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文言实词用

上传人:wen****ng 文档编号:163376035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9.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复习文言实词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复习文言实词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复习文言实词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文言实词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文言实词用(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考文言实词复习 重视积累 活用方法 突破考点教学目标:1. .积累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文言知识。2. 探究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几种推断方法,能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推测实词词义。教学重难点:.探究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学会运用方法技巧正确解题。教学安排:基础知识梳理课前积累,文言实词含义推断两课时教学方法:典题导引方法总结巩固练习提升训练考点点击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B。考试说明指的是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高考对实词考查常常是固定的唯一的意义,这就是需要具备根据语境理解、识别实词意义、用法的能力。【考点精析】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

2、在文中的含义”,是指依据具体语境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意义。所谓“常见实词”是指是指实词在文章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范围包括文言文中的常用字和次常用字,主要包括考纲上所列举的120个实词,还包括初高中课本及学生尚未接触到的文化经典中经常出现的实词。2.所谓“在文中”,即指语境。实词考查常有语境的限制,语境限制下的实词意义往往是确定的意义,这就需要考生具备依据语境理解识别实词意义、用法的能力。3.该考点考查的重点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前四种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而词类活用除积累外,还要靠理解分析。一般以考查一词多义为主,同时涉及对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的考查。【考查

3、形式】:一是选择题,直接判断词义的对错;二是在翻译中灵活考查实词的语境意义。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只要在多读中尽可能多地积累常见实词的常见义项,并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技巧,就能从容应对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第一节 构建知识网络,积累文言知识(基础知识梳理主要包括多义词、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第二节 文 言 实 词 含 义 的 推 断第一课时一、导入二、探究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几种推断方法(一)、1.想一想下面句子中“应”字的意思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应节”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释为“和着”(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对”为“回答”之意,故“应”为“应答”所举应法,得

4、其罪辜 告发、举报的符合法律解析: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 2. 想一想 “黠”的含义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 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解析:有些句子的实词还需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才能上下贯通。 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可见“黠儿”为褒义方法一、语境分析法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上下文这个语境(内部和外部)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以把词放到句中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学以致用1读文段

5、,解释“绐”意思。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 绐:这个词不常见,但根据上下文,项羽迷了路,向田父问路,听了田父的话后陷于大泽中,被汉军追上,由上下文推知,“绐”的意思肯定为“欺骗”。 2、解释“深”意思。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深”有“深厚” 之意,但联系下文“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是“秦之遇将军” 的具体表现,可见“深”为贬义,应释为“刻毒”。 (二)、写出加线词语的含义。1、(王生)素与郭善,登门造访。(07年广东卷)“善”义为“友好、与交好

6、”,用法在鸿门宴出现过:“素善留侯张良”。2、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2005江苏卷)联想:我有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 鸿门宴 (恰逢)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庄周买水 (借) 河东凶亦然 寡人之于国也 (这样)方法二:联想课本推断高考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或者我们熟悉的词语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来确定试题中的实词词义。试一试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 一项是()(09江苏卷)A.遂属其家通明 属:托付 B.皆逡巡引却 引却:后退C.通明故魁垒丈夫也魁垒:高大 D.率倜傥非常之人 率:

7、率领【解析】属(托付)、引却(后退)、魁垒(高大)均正确,错误设置在D.夫明季战争之际,四方奇才辈出,如通明之属,率倜傥非常之人,此皆予之所习闻也。“率倜傥非常之人”“率”为“率领”,实同“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之“率”(都,全)。2.(08四川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郑氏数千指独完 完:灭亡。 B吾居长,当任罪 任:承担。C宥之,立握得为左参议 宥:宽恕。D居一岁,入觐,卒于京 觐:拜见。答案:A。先根据语境“时富室多以罪倾宗,而郑氏数千指独完。”说明郑氏家族不可能是获罪了,那么此处的“完”就不应该是结束,完蛋之类了,再联想教材六国论中“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中的“完

8、”是“保全”的意思,正与语境相合。(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意思。 (1)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2)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原列传)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4)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解析:(1)句中的“薄”字,可借助成语“欲盖弥彰”中的“彰”字来推断,“欲盖弥彰”中的“彰”为“清楚”之意,那么此句中的“彰”字也可用“清楚”试解。(2)句中的“咎”可据成语“既往不咎”而解释为“责怪、责备”。(3)句中的“速”字,可借助成语“不速之客”推断出是“招致、招引”的意思。(4)句中的“克”可由成语“克勤克俭”推知是“能够”之意。方法三

