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蛋白质代谢32hr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3315091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39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8章蛋白质代谢32hr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第8章蛋白质代谢32hr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第8章蛋白质代谢32hr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资源描述:

《第8章蛋白质代谢32hr》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章蛋白质代谢32hr(5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八章第八章 蛋白质代谢蛋白质代谢第一节第一节 蛋白质消化吸收及营养作用蛋白质消化吸收及营养作用 一、消化一、消化 蛋白酶作用下水解蛋白酶作用下水解 消化过程消化过程:唾液不含蛋白酶;:唾液不含蛋白酶;蛋白消化从胃开始;蛋白消化从胃开始;蛋白消化主要在小肠。蛋白消化主要在小肠。胃酸(胃酸(pH1.5-2.5)作用:)作用:防腐剂,可杀死微生物、外来细胞。防腐剂,可杀死微生物、外来细胞。促进蛋白质变性、松散,多肽链易被蛋白酶水解。促进蛋白质变性、松散,多肽链易被蛋白酶水解。激活胃蛋白酶原。激活胃蛋白酶原。凝乳作用:胃蛋白酶对乳中的酪蛋白有凝乳作用。凝乳作用:胃蛋白酶对乳中的酪蛋白有凝乳作用。凝乳

2、作用对婴幼儿很重要,乳汁凝乳作用对婴幼儿很重要,乳汁凝块,在胃中停凝块,在胃中停 留较长时间,以利消化。留较长时间,以利消化。1外源性蛋白在消化道中的水解:外源性蛋白在消化道中的水解:外源性蛋白进入消化道,经消化道酶水解成外源性蛋白进入消化道,经消化道酶水解成AA、少、少 量二肽、三肽而被吸收,消化主要在小肠中。量二肽、三肽而被吸收,消化主要在小肠中。常见的蛋白水解酶:常见的蛋白水解酶:内肽酶:水解肽链内部的肽键,产物:小肽。内肽酶:水解肽链内部的肽键,产物:小肽。胃蛋白酶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糜蛋白酶 弹性蛋白酶弹性蛋白酶 外肽酶(产物:自由外肽酶(产物:自由AA)羧肽酶:从羧

3、基末端水解肽键。羧肽酶:从羧基末端水解肽键。氨肽酶:从氨基末端水解肽键。氨肽酶:从氨基末端水解肽键。二肽酶:二肽二肽酶:二肽AA2内源性蛋白质:由细胞内溶酶体分泌的各种蛋白酶内源性蛋白质:由细胞内溶酶体分泌的各种蛋白酶 水解。水解。微生物(植物):细胞内可产生各种蛋白水解酶:微生物(植物):细胞内可产生各种蛋白水解酶:胞内酶胞内酶 胞外酶。胞外酶。二、营养作用二、营养作用(一)(一)N平衡平衡 1总总N平衡:摄入量平衡:摄入量=排出量排出量 蛋白质合成、分解处于动态平衡。正常成年人。蛋白质合成、分解处于动态平衡。正常成年人。2正正N平衡:摄入量排出量平衡:摄入量排出量 部分摄入的部分摄入的N用

4、于体内蛋白质合成。用于体内蛋白质合成。如:正在生长的儿童,孕妇、恢复期的病人。如:正在生长的儿童,孕妇、恢复期的病人。3负负N平衡:摄入量排出量平衡:摄入量排出量 体内蛋白质消耗增加,合成减慢。体内蛋白质消耗增加,合成减慢。如:饥饿、消耗性疾病患者。如:饥饿、消耗性疾病患者。(二)蛋白质生理需要量(二)蛋白质生理需要量 实验证明:实验证明:70Kg成年人有成年人有400g/day蛋白质在体内蛋白质在体内 变化。变化。其中:其中:1/4降解,需外源蛋白质补充。降解,需外源蛋白质补充。3/4在体内循环。在体内循环。不进食时,最低分解量:不进食时,最低分解量:20g/day。成人最低需要量:成人最低

5、需要量:30-50g/day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蛋白质需要量:我国营养学会推荐蛋白质需要量:80g/day(成人)(成人)(三)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三)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人和动物需要但不能自行合成,必须从食物获得。人和动物需要但不能自行合成,必须从食物获得。包括:苯包括:苯(Phe),色,色(Try),赖,赖(Lys),蛋,蛋(Met),亮亮(Leu),异亮,异亮(Ile),苏,苏(Thr),纈,纈(Val)半必需半必需AA:合成速度较慢,常常可满足自身机体、组织需要。合成速度较慢,常常可满足自身机体、组织需要。

