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定稿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63461314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7.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定稿(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襄樊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1)前言襄樊高新区是 1992 年 11 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 区。2005 年2月,襄樊市委、市政府决定,报经湖北省政府批准, 将原高新区与原省级汽车产业开发区合并,组建新的国家级襄樊高 新区。两区合并后,高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解放 思想为先导,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招商引资为中心,以项目建设 为支撑,突出产业特色,壮大经济规模,奋力承担起襄樊市委、市 政府赋予的市区经济龙头重任,向中国新车城的宏伟目标不断迈 进。2004 年襄樊高新区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全国汽车动力及关键 部件产业基地;2006 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牌“国

2、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2007 年被授予“中国民营企业投资环境十佳高新区”荣 誉称号;2008 年 6月被中国社科院等权威机构授予“中国产业集 群品牌50强”荣誉称号;2008 年12月,被国家劳动人力资源部 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新时期下,作为湖北省仅有的两家国家级高新区之一,襄樊高 新区面临着迅速扩大经济总量、壮大产业实力的紧迫任务,承担着 推进自主创新、带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历史使命,要实现这 些目标,就必须加快发展步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 益,努力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 擎,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沿阵地和服

3、务平台,成为 促进区域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根据国家高 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湖北省“十一五” 高新技术产业规划、襄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和“十一五”以来襄樊高新区产业发展情况, 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1、经济总量不断攀升近年来,高新区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工业总产值、高新技术产 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全地域税收、出口创汇等主要经济指标大 幅度增长,年均增幅都远远超过全市平均增幅。其中,工业总产值 由2003年的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520亿元,年均递增%,高于全 市同期%的增幅,占全市的比重由 2003年的%上升到 2008年的

4、 48% ;固定资产投资由8亿元增长到亿元,年均递增%;全口径税 收由亿元增长到21亿元,年均递增14%;出口创汇由万美元增长 到17亿元,年均递增%,远远高于全市%的增幅,占全市的比重由 % 上升到%。2、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经过16年的建设发展,襄樊高新区形成了“一大产业、三大集 群”的发展新格局。“一大产业”即汽车产业。目前,已初步成为集 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和研发检测于一体的中国新车城。形成了天 籁、东风小霸王、东风金刚、东风莲花、东风信天游等世界知名品 牌。除整车制造外,高新区还拥有年产100万台,中国重要的发动 机生产基地;拥有年产40万根,亚洲规模最大的中重型车桥生产 基地;拥有年产

5、160万件国内最大的汽车座椅调角器生产基地。在 汽车研发检测方面,拥有科研设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轿车研发中 心,拥有亚洲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汽车试验场和国家汽车检测 中心,与17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业一起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产业 体系。“三大集群”即航空航天、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 业集群。航空航天集群以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和航天四十二所为 主体,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飞机救生弹射座椅,并拥有 亚洲唯一的火箭撬滑轨试验场;机电一体化产业以襄樊大力工业控 制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追日电器有限公司、襄樊泰和有限公司、湖 北天工机电技术有限公司为主体,由近 30 家企业组成全国最大的 电机

6、软启动集群,其销售占全国同行业销售市场的 70%以上。新材 料产业以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襄樊国网合成绝缘子 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回天胶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主要生产特种 光学玻璃、合成绝缘子和汽车粘胶剂等,其企业产销能力在全国同 行企业中均为第一。3、项目建设明显加快近五年来,尤其是两区合并以来,高新区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 加,注册企业个数由 2003年的705家上升到 2008年的1859家, 年均增加23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 15家增加到116家,年均 增加20 家;工业园区从零起步,建成了总面积平方公里的高新技 术园和汽车工业园,截至 2008 年底,两个园区实际引进项目 1

7、46 个,其中已建成投产 84 个,在建 47 个,总投资 239 亿元,另有 15 个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总投资57 亿元。以上项目全部建成达产 后,可实现产值 500 多亿元,新增税收 25 亿元以上,新增就业 3 万人以上。4、自主创新长足进步经过不懈努力,投资 8000万元,建成了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 孵化面积万平米的新科技孵化大楼;通过民营企业投资建成了汉北民营企业孵化园,新增孵化面积5万多平方米,全区孵化面积达到10多万平方米。近年来,高新区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17家, 为中小科技企业减免税收逾10亿元;立项并实施省级以上各类科 技计划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级各类科技计划142项,

8、落实科技 资金8489万元。2008年,高新区有6个产业化项目入列国家重点 火炬计划项目,获国家无偿科技经费支持560万元。加快推进国家 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截止目前,高新区共申请专利1956项。 其中区内企业共拥有各类有效专利970多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 成果奖的科研成果500多项。二、发展目标在三年规划时期,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推进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发展空间,壮大经济实力, 主要经济指标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实现固定资 产两年翻一番,工业经济产值三年翻一番的近期目标。把襄樊高 新区建设成为“全国知名、中部一流、省内领先”的国家级高新 区。具体来说

9、,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发展目标: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到2011年GDP突破31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1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900亿元;工业增 加值突破28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220亿元;全口 径税收突破40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出口供 货额达到亿美元。同时,东风汽车股份公司、风神襄樊公司产值分 别超过200亿元,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神龙汽车有限公司襄樊 工厂2家企业产值分别超过50亿元,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股份有 限公司、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产值分别超过10亿元, 襄樊航天化学动力总公司、襄樊大力工业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追日电气有限公司

