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稿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63478457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4.4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稿(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稿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是事关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战略 任务,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 公平的重大举措。下面是求学网范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教 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稿,仅供参考。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稿篇1同志们、今天,省教育厅召开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主要任 务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教育 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回顾总结近年来我省教育 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绩,研究分析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新形势 新要求,全面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教育信息化的重 点工作。刚才,教育部教育信电化推进办公事副主任,中央 电教馆副馆长蔡耘同志作了重要讲话

2、,对江苏教育信息化工 作提出了明确指导意见。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教育信息化工 作,曹卫星副省长百忙之中亲自出伟今天的会议.接下来将作 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下面,我 讲三点意见。一、充分肯定近年来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显著成 绩20xx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怏建设教育强省,率先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提高教育信息化 水平的要求。20xx年,省委省政府颁布的江苏省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2020年全省教育发展主要指 标中,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选标率达90%以上。近年来,全省 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宴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高举教育现代化 旗帜,加快推进教育

3、信息化,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数 字资源建设为中心,以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为保证,以成用促建设促提高,取得显著成绩。(一)教育信息化建设统筹力度逐步加大。省教育厅成立 了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相关处 室和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 小组,加强统筹协调,争取各方支持,形成工作台力。领导 小组定期召开会议,部署重点任务,研究解决教育信息化建 设中存在的问题。注重顶层设计,研究制订了全省教育信息 化五年发展规划,近期将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一些市县 (市,区)也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各级财政加大经费 投入,教育信息化经费保障机制册步建立。省财政从20xx年

4、 超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全省教育信息化重大项 目建设。全省坚持普及和提升相结合、规模和效益相结合, 深化教育信息化内涵建设,启动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 设,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能力逐步增强。各类教育的信息化 建设呈现出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师生计算机配备 和学校多媒体教室等通用教室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计算机网 络设施日趋完备。目前,全省中小学的生机比达8、1,远远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校均计算机拥有量每年咀11%的速度递 增。全省所有高校、97.41%的普通高中、89.78%的初中, 73.37%的小学建成校园网,所有中小学实现较高水准的校

5、校 通,苏南地区许多学校实现班班通,苏州所有公办幼儿园实 现园园通。无线宽带在高校得到广泛应用, 77.10%以上的高 校建成覆盖部分校园的无线网络。全省所有市、县(市、区) 建成覆盖本地区的教育城域网。江苏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覆 盖13个省辖市、102个县(市、区)和所有高校.每年为全省3 万多个标准化考点和省考务指挥中心提供网络服务和技术支 撑,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共配置了 65536个教育网专用IP地 址。省教育厅与备市、县(市、区)及高校的视频会议系统, 省教育厅与各地教育局及省属高校的协同办论系统已经建 成。(三)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全省以丰富资源内 容、提高资源质量、促进资源统建

6、共享为目标,以优势学科 为抓手,以名师为依托,以名校为基地,打造了一批具青自 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优质资源。通过引进国家资源、整合系 统资源、购买社会资源。不断丰富省级数字化教育赉源库内 容。基础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内客丰富。全省初步形成能够 体现江苏教育特色和水平的省级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各地各 校也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通 过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上传.发布的教育类资源达 80万个,年访问量超过607万人次。通过书香江苏网上读书 平台为广大中小学提供的电子图书达189万多册,建立了 240 万个网上个人书房。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巳覆盖基础教育所有 阶段和全部主干学科。高

7、校资源统建共享取得明显进展。目 前已初步形成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所有国 家级精品课程和6000余门省级精品课程,均可以通过江苏省 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库下载。50%以上的高校建有教育教学 资源库,全省高等教育多媒体教学资源统建共享平台访司及 下载量达50多万人次。职业教育资源建设水平较高,研发和 制作的江苏职教大赛资源等多媒体资源受到各界好评。及时 开通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联盟网站,积极开展长三角中小学 校网络结对活动,在探索长三角教育资源和数宇化教学资源 共建共享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四)师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明显提升。先后组织实 施三轮全省性的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建立

8、省市县 培训基地,培训了一批校园网网络管理人员。以江苏教师教 育网为主要平台,大力开展教师网络培训,为全省教师开设 网络培训课程30多门,组织网络培训班近千个, 20多万教师 参加了培训。网络授课、网络教研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 王要形式,目前全省中小学99%以上的教师会运用网络检索教 学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仝省响71%以上的 高校教师呆用PPT、课件、网络课程进行授课,多媒体教学成 为当前各高校日常教学的主要方式,80.40%的高校使用统一 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江苏教师在全国多媒体大 赛、信息技术创新大赛等各类全国性竞赛中表现优异,比赛 成绩位居全国前茅。全省大中小学

9、全面普及信息技课程。全 省高校开设了81个计算机大类本科专业,在校生15.38万 人;84所高校开设计算机大类专科专业,在校生近10万人。 20xx年组织开展了全省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20xx年组 队参加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得10个一等 奖,居全国第一。(五)教育信息化应用效益继续提高。通过领航杯信息技 术应用能手大赛、书香江苏网上读书活动等,推进信息技术 与教育教学的融台。书香江苏网上读书平台的访问数达1.53 亿人次,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20xx-20l1年度全国十佳 数字出版新锐品牌称号,是教育系统唯一的获奖单位。启动 以网络学习、自主学习、变互学习为主要模式的百校

