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环境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 (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6355897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3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环境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 (2)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环境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 (2)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环境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 (2)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环境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环境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 (2)(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学习目标 1.了解环境的含义和分类。 2.能结合实例分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课堂讲义 逐点探究,逐级掌握,一、什么是环境,自主预习,1.环境的概念 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 的周围事物。中心事物不同,与其相关的周围事物的含义也相应不同。例如,以人或 为中心事物,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就是 的环境。以生物为中心事物,其他非生命物质就是 的环境。,中心事物,人类,人类生存,生物界,2.环境的分类 (1)根据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可以将环境分为 和 两类。 (2)天然环境:是指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保留着 的环境。 (3)人工环境:是指人类在天然环境基础上,经

2、长期 所创造的、须由人类介入才能维持的环境。,天然环,境,人工环境,天然生,态特点,社会,劳动,思维活动,1.人工环境就是指人类创造的环境吗? 答案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人工环境不仅包括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长期劳动创造的环境,也包括因人类活动不合理而遭到破坏,其生态功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合作交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心事物与环境的关系。,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1)中心

3、事物不同,周围事物含义是否相同?,答案中心事物不同,与其相关的周围事物的含义也相应不同。,(2)假设该图中的中心事物是人类,那么周围事物是指什么?,答案周围事物是指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3)中心事物与环境之间存在哪些关系?人类与其周围事物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答案中心事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联系。人类与其周围事物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并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新陈代谢和生产、生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人类与其周围事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4)如何理解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都是环境的一部分?,答案人文遗迹、风景名胜是人们根据生产

4、和生活的需要,对自然环境进行加工改造后形成的,可以满足人类了解历史文化、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因此,它们都是环境的组成部分。,(5)考察学校周围的环境,分析哪些属于天然环境,哪些属于人工环境,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案考察学校周围的环境应全面具体,内容除楼房、道路、操场、绿地等设施之外,还应把阳光、空气等自然要素包括在内。区别它们属于天然环境还是人工环境,应结合环境的概念、分类来判断。天然环境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或者受人类影响较轻微,而人工环境是指人类,根据生活与生产需要,对天然环境进行加工改造后的环境。按照人类对环境的利用或环境的功能,可分为居住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

5、境、文化环境和旅游环境等。 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都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反思归纳,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区别与联系 根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可将环境分为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都是环境的组成部分,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具体分析如下:,迁移应用1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指() A.由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环境 B.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的人工环境 C.以人类为中心的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D.所有生物及生存环境组成的生物圈,解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指以人或人类为中心事物,周围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的总和,既包括受人类影响较轻微

6、,仍然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天然环境,也包括人类长期社会劳动创造的或受人类影响较大,其生态特点发生变化的人工环境。 答案C,二、人类与环境,自主预习,1.人类和环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互相 和互相 的。 2.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 人类,作用力越大则 的制约力越大。,影响,制约,制约,反作用,3.最初,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与环境是互相 的。但是,随着 的发展和 的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直至造成今天大规模破坏 的后果。,协调,生产力,科学技术,越来越大,生态环境,2.阅读教材P3案例1,说明周口店的自然环境什么时候开始遭到破坏的,现在状况如何。你认为周口店应如何处理好人类与环境

7、的关系? 答案从材料中可知,古人类与环境处于原始的平衡状态,具有低水平协调的特点。原因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对环境影响微弱。但是从农业文明以来,由于开始了农业生产,周口店的环境开始遭到破坏,这时主要以生态破坏为,思维活动,主。由于现代化工业的发展,人地关系日益紧张,除了生态破坏之外还出现了环境污染。要处理好当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一方面要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关停污染企业,处理石化区废水;另一方面要治理好河流,造林绿化,同时保护好“北京人”遗址,发展旅游业。,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合作交流,(1)小圆代表_;大圆代表_。 (2)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是以_为中心的环境,它包括

8、_环境和_环境两大类。 (3)图中A表示人类通过_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图中B表示人类通过_活动把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 (4)图中D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人类对环境的作用力越大,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力越_。,人类社会,环境,人类,天然,人工,生产,消费,大,(5)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可用图中的箭头_表示;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可用图中的箭头_表示;酸雨可用图中的箭头_表示;植树种草可用图中的箭头_表示。 (6)人类与环境是_的关系。,A,B,D,C,对立统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反思归纳,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与环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具体内容如下:,迁移

