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地区水稻移栽后积温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63334560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4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通化地区水稻移栽后积温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通化地区水稻移栽后积温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通化地区水稻移栽后积温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通化地区水稻移栽后积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化地区水稻移栽后积温(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通化地区水稻移栽后积温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曹海珺 曹海鑫(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吉林 海龙 135007)摘要:本文通过对通化地区 1999 年2005 年 5 月下旬至 9 月各月、旬的积温与 水稻产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每穴穗数与 7 月份的积温呈显著正相关 (r=0.810);每穴粒数与7月份的积温呈显著正相关(r=0.755);结实千粒重与7月份 的积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855);穗长与7月上旬的积温呈显著负相关性(r=-0.794);混合千粒重与7月下旬的积温呈显著的负相关(r=-0.830);与9月中 旬的的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性(r=0.876);结实千粒

2、重与7月上旬积温和8月下旬的 积温都呈显著负相关(r=-0.790, r=-0.791);空粒率与9月上旬的积温呈显著正相关 (r=0.762);而与9月中旬的积温呈极显著负相关(r=-0.920);秕粒率与8月上旬 积温呈显著负相关(r=-0.780);成熟度与7月下旬积温和9月上旬的积温呈显著负 相关(r=-0.757, r=-0.773);与8月下旬的积温呈显著正相关(r=0.772);结实率与 9月上旬的积温呈显著负相关(r=-0.762);而与9月中旬的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r=0.921)。关键词:通化地区 积温 水稻 产量通化地区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16.5C,

3、最高气温37.7C,最 低气温为-41.8C,有效积温为27003000C,年日照时数22002884h,无霜期105160 天,降水量7001000mmH。近几年影响通化地区水稻生产的不良气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一是4月份的低温多雨雪天气,延迟育苗时期,水稻苗期出苗困难,幼苗生长缓 慢,且易发生苗期病害,尤其是2010年春天的长时间低温雨雪天气,致使水稻育苗插秧 工作被迫延迟,插秧日期甚至延迟了一个月;二是水稻秧苗移栽后,较长时间的低温, 延长了水稻的缓苗时间,造成延迟性冷害,影响了水稻正常的生长发育,推迟了生育期, 同时有效穗数降低, 2009年6月7月出现的持续低温天气严重影响了本

4、地区的水稻分蘖 期间的正常生长,出现延迟性冷害2,最终使部分熟期的品种在进入幼穗分化期时又遭 遇到障碍性冷害,空粒率增加;三是水稻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时,幼穗分化期间遭遇低温, 导致障碍型冷害的发生,严重影响结实率,对产量影响极大, 2006年7月中下旬通化地区 遭遇的障碍性冷害最为严重,受灾严重的地块减产幅度达到50%60%;四是水稻抽穗以 后,开花期多雨天气影响水稻的授粉,增加空秕粒率,同时有利于水稻稻瘟病的发生, 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五是9月下旬早霜的到来,影响了水稻的正常灌浆,成熟度不够,降 低了水稻的产量和商品性。本文通过通化地区多年的气象因子、相同水稻品种相同栽培管理条件下的多年试验 数

5、据利用相关分析法对水稻移栽后的积温与水稻的产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来说明通 化地区的积温状况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为改进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发展通 化地区的水稻生产提供理论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试验地点及土壤本研究试验于吉林省通化市农科院试验田进行,供试土壤为白浆型水稻土,土壤 肥力为:土壤有机质3.15%;全氮0.31%,速效氮124.51mg/kg;全磷0.33%,速效磷 10.01mg/kg,全钾2.30mg/kg,速效钾47.35mg/kg; ph值6.28。1.1.2 供试品种供试品种为吉林省中晚熟水稻品种“通35”。1.2 试验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