10、数字化 学习试点,全省有124所学校参加首批试点。全省教育管理 信息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取得实质性进展,学籍管理系统、教 育评估系统、考场监控系统等一大批平台和系统建成并投入 使用,电子化办公已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中普遍应 用。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应用扎宴推进,扬州的数字化校园建 设,南京的先锋网上作文、无锡的感知教育、苏州的教育博 客社群、常州的教师成长共同体、南通、徐州的优质教育信 息资源等,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我省经 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相比,与率先实现擞育现 代化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崩盼相比,还 有一定差距。教育信息化仍然

11、是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中相对薄 弱的环节,教育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统筹协调能力有待增强, 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区域性发展、各类教育及学校使用 水平不够平衡,可持续发展机制不够健全,信,技术州教育的影响力和变革作用不够显著等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分析研究.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二、全面落实全省教育信息化各项重点工作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 力最强的高技术之一,对人类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学习方 式以及思维方式的影响最为深刻、最为长远,对教育发展具 有革命性影响。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事关教育改革发展大 局,是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促 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12、、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 必须高度重视,突出工作重点,报抓关键环节,着力加以推 进,务求取得实效。(一)全面落实江苏省教育信信息化五年发展规划。本 次会议将规划(讨论稿)印发给大家,进一步征求虑见。制 定这个规划,我们的主要考虑是一要突出应用用导向,更多 地关注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关注信息化 教育新模式的构建;二要突出顶层设计,从省级层面厘清思 路,明确措施,建立标准,统筹建设,三要体现前瞻性,把 网络教研、数字化学习、物联网技术教育应用、学习型社 区,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等列入规划;四要注重操作性,既明确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建设、应用能力建设、机制体制 建设等方面的主

13、要目标,也明确各类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 务。规划正式印发后.各地各桉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 实施方案,明确具体的路线图和进度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工作,要认真考虑谋划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路径和策略受教育 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司题放在首位,改变以项 目驱动的模式,坚持应用驱动,以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 务体系建设为主要目标,以建网、建库建队伍、建机制,为 基本内容,以江苏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为主要载体,以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力式、提升教育管理和公共服务水 平为基本路径,以十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教育信息 化工作,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落到实处。(二)扎实做好教育信包化试

14、点和数字化学习试点。教育 部于年初在全国启动了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我省共申报了 38个试点,其中省级专项试点1个,区域综合试点4个,中 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试点26个,高职院校试点3个,本科 院棱试点4个。各试点单位和学校耍始终坚持庙用驱动的原 则,从应用切入,在应用中体现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不同 类型教育的信电化应有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基础教育突出普 惠,强调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职业教育要支持创新, 强调职业技能的培训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重点共往数字化技 能教室、仿真实训窒的建设;高等教育要注重内涵提升,重点 关注精品课程资源建没和优势学科建设,探索学分互认、打 造数字化立交桥。各试点单位

15、和学校要认真研究总结试点成 果,推广试点经验,不断提升江苏教甫佶息化发展的整体水 平以及在全国的影响力和贡献度。前不久,我省正式启动了 基础教育百校数字化学习试点,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 科研部1,电教部门和装备部门要充分把握信息技术给教育事 业改革发展带来的新机遇,积极探索、勇于安践,以基础教 育百校数字化学习试点项目为抓手,围绕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和满足教学需求,从注重硬件建设转向注重教育过程,从追 求高标准配置转向追求高效益应用,从部门各司其职转向部 门深度融合.各试点学校要势力做好数字化学习试点的设计与 规划工作,加强数字化学习的环境建设,抓好数字化学习试 点培训,建立家校互动合作机制

16、,进一步规范数字化试点, 努力早出成绩、早出经验。(三)大力提升教育信息化网络基 础设施建设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建| 殳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不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基 础_殳施的投入力度,在经费安排上向农村中小学倾斜,保证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各地、各校要严格 执行标准,多管齐下,加大协调力度,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 施建设与薄弱学校改造、职业发达地区的水准要领先全国。7;閱官:汕(四)切实提高数字化教育资源统建共享水平。我省一经 开发,整合了相当数量的教育教学资源.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资 源共建共享机制的研究,不断扩大优质教育教学资洱的覆盖 面,提高现有教育资

17、源的应用效益。义务教育阶段与课堂教 学紧密结合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要免费向全省开放共享, 一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可以呆取有偿使用的办法面向全社会 开放。要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进一步整台制作力量.开发一 拙新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资源内容。充 分发挥名师的带头作用,利用智能学习系统诊断、导学等方 式,帮助农村中小学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农村学生的自 王学习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名校网络课堂,通过开 设网络学校、网络选修课或网络教研、网络结对等多种方 式,推动优质债源在全省的快速共享.帮助农村学枝提高教育 质量。各地、各高校要积极配合省电教馆做好省缎教育资源 库的建设工作,帮助农村

