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的爱情故事与诗歌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6344908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6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纳兰容若的爱情故事与诗歌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纳兰容若的爱情故事与诗歌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纳兰容若的爱情故事与诗歌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纳兰容若的爱情故事与诗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兰容若的爱情故事与诗歌(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生何如不相识,之,纳兰容若,第十组,张乃月,刘雪梅,黄阳雨,李 精,王文婷,个人简介,中文名:纳兰性德 别名:楞伽山人 国籍:中国 民族:满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655年 逝世日期:1685年 职业:著名文学家、 词人 主要成就:“清词三大家” 代表作品:侧帽集,饮水集,渌水亭杂识,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

2、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一富于意境的佳作,是其众多的代表作之一。,冬郎生平,纳兰性德于顺治十一年(公元1655年1月19日)生于北京,其父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相国”明珠,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而其家族那拉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的曾祖父名金台什,为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姐姐,于明万历十六年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其后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戚关系也非常紧密。因而可以说,他的一生注定是

3、富贵荣华,繁花著锦的。也许是造化弄人,纳兰性德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人生二句 与意中人相处,如果能像刚刚相识的时候美好而又淡然,没有后来产生的怨恨、埋怨,那么一切还是停留在初见时的美好为好(人生在世就应该像刚出生的宝宝那样,没有怨恨和嫉妒,与人无争,无需为任何事情去烦恼)”。何事句: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与合德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

4、弃。,等闲二句 意思是说如今轻易地变了心,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故人,指情人。 这两句诗中蕴含着有两个典故,出处就在谢脁的同王主簿怨情: 掖庭聘绝国,长门失欢宴。 相逢咏荼蘼,辞宠悲团扇。 花丛乱数蝶,风帘人双燕。 徒使春带赊,坐惜红颜变。 平生一顾重,宿昔千金贱。 故人心尚永,故心人不见。 谢脁这首诗,也是借闺怨来抒怀的,其中还用到悲团扇的典故。谢脁诗的最后两句故人心尚永,故心人不见,也有版本作故人心,后来基本被确定为故心人,这正是容若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一语之所本。两个版本在意思上的差别倒也不是很大,大略是说你这位故人轻易地就变了心,却反而说我变得太快了-当然也可以作其他

5、的解释,但大体都还是围绕着这层意思的。,骊山二句 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参见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讲解”。,何如二句 化用唐李商隐马嵬:“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幸,薄情。锦衣郎,指唐明皇。又意谓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意

6、思是纵死而分离,也还是刻骨地念念不忘旧情。亦可通。连起来,意中人相处若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的甜蜜,那样的温馨,那样的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又怎么会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缠绵爱恨,容若与表妹,纳兰容若与其表妹曾有婚约,“正是辘轳金井,满是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正是在容若还是一个心事眼波难定的风流少年时,初遇自己的表妹,这一切是不可预料的,也是不可阻拦的。

7、只可惜如此美妙的邂逅,不过是昙花一现。 ,入宫后的表妹,短暂的初恋过后,便是表妹的入宫, “谁省,睡省,从此箪纹灯影”,荣若的相思苦恋的痛苦忧伤就更加突出了。为见表妹,纳兰容若不禁乔装成僧人。只可惜“一朵芙蓉着秋雨“的表妹与他在如此的宫廷内只得“相逢不语”静默无言的相对,“转过回阑扣玉钗”。 据清赁庑笔记载:“旋女入宫,顿成陌路。容若愁思郁结,誓比一见,了此夙因。会遭国丧,哪嘛每日应入宫唪经,容若贿通哪嘛,披袈裟,居然入宫,果得彼妹一见。而宫禁深严,竟不能通一语,怅然而出。”或许这段记载正是对容若当时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恋的有力证明,直至今天也无法消除的苦等自己的恋人。而他的表妹一样在等待着与他的

8、再相逢。“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这是容若描写了他的恋人与一般宫女望幸的相反,表明表妹依旧女儿身,始终属于自己罢了。不过在她还未出宫,容若便去了另一个世界。而容若的表妹则因倾心容若的缘故无端遭人猜忌,被送入冷宫。那些与容若在一起的时光不知是否让她在寂寂冷宫回忆着“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荷,华藏分千界,,凭栏每独香。,不离明月鉴,,常在水晶盘。,卷雾舒红幕,,停风静绿纨。,应知香海窄,,只似液池宽。,容若与卢氏,容若与卢氏的爱情故事,珠联璧合 容若在表妹入宫后不久便结识了第一任妻子。

9、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是年卢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卢氏生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月初五,小容若两岁多,出生在满清福地沈阳。她的父亲卢兴祖是汉军镶白旗人,因文才武略而重用,官至两广总督、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等。出身这样的名门,自小受的是“传唯礼义”,“训有诗书”的文化熏陶,加上满汉文化的交融浸淫,使得卢氏“贞气天情,恭容礼典”,自是一派大家闺秀的风范。十八岁那年,这位“生而婉娈,性本端庄”的美佳人,嫁到明珠府,做了同样“貌姣好”的容若的妻子。无论门第、教养而言,还是年龄、相貌而论,两人喜接连理,都可谓“珠联璧合”。,羡煞旁人 虽说卢氏不具备