10、等 20家企业产值分别超过 5亿元。与此同时,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力争新引进和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 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型企业。高新区 2009-2011 年主要经济发展目标单位:亿元指标2008 年 实际完 成2009 年预计完 成增幅2010 年预计完 成增幅2011 年预 计完 成增幅固定资产投资120%160%200%工业总产值630%850%1100%其中东风版 块企业385%460%530%区属现 有企业190%240%310%新增 部分55150%210%国内生产总值150190%250%310%高新技术企业 产值580%700%900%高新技术产业 增加值130150%

11、180%220%全地域税收收入2126%32%40%出口供货额(亿 美元)%工业增加值140170%210%280%三产业营业收入4060%90%140%自主创新环境不断改善。确立三大发展战略,即环境领先 战略、人本智源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四大支撑体系,即政策 体系、环境体系、网络体系、交流体系;搭建五大服务平台,即园 区服务平台、信息网络平台、投融资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中介 服务平台,为孵化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策划服务、咨询服务、融资 服务等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服务。到2011 年底,研发机构、 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高新技术企业用地达到园区总面积的 60%以上, 以满足高新区全民创业,各

12、界科技人才发明创造和开发区科技创新 的需要。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围绕重点产业,吸引国家及省级重点 实验室、大企业研究机构、国内外研发创新机构和高等院校入驻高 新区,建立地区一流的创新创业平台。2011 年,力争形成10 个国 家级企业研发中心,30 个省级企业研发中心。增加科技投入,高 新区直接用于支持新产品开发的科技经费占年财政预算比例力争 超过10%;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力争达到年产品销售额的 5%;高 新区内企业孵化器总面积达到 20 万平方米,建设 10个以上各具特 色的专业孵化器,累计毕业高新技术企业争取超过 500 家。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致力带领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端升 级,推进工业

13、结构的高新化;突破主要依赖汽车产业的局限,加大 招商引资力度,由单一支柱向多元主导转变,大力发展电子产业、 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能源环保、物流三产,培育新兴产业,增强 发展后劲;在巩固提高现有高科技优势产业群的同时,新材料、航 空航天技术产业等潜力型产业规模比 2009 年翻一番,其它高技术 产业初步实现规模化;新培育形成 2-3个围绕优势核心大企业、众 多专业化分工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群;大力扶持民营科技企 业,使其增强活力,成为发展主体;加快发展金融、中介服务、物 流等服务业,力争到2011年服务业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15%。三、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一)产业布局以邓城大道为主轴,将

14、高新技术产业园、汽车产业园、深圳工业园串联,形成“一轴三园”的产业格局。高新技术产业园于 2004 年动工建设,已建成平方公里(不含原高新区已建成部分),拟拓展平方公里,下设台商工业园、国际 创新产业基地、生物医药园(健康产业园)等园中园。重点发展机 电一体化、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四大产业特色。目前, 高新技术产业园已入驻企业 60 家,已建成投产 43 家,在建企业17 家。其中重点企业有: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襄樊 国网合成绝缘子有限股份公司、襄樊大力工业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追日电气有限公司、湖北回天胶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江山重 工有限责任公司等。2008年实现工业产值

15、 50亿元,税收4亿元; 预计 2009 年可实现工业产值 80 亿元,税收 7 亿元;2010 年可实 现工业产值140亿元,税收10亿元;2011年可实现工业产值 200 亿元,税收 15 亿元。汽车产业园于 2003年动工建设,已建成平方公里(不含原东风基地),拟拓展 10 平方公里,下设神龙工业园、汽车电子园、 节能产业园等园中园。重点发展汽车产业、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 业。目前,已入驻企业59 家,已建成投产36 家,在建企业23家。其中重点企业有:中大青山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及后续整车项目、东风股份新LCV阵地(A08项目)、襄樊博亚机械有限公司、 襄樊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襄樊

16、西卡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襄樊新火 炬汽车部件装备有限公司、襄樊福达东康曲轴有限公司等。 2008 年实现工业产值40亿元,税收3亿元;预计2009年可实现工业产 值 70 亿元,税收 5 亿元;2010 年可实现工业产值 150 亿元,税收10亿元;2011年可实现工业产值300亿元,税收20亿元。深圳工业园总体规划面积平方公里,首期建设面积平方公里 已建成平方公里。产业布局形成“一核、两轴、四区”的城市构架。一核:位于综合服务区邓城大道两侧,主要有行政办公、科研、产 品展示等功能。两轴:以东西向的邓城大道为城市发展轴,规划以 南北向的航空路及其延伸线为产业发展轴,形成“十”字型的发展 骨架。四

17、区分别为汽车配件区、电子电器工业区、机械加工区和综 合服务区。重点发展汽车配件、电子、机械工业和与园区产业相关 的新材料、新技术产业,同时兼具一定的科研、居住及公共服务配 套功能,成为现代化生态型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基地。目前,已入驻 企业27家,在建企业 15家。其中重点企业有:湖北节能产业园、 服装制鞋园中园、蔚蓝航空产业园、襄樊美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湖北骆驼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等。 预计2009年可实现工业产值10亿元,税收 亿元;2010年可实现 工业产值50亿元,税收4亿元;2011年可实现工业产值 150亿元 税收 10 亿元。(二)基础设施建设自建区至 2008 年 12 月底,高新区