18、教学点开展信息化基本条件建设, 实现每个教学点配备基本视频接八设备和相应的优质数字化 教育资源的目标。今明两年,全省要实现所有学枝数字化教 育资源全覆盖,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现教学点与中心学校同 步上课,让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都能有平等的机套享受到 优质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班班通。(五)着力增强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技术与教育 教学的深度融合和广泛应用,对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山提 出了更高要求。要通过组织信息技术培训和信息技术活动, 不断提升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引导师生应用信息技术 探讨新型教学模式、学习模式.要采取切实措施,利用网络学 习空间开展网上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率先使用网络

19、学习空间 进行学习和研修。要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宅问,为学生发展个 性创造开放性、个性化的空问,同时根据教育目标为学生建 立灵活可控的空间。职业学校要率先部黯网络学习空司。两 午内,全省20%以上的中小学教师要利用网络空间开展教研活 动,20%以上的职业学校要开展网络空间建设与直用。高等学校要加大网络学习空问建设力度,提高逅用信息技术为经济 社会服务的能力。鼓励发达地区、有条件的学校先行先试, 努力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确保江苏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 和应用水平领先全国。;閱(六)努力建好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和教育管理信息平台。 这两个平台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实现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

20、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支撑。在两 大平台建设方面,我省已经有了很好的摹础,江苏省嫩育信 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了两火平台,并于20xx年上线运行, 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教育资源建设力度,在充分整合现有资 源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江苏省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内容,提高 苏派优质教学资源的比例,采取资源开发与征集评选相结合 的方式,有效吸引各类学校参与优质教学资源制作。积极探 索企业竞争,政府出资、学校自王选择的资源建设与共享新 机制,不断完善和更新资源平台的内容,拓展资源平台的应 用强化教育基础数据的采集、处理和管理,注意数据的完整 性和项目的持续性,长期性。逐步完善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 统,促进各类教育管理系

21、统的应用,实行电子化办公。采取 必要的网络安全保障措施,为教育决革和教育管理提供高 效、安全、科学的数据支持和技术支撑。省教育厅是省级教 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主体,各市、县(市,区)和学校 要按照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的总体要求,积极配合做好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和教育管理信 息数据的采集工作要充分运用汀苏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 台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和教育管理信息,做到公共服务平 台家家用。三、努力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全省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标、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已经 明确,关键是强化保障,抓好落实。各地备校要把加陕教育 信息化作为事关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重

22、大任务来抓,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创新工作方法,落实各项措施,确 保教育信息化扎实有效推进。77(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是教育信息化建 设的实施主体,要成立由一把手担任组长的教育信息化工作 领导小组,明确教育信息化的牵头部门,定期召开会议,研 究部署教育信息化工作。要明确工作职责,采取切实措施, 做到有行政部门抓决策、有责任部门抓推进.有专门人员抓落 实。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确保教育信息化水 平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和社会信息化发展 水平大抵相当。各高校要成立由一把手校长任组长的教育信 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门机构、安排专门人具负责教育 信息化工作,

23、避免多共管理、无人负责。(二)健全管理机制。要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机制,加强 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和应用能力等建设项 目的运行管理。加强教育信息化标准研究.建证牵省教育信息 化标准体系,对网络建设,资源建设及培训和应用等提出科 学的量化指标。网络建设既要考虑教育系统内部的资游整合 和系统集成,也要考虑与其他各个系统的对接问题,避免形 成新的信息孤岛。制定数字化教学资源准八标准,撵常教育 资_胛共建共享机制,对资源内容实行动志管理,确保数字化 教学资源的质量。建丑教育信息化工作检查评估机制,把教 育信息化作为各级各类教育和学校目标营理、督导评估的重 要内容,提高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现代化

24、评估中的分值杈重。 加强建设项目管理,促进规范建设和资源共享,建立网络安 全监管制度,确保网络安全。算,备、:閒入,业,7(三)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要完善政府为主的投入保障机 制,将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列入当地财政预 并在生均公用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信息化设施设 资源更新的日常运行维护。鼓励学校增加教育信电化投 吸引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产 确保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强化资全监管,定期对教育信息化资全投入的效益进行评估,确保有效投资, 避免资全浪费,各级教育信息化建设部门要进步加强与政府 有关部门的沟通.努力争取政府支持,从财力物力和制度上保 障教育信息化建

25、设。(四)创新工作方法。教育信息化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 以借鉴,也没有既定模式可以照搬。各地各校要勇于探索,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握室建立专家咨询虮制、根据教育发展 趋势确立更加具体、更加细化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指标,把教 育信息化向纵深推进。改变工程化的组织方沽,力争在顶层 设计上有所突破,既总揽全局、统筹兼顾,又抓住牵动全局 的主要工作和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 破,力争在资源共享共享上有所突破,努力窭现教育信息资 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提高教育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益。力争在宣传推广上有所突破,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 阵地,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 与教育