10、文学细胞,“素未工诗”,不能与容若唱和,但绝不能说她没文化。在容若词作中,曾两次用了李清照“赌书泼茶”的典故,如“手翦银灯自泼茶”和“赌书消得泼茶香”句,便足以说明她是一位解诗情,识风雅的“知性女子”。才子配人佳人,这对年轻的小夫妻自然是非常恩爱,或是“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或是“记巡檐花罢,共梅枝,还向烛花影里,催教看,燕蜡鸡然”,温馨而浪漫。两人的世界里,天地浪漫,风月无边,实在是羡煞人也。,悲剧突降 然而,像花儿一样的“幸福”还不足三年,就突然被命运无情地中断。康熙十六年五月,在一个“寒更雨歇,葬花天气”,卢氏因难产而香消玉殒,撒手人寰。对于刚刚二十三岁的容若而言,和自己

11、最最亲爱的人儿经历一场突然而止的生死之别,实是一种莫大的震撼和刺激。 富贵又如何?挽不住生命,美丽又如何?等不得未来,年轻又如何?止不住病魔。一切的一切,都在命运之神的随意“拔弄”间,全部化作云烟。“瞬息浮生,薄命如斯”的惨淡现实,是年轻的容若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他倒是愿意相信那只是一场噩梦罢了。便是在双林寺给亡妻守灵时,他仍难以接受卢氏已去的事实。于是接下来的几年,悼亡诗成了他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容若与官氏,在卢氏去世3年后,或许迫

12、于家庭压力等各方面因素,已是“心友尽,有发未全僧”的容若,只好又续娶了官氏。如果说卢氏出自“名门”,那么官氏就是出自“豪门”了。她是满清八大贵族的第一望族瓜尔佳氏的后人,其曾祖父直义公费英东,性格忠直。作战勇敢,是清朝的开国元勋,也是努尔哈赤最为倚重的五大臣之一;其祖父图赖,父亲朴尔普,也都是被封为一等公。出生在这样“类世簪缨,贵盛其比”的大贵族家庭,官氏的“贵气”肯定不缺,可能还有几份“霸气”和“豪气”,肯定不是和卢氏一般的娇柔贤惠淑女模样。想来这样的女子,容若也无法真正喜欢起来。 可不管容若喜欢不喜欢,官氏尊贵的身份和起码的地位还是应该有的。说来也奇怪,这位堂堂正正的“二夫人”却没有出现在

13、纳兰家族的祖茔里。更令人费解的是,容若墓前由徐乾学所幻灯片 作的皇清通议大夫一等侍卫佐领纳兰君墓志铭(今存首都博物馆)刻石上,介绍“继室官氏,光禄大夫少保一等公朴尔普女”句子中,“朴尔普”3字被人凿去,字痕模糊。而在徐乾学后来所修订的通志堂文集中,刊载此段铭文,也仅有“继室官氏,某官某之女”寥寥数字。如此隐晦的手段,有专家猜测是官氏的父亲“或曾获罪朝廷,墓铭遂剜去其名姓”。不过,稽诸史实,朴尔普并无罪愆,且他去世是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之后,可见“因罪讳名”的说法并不成立。那么,根据合理的猜想,这位历史面目模糊的官氏,可能在嫁给容若后,夫妻关系并不融洽。在容若的诗词里,也似有暗指,譬如点绛

14、唇中有“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句。两人结婚4年,却没有子嗣,自然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容若去世后,倍受冷落的官氏,自是一走了之,另嫁他人。因此,另作他人妇的官氏自然不可能下葬纳兰家坟。那么抹去容若墓志铭上有关官氏的详细介绍,也在情理之中。,人是感情的动物,纳兰也不例外“彤云久绝飞琼宇,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对爱情,香消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对官氏或许是由一个谢娘到另一个谢娘的过渡罢了。“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时的“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是一种矛盾的心理。对此容若对她的

15、爱有多深,也未必看得出。 又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虽近在咫尺,却心亦远也,容若与沈宛,沈宛“天海风涛之人”,她是才华横溢的江南艺妓,字御蝉,浙江乌程人,著有选梦词 ,容若是旗籍,沈宛是汉籍,没有婚姻的可能,但容若还是迎娶了她(情人式的迎娶,连朋友们也没有遍知)但最后还是迫于两人身份差异分开了,康熙二十四年沈宛走了,小楼空了,永远的别离。,菩萨蛮忆旧沈宛 雁书蝶梦皆成杳。月户云窗人悄悄。记得画楼东。归骢系月中。 醒来灯未灭。心事和谁说。只有旧罗裳。偷沾泪两行。,菩萨蛮 纳兰容若 窗前桃蕊娇如倦,东风泪洗胭脂雨,人

16、在小红楼,离情唱石洲, 夜来双燕宿,灯背屏腰绿,香尽雨阑珊,薄衾寒不寒。,石州:指乐府七调之一的商调曲名。商调之音凄怆哀怨,多表达凄清伤感之情。李商隐代赠:“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 灯背屏腰绿:绿,指乌黑发亮的颜色,古诗词中多以之形容乌黑的头发。如唐李商隐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年颜各少壮,发绿齿尚齐。”宋晏几道生查子:“君貌不长红,我鬓无重绿。”但此处引申为昏暗不明。即谓双燕背灯而宿,其双双身影落到了屏风中间(屏腰)会呈现出昏暗不明之景象。,容若似乎对这段分离始终耿耿于怀。似乎觉得自己辜负了她。而在他快要离开人世之时却不知现在的她身在何处。别人若对不起自己将很快忘记,以容若的性格,自己若对不起别人,那将是终生不忘。只是在他生命垂危时,“近来怕说当年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即分自责,几分自嘲,他或许也认为过这段分离是冷落了一个不该冷落的人才会对她身怀歉疚。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