18、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10 亿元(其中区级投资亿元)。建设了 57 条市政主次干道,长度 约达到71Km;绿化面积约35万曲;路灯约680杆,居民供气1020M3/月,供电5亿度/年。2009年在建项目有3号路北延伸段、汽车园 区北扩 7#、13#、18#道路、神龙园8#-9#、11#-12#连接段等工程,绿化在建项目有汽车园区道路绿化、法院路绿化等。现有在建基础 设施项目投资约亿元。高新区未来三年市政建设重点在高新工业园和汽车工业园深圳工业园由市政府投资,故不在本次规划内)。两个工业园拟 扩展平方公里,基础设施计划总投资亿元。具体建设计划如下:一、高新工业园(邓城大道以北)规划扩建平方公里,

19、总投资约亿元。拟修建道路12纵2横,总长约25公里、绿化约15万mJ路灯1300盏,包括供电、供气、给排水、通讯在内的“七通 一平”等基础设施投资明细见下表。高新工业园(邓城大道以北)市政规划明细道路名称长X宽投资规模(万元)备注2009 年道路建设樊六号路6000mX40m7200(包括道樊宛路1000mX42m1260路、绿化、汉江北路北延伸段1000mX42m1260路灯)总投 资共计亿 元,实现“七 通一平”总 投资共计亿 元长虹北路北延伸段1000mX42m12602010 年余岗村西-内环路1800mX42m2268金岗路1000mX42m1260长虹西侧路1000mX42m126

20、0樊二号路6000mX40m7200金岗一号支路1000mX30m900金岗二号支路1000mX30m9002011 年内环路1800mX42m2268樊宛一号支路1000mX30m900樊宛二号支路1000mX30m900汉北支路1000mX30m900合计29736二、汽车工业园(16#道路以北)规划扩建 10 平方公里。总 投资约 15 亿元,拟修建道路5 纵10 横,总长约36 公里、绿化20 万曲、路灯1800盏,包括供电、供气、给排水、通讯在内的“七通平”等基础设施投资明细见下表。汽车工业园(16#路以北)市政规划明细道路名称长X宽投资规模 (万元)备注2009 年道路建设 (包括

21、道 路、绿化、 路灯)总投 资共计亿 元,实现“七 通一平”总 投资共计15 亿元7#道路(16#18#)654mX40m8009#道路(16#18#)654mX40m80011#道路(16#18#)654mX40m80013#道路(16#18#)654mX40m80018#道路(7#13#)1250mX35m1300-18 道路(7#13#)1250mX35m13002010 年18#道路(13#襄新路)2270mX35m250020#道路(7#襄新路)3520mX43m455022#道路(7#襄新路)3520mX43m45507#道路(18#22#)1300mX40m19509#道路(18

22、#22#)1300mX40m195011#道路(18#22#)1300mX40m195013#道路(18#22#)1300mX40m19502011 年24#道路(7#襄新路)3520mX43m455026#道路(7#襄新路)3520mX43m45501#北延伸段(16#26#)2600mX50m39007#道路(22#26#)1300mX40m19509#道路(22#26#)1300mX40m195011#道路(22#26#)1300mX40m195013#道路(18#22#)1300mX40m1950-20 道路(7#13#)1250mX35m1300-22 道路(7#13#)1250mX

23、35m1300-24 道路(7#13#)1250mX35m1300-26 道路(7#13#)1250mX35m1300合计51200四、重点产业未来三年,襄樊高新区将重点发展以汽车整车、动力及关键零部件为主的汽车产业,加快装备制造、新材料和航空航天等产业的 规模化扩张,同时积极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和现代服务业,以重 点项目为支撑,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一)汽车产业根据高新技术更多融进汽车工业的总体趋势,占据高端发展汽 车及零部件产业。以汽车工业园为平台,依托东风基地四大主机厂, 定位于汽车工业的高新技术领域,“占据高端、扩展领域、延伸配 套、集群发展”。以汽车整车和动力为重点,上游面向研发和关

24、键 零部件,下游面向物流和贸易,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 2008年全区完成汽车产业产值 480亿元,预计2009年可实现汽车 产业产值 560 亿元,2010 年可实现汽车产业产值 720 亿元,2011 年可实现汽车产业产值 900 亿元。(1)依托东风,服务东风,支持东风公司做大做强,以东风 公司四大主机厂为龙头,大力发展天籁及NISSAN系列轿车、东风 轻型车等整车及东风康明斯发动机、神龙发动机和东风德纳车桥产 品系列,扩大产业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东风汽车股份公司和风 神襄樊汽车有限公司预计2011年产值将分别突破200亿元,神龙 公司襄樊工厂和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预计201

25、1年产值将分别突 破50亿元。(2)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A08轻型客车项目,总投资亿元, 项目包括客车底盘、轻型客车车身及大中型客车。其客车底盘系列, 品种全、档次高,在国内客车底盘领域具有技术领先优势。底盘的 动力覆盖范围广、匹配性好,并大量使用CNG双燃料、电子控制喷 油及增压中冷等新技术和先进的康明斯B系列发动机,使产品排放 达到欧II和欧III标准。高等级底盘具有独立悬架结构,盘式制动车 桥,发动机电子熄火,电涡流缓速辅助制动系统,空气气囊悬架, 防侧滑系统,集中润滑系统等;客车产品秉承东风客车底盘领先技 术的优势,产品覆盖了从5米到10米,从10座到40座,从低地 板到高地板,从普通