6、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30.5m2,每小区20行。试验用种用比重 1.13盐水选出成熟饱满的籽粒。4月4日浸种7天,4月11日在28C32C温室内催芽。种子 破胸露芽后,于4月15日播种,育苗采用旱育苗,育苗土采用通化市农业科学院生产的营 养土母剂按比例配制成育苗用土。播种前浇水浸透苗床,播催芽湿种200 g/m2,覆土 1.0cm 后浇水,露籽处补土后喷施封闭一号(苗床除草剂),扣棚保温。5月25日移栽,插秧密 度为30cmx20cm,每穴3株苗,试验区施纯氮165 kg/hm2、纯磷46 kg/hm2、纯钾50 kg/hm2。 施肥方法:底肥(耙地前)施氮肥50%、磷肥100%、钾肥60%

7、,蘖肥(6月5日)施入氮 肥30%,补肥(7月5日)施入氮肥20%,钾肥40%。 6月5日结合分蘖肥化学除草,药剂防 治潜叶蝇与稻水象甲, 7月中下旬药剂防二化螟。1.2.1 数据调查整理方法每次重复定调查点10穴,9月25日取样并田间测产,测产采用3点取样,每点2m2。 同时采收调查点样本,挂于风干棚内,待自然风干后,进行人工室内考种,将3次重复各 考种数据统计平均值,得出当年试验数据。1.2.2 气象数据来源气象资料以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在地梅河口市气象台提供的19992005年水稻 生长发育期间的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降雨量等气象资料作为基础材料,借助EXCEL 所具有的处理强大数据的

8、功能,对气象资料的原始数据进行梳理、运算等处理。1.2.3 统计分析方法利用相关系数分析法,对气象因子数据中包括的1999年2005年各年度5月下旬和6、7、8、9月份各月、各旬的积温(C)、日照时数(h)和降水量(mm)以及考种测产数据包 括穴穗数(穗/穴)、穗长(cm )、穗粒数(粒穗)、穴粒数(粒穴)、混合千粒重(g)、 结实千粒重(g)、空粒率()、秕粒率()、成熟度()、结实率()、实际产量(kg/hm2) 进行相关性分析。2 结果与分析2.1 水稻产量性状与各月、旬积温相关分析通过表1可以看出,每穴穗数与7月份的积温呈显著正相关(r=0.810),表明7月份的 温度越好,越有利于提

9、高水稻的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穗长与各月积温无明显相关 性,受各月总积温的影响小;每穗粒数与6、 7、 8月份的积温呈弱的负相关性;每穴粒 数与7月份的积温呈显著正相关(r=0.755),同时也是随着每穴有效穗数的增加而增加; 结实千粒重与7月份的积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855);其他性状与水稻生育期间总积 温以及各月积温相关性均不显著。表1水稻产量性状与各月积温相关分析积温(C)性状6月7月8月9月6-9月份穴穗数0.0340.810*0.111-0.2900.366穗长(cm)0.020-0.577-0.4140.454-0.338穗粒数-0.205-0.700-0.3520.46

10、4-0.486穴粒数-0.0230.755*0.045-0.2180.295混合千粒重(g)0.620-0.6520.3090.4960.223结实千粒重(g)-0.022-0.855*-0.2620.401-0.424空粒率(%)-0.5620.605-0.225-0.254-0.159秕粒率(%)-0.261-0.330-0.627-0.234-0.528成熟度(%)0.612-0.2350.6070.3580.488结实率(%)0.562-0.6050.2250.2540.159实际产量(kg/hm2)0.3660.423-0.1050.2620.355注:*为血0.7545,*为 r0

11、.01 0.8745表2、表3为水稻产量性状与插秧后全生育期各旬积温相关分析,每穴穗数与7月各 旬积温都呈弱的正相关性,与分蘖期的六月中旬积温呈弱负相关性;穗长与7月上旬的 积温呈显著负相关性(r=-0.794),表明7月上旬的积温高,不利于增加穗长;混合千 粒重与7月下旬的积温呈显著的负相关(r=-0.830),与9月中旬的的积温呈极显著正相 关性(r=0.876),此时期是水稻灌浆成熟期,此时期的积温高有利于提高混合千粒重; 结实千粒重与7月上旬积温和8月下旬的积温都呈显著负相关( r=-0.790, r=-0.791); 空粒率与9月上旬的积温呈显著正相关(r=0.762),而与9月中旬