6、如:组(如:组(His),精(),精(Arg)非必需非必需AA:可由人和动物自身合成。:可由人和动物自身合成。植物和微生物可从糖为原料合成全部所需氨基酸。植物和微生物可从糖为原料合成全部所需氨基酸。(四)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四)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结论:结论: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其所含必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其所含必 需氨基酸的需氨基酸的种类、含量及比例种类、含量及比例是否与人体所需的是否与人体所需的 相近似,越近似,营养价值越高。相近似,越近似,营养价值越高。一般:动物蛋白质营养价值一般:动物蛋白质营养价值 植物蛋白,植物蛋白,酵母营养高。酵母营养高。(五)蛋白质

7、营养的搭配(五)蛋白质营养的搭配 各种动植物蛋白,不一定具备或充分具备所有的氨各种动植物蛋白,不一定具备或充分具备所有的氨 基酸,吃单一食物蛋白难免引起营养不良,食物来基酸,吃单一食物蛋白难免引起营养不良,食物来 源要多样化,注意营养平衡。源要多样化,注意营养平衡。蛋白质的互补作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如果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如果必需氨基酸 能互相补充,可以提高营养价值。能互相补充,可以提高营养价值。如:谷类:如:谷类:Lys少,少,Try多多 豆类:豆类:Lys多,多,Try少少 二者混合食用可互补。二者混合食用可互补。第二节第二节 氨基酸代谢

8、氨基酸代谢高等动物体内氨基酸的代谢概况:高等动物体内氨基酸的代谢概况:体内各种体内各种AA都有都有NH2和和 COOH,所以,所以 有共同代谢途径有共同代谢途径 共性。共性。一、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一、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类型:氧化脱氨类型:氧化脱氨 非氧化脱氨非氧化脱氨 氨基移换(转氨)作用氨基移换(转氨)作用*联合脱氨联合脱氨*1氧化脱氨氧化脱氨 在酶催化下经氧化脱去氨基的过程。在酶催化下经氧化脱去氨基的过程。主要的酶主要的酶:LAA氧化酶氧化酶 DAA脱脱H酶酶 氨基酸脱氨基酸脱H酶酶如:如:L谷氨酸脱谷氨酸脱H酶:不需氧脱酶:不需氧脱H酶,酶,NAD(P)为辅为辅 酶,存在比较广泛。酶,

9、存在比较广泛。该酶反应是联系糖代谢的重要反应。该酶反应是联系糖代谢的重要反应。2转氨作用:转氨作用:定义:定义:转氨酶催化下,转氨酶催化下,AA与与酮酸之间发生酮酸之间发生 氨基转移,一个氨基转移,一个AA分子中的分子中的NH2转移到一转移到一 个个酮酸的酮基上。使酮酸的酮基上。使酮酸变成相应的酮酸变成相应的 AA,原,原AA失去氨基成相应的失去氨基成相应的酮酸。酮酸。反应:反应:参加转氨的参加转氨的酮酸主要有:酮酸主要有:酮戊二酸酮戊二酸 Glu 体内大多数体内大多数AA能与能与酮戊二酸转氨生成相应的酮戊二酸转氨生成相应的 酮酸和谷酮酸和谷AA。已发现已发现50多种转氨酶,除多种转氨酶,除G

10、ly、Lys、Pro、Thr外,外,其余其余AA均可转氨。均可转氨。其中其中最重要的转氨酶最重要的转氨酶是:是:谷丙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谷AA与与与与-酮戊二酸体系酮戊二酸体系 谷草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谷AA与草酰乙酸与草酰乙酸 3联合脱氨作用联合脱氨作用 过程:过程:转氨转氨氧化脱氨(转氨酶氧化脱氨(转氨酶L谷谷AA脱脱H酶)酶)某一某一AA的的NH2借借转氨转氨作用转到作用转到-酮戊二酸分子上,生成酮戊二酸分子上,生成 相应的相应的酮酸和谷酮酸和谷AA;然后谷然后谷AA在在L谷谷AA脱脱H酶催化下酶催化下脱去氨基脱去氨基,又生成,又生成 -酮戊二酸。酮戊二酸。结果:结果:-AA脱去脱去NH2转