9、应用2读图,回答问题。,(1)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的模式图是_。 (2)四幅图中,输入、输出方向错误的是_图。 (3)四幅图中,强调了人类社会对环境的作用,未提及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的是_图。 (4)四幅图中,只强调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的是_图。,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的了解程度。人类社会与环境是在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具体表现在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两个进入的箭头),通过消费活动(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把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两个出来的箭头),周围环境又把它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本身(上下两个进入的箭头)。,答案(1)

10、D,(2)A,(3)B,(4)C,课堂小结 提纲挈领,巧妙记忆,知识提纲,强化记忆,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1)人类尊重环境规律:对立性向统一性转化,人地关系协调,对人类产生有利或无害的影响。 (2)人类违背环境规律:统一性向对立性转化,人地矛盾尖锐,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势必会反作用于人类和人类社会。,1,2,3,4,5,6,课堂检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活居住区等。”据此完成13题。 1.这里所说的“环境主体”是() A.地球 B.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C

11、.人类 D.生物圈,1,2,3,4,5,6,解析此题组考查环境的概念、分类以及影响环境的因素。第1题,地球的环境是宇宙中地球之外并与地球相关的事物,如太阳系、银河系等;生物的环境是由各种无机物质、能量组成的非生物环境。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了人类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指的“环境”即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故这里所说的“环境主体”是人类。 答案C,1,2,3,4,5,6,2.环境包括下列因素中的()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工环境生物环境太阳系银河系 A. B. C. D. 解析人类环境不同于生物环境,但包括生物环境。银河系、太阳系属于宇宙环境,它

12、不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B,1,2,3,4,5,6,3.下列不是社会环境或社会环境因素的是() A.城市或乡村 B.卧龙自然保护区 C.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D.贵州梯田,解析自然保护区是自然环境,不属于社会环境,保护区保护的是自然环境,使之不受或很少受人类破坏。梯田不属于自然环境。,B,1,2,3,4,5,6,4.近年来的夏秋季节,在港澳沿海水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赤潮,导致大量的海洋生物死亡。其根本原因属于下图中哪一个过程的过失行为(),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模式图,A. B. C. D.,1,2,3,4,5,6,解析赤潮的发生是由于人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向海水中大量排放含磷、氮等的废水所

13、导致的。 答案D,1,2,3,4,5,6,5.下列现象哪些属于环境反馈作用的表现() 某工厂把大量未处理的废水排入附近湖中,造成鱼类大量死亡人们在火山山麓垦荒植树,火山爆发时火山喷发物毁坏了农田长江三角洲地区农民辛勤劳动,培育了肥沃的水稻土,形成著名的“鱼米之乡” 珠江三角洲农民在低洼易涝的地方挖泥成塘,堆泥成基,形成著名的基塘生产 A. B. C. D.,1,2,3,4,5,6,解析环境的反馈作用,主要取决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自然因素如火山喷发虽能影响环境,但不属于环境的反馈作用。 答案B,1,2,3,4,5,6,6.读“山东省地形简图”,回答问题。,1,2,3,4,5,6,(1)说出甲

14、、乙两地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及其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2)请你针对其中一种环境问题,提出解决对策。,解析由图可读出甲、乙两地分别为鲁北平原和山东丘陵,鲁北平原由于农业生产中不合理的灌溉,易引起土壤盐渍化;山东丘陵由于陡坡开荒等不合理人类活动易导致水土流失。,1,2,3,4,5,6,答案(1)甲地:平原地区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壤盐渍化。 乙地:低山丘陵地区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 (2)土壤盐渍化: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喷灌、滴灌);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推广耐盐耐旱优良品种。 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措施保持水土;禁止滥垦乱伐;发展经济林,提高经济效益等。,教材P3思考 提示1.古人类与环境处于原始的平衡状态,具有低水平协调的特点。原因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对环境影响微弱。 2.农业文明以来,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出现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原因是人口过度增长,只顾短期经济利益,忽视长远环境效益。,活动指导,3.人类与环境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人类的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