9、:联想成语推断。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大量源自古诗文,有许多词语的文言意义在成语中保留了下来。在判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时,可借助成语来推断其意义。试一试:1(1)势拔五岳掩赤城 超出(2)蒙故业,因遗策 沿袭(3)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韩轨遂投城遁走。 (2004辽宁卷)联想:投笔从戎 投,扔掉,舍弃2. (2011年湖南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 病:批评B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 拔:拔除C远绍绝学,流风未远 绍:继承D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 加:超过解析:其中“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中的“拔”不能讲为“拔除”。联系成语“出类拔萃”,应讲为“超出”之

10、义。(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意思。(1)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由“用”可以推出“以”为“用”的意思。(2) 变姓名,诡踪迹 由“变”推出“诡”为动 词,是“隐蔽”的意思。(3) 遂通五经,贯六艺。 由“通”可推出“贯”是“贯通、通晓”的意思。(4) 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赢”也与上句的“余”处在相同的位置,其意思也是“多”。方法四:结构分析法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讲究对称。上下文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往往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我们可根据这一规律来推断词义。试一试:1、 (1)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2)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

11、也,非六国也(族”字义同“灭”字) (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破下,攻破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5年浙江卷)A视其舟,则离败而胶搁浅B庭除甚芜,堂庑甚残废弃C疆场无侵削之虞忧虑D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整理解析:本句“庑”正房对面和两侧的小屋子, 从“堂庑甚残”可判断出“除”是个名词。三、课堂小结:方法归纳: 语境分析法 联想推断法(课本和成语) 结构分析法四、提升训练1、(08福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何绝我之暴也暴:暴躁B.士者诎乎不知已诎:屈从C.请鬻于世 鬻:卖D.免人于厄 厄:困境【解析】A项“暴”, 根据上下文词义和

12、用法推断可知,应为“突然”。相关句译文: 我不曾同您有什么交往,您做了三年奴仆,我今天才见到,把您赎了出来,我对您还不算可以吗?您为什么突然(就要)同我绝交呢?2.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09年海南、宁夏卷)A、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摄:代理B、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 婴:环绕C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 薄:削弱 D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 乘:追逐解析:选C 第二项中而刘夙婴疾病,婴:缠绕;第三项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迫近。3.(2010年辽宁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未尝干人荐举干:请求 B初以荫为泰宁主簿荫:功绩C分宁,江西剧

13、邑,俗尚哗讦尚:盛行 D取民之敦孝者,身亲尊礼之 身:自己。解析:选B ,成语“封妻荫子”中的“荫”义为“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而取得的入仕权利”,用在此句中恰好吻合。该句的意思是“开始赵良淳因先辈的功德做了泰宁主簿”;而按B项“功绩”的解释,赵良淳是凭自己的功绩做上泰宁主簿的,这显然有违上文“赵良淳,字景程,丞相汝愚曾孙也”的文意。五、课堂思悟1、收获 2、困惑第二课时一、探究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几种推断方法(五)、说说下列句中“绝”字词性和含义1、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佛印绝类弥勒。 ( )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解析:第一个“绝”是“

14、停止,动词”,第二个“绝”是与世隔绝,形容词”,第三个“绝”是“非常,副词”,第四个“绝”是“渡过,动词”。同一个字在不同语境中,它的词义不同,词性不同。根据这个特点,准确判断词性也能为推断词义提供帮助。 方法五:语法分析法根据词的语法地位推断。即审查该实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确定其词性,以此来推断其意义。试一试1、(1)、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来难,臣以为不难。(帝王)(2)、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不喝水)2、(2010年重庆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鳜尺许以馈 馈:进献B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 治:追究

15、C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 第:住宅D贫甚,质女婢于人 质:人质解析:通过对“质”所在的句子作成分分析,可以发现“质”是谓语,“女婢”充当“质”的宾语,而“于人”则充当“质”的补语。据此可以断定,“质”应为动词,所以D项将它解释成名词“人质”是错误的,应解释为动词“抵押,典当”。(六)、解释下列句中“籴d” 字的含义: 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2004全国I)解析:会意字,上为“入”,下为“米”,整合可知。解答:籴买进粮食(翻译: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阯连接,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联想:粜卖出粮食。 启示:汉字的形旁与字义有关方法六:以形推义,联系

16、语境(字形推断法)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大都可以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其词义(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的功能。 会意字则本身就表意。“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系”与捆绑有关;“歹”与死亡有关;“月”与肉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王”与美玉有关。“钅(金)、木、氵(水)、(火)、土”与五行有关;“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与兵器有关;“马、牛、羊、豕、犭、鸟、虫”与动物有关; “辶(走)、彳(行) 、 (心)、 (言)”与人的行为有关。学以致用1.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贿赂) 今闻购将

