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地理模块3测试B(终稿)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3505602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东城区地理模块3测试B(终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东城区地理模块3测试B(终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东城区地理模块3测试B(终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东城区地理模块3测试B(终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城区地理模块3测试B(终稿)(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北京市东城区20082009学年度高二年级地理必修课程模块三测试题(B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得分 第卷 (选择题 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40道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区域的正确叙述是 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C区域内部的特征绝对一致 D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2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A湿热的气候 B稠密的水系 C黏重的土壤 D平坦的地形3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方民居的墙体更薄 B北方民居的屋顶坡度更大 C南方民居的房檐更宽 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更强图1读图1,回答47题。4图

2、中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主要是A地形 B水源 C光照 D土壤5图中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 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水源 B海陆位置 C土壤 D地形6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A太阳能、水能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石油 D水能、天然气7图中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C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纬度低、相对高差大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面积很广的热带雨林,据此回答89题。8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热带雨林能够A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促进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C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

3、物资源 D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9对于亚马孙雨林的未来,应坚持的观点是A一边开发,一边保护 B保护第一并进行保护性开发C首先开发,再作保护 D禁止人类在林区的任何活动10下列地理事物内在联系正确的是淹没沿海低地 两极冰川融化 森林面积减少海平面上升 全球气候变暖 大气CO2含量增加A BC D三江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变成“北大仓”。据此回答1112题。11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 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A B C D12目前国家已下令禁止围垦三江平原的沼泽

4、荒地,主要原因是 A粮食大量过剩 B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C劳动力缺乏 D转向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的开发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拦截了几乎全部上游来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城市发展,各类用水剧增,民勤的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危险,并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沙源地之一。读图2,回答1316题。图213民勤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旱涝灾害 D气候变暖 14民勤成为北方地区沙尘暴沙源地的直接原因是A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B多内流河,有断流现象C植

5、被稀疏,地表物质松散 D地势低平,地形以盆地为主15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度用水 B过度樵采 C过度放牧 D过度开垦16民勤治理其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A上游水库恢复向下游供水 B以治为主,全面恢复荒漠植被C规划农林牧用地,退耕还林、还牧 D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读山西省能源的转换图(图3),回答1718题。图3171980年和2001年,山西省的能源转换率分别是A5%,40% B10%,45% C15%,53% D10%,50%1820世纪90年代以后,山西对外电力输出增长迅速,这对本省的有利影响是缓解煤炭外运压力 减轻大气污染 降低运输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A B C D19对

6、于山西省煤炭开采的综合利用,叙述正确的是A继续发展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B扩大煤炭开采量,输出大量煤炭原材料C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减少对农业、轻工业和旅游业的投入D提高煤炭利用技术,减少三废危害,促进环境保护20为了有效控制长江流域的洪水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建设巨大航运网 B兴建众多大坝,疏通河道C发展林业,改善气候 D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图4),回答2123题。图421图中a、b区域之间的分界线大致是 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3000米等高线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22c区域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 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B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

7、C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 23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有利因素的正确叙述是 Aa热量条件 Bb光照条件Cc土壤肥力 Dd灌溉水源图5为“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读图5回答2426题。图524关于两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比重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一直低于珠江三角洲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1993年高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约25%D两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比重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无关2520世纪80年

8、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A国际经济背景 B良好的区位条件C对外开放政策 D侨乡优势26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 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逆城市化现象凸现 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A B C D图6图6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情况。读图回答2728题。27图示工业化程度最低的阶段是A B C D28图示四个阶段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A BC D图7储量需求量大大0图7为某国四地(四地相互之间大体等距离分布)某种重要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回答2930题。29四地中资源储量最小,而需求量最

9、大的是A B C D30四地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A BC D探明储量生产量消费量东部中部西部图例图8为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1998年能源探明储量、生产量和消费量占全国的比重图。读图,回答3132题。图831当时的情况是A西部探明储量超过全国1/2 B中部和西部的生产量相当C东部的消费量占全国3/4 D西部的生产量和消费量相当32为缓解能源问题,保障能源供应,近年来采取的措施是A东部加大开发,实现能源自给 B中部稳定生产量,提高消费量C西部提高生产量,加大输出量 D引导产业大规模向中西部转移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家境外投资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图9),回答333

10、4题。a.某日本企业投资的纺织厂 b.某韩国企业投资的汽车厂 c.某香港企业投资的服装厂图933三家企业的加工地都在我国境内,主要原因是 A甲厂主要利用我国的技术优势B乙厂主要受我国庞大市场的吸引C丙厂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广大的市场D三家企业共同区位因素是我国有丰富的原料34a、b、c三家企业在我国投资办厂的共同目的是 A为接近原料产地 B为利用廉价劳动力C为接近消费市场 D为追求更高的利润图10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转移过程,读图回答3537题。美国日本中国韩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图10 I阶段 II阶段 III阶段 35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交通运输 劳动力价格 原