26、、中档到高档的全系列,动力强劲、舒适环保。 项目建成后,年产轻型客车车身3万辆,大中型客车1万辆,客车 底盘2万辆。年销售收入77亿元,利润总额近6亿元。(3)湖北江山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高档专用汽车总装总调生产 线项目。建设年生产能力达5000台的高档专用车生产线,建设年 生产能力达12万支的液压油缸生产线,建设年生产能力达 1200 台数控机床生产线,建设年生产能力达80万件高精度齿轮生产线。该项目投资总额 13亿元,项目建成后销售收入预计为35亿元。(4)襄轴集团的汽车轴承工业园项目。由湖北三环集团出资 收购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汽车轴承工业园,计划总投 资28亿元,项目达产后可实现

27、年产值50亿元。(5)依托东风康明斯发动机和神龙发动机两大品牌,不断扩 大发动机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成为国内重要的发 动机生产基地。重点建设东风康明斯公司与美国康明斯公司合作的 1 万台/年发动机零部件再制造项目,美标机电公司依托康明斯生 产的车用发动机、工程机械发动机项目,朗通动力科技公司的康明 斯发动机缸盖和发电机组项目等。(6)依托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扩大生产规模。通过车桥 生产,发展相关零部件生产,形成相关配套及研发体系。近期着力 抓好东风德纳车桥公司的车桥研发中心建设项目。(7)依托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航天四十二所、东风李尔汽车座椅有

28、限公司和襄樊富黄汽 车内饰件有限公司等单位,重点发展汽车座椅、调角器、滑轨、内 饰和安全气囊等零部件项目。(8)依托襄樊航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发展防抱死系统(ABS) 和汽车感应器项目。抓紧建设湖北亿普集团的汽车轮毂单元传感器 电子生产线项目。同时积极支持佳通公司扩大钢丝帘线和胎圈钢丝 产能项目。(二)航空航天产业 依托现有企业和科研院所,以中航集团航空产业园和蔚蓝航空 产业园为主体,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继续发展航空机械设备、地面 装置及民机配件。2008 年全区完成航空航天产业产值 8 亿元,预 计2009 年可实现航空航天产业产值 15亿元, 2010 年可实现航空 航天产业产值 30 亿元

29、,2011 年可实现航空航天产业产值 40 亿元。(1)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航空产业园项目。中国航空工业 集团公司是国有特大型企业,有 10 大产业板块,集团公司将以航 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为载体,在襄樊高新区建设航空产业园,重点 发展商用飞机客舱系统及航空运动产品,项目总投资 20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 30 亿元。(2)蔚蓝航空产业园项目。项目由武汉楚天众邦投资有限公 司在襄樊高新区投资建设,该公司是集通用航空技术研发、飞机制 造、零部件加工、维修、航空教育培训以及综合服务为一体的高新 技术企业。该公司将于 2009-2015年期间在襄樊投资 50亿元,建 设由临空产业区、加工制

30、造区、文化教育区三部分组成的蔚蓝航空 产业园,主要用于引进美国赛斯纳飞机中国维修中心的建设和蔚蓝 航校飞行基地扩建,同时引进德国轻型飞机生产线,建立蔚蓝航空 学校有限公司总部及理论基地、国家级考试中心、航空主题公园、 专家生活区等,以此带动中国通用航空产业集群在襄樊的发展。(3)在发展现有产业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将企业中可民品化的先进军用产品技术运用到汽车科技领域和航空航天领域,提高整 个高新技术园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实力。着力抓好航宇救生装备有限 公司的弹射救生系统和民机座椅项目、嘉泰飞机生活设备公司的民 用飞机旅客座椅及生活设备项目、航天四十二所的特种橡胶制品、 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材料以及特

31、种推进剂推进剂和固体氧气 发生器项目等。三)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是襄樊高新区的新兴产业,依托节能装备产业园和 中大青山公司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项目,着力推进规模化和 产业化进程,力争使新能源产业在未来成为高新区新的支柱产业。 2008年全区完成新能源产业产值 4亿元,预计2009年可实现新能 源产业产值6亿元,2010年可实现新能源产业产值 15亿元,2011 年可实现新能源产业产值 30 亿元。(1)节能装备产业园项目。项目由SEMC节能投资促进中心主导在襄樊高新区规划建设,该中心是节能投融资与节能技术研究推 广的专业性服务机构。节能装备产业园将为节能设备制造商、节能 技术服务商以及节能

32、综合服务企业等建立起集群化生产的产业基 地和平台。通过资源共享及联合创新,加速聚合人才、技术和资本 等生产要素,提高产业基地及其成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初步规划 四大核心节能技术产业:加热辐射和蓄热节能技术、单螺杆压缩机 技术、电力电气安全节能技术、新能源和节能新材料等。项目投资 总额80亿元左右,达产后年产值 200亿元以上,项目建成后将成 为国家级节能装备制造和创新发展产业基地,并努力建设成为国家 低碳经济产业示范园区。(2)襄樊中大青山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动力 总成项目。项目由中大工业集团公司、保康青山能源研究所、襄樊 中大青山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共同兴建。该项目技术由保康青山能源

33、 研究所自主研发,其核心技术能够一次充电续驶 500 公里以上,电 池寿命大于 50万公里,已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中大集团是世 界汽车设备涂装设备行业 500 强企业。项目总投资 5 亿元,建设 20 条生产线,达产后可年产 12000 台(套)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动力 总成设备,实现年营业收入 60亿元,利税 15亿元。(3)重点抓好湖北骆驼公司的电动车电池和电池检测项目以 及世祥电气公司的锂电池项目。(四)装备制造产业建立集团化的经营格局,培育优质品牌,形成坚实的战略联盟, 推进装备制造的产业集聚,以追日电气、大力工控、博亚等企业为 代表,逐步形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2008 年全区完成装备