11、变成转变成酮酸和酮酸和NH3;-酮戊二酸是氨基传递体,在联合脱氨中未消耗。酮戊二酸是氨基传递体,在联合脱氨中未消耗。骨骼肌、心肌中,骨骼肌、心肌中,L谷谷AA脱脱H酶活性不高,酶活性不高,以其他方式脱氨。以其他方式脱氨。4嘌呤核甘酸循环(嘌呤核甘酸循环(Purine Nueleatides CyclPNC)七十年代提出,主要方式脱氨。七十年代提出,主要方式脱氨。需要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延胡索酸酶,苹果酸酶需要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延胡索酸酶,苹果酸酶 等协调作用完成转氨过程。等协调作用完成转氨过程。二、氨基酸脱羧作用二、氨基酸脱羧作用 氨基酸脱羧作用是机体组织中一种常见的变化,脱氨基酸脱羧作用是

12、机体组织中一种常见的变化,脱羧形成一羧形成一 级胺和级胺和CO2。脱羧在量上不占重要位置,但。脱羧在量上不占重要位置,但其产物都有重要生理作用,有些胺对动物有毒。其产物都有重要生理作用,有些胺对动物有毒。反应通式:反应通式:脱羧酶专一性很高,一般一种脱羧酶专一性很高,一般一种AA有一种脱羧酶。有一种脱羧酶。辅酶:除组辅酶:除组AA脱羧不需辅酶外,其它均以磷酸吡哆脱羧不需辅酶外,其它均以磷酸吡哆 醛为辅酶。醛为辅酶。组组AA 组胺:组胺:一种强烈的血管舒张剂,有降血压用,浓度过低可一种强烈的血管舒张剂,有降血压用,浓度过低可 引起虚脱。引起虚脱。组胺可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组胺可刺激胃酸和胃

13、蛋白酶的分泌。谷谷AA 氨基丁酸:氨基丁酸:脑中含量高,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止作用。脑中含量高,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止作用。VB6为谷为谷AA脱羧酶辅酶。脱羧酶辅酶。故故B6可增加该酶的活性,生成大量的可增加该酶的活性,生成大量的氨基酸,氨基酸,抑抑制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抑抑制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三、氨基酸脱氨脱羧产物的去路三、氨基酸脱氨脱羧产物的去路 脱氨:脱氨:NH3 酮酸(酮酸(AA骨架的代谢)骨架的代谢)脱羧:脱羧:CO2,胺,胺 1NH3的代谢的代谢 NH3去向:废物去向:废物排泄排泄 N源源转化,储存(尤其植物)转化,储存(尤其植物)体内体内NH3来源:外源来源:外源从消化道吸收从消化

14、道吸收 (肠道细菌的腐败作用)(肠道细菌的腐败作用)内源内源AA脱氨及其它含脱氨及其它含N物产生。物产生。NH3的毒性的毒性 在人及动物体内氨是一种有毒物质,特别对神经系统在人及动物体内氨是一种有毒物质,特别对神经系统 有害,有害,动物实验证明:血氨浓度动物实验证明:血氨浓度 5mg,动物立即死亡。,动物立即死亡。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NH3在体内堆积。在体内堆积。正常人血氨浓度正常人血氨浓度0.1mg。NH3在体内转化为:尿素(动物排泄)在体内转化为:尿素(动物排泄)尿酸(动物排泄)尿酸(动物排泄)NH3(动物排泄)(动物排泄)含含N物物 AA,含,含N碱,碱,NH4+等。

15、等。2-酮酸的代谢酮酸的代谢AA的的C骨架的代谢骨架的代谢 -酮酸:酮酸:R-CO-COOH 合成非必需合成非必需AA 通过氨基化作用通过氨基化作用 氧化供能氧化供能产生产生CO2,H2O 转变成糖或脂类转变成糖或脂类 合成非必需合成非必需AA 通过氨基化作用通过氨基化作用 方式:氧化脱氨、转氨、联合脱氨的逆反应。方式:氧化脱氨、转氨、联合脱氨的逆反应。氧化供能氧化供能 产生产生CO2,H2O 途径:各种氨基酸分别形成五种中间产物途径:各种氨基酸分别形成五种中间产物TCA 乙酰乙酰CoA -酮戊二酸酮戊二酸 AA 草酰乙酸草酰乙酸 TCA CO2,H2O 延胡索酸延胡索酸 琥珀酰琥珀酰CoA

