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石泛碱的原因及对应的预防措施分析

上传人:lx****y 文档编号:163364480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理石泛碱的原因及对应的预防措施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理石泛碱的原因及对应的预防措施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理石泛碱的原因及对应的预防措施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大理石泛碱的原因及对应的预防措施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理石泛碱的原因及对应的预防措施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理石泛碱的原因及对应的预防措施分析湿贴天然石墙面在安装期间,石材板块会出现似水印一样的斑块,随着镶贴砂浆的硬化和干燥,水印会稍微缩小,甚至有些消失,其孤立、分散地出现在板块中,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户外反复遭遇雨水或潮湿天气,水从板缝或石材表面等部位侵入,天然石的水斑逐渐变大,并在板缝连成片,板块局部加深、光泽暗淡、板缝并发析出白色的结晶体,长年不褪,严重影响外观,如此情况则是为泛碱现象。 天然石材结晶相对较粗,存在许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毛细管,例如花岗岩细孔率为0。5至1.5,大理石细孔率为0。5至2.0%,其抗渗性能不如普通水泥砂浆.尽管花岗岩的吸水率只有0至17%,但水仍可通过石材中

2、的毛细管浸入到另一面。天然石材的这种特性及毛细孔的存在,为粘接材料中的水、碱、盐等物质的渗入提供了通道. 明白了泛碱的成因之后,在装饰过程中石材铺贴工艺是离不开水泥,砂子和水的,但是只要解决了水入侵石材板材的问题,就能有效控制石材泛碱的现象,所以我们一般工程中使用的地面石材都是要求要做六面防护的,通过在石材板底涂刷树脂胶,再贴化纤丝网格布,形成抗拉防水层,使石材表面封闭水汽不能进入,但是有的工程为什么还是会泛碱呢?又该如何去避免泛碱这一情况的出现呢?小编结合实际以及对应专家分析得出常见有以下四种因素: 1.石材防护液涂刷不过关。 预防措施:与石材厂签订合同时,首先要明板材确需要做六面防护,防护

3、液应质量过关。 涂刷防护剂前,石材要保持干净干燥。 涂刷遍数和涂刷厚度要达标,涂刷部位应该全面无遗漏。 涂刷后,要做避雨保护。 石材到场后可以抽样浇水,做防护性能检查。2.现场施工时,由于板材断裂或者裁割,破坏了原有防护的整体性. 预防措施:现场施工时,要准备防护液。对于断裂修复或者裁割后的石材应该补刷防护液,确保防护的整体完整性。否则水分会顺着石材的裂缝和疏松部位进入石材内部,使石材湿度加大,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泛碱。 。地面水过多,石材长期处于潮湿或被水侵泡的环境,导致水透过防护层侵入石材。 预防措施:铺贴好的石材如果处于阴暗潮湿甚至水汽很重的环境下,如无把握应先做样板。作业

4、前不可大量对石材淋水。地面墙根下应设置防潮层。卫生间、浴室等用水房间的地面如有石材装饰,应作防渗处理。 4。部分石材由于石材本身质地较松软或孔洞较大,被选用作为地面石材使用时,虽然施工前也做了六面防护,但是由于这类石材松软、孔多的特性,即使做了防护,效果一般也不怎么好,水泥砂中的碱性物质会很容易析出。 预防措施:通常遇到石材材质较软的石材如法国木纹石,孔洞较多的石材如米黄洞石等,作为地面材料施工时,我们一般多选用白水泥代替黑色水泥。虽然白水泥的强度和粘度要比黑水泥差一点,但是二者材料成份的不同,白水泥用于粘贴地面石材,通过石材背面刮浆,能够对石材背面形成很好的密闭保护,而且石材与石材板缝之间的析出物,也会因白色而淡化,有效防止泛碱。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4 / 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