26、信息化工作的良好氛围。力争在公共服务上有所突 破,努力提高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水平,以服务赢效益,以 贡献求发展。同志们,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全省教育事业改革 发展的重大任务。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进 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斯局面,为建 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稿篇2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议,主 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教育信息化暨网络安全工作会、重 点工作推进会、应用工作培训会议精神,总结并部署我市教 育信息化工作。刚才,张馆长传达了全省会议精神,并讲了 贯彻意见,程主任就一师一优课活动

27、教研、指导等工作提了 要求,一会儿李处长、马局长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一、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有明显进展近年来,市、县认真贯彻落实中、省教育信息化十年 发展规划和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结合实际,积 极推进,在以下五个方面有明显进展。1. 县域推进有新发展。各县区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义 务教育均衡发展、双高双普、教育创强的整体规划中,政府 财政统筹安排建设资金,全面提高中小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装 备水平。已实现双高双普、教育创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 县区在整体推进信息化建设方面有了新的发展。旬阳、白 河、平利三县实现了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教学班优质资源 班班通目标,

28、宁陕、镇坪已提前实现所有中小学校的班班通 建设目标。作为信息化区域试点,石泉、岚皋两县积极探索 贫困山区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长效机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 果。5所试点学校积极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网络协作教 研、教师研修培训模式以及有效教学新模式在全市推广。2. 机制建设有新起色。市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 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全面规划和 组织领导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设立了学校保障科,具体指 导教育信息化工作。各县区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教育工作 的整体规划中,统筹规划,统筹安排。石泉、岚皋等县区成 立了以政府主管县长为组长、相关部局一把手参与的领导小 组,明确了教育信息化工

29、作的股室。政府引导、社会参与、 教育部门实施、学校应用的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机制基本形 成。3. 基础条件建设有新突破。通过三年的努力,全市义务 教育阶段1101所学校中888所学校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占 学校总数的80.7%;8685个教学班中5381实现班班通,普及 率达62%。全市累计投入教育信息化资金1.84亿元,其中地 方政府筹措资金1.07亿元,占总投入的58%,学校及教育部 门自筹5200万元,占总投入28.3%。从资金投入的情况可以看出,县区政府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责任主体地位进一步明确,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也由前些年多数用于校舍建设等方面 的投入转向用于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保障机制

30、初步形 成。4. 教师培训有新进步。近三年,全市超过50%的中小学教师参加了教育技术能力远程教育、因特尔未来教育和中小学 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等国培项目培训。市电教馆 组织的新技术新媒体培训和名师大篷车信息技术应用基层行 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优质资源与课堂的融合等内容纳入培 训课程;各县区和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开展了以信息技术环 境下优质资源与学科融合应用的专题培训和校本培训。通过 专家引领、技术培训、名师示范、集中研讨、在岗研修实践 等形式,提升参训教师驾驭信息技术手段、融合优质资源的 能力和水平。5. 教学应用有新成效。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普遍重视实际应用工作,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

31、整合,通过辅导培 训、观摩研讨、网络交流、展评总结等形式,推进教学应 用,并将教师应用情况纳入考评考核内容。实施课题带动, 深化应用研究。十二五期间,全市申请立项国家、省级教育 信息化规划课题62个,旬阳师训中心申报的国家级课题县 域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研究与实践紧紧围绕优 质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坚持每年举办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小学生电脑制作、信息技术创新与 项目多次代表国家出征世界性大赛并屡获殊荣。石泉县两河实践等活动,为师生搭建应用展示平台。宁陕中学的机器人初中、市一小的电子书包试点项目成果受到省上表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教育厅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 是各县区

32、教育行政部门、电教、教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 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里,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教 育信息化发展的省教育厅信保处的领导以及各县区和基层的 同志们表示衷心地感谢!通过努力,全市在推进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 绩,为下一步取得更大进展打下了基础,但存在的问题不容 忽视。一是观念落后。部分县区对信息化发展的目的和作用 认识不到位,推动乏力,部分局长、校长、教师怕影响升学 率,把教育信息化当做可有可无的教学辅助手段,对实质内 容和本质要求理解不深入,严重影响了当地教育信息化工作 推进力度。二是发展不均衡、硬件水平低。县区之间、校际 之间、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之间在环境建设、应用水平、教

33、 师信息化素养等方面存在差距。全市虽然有 888所中小学校 实现了校校通目标,但多数学校的接入带宽还不能满足班班 通、人人通的要求;已实现班班通目标的 5381 个班级中,有 1695 套设备还是投影加荧幕,且多数是八年前实施农远工程 时的装备,设备老旧,亟需更新。三是应用不广泛、利用率 低。一些县区和学校在抓高效课堂的建设等工作中忽视了信 息技术手段和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作用,不引导用、不鼓励 用,穿新鞋,走老路一些学校信息化的使用效率较低,将教 育信息化单纯理解为技术工作,教研未跟进,学校无位置, 设施成摆设。四是管理人员、校长、教师信息素养有待提 高,专业队伍需要加强,学校专职教师需要稳定