34、制造产 业产值10亿元,预计2009年可实现装备制造产业产值 22亿元, 2010年可实现装备制造产业产值 35亿元,2011年可实现装备制造 产业产值 40 亿元。(1)大功率电机软起动装置项目。以追日电气、大力工控、天工机电和欧安电气等企业为骨干,生产和研究大功率电机软起动 装置。重点发展电机的起动、节能、控制及电力谐波治理技术等, 并将襄樊高新区电机软起动企业集群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 的电气设备产业集群。(2)机械制造项目。以襄樊市博亚机械有限公司为代表,该 公司主要从事球笼式等速万向联轴器、非标准轴承及轴承组元、细 长工作辊等轴类零件、拉弯矫直机和多辊矫直机配套辊系及精密剪 切机

35、成套设备等机械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技术性 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公司将在襄樊高新区新建拉矫机、万向联轴 器、工作辊组元等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将年产精密拉矫机140台、 联轴器17500套、工作辊17500套、非标轴承56000套,实现年销 售收入6亿元,利税亿元。(3)环保设备项目。以襄樊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高效烟气脱 硫循环泵项目为代表。该项目将推动我国烟气脱硫装置的国产化进 程,有效降低烟气脱硫工程成本,产品效率高,节能效果明显,能 大幅降低烟气脱硫装置的运行成本。项目总投资8760万元,现已 建成投产,新增销售收入 3亿多元,新增利税3000多万元,纯利 润2500万元。(4)新

36、型油田配套设施项目。包括襄樊泰和电气有限公司的 压力传感器、电子压力计和新火炬数控机床公司的数字仪表、传感 器等。(5)通讯设备项目。着力抓好恒信长烽电气有限公司的光缆 通讯系列产品、东恒永信机电公司的中小功率激光器及其应用系统 等项目。(五)新材料产业依靠科技创新和政策扶持加快产业化进程,巩固原有基础,加 快培育新优势,在重点领域形成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促使新材料领域实现规模化生产,推动新材料企业 形成产业链和产业群,力争建立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新材料研发和 转化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产业基地。 2008 年全区完成新材料产 业产值14亿元,预计2009年可实现新材料产业

37、产值 20亿元,2010年可实现新材料产业产值 30亿元,2011 年可实现新材料产业产值35 亿元。(1)光电信息材料。依托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股份公司,优 化产品结构,扩大产业规模。巩固和扩大国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 竞争和开辟国际市场,促进公司营销多元化、品牌化和国际化;以 传统光学产业为基础,向信息材料和光电子材料发展,目前公司主 导产品为镧系玻璃、环保玻璃和高品质玻璃,未来三年将新开发生 产红外材料、低熔点玻璃和激光玻璃,并通过资本运营和企业重组, 努力实现产业的横向多元化、纵向一体化、集成化发展,使其成为 国家级信息材料的技术中心和产业中心。(2)汽车材料。按照“面向社会,市场导向,稳

38、定主业(汽车制造及维修用胶),发展两翼(工业及工程,其它精细化工产品)” 的思路,围绕发展汽车科技形成襄樊高新区自有的汽车材料配套体 系。以湖北回天胶业股份有限公司为骨干,形成汽车用粘胶产品市 场体系;以襄樊航天化学动力总公司为主体,形成汽车减震橡胶密 封件系列产品市场体系。(3)电力材料。以襄樊国网合成绝缘子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 该公司是中国最早研制、开发、生产绝缘子的大型企业,公司研发 生产10 1000KV交直流棒形悬式绝缘子、10-500KV相间间隔棒、 10220KV横担(支柱)式绝缘子、防鸟害、防风偏、防冰闪等特 种绝缘子、电气化铁道用绝缘子和防污涂料等系列产品,拥有注射 成型和伞

39、裙套装两种生产工艺,具备年产 100万支标准绝缘子生产能力,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绝缘子生产基地。(六)生物医药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是未来三年襄樊高新区重点培植的新兴产业之 一,以中英合作同济堂医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健康工业园为主 体,不断扩大生物医药产业的规模与效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8年全区完成生物医药产业产值 3亿元,预计2009年可实现生 物医药产业产值4亿元,2010年可实现生物医药产业产值 10亿元, 2011年可实现生物医药产业产值 30亿元。(1)中英合作同济堂医药有限公司的健康工业园项目。项目 由中英合作同济堂集团投资建设,同济堂集团是一家引进国外先进 的药品零售连锁

40、模式,结合实际建立的具有现代化的大型流通企 业,目前拥有连锁药店和直销医院近 5000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由于该企业成长性较好,经营模式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被国家商务 部列为重点扶持医药流通企业。该公司计划总投资 10 亿元,在襄 樊高新区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药品加工中心、保健品加工中心、 化妆品加工中心等。(2)着力抓好天济大药房公司投资 8400万的中成药生产和电 子商务项目、襄樊隆中制药有限公司投资亿元的中药饮片项目、湖 北华中药业集团的以维生素 B1 为主的化学原料药和医药制剂等项 目。(七)制鞋产业 在做好上述产业的同时,襄樊高新区还将着力培育制鞋产业, 进一步扩大全区产业规模。2