16、转变成糖或脂类转变成糖或脂类 1AA在体内转变成糖在体内转变成糖 糖原糖原 生糖生糖AA(多数)(多数)。生糖生糖AA:在体内可转变成糖的:在体内可转变成糖的AA。C骨架按糖代谢途径进行代谢骨架按糖代谢途径进行代谢 糖异生糖异生 2AA参与脂代谢参与脂代谢生成酮体生成酮体 生酮生酮AA。(少数)(少数)生酮生酮AA:在体内可转变成酮体的:在体内可转变成酮体的AA。AA即可生成糖,又可生成酮体即可生成糖,又可生成酮体 生糖兼生酮生糖兼生酮AA 第三节第三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一、遗传密码一、遗传密码遗传密码:遗传密码:编码氨基酸的核苷酸序列。编码氨基酸的核苷酸序列。密码子:密码子:

17、核酸分子上三个连续的核苷酸形成的三联体称核酸分子上三个连续的核苷酸形成的三联体称 为密码子,每个密码子代表一种氨基酸。为密码子,每个密码子代表一种氨基酸。A U G1961-1965年,确定了年,确定了20种种AA的密码子。的密码子。遗传密码表遗传密码表二、遗传密码的重要性质(基本特点)二、遗传密码的重要性质(基本特点)1不重叠不重叠 每个三联体密码独立的代表一种每个三联体密码独立的代表一种AA,沿,沿5 3 方方 向逐个阅读核苷酸。向逐个阅读核苷酸。2密码子通用性和变异性密码子通用性和变异性 各种生物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从细菌到人都适用。各种生物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从细菌到人都适用。不同生物

18、中不同密码的使用频率不同。不同生物中不同密码的使用频率不同。通用性不是绝对的。通用性不是绝对的。如:人线粒体的密码与通用的遗传密码不完全相同。如:人线粒体的密码与通用的遗传密码不完全相同。UGA不再是终止密码不再是终止密码 色色AA的密码的密码 结论:结论:遗传密码并非完全通用,而是近于完全通用。遗传密码并非完全通用,而是近于完全通用。3简并性和摆动性简并性和摆动性 一种一种AA可由几种密码子编码叫简并性,编码相同可由几种密码子编码叫简并性,编码相同 AA密码子称为密码子称为同义密码子同义密码子。Trp(色)、(色)、et(蛋)只有一个密码子。(蛋)只有一个密码子。简并性主要发生在密码子的第三

19、位核苷酸的变化。简并性主要发生在密码子的第三位核苷酸的变化。mRNA密码子与密码子与tRNA 反密码子配对时,密码子第反密码子配对时,密码子第 1、2位碱基配对严格,第位碱基配对严格,第3个碱基可有一定变动。个碱基可有一定变动。4无间隔性无间隔性连续性连续性 密码子之间是连续的,无其它核苷酸隔开。密码子之间是连续的,无其它核苷酸隔开。密码子被识别阅读时,从起始密码子开始,直到终止密码子被识别阅读时,从起始密码子开始,直到终止 密码子密码子 为止。为止。密码中插入或减去一个碱基使后面的密码发生错位密码中插入或减去一个碱基使后面的密码发生错位 遗码突变。遗码突变。5方向性方向性 翻译时,密码子阅读

20、方向从翻译时,密码子阅读方向从mRNA的的5 3 。6起始密码子起始密码子AUG(Met、fMet)GUG(Val)终止密码子终止密码子UAG,UAA,UGA,不编码任何,不编码任何 氨基酸。氨基酸。三、三、mRNA,rRNA,t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1tRNA 搬运氨基酸工具,特定氨基酸需专门的搬运氨基酸工具,特定氨基酸需专门的tRNA搬运。搬运。在酶作用下,在酶作用下,tRNA与特定的氨基酸结合成为氨基酰与特定的氨基酸结合成为氨基酰 tRNA AA-tRNA;tRNA反密码子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反密码子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mRNA的密的密 码子配合,使氨基酸对

