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发展问题

上传人:do****y1 文档编号:163443245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6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发展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发展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发展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发展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发展问题(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发展问题实习目的:通过对公共政策概论的理论学习,要求把所学的知识理论联 系实际,进一步了解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发展问题。同时也提高自己的 社会实践能力。实习内容:通过对农村一些现状的了解,对农村公共设施的观察,以及对农 村公共政策的了解,加上与一些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交谈及“农村公共事业与 公共政策”问卷调查的填写结果,综合以上,对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有 了一些基本的了解。实习总结:本次实习共有两部分,分别对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问卷调查, 调查各有四部分内容,经过调查总结,得到以下结论。一:新农村政策与税费改革农村建设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新农村也并不等

2、同于漂亮整齐的别墅农 村或少数几个有质量的示范村庄。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对“新农村”的正确 理解是使建设新农村这项任务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一旦理解出现严重偏 离,必将在实施过程中给农村工作带来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我们的农村经济还 是相当脆弱的,农民尤其经不起折腾,而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如此紧迫,也 已经浪费不起时间、花费不起代价来瞎折腾了。改革需要冒险,需要超常规,但 并非是急躁冒进。我们必须谨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革命而不是一场运 动,它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它的客观规律性决定了它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培 育生长过程。因此,建设新农村应该是一个中长期目标而非一个短期目标,是一 场革

3、命而非一场运动。农村税费改革本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政策,是为农民谋求 福利的,必然会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可是当上级政策对自己不利时,作为政策 执行者的下级政府,就会违背上级的政策精神,使政策名存实亡,目标落空,从 而损害广大农民的利益。长此下去,这种危害是十分巨大的,政府在政治上会失 去信任,导致政治体系中公信力的丧失,政府在以后的改革中将会不得不求助于 强制性措施来继续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的执行效果将因此而大打折扣。农村税费改革的制度性缺陷还表现在其缺乏相关的配套性改革,农村税费问 题的解决离不开相关问题的配套改革,如建立包括金融、价格、收入、就业、教 育、保险、保障等体制在内的

4、公正的城乡宏观政策环境、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 农村工业化、以现代科技和规模经营为特征的农业现代化、改革户籍制度、建立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等。农村税费改革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上述方面的问题,没有相关的配套改革,对税费改革所产生的 问题没有相应的制度来解决,只能是出现问题之后,再去寻找解决方法,这样的 制度设计明显滞后,缺乏系统性,事实上增加了操作的难度,这样势必影响政策 执行的力度。此外,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税费体制规范,农民负担减轻,农民对税费改 革的关注会越来越少,将转移到自身的发展问题上来。在缺乏相关政策制度配合 协调的条件下,农村税费改革的政度上也策执行

5、力度有可能不断地降低,执行的 效果也会下降。二:社会保障现阶段,针对广大农村地区,以占国家总人口70%左右的农民为受众的社会 保障体制尚未出现;有的只是以极少部分人为保障对象的五保护制度,以及应对 某些农村地区突发性事件的防灾救险。农村的防灾救险在大部分地区也还没有形成一套确定的制度体系。若是遇到 旱、涝、地震等其他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政府会临时地进行相应的政策性号召, 并拨发一定数额的款项,组织、派出相关的救援人员支援灾区,但是由于救灾款 项的筹集、发放要经过若干环节,最终能否及时到达灾民手中、灾民能获得多少 分额还不能确定。因此,农村的防灾救险现在大都只是消极被动地救治,却不能 积极主动地去

6、防治。“养老保险是最重要的社会保障”,而这一重要的社会保障在农村地区丝 毫没有受到重视。中国 14 亿老龄人口有 9000万生活在农村地区,其中绝大多 数人没有退休金或医疗保障,依靠子女赡养这。至于其他方面的社会福利,在农村地区也是难以享受的到。比如医疗保障, 近几年来,中国的医疗改革失败,几近 49%的的人感觉“看不起病、吃不起药”, 这部分人虽然也有一些城市地区的贫困人口,但由于农村地区总体经济的滞后, 政府有没有相关的医疗补贴,大多数农村居民为求医治病而发愁。还有教育福利, 鉴于教育之于一个民族、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多数国家对本国教育的支持 都不遗余力,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可是我国对