34、。教师培训 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及时跟进。这些问题和困难,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教育信息 化、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 视,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二、转变观念,切实增强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 任感当前,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已进入实施十年发展规 划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时期,工作重心已由前三年 的硬件环境建设转入深入融合应用,对照第一个三年行动计 划,我们还有欠帐,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和应用水平相比,我 们的工作仍处在初级阶段。各县区在抓住国家推进基础教育 均衡发展的战略机遇,对照规划及相关标准查漏补缺、狠抓落实的同时,在工作理念和观念上要有新认识,做到四 个必须适应、:汕1

35、. 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 联网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快速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 域,信息经济时代已经全面到来,信息技术正在也必将彻底 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微信、慕课这些词汇在过去十分陌 生,但今天却已耳熟能详,这就是信息经济的速度。教育同 样将被改变,信息技术将打破时空限制,提供新的教学手 段,拓展新的教育资源;信息技术将为教育带来新的理念和动 力,开放数据、开放资源、开放存储得以实现,虚拟课堂、 翻转课堂、慕课得以应用,教育方法、课堂结构、师生关系 得以改变,最终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 扭转教师低效的教学形式。互联网时代教育将是互为师生的 时代。72

36、. 必须适应教育现代化推进步伐。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信息 化就没有现代化。同样,没有教育信息化也就没有教育现代 化。一方面,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 组成,甚至是标志性指标之一。另一方面,信息化为未来的 现代化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这种带动,不是站在 旁边,更不是跟在后面,而是要跑到前面去引领,如果教育 信息化不能够提前实现,教育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閒官3. 必须适应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求。教育要发展,根本 靠改革。教育信息化将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发挥重要作 用。首先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教育 信息化能够以

37、较低的成本,便捷高效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在 农村和边远地区的覆盖面,可以使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零距 离接触先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其次能带 来最新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能够为解决教育改革深水区 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全新思路和解决方案。如通过构建网络 化的教学体系,使学习方式由被动式向主动式、互动式学习 转变。通过构建智能化的交互平台,使优质教学资源能以更 低成本、更广范围共享,大大提升教育投入产出效率。通过 构建系列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扁平化管理,使教育管理更加科 学精准。通过构建泛在学习环境,使学习主体由在校学生向 全体国民扩展、学习阶段由在校学习向人的一生延伸,形成 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

38、体系和学习型社会。4. 必须适应国省教育发展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 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 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的具体要求,这是教育 信息化第一次被写入中央全会重要决议。在李克强总理任组 长的新一届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研究教育工作 时,教育信息化是4个教育议题之一。刘延东副总理在全面 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电视电话会议 上,明确要求把信息化作为改薄计划实施的重要内容。省上 决定,今后将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办法,对各地、校 教育信息化建设予以经费支持。义务教育均衡县、双高双普 县、教育强县等创建工作是国省部署,教育信息化

39、装备水平 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评估内容之一,省上出台的中小学316督 导评估体系中,教育信息化更是重要内容,有明确的建设和 应用标准。教育信息化跟不上,就会影响教育发展。认识决定思路,观念决定行动。我们必须适应上述要 求,以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时不待我的责任感、只争朝夕的 紧迫感,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教育信息化才能在安康 有实质性的进展。三、突出重点,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 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机制是保障,基础在建设,核心 是应用,重点在教师,难点在农村,结合我市实际,当前, 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加快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与机制。根据省上最新 安排,明年上半年,县区教育

40、信息化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要 通过市上评估验收。各县区要将这项工作作为近期的重点工 作抓紧抓好。要按照省厅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标 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陕教保20xx38号)要求,调整行政 岗位设置,落实管理职能,强化行政主导,通过归口管理、 年度考核、教育督导等行政手段提升信息化统筹推进力度;通 过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做好管理与服务。各县区严格要落 实创建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按期通过省、市评 估验收。2. 着力优化教育信息化硬软件环境。高度重视宽带网络 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的基础地位, 切实做好宽带网络接入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一要加快宽带 网络校校通建设,到2

41、0xx年底,农村学校接入宽带互联网比 例达到90%,班均出口带宽不小于1M,城镇学校接入互联网 比例达到100%,班均出口带宽不小于2M。在此基础上,学校 要根据自身条件,灵活采取有线、无线等技术方式,逐步使 网络通达到教室、实验室、办公室等教学、办公场所,让师 生在校园内方便地接入互联网,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绿色上 网;二要加快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未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到 班县区和学校要加大投入,为学校教室、实验室和各类功能 部室配备互动式多媒体教学设备,更新淘汰已老化的投影幕 布类设备,到20xx年,农村学校普通教室互动式多媒体教学 设备普及率达到50%以上,城镇学校普通教室互动多媒体教学 设

42、备普及率达到70%以上。各县区要在争取政府财政支持的基 础上,积极开展与有关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全面改薄工程 资金分期偿还的规定,使政府规范引导,企业建设运营,学 校购买服务在基础建设中有进展。3. 坚持狠抓应用驱动。应用驱动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保证。硬件建设只能作为基础,不是本质,不是目 的,应用才是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着力点。一要抓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工作。今年, 教育部启动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工作, 我市有9000名教师参加了该项培训。各县区要做好培训的组 织管理工作,督促参训教师按时、高质量完成培训任务。市 县教研、电教等培训机构在今后的名师大篷车等