41、008年全区完成制鞋产业产值 1亿元, 预计2009年可实现制鞋产业产值 3亿元,2010年可实现制鞋产业 产值10亿元,2011年可实现制鞋产业产值 25亿元。(1)冠良公司运动鞋项目。该项目由广东冠华集团投资,总 投资亿元,建设20 条制鞋生产线,项目全部建成后,年生产1500万双李宁运动鞋,实现年产值 15 亿元,用工规模将达到万人。(2)力天工业园项目。该项目由广东力天鞋业有限公司投资, 该公司是国际知名品牌李宁公司的第二大供应商,主要生产李宁牌 运动鞋,同时该公司还是国内外知名品牌耐克、彪马等运动鞋生产 厂商的合作伙伴。力天工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亿元,投资建设 40 条制鞋生产线,项目

42、建成后,年生产 3000 万双李宁运动鞋,产值 超过 30 亿元。(八)现代服务业以营造现代化的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为宗旨,以社会化、产业 化、现代化为方向,加快服务业特别是高附加值服务业的发展,使 服务业的规模和水平与襄樊高新区整体功能提升要求相适应。2008 年全区完成现代服务业产值 40 亿元,预计 2009 年可实现现代服务 业产值60亿元,2010年可实现现代服务业产值 90亿元,2011年 可实现现代服务业产值 140亿元。(1)中介服务。依托国家级创业中心孵化园,着力培育为企 业服务的市场调查、经营策划、管理咨询、标准认定、资信评估、 税务代理、货运代理等专业服务组织。鼓励发展具有

43、一定规模和咨 询力量的高层次的服务机构,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中介服务。(2)金融保险。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入园设立分支机构,建 立服务于园区内外企业的贷款服务网络,为园区企业提供金融服 务。完善园区担保运作机制,扩大规模,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有利 的金融条件。(3)仓储物流。依托现有的物流企业如天虹物流、风神物流、 东日出云等公司,积极培育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为主的第三方物 流,设立相应的物流仓储及配送中心,降低企业成本,改善产业发 展环境。根据城市建设规划和生活需要,引进大型连锁经营企业, 依托大中型综合购物中心,以便民店、专卖店和社区商业点为基础,形成合理的商业网络结构。推进邓城大道等特色商贸走

44、廊的建设, 形成局部适当集中、整体相对分散的商贸布局。(4)创新平台。以东湖高新集团股份公司建设的国际创新产 业园、汉北实业有限公司建设的汉北工业园和光彩工业园等项目为 平台,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扩大标准厂房建设,吸引更多中小企业进 入园区发展。(5)社区服务。在高新区相对集中的生活区,发展各类专业 化有偿服务公司和社区机构。建设示范性社区服务中心和小区,实 现零售、医疗、邮政、家政、维修、保健、文娱、休闲等服务进入 社区,重点建设汽车产业园综合配套服务区等项目。五、保障措施 为实现未来三年的高新技术产业规划目标,襄樊高新区将坚持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整体推进、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 快发展

45、”的原则,着重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以确保目标任务 的圆满的完成(一)不断推进体制创新 积极利用襄樊市委、市政府给予高新区的优惠政策,进一步调 整优化高新区管理体制,切实推进体制创新,不断强化高新区管理 和服务功能,激发高新区的发展活力,1、进一步强化规划管理。按照统一规划、集中管理的原则, 对高新区规划分局实行双重管理。市规划局负责会同高新区管委会 编制、修订、报批高新区总体规划;高新区规划分局负责各项专业 规划、详细规划及区域总体规划编制、修订、报批。2、进一步强化土地管理。高新区国土资源分局在管理范围内 依法行使县级土地、矿产资源行政管理职能。市土地交易中心设立 高新区土地出让金专用帐

46、户,高新区工业用地出让金直接进入专用 帐户,由高新区按照出让金管理办法管理使用,除按规定上缴中央和省外,全部返还给高新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滚动发展。3、进一步强化建设管理。高新区内“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及 其它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 分工负责,相互配合,重点投入,优先安排。4、进一步强化经济管理。高新区管委会在管理范围内行使市 级计划、商务管理权。5、进一步强化科技管理。高新区管委会负责办理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的申报认定及年审。市政府每年从市级科技三项经费 工业部分中,按不低于 50%的额度用于高新区内企业的科技项目。 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 1000万元,支持高新

47、区技术创新工作。6、进一步强化财政税收管理。除东风公司在樊企业、航宇救 生装备有限公司、市属以上改制企业等列为市级收入的重点企业 外,其它区内企业(含外商投资企业)税收全部列为高新区本级收 入。市财政局从 2008 年起,认真做好年度财政决算,属于区级收 入的涉外企业、物流运输企业税收、城建维护税全额返还高新区; 同时负责做好市国税、地税部门的具体协调工作,自 2009 年起对 涉外企业、物流运输企业税收采取统一征收、分户入账、按月划解 的办法,分别进入市、区金库;城建维护税的征收管理采取事权与 财权相统一的办法,全额留在高新区,用于管辖范围的城市维护与 管理。区内所有新建项目的税收,全部列为

48、区级收入。区属纳税企 业的税收,直接由高新区国税、地税分局直接征收。7、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在机构设置上减少非经济部门,增加经济工作部门,从机构设置、领导分工和干部配备上进一步突出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企业、科技创新等重点工作。二)着力加强招商引资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沿海“腾笼换鸟”产业转移和企业重新洗牌的机遇,依托现有产业优势,明确招商重点,进一步加强招 商力量,加大招商投入,加重招商奖励,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不 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1、强化招商引资观念:一是树立科学的招商观。大力引进科 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成长型项目,保持可持续发展;坚决杜绝引 进技术落后项目、有污染项目、高能耗项