21、号入座,排成一定顺序。码子配合,使氨基酸对号入座,排成一定顺序。2rRNA的作用的作用 rRNA与蛋白质结合成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与蛋白质结合成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 场所,将场所,将tRNA搬运来的氨基酸缩合成肽。搬运来的氨基酸缩合成肽。核糖体的结构:由核糖体的结构:由2个亚基组成。个亚基组成。核糖体的核糖体的功能部位功能部位:30S和和50S亚基的接触面亚基的接触面 上有上有mRNA结合位点。结合位点。50S亚基上有亚基上有2个结合位点:个结合位点:氨基酰位点(氨基酰位点(A位点):与新进入位点):与新进入AA-tRNA结合。结合。肽酰位点(肽酰位点(P位点):与延伸中肽酰位点):与

22、延伸中肽酰-tRNA结合。结合。核糖体的核糖体的功能功能:识别识别mRNA上的起始位点,并开始翻译。上的起始位点,并开始翻译。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正确配对。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正确配对。合成肽键。合成肽键。(三)(三)mRNA的功能的功能 蛋白质合成的模板,指导肽链的合成。蛋白质合成的模板,指导肽链的合成。mRNA的核苷酸顺序决定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顺序。的核苷酸顺序决定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顺序。53AUGAUGUAAUAA读码框架读码框架读码框架读码框架核糖体识别部位核糖体识别部位核糖体识别部位核糖体识别部位原核生物原核生物mRNA四、密码子的识别四、密码子的识别:反密码子反密码子 密码子密码子 t

23、RNA的的反密码子反密码子通过碱基配对通过碱基配对识别识别mRNA密码子密码子。tRNA的上的的上的AA对识别密码子没有影响,对识别密码子没有影响,tRNA分子分子 本身起着决定作用。本身起着决定作用。3553Phe112312 3五、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原核生物)五、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原核生物)氨基酸的氨基酸的活化活化:形成氨基酰:形成氨基酰tRNA(AA-tRNA)。)。肽链合成的肽链合成的起始起始:形成:形成 70S起始复合物。起始复合物。肽链肽链延伸延伸:结合(进位):结合(进位)新新AA-tRNA进入核糖体进入核糖体A位。位。转肽转肽形成肽键。形成肽键。脱落脱落转肽后,转肽后,P位上的

24、位上的tRNA脱落。脱落。移位移位核糖体沿核糖体沿mRNA 5 3 方向移动一方向移动一 个密码的距离;个密码的距离;肽酰肽酰-tRNA从核糖体的从核糖体的A位移到位移到P位。位。肽链合成的肽链合成的终止终止 肽链的肽链的折叠和加工折叠和加工处理处理1AA的活化的活化形成蛋白质时,氨基酸之间以肽键相连。形成蛋白质时,氨基酸之间以肽键相连。一个一个AA的的-COOH与另一个与另一个AA的的-NH2反应,从热力学反应,从热力学观点上看是困难的,只有观点上看是困难的,只有-COOH活化才能反应。活化才能反应。活化方式:活化方式:氨基酰氨基酰tRNA合成酶(合成酶(E)催化、)催化、ATP供能供能,A

25、A的的-COOH与与tRNA 的的3-OH成酯键,形成酯键,形 成氨基酰成氨基酰tRNA(AA-tRNA)AA+ATP+E AA-AMP-E +PPi (复合物)(复合物)复合物复合物AA-AMP-E上活化的上活化的AA转到转到tRNA3-OH,形成氨基酰形成氨基酰tRNA(AA-tRNA):):AA-AMP-E +tRNA AA-tRNA +E+AMP2肽链合成的起始肽链合成的起始 起始密码子(起始密码子(Initiation codon)合成多肽并非从合成多肽并非从mRNA 5 末端第一个核苷酸开始,末端第一个核苷酸开始,被翻译的第一个密码子多位于被翻译的第一个密码子多位于5 端第端第25

26、个核苷酸后。个核苷酸后。起始密码子为起始密码子为AUG,少数为,少数为GUG。起始起始AA为为Met Met+tRNAf Met-tRNAf fMet-tRNAf 甲酰甲酰-FH4(甲酰化)(甲酰化)3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30S-IF3+mRNA+fMet-tRNAf 30S起始复合物起始复合物30S起始复合物起始复合物 7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30S起始复合物起始复合物+50S 70S起始复合物起始复合物 tRNA-fMet进入核糖体进入核糖体P位点,位点,A位点空着,准备接受位点空着,准备接受 另一个另一个AA-tRNA。fMet-tRNAf进入核糖体进入