7、教育的投入相对来说比较少,广 大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更是匮乏得可怜:教师缺乏、工资待遇有差,校舍及相应 的教学设备不但落后,而且严重不足。我国 20世纪 80 年代就已经出台了基础义 务教育的相关政策,可是在农村,小学、初中阶段的基础教育从来没有取消过收 缴学费,并且学费还一直成直线上涨的趋势;再加上高中、大学的收费也涨得惊 人,一般的农村家庭很难承担得起子女的教育花费,因交不起学费而退学的农村 孩子很多,我的家乡也是,高中之前的辍学率高达 60%。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新挑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广大农村地区基本 上还建立系统的社会保障,也即是在他们的身份所在地农村,他们基本上是 享受不到社会保

8、障的。但是这种情况,暂时于他们是没多大关系的,因为绝大多 数农民工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除了一年一度的春节或是个别农忙时节)是在 城市生活的。于是,农民工的就业、医疗、工伤、子女教育(部分农民工带子女 进城务工)等各方面的保障就与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了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 户籍制度等制度所归制的城乡二元对立,使得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把与其密切相连 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排斥在外,以致农民工基本上无保可依、无障可循,还成为 城市土著居民所歧视的对象。三:教育文化科技 通过调查,农村的教育科技主要有以下困难和不利因素: 教师缺乏培训,教学法仍是死记硬背; 教育财政匮乏和拖欠教师工资; 农村学校存在大量的危

9、房和潜危房; 校点关闭增加上学困难,学校就宿条件差,辍学率高。 教育内容脱离农村实际,教育目标单一,难以满足劳动市场上的多种需求。 教学条件简陋,教育设备缺乏。农村缺乏教育文化与发展不利因素 : 农村缺少自助性的社区组织,缺乏为农户提供科技、教育培训、福利服务机 构。农村长期缺乏民众文化事业投入,书籍报刊信息难以到达农村地区。出版社的图书和资料多是高标准化、高科技化、大城市化,文字生硬拗口。 农民想要发家致富,但市场经济中处于不利地位。在政府和外地来的投资项 目前面,农民是被动的。四:土地问题农民又俗称“种地的”,农村便是与土地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靠天 靠地吃饭的农民的聚居地。有了土地,

10、农民便有了工作岗位,生活也便有了一定 的保障。农民的土地,具体来说应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宅基地,再者是耕地。宅基 地是农民的居住保障,有了一份宅基地,农民便可以在此建造属于自己的房屋、 院落,从而成立自己的家,起居生活也有了一个安稳的所在。耕地是农民的经济 来源,也是农民工作的保障。农民朝起晚归,面朝黄土背朝天在自己的田地里劳 作,以获得日常生活所需。但是近些年来,我国被征地农民累计达 5000万。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的加快,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据统计,全国今后每年至少有 300万农民被征 用土地。五:农村城镇化与公共设施有些人认为鼓励农民进城应该坚持下去,而农民进城后的城市化遗留问题是

11、 可以解决的,就如美国后来基本解决了贫民窟式的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今天的中 国根本不可能具有这样的条件,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只能靠自己消化,无法向外 转嫁。而且,今天的中国拥有 9亿农民,远远超出任何一个早发现代化国家的农 民数量。如此庞大的农民人口基数,加之城市就业机会有限,城市接纳系统不完 善,9 亿中国农民在短时期内从农村迅速转移出去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我国的城市化只能走城市建设与乡村建设并行的道路。在城市化的过 程中建设乡村而不是破坏乡村,让农民能在城市里不想呆或呆不下去的时候,愿 意且能够顺利回到乡村,并能得到一定的保障生活和发展生产的条件和机会,从 而“力避贫民窟式的城市化”,为我们的现代化提供一个稳定器。光是把劳动力 转移出去从事非农产业的想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说只是一种缘木求鱼的 行为。如果最终留下的是一个凋敝的农村,这肯定不是我们心目中的新农村景象, 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