43、培训工作 中,要针对一线需求,将信息技术应用和优质教育资源与课 程融合等内容纳入培训体系,通过专家引领、技术讲座、名 师示范、在岗实践研修等形式,不断提升教师驾驭新技术的 能力,提高优质资源与课堂融合的水平。二要做好人人通应用工作。陕西省教育人人通综合服务 平台整合了优质资源推送平台和网络学习空间两项功能,用 一通实现了资源班班通和空间人人通,为加快优质资源与教 育教学融合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应用平台。该平台目前已 经开通,并在全省开展应用试点工作,20xx年将为全省60% 的教师开通空间,并逐步向学生及家长开放。目前,我市石 泉、岚皋两县及安康中学等 5所学校承担着今年的试点应用 任务,希望

44、这些县区和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人人 通环境下的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及教师发展、学生学习 和家长交流的方式、方法等,为其他县区的全面应用积累经 验。其他县区也要全面启动并推进人人通应用工作。三要精心实施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这个活 动是今年国、省教育部门安排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活动的 目的是深化各级资源平台的应用,也就是达到让每一位中小 学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上好一堂课,使每堂课至少有一位 优秀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讲授的目的,促进信息技术与教 学融合。根据市上实施方案的安排,县级晒课和评课活动要 在 20xx 年 4 月底前完成,5 月份前市上完成优课评选并向省 厅上报。时间紧

45、,任务重,各县区要精心组织,将这项活动 纳入人人通平台应用的总体安排中,由县区电教部门具体组 织实施,教研部门承担教学指导任务。要制订详细的活动实 施方案,明确活动的时间节点和主要阶段,成立评课专家队 伍,做好宣传动员,以学校为单位遴选优秀教师和特色课程 内容,精心组织教师录课、网上晒课、专家评课、案例推广 等环节工作,确保整个活动有序开展。要统筹组织县域中小 学校,合理分配各学校的录课任务,最大程度覆盖各学科, 形成相对完整的优课资源体系。活动依托陕西省教育人人通 平台开展,市级平台也已建成上线,并承担着市级的评选任 务,参与人数多,上传数据庞大,对技术环境要求很高,因 此,市、县电教部门要

46、做好技术支撑,确保平台运行的软硬 件环境。市级培训工作明天也将在安康中学开展,培训结束 后,各县区和学校也要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力争达到广大 教师人人参与培训,个个熟练通过平台晒课、上传资源的目 的,为下一步人人通工作的全面应用奠定基础。四要努力做好信息化研究和试点工作,引领信息化工作 有序发展。各试点单位要积极开展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尽 快完成试点任务,争取申报省级示范。今年,省上把智慧教 育建设列入省政府数字陕西.智慧城市试点项目,并打造10 个左右的智慧校园和人人通应用示范学校。市局从明年起启 动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创建评估工作,决定用3-5年时间, 在全市范围内树立一批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

47、用的典型。请各 县区和学校认真准备,积极参与智慧校园试点,优化环境, 应用驱动,建设信息化示范学校,以此带动教育信息化建设 整体发展。4. 切实抓好网络安全工作。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信 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持续加大。保障信 息和网络安全,既是政治责任,也是职责所在。各县区教育 局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切实落实中、省、 市关于信息与网络安全防护规范和相关制度,细化网络接 入、机房管理、容灾备份、数据共享与使用等各方面的安全 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做好预案,确保数据与系统安全可 靠。要加大教育网站和校园网的建设管理,使用正版软件, 丰富内容和载体,过滤有害信息,净化网络

48、空间,为师生创 设绿色、文明、安全的网上学习交流空间。四、真抓实干,推动全市教育信息化有实质性进展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需要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地加以推进。1.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教体局要将教育信息化工作摆上工作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要拿出贯彻省市工作部署的具体意见,争 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明确管理机构,建立工作机制,赋 予相应职能,加强人员配备,建立技术支撑队伍,形成职责 明确、分工合作、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改变以技术部门为 主推动的现有管理模式,确保信息化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抓得起,管得好。2. 多方筹措资

49、金。各县区要放下等、靠、要的思想,破解资金来源困局。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教育费附加等可支 配的经费分配上加大对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比重,要明确 各中小学将一定比例的生均公用经费中用于改善信息化环 境。同时要争取各方面的经费支持,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地方 政府财政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创新资金投入机制,用好社会 和企业力量,拓宽投资渠道,形成政府、社会和企业协同建 设的合力。3. 统筹谋划实施。各县区要加强调查研究,摸清辖区教 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制订好今后几年的发展 规划,核算资金投入,并逐步实施。要抓住双高双普、教育 创强、均衡发展等机遇,将信息化建设纳入整体规划中,通 盘考虑,统筹安排