11、料 市场36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劳动力因素 市场内部交易成本(如投资环境) 国际援助ABC D37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畅通行驶缓慢拥堵四环三环图11A欠发达地区往往是落后产业的迁出地B发达地区往往是落后产业的接收地C欠发达地区接收的往往是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D向发达地区转移的往往是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图11为城市道路交通状况显示屏示意图。读图,回答3839题。38该信息显示屏应用的是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 D卫星导航系统39应用该显示屏所呈现的动态信息,便于对车辆的A. 准确定位B流量统计 C超速监控 D合理分流40.“数字地球”是A指用数字表示地球的大小B把

12、整个地球信息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C指用经纬网的数据来表示地理事物的位置 D指用GPS数据来表示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二、综合题(共4道大题,每题10分,共40分)41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图12),回答下列问题。(10分)40N30N图12(1)甲为我国 地区,乙为我国 地区。(2)从气候和农业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区,完成表1。表1地区气候类型耕作制度土地利用方式主要农作物甲温带季风气候耕地多为旱地乙一年两熟至三熟水稻、油菜、棉花等(3)与乙地区相比,甲地区发展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有哪些?(4)下列关于甲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选择

13、填空)。 平原地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西部草原区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山区要大力发展林业,加快森林的砍伐速度山区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发展特色农业42读材料及图13、14,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 田纳西河流域(图13)位于美国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山青水秀,森林繁茂。田纳西河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加之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流域内还有煤、铁、铜、磷等多种矿产资源。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强度加大(图14),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1933年开始,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取得了一系列综合效益,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图13 田

14、纳西河流域示意图 图14 (1)根据资料和图13,从气候、地形、河流、资源四个方面,简述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气候: ; 地形: ; 河流: ; 资源: 。(2)分析图14,说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3)在田纳西河的干、支流上修筑了多座水坝、多处船闸和港口,说明由此带来的效益。 43读材料及图15、16,回答下列问题。(10分)黄海材料:山东省总面积 15.78万平方千米,2007年城镇化水平为46.75%,已经接近47%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年到2006年山东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从1286万增加到1870.3万。近年来山东

15、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水果产区黄海渤海图15图16(1)从资料和图16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 、 两个方面。(2)从图16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 、 两个方面。(3)山东省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可能有 、 、 。(答出三项即可)(4)山东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你认为城市化对这一地区的水果生产是否有利,试说明理由。4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广东省东莞市被誉为中国的“制造业之都”,产品远销国内外。石龙镇面积13.83平方千米,有生产企业1000多家,是东莞制造业的标志性地区之一。近年来,小五金、玩具、服装、制鞋、皮革等企业大量外迁,

16、惠州等地成为主要迁入地。材料二:2007年东莞与惠州相关数据比较(表2)表2 人口(万人)面积(万平方千米)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最低工资标准(元/人月)工业用地最低出让金(元/平方米年)东莞17510.253151770384惠州3501.121085600144(1)从区位因素角度,说明东莞企业外迁的主要原因。(2)简述产业转移对其迁入地经济发展的影响。(3)列举迁入地为吸引产业向其转移应采取的措施。北京市东城区20082009学年度高二年级地理必修课程模块三测试题(B卷)参 考 答 案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BCBDADDBC题号1112131415161

17、7181920答案DBBCACDBDB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CACCBCADB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ACBDBCCBDB二、综合题(共40分)41(共10分)(1)东北 长江中下游(2分)(2)(4分)地区气候类型耕作制度土地利用方式主要农作物甲一年一熟玉米、小麦、大豆等乙亚热带季风气候耕地多为水田(3)平原广阔,耕地集中连片;土壤肥沃(黑土分布广泛);人口密度较低,人均耕地面积大。(3分) (4)D(1分)42(共10分)(1)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河流: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大;资源:森林资源、水力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18、。(4分,每个要点1分)(2)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1分);土地退化(1分);酸雨(或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等)(1分)。(3)防洪、发电、改善通航条件等综合效益。(3分)(合理即可)43(共10分)(1)工业产值增加 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增加(2分)(2)城市面积增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2分)(3)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3分,答出其中3项即可)(4)有利,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对水果需求增加,带来广阔市场。不利,城市发展使农业用地减少,水果种植受到影响。(3分,答案合理即可给分)44(共10分)(1)劳动力成本较高,工业用地紧张,环境污染过于集中,市场变化等。(答出其中2项得4分)(2)加速工业化和产业升级,与产业迁出地形成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加速城市化(乡村地域变为工业地域),加速劳动力集中。(答出其中2项得4分)(3)加强水、电、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等。(答出其中1项得2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