做的功,称为逸出功; 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3. 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2) 电子一次性吸收光子的全部能量,不需要积累能量的时间,光电流自然几乎是瞬时发生的。,(

9、3) 光强较大时,包含的光子数较多,照射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多,因而饱和电流大。,(1) 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表明,光电子的初动能 Ek 与入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与光强无关。只有当 h W0 时,才有光电子逸出,vc= W0 /h 就是光电效应的截止频率 。,光电效应显示了光的粒子性,4. 光电效应理论的验证,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花了十年时间做了“光电效应”实验,结果在 1915 年证实了爱因斯坦方程,h 的值与理论值完全一致,又一次证明了“光量子”理论的正确性。,爱因斯坦由于对光电效应的理论解释和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密立根由于研究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特别是通过著

10、名的油滴实验,证明电荷有最小单位。获得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可以用于自动控制,自动计数、自动报警、自动跟踪等。,五、光电效应在近代技术中的应用,1. 光控继电器,可对微弱光线进行放大,可使光电流放大 105 108 倍,灵敏度高,用在工程、天文、科研、军事等方面。,2. 光电倍增管,1. 光电效应现象,2. 光电效应实验规律,4. 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3. 光电效应解释中的疑难,5. 光电效应在近代技术中的应用,B,2. 一束黄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则 下列措施中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是( ) A. 延长光照时间 B. 增大光束的强度 C. 换用红光照射 D.

11、换用紫光照射,D,3. 根据图所示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利用能够产生光电效应的两种(或多种)已知频率的光来进行实验,怎样测出普朗克常量?根据实验现象说明实验步骤和应该测量的物理量,写出根据本实验计算普朗克常量的关系式。,解:当入射光频率分别为 1、2 时,测出遏止电压 U1、U2,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得,联立上两式,解得,其中 e 为电子的电量,测出 U1与 U2就可测出普朗克常量,实验步骤:,(1) 将图电路图电源正负对调,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滑至最左边,用频率为 1 的光照射,此时电流表中有电流;,将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缓慢右滑,同时观察电流表,当电流表示数为零时,停止滑动。记下伏特表的示数U1 。,(2) 用频率为 2的光照射,重复(1)的操作,记下伏特表的示数U2。,(4)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3) 应用 计算 h。,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