50、。4. 做好宣传引导。要把信息化工作作为宣传的重要内 容,充分利用各种宣传网络和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 动。大力宣传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大力推广县区和 学校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先进典 型,提高全社会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广大干部 师生主动参与、积极支撑信息化建设应用的自觉性,为教育 信息化发展营造良好氛围。5. 加强督导检查。市教育局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对各 县区教育工作考核体系中,从组织领导、经费保障、设施配 置、师资培训、资源建设、融合应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 各县区要把信息化工作纳入到对中小学校的考核指标中,要 把信息化应用纳入教师职称晋升、评优表彰

51、和常规教学的考 核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同时,认真做好教育信息化建 设月报工作,及时汇总、按时报送学校和县区教育信息化工 作建设情况。今后,要把人人通平台应用和名师优课活动一 并纳入月报,各县区要通过平台的统计功能随时了解和督促 辖区学校的应用情况,市教育局也将通过平台汇总和通报各 县区的应用情况。教育督导部门要把信息化作为督导工作的 重要内容,通过开展综合督导、专项督导,建立定期通报、 催办督查等制度,推动工作落实。同志们,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已进入加快推进、深入应 用的关键时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按照省、 市有关教育信息化的要求,精心部署、层层落实、迅速行 动、扎实工作,在推动

52、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做出新贡献。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稿篇3同志们: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信息 化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工作,安排部署全市教育信息化 工作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刚才,参观了济宁一中现场,邹 城市教育局、金乡县教体局和嘉祥县黄垓中学作了典型发 言,发言务实创新、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给我们以很好的 启发。大家要认真学习借鉴,结合会议下发的济宁市教育 信息化推进意见,一并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我市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提速推动教育均衡和提 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现代化手段,纳入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 展、标准化学校建设总体布局,加

53、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 入,突出重点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应用推广,建立了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 育信息化服务体系,有力提高了城乡教育均衡化、现代化水 平。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20xx年和20xx年,市政府 先后制定实施了两个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围绕配备标准 化、管理专业化、投入经常化、应用全员化的目标,以教育 网建设为依托,以资源建设为重点,以强化应用为主线,加 快教育信息化步伐。特别是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现场会在我 市召开以来,围绕三通两平台建设,结合县域义务教育发展 基本均衡县创建和全面改薄工作,不断加大对信息化的投 入,仅教学点一项全市就投入 188

54、7 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跃上 新台阶。在校校通方面,通过实施农村定点小学网络宽带改 造工程和教学点资源全覆盖工程,使包括教学点在内的所有 学校全部实现了教育城域网接入,提前实现了校校通,2014 年我市农村小学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高标准通过国家 验收。在班班通建设方面,连续 6年实施全市统一招标、集 中采购的阳光配备工程, 6期工程配备计算机 8.3万台, 5期 多媒体装备工程配备多媒体 1.3万套,全市中小学计算机总 量达到14万台,多媒体1.4万套,生机比 12:1,师机比 1.2:1,776 所学校实现了班班多媒体、室室多媒体。二是数字资源开发应用不断加强。坚持以应用为导向, 采取购买

55、、征集、研发、共建等多种形式,建成了一批特色 鲜明的数字教育资源。市教育信息中心数字资源总量达 5000G,挂接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 源、全市中小学课程资源、微课资源和 50万册数字图书馆, 各县市区教育信息中心对资源分布存储,在全市中小学共享, 目前,大部分农村学校实现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节约了教学成本,提高了教学效率,解决了偏远农村学校师 资力量薄弱和部分学科师资匮乏问题。教研人员和教师充分 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开展网络教研,变革教研模式。对翻转 课堂的尝试,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大大增加了学习容量和效率。促进了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推动了信息

56、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三是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几年来,各县市区 和学校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共建成数字化校园 248 所,机器人教育实验室 269口。完成了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 理系统建设、中职学生管理、学生资助、学前教育管理、学 校资产和校舍管理等系统部署,完善了网上转学、招生报名 等业务功能。实现了高考网上报名、网上填报志愿、网上评 卷和网上录取。建成了济宁教育门户网站、0A办公、视频会 议等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四是师生信息技术素养逐步提高。通过国培、省培等师 资培训项目,强化信息技术培训,先后培训中小学教师 35 万 人次。把信息技术素养作为教师业务提升的基

57、本要求,纳入 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并在职称评聘、赛课等方面强化导 向,教师教育信息化意识和能力逐步增强。目前,全市中小 学 95%以上的一线教师都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进行备课 和教学。五是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以应用为驱动,以活动 为载体,通过课题研究、组织竞赛、试点引领,积极推进信 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推广应用。一是课题研究探索应用。 一批教育教学成果获济宁市科技进步奖和山东省软科学成果 奖。二是评选活动拉动应用。连续五年,组织万余名学生开 展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连续十年,组织近十万 名中小学生参加电脑作品和机器人竞赛活动,共获 8个国际 奖、89个全国奖、630 个省级奖。