27、核糖体P位点。位点。需起始因子需起始因子IF1,IF2,IF3,需,需GTP供能。供能。70S起始复合物起始复合物50S3肽链的延伸肽链的延伸(1)进位(结合)进位(结合)按碱基互补规则,一个按碱基互补规则,一个 新的新的AA-tRNA进入进入70S复复 合物合物A位点。位点。需两种延伸因子需两种延伸因子EF-Tu,和和EF-Ts的作用;的作用;需需GTP供能。供能。(2)转肽转肽 肽酰转移酶催化,肽酰转移酶催化,P位上位上tRNA携携带的带的fMet转移给转移给A位点上新进入的位点上新进入的氨酰氨酰-tRNA的氨基,形成的氨基,形成1个肽键;个肽键;P位上的位上的tRNA成为空负载;成为空负

28、载;A位上的位上的tRNA负载一个二肽;负载一个二肽;转肽反应需转肽反应需GTP,ATP参与。参与。(3)脱落脱落 转肽后,转肽后,P位上空载的位上空载的tRNA脱落。脱落。(4)移位移位 移位酶作用,核糖体沿移位酶作用,核糖体沿mRNA 5 3 方向相对位方向相对位 移移1个密码子距离,使肽酰基个密码子距离,使肽酰基-tRNA(P-tRNA)从核糖体从核糖体A位位P位移动。位移动。A位空出,以使第三个位空出,以使第三个AA-tRNA进入。进入。此过程需此过程需GTP供能。供能。以上过程:以上过程:进位进位转肽转肽脱落脱落移位重复进行移位重复进行,核糖体,核糖体沿沿mRNA每移动一个密码单位,

29、肽链加长一个每移动一个密码单位,肽链加长一个AA单位,单位,直到直到mRNA终止密码子出现在核糖体终止密码子出现在核糖体A位点为止。位点为止。肽链延伸的方向由肽链延伸的方向由N C端。端。4肽链合成的终止肽链合成的终止 肽链合成进行到肽链合成进行到mRNA的的终止密码子终止密码子UAA,UAG,UAA,UAG,UGA UGA出现出现在核糖体在核糖体 A位位时。时。1终止因子终止因子RF识别识别mRNA的终止密码子,并结合到的终止密码子,并结合到A 位点。位点。2RF使肽酰转移酶活性改变,促使肽酰使肽酰转移酶活性改变,促使肽酰tRNA间的酯间的酯 键水解,新合成的多肽从核糖体上释放出来。键水解,

30、新合成的多肽从核糖体上释放出来。3RF促使促使tRNA(无负载无负载)从核糖体释放。从核糖体释放。tRNA从从70S核糖体脱落,核糖体离开核糖体脱落,核糖体离开mRNA,同时,同时 IF3与与30S结合,开始新一轮合成。结合,开始新一轮合成。5肽链的折叠和加工处理肽链的折叠和加工处理 肽链合成后需加工(修饰)才成为有活性的蛋白。肽链合成后需加工(修饰)才成为有活性的蛋白。(1)肽链末端的修饰)肽链末端的修饰 N端切去端切去fMet;切去甲酰基;切去甲酰基;从从N端切去几个端切去几个AA。(2)AA共价修饰共价修饰 磷酸化(糖原磷酸化酶)磷酸化(糖原磷酸化酶)乙酰化(组蛋白)乙酰化(组蛋白)甲基

31、化(甲基化(Cytc,肌肉蛋白),肌肉蛋白)糖基化(糖蛋白)糖基化(糖蛋白)羟基化羟基化(3)肽链水解修饰)肽链水解修饰 切去一段肽链切去一段肽链(4)S-S形成形成 在链内或链间形成在链内或链间形成S-S,有助于蛋白质空间结构,有助于蛋白质空间结构 形成。形成。六、蛋白质合成总结:六、蛋白质合成总结:条件:条件:模板:模板:DNA mRNA(直接)(直接)能量:能量:GTP,ATP。每合成一个肽键至少需每合成一个肽键至少需4个高能键。个高能键。原料:原料:20种种AA。载体:载体:tRNA 场所:核糖体,需多种蛋白因子场所:核糖体,需多种蛋白因子IF,EF,RF 密码阅读方向:密码阅读方向:沿沿mRNA 5 3 。肽链延伸方向:肽链延伸方向:N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