12、的积温呈极显著负相 关(r=-0.920);秕粒率与8月上旬积温呈显著负相关(r=-0.780);成熟度与7月下旬 积温和9月上旬的积温呈显著负相关( r=-0.757, r=-0.773) ,与8月下旬的积温呈显著 正相关(r=0.772);结实率与9月上旬的积温呈显著负相关(r=-0.762),而与9月中旬 的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r=0.921),9月上旬年度间的积温范围是169.20C216.00C, 9月中旬年度间的积温范围是132.10C165.80C,两旬之间的积温差距很大,与结实率 的相关性截然相反,表明通化地区9月上、中旬的积温165.08 C169.20C有利于结实率 的提高

13、。性状积温(C)上旬/6中旬/6下旬/6上旬/71穴穗数O.O63-O.OO8O.O17O.571穗长(cm)-O.127O.29O-O.198-O.794*-穗粒数-O.37OO.128-O.247-O.727-穴粒数-O.O41O.O22-O.O43O.473混合千粒重( g)O.494O.44OO.441-O.356-结实千粒重( g)O.OO1O.1O1-O.239-O.79O*-空粒率( %)-O.635-O.248-O.331O.326秕粒率( %)O.168-O.44O-O.4O1-O.319-成熟度( %)O.371O.496O.532-O.O28结实率( %)O.635O.2

14、48O.331-O.326-实际产量(kg/hm2)O.429O.234O.O73O.368积温(C)性状上旬/8中旬/8下旬/8上旬/9中穴穗数0.0030.245-0.0960.515-0穗长(cm)0.299-0.745-0.197-0.1000穗粒数0.216-0.706-0.024-0.2370穴粒数0.0700.099-0.1090.528-0混合千粒重( g)0.290-0.0260.466-0.7420.8结实千粒重( g)0.237-0.791*0.290-0.7150空粒率( %)-0.097-0.037-0.3740.762*-0.秕粒率( %)-0.780*0.017-

15、0.7000.2720成熟度( %)0.6150.0170.772*-0.773*0结实率( %)0.0970.0370.374-0.762*0.9实际产量(kg/hm2)-0.2870.156-0.1800.579-03 结论通过对温度和水稻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有如下相关性:7月份的积温与每 穴穗数和每穴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结实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7月上旬 的温度与穗长、结实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7月下旬的温度与混合千粒重、 成熟度呈显著负相关;8月上旬的积温与秕粒率呈显著负相关;8月中旬的温度 与结实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8月下旬的积温与成熟度呈显著正相关;9月上旬 的积温与空粒率呈

16、显著正相关,与结实率和成熟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9月中旬 的积温与空粒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混合千粒重和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可见7月份的温度高,有利于提高每穴穗数,从而增加每穴粒数,但不利于提高 结实千粒重,7月上旬和7月下旬的高温天气均不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8月上旬 和下旬的气温高有利于提高水稻的的成熟度,但8月中旬温度高,降低了结实千 粒重从而影响产量;9月上旬的积温低和9月中旬的积温高都有利于水稻籽粒的 灌浆,提高产量。本研究只针对了通化地区各月、旬年度间积温与中晚熟水稻品种的等气象 因子等对水稻生长进程及产量因素的影响进行研究产量性状进行了分析,没有 更细致的针对早熟、中熟、晚熟水稻品种各个生长阶段日最低温度、最高气温、 温度日较差等温度状况与产量性状进行相关性研究,因此,还不能准确的反映 出水稻各个生育时期的特殊气候给水稻生产带来的重大影响,还需进一步深入 的研究与探讨。参考文献1 肖增民,朴燕,曹海珺等吉林省通化地区水稻冷害的发生时期与预防措施农业与技术J, 2006,26(5):43-44.2 马树庆,王琪.2009年吉林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吉林农业科学J, 2010,35(1):49-52,5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