58、一大批电教优质课和多媒 体教学课件获省级以上奖励,并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 播出。三是专项试点引领应用。开展了数字化校园和机器人 教育实验室建设试点、教育部视频互动教学及网络研修系统 建设试点,在城乡联谊学校举办了网络教研试点、互动课堂 活动,组织了微课程大赛、推进翻转课堂实验。 20xx 年成功 承办山东省中小学机器人竞赛并获得全省第一名好成绩。我市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受到全国组委会的表彰,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全国科技奖 励大会。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市教育信息化发 展总体水平还不高,有些地方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一是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有待提高

59、。有的单位对教育信息化 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工作研究不深、统筹规划不够、协调推进不力。二是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待提升。应用主动性还不 薄弱学校应用还不够普遍。三是共建共享有待于进一步健够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还不够,农村学校、全。信息孤岛现象还比较严重,优质资源辐射带动作用还需 增强。四是网络和信息安全有待于加强。一些单位安全意识 不强,人防、物防、技防等还存在薄弱环节。五是教育信息化发展体制机制不够优化。六是教育信息化还没有稳定的投 入机制,资金支撑能力不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应用 等规章制度还需健全。以上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 取切实措施尽快加以解决。二、明确重点任务,加快

60、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将信息化作为新四化战略之一。习近平总书 记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加快教育信息化,是深 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对推动教育 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须把 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教育改革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充分利用 信息化手段推进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均衡发展。 市教育局制定的济宁市教育信息化推进意见,明确了我 市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基本思路 可以概括为四个着眼、四个坚持。四个着眼,就是着眼未来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眼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着眼促进 教育均衡公平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眼人的终身学习

61、和学 习型社会构建。四个坚持,就是坚持面向未来,为每名学生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服务;坚持应用 导向,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和 质量提升;坚持统筹规划,做好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分类、 分步、分层推进实施;坚持开放共享,构建跨区域、跨行业的 教育信息化合作推进新机制。总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 成人人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 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一)加快三通工程建设。三通两平台是十二五期间教育 信息化的核心目标和标志工程。三通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 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一要完善宽带网络

62、校校通。这项工作我市基本完成,包括教学点已全部接入教 育网。下步主要任务是更新网络设施,实现区域内网络高速 互联互通,逐步实现县市区教育网独立外网出口。到2017 年,城镇学校实现千兆光纤接入,农村学校百兆光纤接入, 城区学校逐步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二要加快优质资源班班 通。统筹协调全面改薄、办学条件标准化和义务教育均衡发 展等重点项目,优先安排和保障农村中心小学信息化建设需 求,探索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学校持续使用的机 制,多渠道筹集资金,为乡村学校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目 前,全市中小学班班通多媒体缺口近5000套,集中在嘉祥、 汶上、梁山、泗水等县,必须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多种方式

63、补齐多媒体建设缺口,确保20xx年底,全市基本实现班班 通,任课教师人手一机,学生机满足信息技术课配备需求;各 县市区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建成,并与国家、 省、市对接,同时配齐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确保尽快使 用、发挥效益。三要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为师生 建立网络学习空间,是教育信息化深入应用的发展方向。借 力济宁智慧城市建设,依托中兴公司智慧教育建设项目,力 争20xx年完成人人通平台建设任务。要积极研究如何利用网 络学习空间,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鼓励教师先 开通网络空间,搭建在线学习、教研互动平台,引导学生、 家长参与进来,逐步扩大使用率和覆盖面。力争2017年所有

64、 教师都拥有网络空间,初中以上学生拥有实名网络空间的比 例达到70%以上。要激励教师普遍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研 修、备授课、批改作业、家访及指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普 遍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自主学习,逐步实现网络学习空间 应用普及化。(二)加快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建设。一是抓好平台建设。 按照一级应用、二级建设、三级互通的思路,重点建好市级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一方面,一些县市区和学校已经建 设的资源服务平台要继续建好用好;另一方面,要与市级平台 对接,承载本地优质教育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最大程度地 实现全市教育信息资源整合。二是抓好资源建设。平台建好 了,解决了路和车的问题,下步重点是备足货,保

65、证有丰富 的资源共享使用。要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 思路,统筹建设全市数字教育资源。主要是两个板块的资源 建设。一是基础性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主流数字资源企业, 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开发配套的教育资源,同时拓展资源 来源渠道,逐步建成全市数字教育资源超市。二是个性化优 质教育资源。在建设基础性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要加强个性 化、特色、优质资源建设。教育部启动了一师一优课活动, 抓好这项活动将对全市建设个性化、特色资源起到有力的推 动作用。学校录播室建设是这项活动的基础,也是重点和难 点,推进意见已就这项建设制定了时间表和线路图,各县市 区要想法设法完成建设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批、汇聚 一批个性化优质资源。(三)加快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当前,教育管理 由粗放型向精细化发展,精细化管理依靠数据来支撑,数据 需要信息化手段提供。为此,要加快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的建设和应用。这是提高教育部门工作效率,及时准确全面 掌握学生、教师、校舍、设施、资金等情况的有效手段。一 方面,要以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为架构,加快基础教育和中 职教育学籍管理系统建设,做到学生一生一号、学校一校一 码。另一方面,还要对系统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