49、目、附加值低的项目。二 是树立招商政绩观。坚持以招商成果论英雄,在干部评价、提拔任 用、经济待遇等方面向招商引资工作倾斜。三是树立环境成败观。 着力在产业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硬件环境等多个方面下功 夫,不断增强对外招商的吸引力。2、明确招商引资导向。招商引资要坚持与产业发展和功能提 升紧密结合,以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领域为导向,突出引进掌握关 键技术的先进科技成果、有利于产业链形成和延伸的项目、能够使园区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的核心企业。围绕城市建设、优势产业、园 区载体进行招商引资,以项目带动城市发展、产业扩张,扩大客商 选择项目的空间和吸引力,提高招商效率。根据“着力引大、以大引小、成龙配套

50、、梯次推进”的方针,瞄准国际知名企业和行业领 先企业进行重点招商。注重引进项目上游的研发环节,使主导产业 与科技制高点紧密结合,增强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突出抓好产 业链招商,重点瞄准整机和最终产品,围绕产业发展重点和行业龙 头项目,带动一批上下游项目和关联项目的进驻;瞄准零部件中的 关键件和基础件,引进与整机关联度大、配套协作要求高的中小型 项目,引导向高新区集聚,以此实现整机与配套的相互促进,良性 循环,提高产业链招商的集群化效应。在招商领域上向服务贸易领 域引资拓展。大力引进金融服务业、第三方物流企业、高新技术创 业投资公司、中介服务、以BOT方式建立创业服务中心等第三产业 项目,完善高

51、新区各项功能。3、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和方法。抢抓发达国家及国家东部地区 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采取以商招商、上门招商、以外引外、节会 招商、园区招商、项目招商、组团招商等形式,大力推行网络招商、 顾问招商、委托国内外着名专业中介组织招商等方式,提高招商的 辐射面和成功率。切实转变单一产业招商为多个产业支撑,转变招 企业为招产业,转变普惠招商为特惠招商,转变大部队招商为多形 式效益化招商,真正做到区域招商与产业招商相结合,短线招商与 长线招商相结合,周边招商与沿海招商相结合,全方位吸引相关资 源进入高新区。(三)建立科学投入机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技为先导”的原则,着 力抓好建设资金、

52、资本市场、风险投资、产业发展基金等生产要素 的融通与调配,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科学投入体制。1、多种形式融通建设资金。创新融资模式,鼓励民间资本、 企业资本、境外资本投资园区建设。除用好国家开发银行软贷款外, 以高新区投资公司(三合友信城投公司)为主搭建市场化投融资平 台,与多家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进行融资谈判,采取不同的形式筹 集建设资金。部分项目开发建设可实行业主负责制,由业主在规划 范围内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高新区针对不同的行 业、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发展态势,为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大 胆探索多种投融资方式,如项目融资、股权融资招商、特许经营权 拍卖、项目经营收益权转让等,形

53、成市场化、多元化、多渠道的投 融资新机制,加快建设速度,提高运作效率。2、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坚持以盘活资本市场为目标,以培植 高新技术企业为抓手,以加强与金融机构联系为载体,以推进企业 上市为重任,创新思路,超前思维,加快推进高新区资本市场发展。 进一步建立健全上市后备资源库,对入库企业进行分门别类,动态 管理,努力实现“上市一批、培育一批、淘汰一批、储备一批”的 目标。按照“强化主板,立足创业板,挤进新三板”的工作思路, 分层次、多渠道、加速度推进区内重点企业上市。“强化主板”就 是对目前已在主板的上市企业,通过竭力服务,帮助其开展更有力 的投融资活动,支持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同时重点支持新

54、火炬等 公司主板上市工作。“立足创业板”就是重点支持大力、回天等 20 家上市后备企业上创业板。“挤进新三板”就是帮助区内非上市股 份企业进入股份转让报价系统。3、积极引进风险投资。以股份制为基本方向,吸引战略投资 者,改革、完善现有风险投资管理公司,提高运作效率。鼓励设立 以民间资本为主的风险投资公司,吸引国外风险投资资本、利用国 内各种资金成立股权多元化的风险投资公司。拓展高新区技术产权 交易所的功能,活跃风险投资活动的技术产权交易。4、建立产业发展基金。高新区财政出资设立产业发展基金, 按可支配财力的 5-10%提取。引导方向和资助重点以支柱产业配套 链的完善和新兴潜力工业为主。主要用于

55、扶持拥有较好市场前景, 并能形成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成果的培育和孵化。主要方式是通过 跟进投资、贷款贴息、股权投资(不分红)等形式,对高新区重点 领域的项目进行支持。将来也可以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构成的投资 基金。(四)全面建设科技人才高地 坚持用科学的人才观,从人才环境、人才管理、人才状况三个 方面统筹规划、综合考虑,以增加投入、完善功能和改进服务为重 点,使人才环境得到不断改善;以改革体制、健全机制和创新模式 为重点,使人才管理得到不断改善;以增加总量、优化结构和提升 素质为重点,使人才状况得到不断改善。依托高新人才的优先发展 创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力争到 2011年实现“345”的科

56、 技人才工作总体目标,即全区人才总量占从业人口的 30%以上,高层次人才占人才总量的 40%以上,人才价值总量占全区经济总量的 50%以上。1、加强聚才工程建设。认真贯彻落实 “隆中人才计划”,大 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不断加强工业园区、创业中心、 生产力促进中心、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产业基地、 虚拟科研所、人才交流中心等聚才基地建设,创建载体,构筑高地, 强化服务,完善功能,广泛吸纳人才,发挥聚集效应。2、加强育才工程建设。研究制定高新区育才工程计划,明确人才教育培养工作主体,发挥企事业单位在育才工程建设中的主体 作用;大力开展各类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建设,整合各种育才工程