17、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 一曲红绡不知数绡:丝织品 自缢于庭树 缢:上吊,吊死 夜缒而出,见秦伯(缒:用绳子往下吊)2. (2009年全国卷)第8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D.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爨 爨:做饭解析:。“籴”是一个会意字,上为“入”,下为“米”,把两者的意思整合起来,就是“买进(粮食)”。而“爨”也是一个会意字,上为“锅灶”,下为“火烧柴木”,把两者的意思整合起来,就是“生火做饭”。 据此可以推断出D项“做饭”的释义是正确的。(七)、【2004年湖南卷,11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18、升:登上。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狎:亲近。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阴:北边。解析:根据 “代入推断法”可初步判断A、C两项的正确,D项的解释符合有关常识,惟有B项的解释有疑问。再根据“词不离句”的语境推断法可知,B项这句话的意思是:鹤在幽深的地方鸣叫,子鹤自然会跟它呼应。句中的“和”是“跟着(鸣)”的意思。本题答案:B。总结: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 学以致用1.(2006年全国卷 )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19、.季布匿濮阳周氏。 匿:隐瞒 B.意季布匿其所。 意:料想 C.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拜:授官。 D.诸将皆阿吕后意。 阿:迎合。解析:“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於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计布匿濮阳周氏。” A. 隐藏 2.(2011江西)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屋比延烧,不足忧也 比:并排。B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矫:假托。C责大指而已 指:意旨D亦不能夺之矣 夺:强取。【参考答案】用代入法,联系上下句推出D项夺是“改变”的意思。相关语句:然至其辅少主,守成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贪、育,亦不能夺之矣。”译文:但要说到让他辅佐年

20、幼的君主,会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先基业,有人以利禄引诱他,他不会前去投靠,君主严辞苛责地驱赶他,他也不会离去,即使有人认为像孟贲、夏育那样勇猛无敌,也无法改变他的耿耿忠心!”(八)、写出加线词语含义。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通“背”,背叛2.风吹草低见牛羊通 “现”,出现3.张良出,要项伯 通“邀”,邀请总结八:通假推断法(字音推断法)古代汉语中,语音和语义有一定的关系,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通假字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学以致用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通“雇”,雇佣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

21、成。通“翌”,第二天3、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2010山东卷) 通“猝”,仓促4、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振作 改为 赈济(周访周济穷困(之家)救济贫乏(之人),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08广东)二、课堂小结:方法归纳: 语法分析法 字形分析法 字音推断法 代入检验法三、提升训练1、(09高考广东卷,语文,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奇之,曰:“公辅才也。”奇妙B.以章献起于寒微 出身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惩罚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 延缓【解析】选B A.奇:后面是代词“之”就可以判断这里一定不是形容词。按照搭配原则,应该是动词,即意动用法, 认为惊奇。C.诛:诛

22、杀,D.弛:松弛。2、(2010全国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再遇阵没 及:趁着。 B寻知代州。移深州 寻:不久。 C会暮,约诘朝合战 会:适逢。 D援不至,遂没焉 遂:于是。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及”在文中的意思是“到了,等到”,故选A。3、(2010新课标)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杖剑谒太祖于临濠 杖:拿着B.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 翼:保护C.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趣:归顺D.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 徇:掠取答案:C“趣”古义同“促”赶紧、赶快。4、(2011年四川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3、)A徐至庭前徐:缓慢B安可厕诸君子间厕:置身C惠之谷惠:赠送D刺船而去刺:乘坐推断文言实词含义D“刺”应该讲为“撑”。四、课堂思悟1、收获 2、困惑五、课下作业1、(2011全国2卷)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 长:执掌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 结:聚合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 延:招聘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赞:辅佐解析:延,延请。答案:C2、(2010四川)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长安中奸猾浸多 浸:逐渐。 B.悉籍记多 籍:凭借。C.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 内:里面。 D.赏所置其魁宿 置:放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

24、文中的含义。B项“籍”的意思是“造册登记”;C、“内”,通“纳”,是进入;D、置,处置。故选A。3、(2009年安徽卷试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延余两人坐 延:邀请 B降跽谢过 谢:感谢C过立恭宿别 过:拜访 D而乐无加乎此 加:超过相关语句:道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 答案:B。道歉、认错4.(2008年海南宁夏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涛领选,启武帝 启:禀告。B如卿所言,乃堪为丞 堪:能够。C尚书左仆射裴颁亦深器之 器:看重。D时人许以远致 许:答应。相关语句:

25、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 答案:D赞许。5、(2010全国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报:答复。B.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宠:重用。C.祈天永命之要 祈:恳求。D.法天道,顺人心 法:效仿。答案:B解析:宠:以为宠,把作为宠信。附:板书设计: 语境分析法 联想推断法(课本和成语) 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 字形分析法 字音推断法 代入检验法课后附记:探究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几种推断方法,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推测实词词义,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答题技巧,从而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