57、建 设资源;构筑各类人才终身教育体系,不断促进人才知识更新;支 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才在职攻读急需专业学科,提高学位学 历和学识能力水平;健全政府、单位、个人多元化投资机制,增加 育才工程建设投入;健全人才教育培养制度规范,确保育才工程目 标实现。3、加强护才工程建设。制定完善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措施,建 立高新区领导干部联系重要人才制度,定期沟通,交流对话,及时 为他们排忧解难;尊重人才成长规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积极 支持人才发挥作用;维护人才人格尊严,力排众议,奖功避过,鼓 励拔尖人才发挥专长;支持人才实行能力价值与收入效益挂钩,参 与分配,依法获酬,维护人才的合法权益。4、创新人才激

58、励机制。研究制定高新区人才奖励办法,设置 “高新区优秀人才奖”,每年从财政预算 50100 万元,成立人才 奖励基金,与企事业单位奖励资金配套使用,奖励科技创新、产品 研发、专利发明和管理创新的优秀人才。按照市场运作方式,健全 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动员和组织全社 会力量,增加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投入。投入资金专门用于 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载体建设。资金投入的数量要每年保持一 定的比例增长。(五)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着眼于国家整体战略,实现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创新引领发展。 从构筑有利于工业经济发展的物理环境转变为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的社会环境;从大力引进生产要素转变为

59、着力聚集创新资源;重视 产业的内生性技术创新,培育并发展能够高效收获创新价值的企业 群体,努力发展紧密关联的产业集群、创新集群,促进产业价值形 态向高端转移;将襄樊高新区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科技创新的主平 台,产业集群的聚集地,自主创新的示范区,现代化、生态型独具 特色的科技新城区。1、不断提高创业孵化能力。一是积极扩大孵化场所,增加孵 化设施,提高孵化质量和效益。力争 2011 年高新区孵化面积达到 20万平方米,其中社会化投资 10万平方米;吸纳进驻企业600家, 孵化企业年产值达到 10亿元;年平均在研科技成果 1000项,年毕 业企业达到 100家以上。配套建设标准厂房,为孵化毕业企业规模

60、 化发展创造条件。二是寻求合作支持,增强孵化功能。利用院地合 作科技孵化辅导系统,加强与中科院武汉分院合作。积极争取国家、 省、市三级科技计划及有关经费支持,建立科技孵化企业网上产权、 技术交易系统。三是完善孵化器运行机制。创业中心实现由政府主 办向市场化过渡,由事业型单位向企业化经营转型,由单一投资主 体向多元化投资主体转制。发挥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由注重在 区内建立孵化基地,向区外有条件的院校和企业扩展。引导和鼓励 市内外国有企业、科研院所、民营企业、外资机构及其它社会力量 参与创办各类专业孵化器。2、健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一是鼓励重点企业建立技术中心, 创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

61、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技研发 活动的投入,大力开发关键技术,形成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二是 以创建国家特色创新型园区为契机,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 计划。围绕重点优势产业,着力培育骨干龙头企业,使其成为在行 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较好成长性、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在 国家、省、市科技发展经费、产业化项目贷款贴息、科技投融资等 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使其尽快做大做强;同时针对与骨干企业成龙 配套的中小企业,以种子基金参股、房租入股、民营企业合股、风 险投资注入等方式支持中小科技企业的技术开发,帮助符合条件的 企业进行项目论证和可行性分析,积极

62、为科技成果和民间资本牵线 搭桥,吸引各类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产业。三是以区内现有的中国襄 樊汽车知识产权信息平台、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技术转移平台、 大型精密仪器检测平台等四大平台为依托,加快装备制造业、航空 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现代服务等产业公共技术服务 平台、技术研发设备资源库建设,为企业技术研发提供科技支撑。四是在高新区已建成的湖北电机控制暨电网优化运行技术创新联 盟的基础上,多方整合资源,探索有效形式,构建多领域的技术创 新联盟。3、优化调整经济结构。依托汽车产业大型项目的支撑,发挥产业集群和科技创新的优势,致力于带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推进 工业结构的高新化和高加工度化;突破

63、主要依赖汽车产业的局限, 由单一支柱向多元主导转变,培育新兴产业,增强发展后劲;要新 培育形成 2-3个围绕优势核心大企业、众多专业化分工中小企业协 作配套的产业群;要大力扶持民营科技企业,使其增强活力,成为 发展主体;要根据高科技产业和城市新区发展的需求,加快发展金 融、中介服务、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扩大和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 力争到2011年,服务业占全区GDP的比重高于30%。(六)完善园区发展环境制定“一区三园”各具特色、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园区整体 发展战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服务质量,营造园区特色文化氛围, 为自主创新提供支持。1、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升园 区开发建设的档次和承载项目的能力,为改善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 打造一流的硬环境。将城区的交通、通讯、电力、供排水等重大基 础设施向三大重点园区及园中园内延伸,保证园区主要基础设施与 城市发展相互配套衔接。加快园区内污水处理、变配电站等基础设 施建设,创造良好生产和生活条件。力争到 2011 年,三个园区范 围内实现“七通一平”,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 40亿元以上。抓好 生活性基础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