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作品解说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63254198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绘画作品解说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绘画作品解说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绘画作品解说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绘画作品解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绘画作品解说(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019 文森特凡高(荷兰, 1853-1890年) 梧桐树群1889年/oil on canvas,73.40 x 91.80厘米 文森特凡高是这样一位艺术家,我们可以凭借他将艺术史一分为二。就像人们感叹 “在凡高之前,丝柏仅仅是丝柏而已”一样,在凡高之后,“艺术家”这一概念也被彻底改变。焦虑、疯狂、执著、宗教般虔诚、一辈子的受难、对生活的渴望,凡高的问题成为其后所有艺术家必须面对的问题,即使今天也无法逃避。 我们都知道他同弟弟的手足之情,提奥除了给予哥哥经济上的资助,同时也是他精神上的支柱。从凡高写给提奥的大量书信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其绘画思想的发展脉络。关于这幅梧桐树群,凡高在1889年

2、12月的信中这样写道:“我最近的一次写生是关于村庄的风景。在那里,修路工人和村民每天都在巨大的梧桐树下辛苦地工作着。”他试图用画笔捕捉发黄的叶子,并以强烈的色彩和颤动的笔法,给景色注入了紧张的活力。油画上部,树冠组成了一个黄色的华盖,投下一片明亮的影子凡高一直将这种黄色和永恒联系在一起。我们不知道画面中那些偶然经过的小人儿姓氏名谁,也不知道巨大的梧桐树后隐藏着什么秘密。但我们对这一切探究的兴趣或许都源于凡高,是艺术家在每一块颜料和每一笔线条中赋予了恒久的精神性。 020 文森特凡高(荷兰, 1853-1890年) 圣雷米的白杨1889年 oil on fabric,61.60 x 45.70厘

3、米 这幅圣雷米的白杨与梧桐树群一样,都是画家的晚期代表作。凡高仅仅活了37岁,绘画生涯仅仅10年,却创作出了800多幅油画和为数更多的素描作品。在1888年与高更发生激烈冲突而诱发了精神病后,第二年4月,凡高住进了圣雷米的圣保罗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由于他的病情是间歇性的,医生很快就同意了他可以在别人的陪同下到医院外面散步。这幅气势宏大的风景画作于同年10月,在给弟弟的信中,他写道:“我作了一幅写生画,是两棵倚山而立的白杨树。” 高大的白杨树倾斜而缠绕,像凡高笔下的丝柏树一样,产生了向上旋转升腾的动感。此外,凡高以深浅不同的蓝色短粗笔调表现天空,这是凡高的标志性画法。 021 保罗高更(法国, 1

4、848-1903年) 在浪中 1889年/oil on fabric,92.50 x 72.40厘米 保罗高更是 “后印象派三杰”之中最具叛逆精神的一个。他对现代文明的厌恶使他最终逃离法国,然而即使是远离欧陆的海岛也并非世外桃源,那里没有琴声悠扬的曼陀林,轻歌曼舞的姑娘,有的只是穷困、热病,以及到哪里也躲不掉的欧洲文明。 1888年底,在法国南部与凡高发生激烈冲突之后,高更一溜烟地逃回了巴黎。此后,在1891年启程远赴塔希提岛之前的两年间,高更不停地来往于布列塔尼和巴黎之间。这件作品便是高更在布列塔尼南海岸的阿旺桥村创作的,属于阿旺桥时期一幅具有开创意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原始情感的关注。高更坚

5、信,艺术不能仅仅照搬自然,而要通过扭曲、夸大和强化以阐释其内在意义。他特意使用粗犷的线条、简约的形式和更加响亮的补色,以阐释其原始主义风格。而这种风格同这幅画的象征意义是紧密结合的:一个裸体女人跳进大海,象征心灵趋进自然。1889年,在浪中一画出现在第一届象征派画展上。对于探索梦幻和想象王国的象征派画家来说,高更就是领袖。 022 爱德华维亚尔(法国, 1868-1940年) 韦普勒咖啡馆1908-1912年 1908年爱德华维亚尔和他的母亲在克利齐广场附近租到公寓后,去了韦普勒咖啡馆庆祝。很多年以后,这座大楼被卖掉了,维亚尔看见楼被摧毁时潸然泪下。但是,韦普勒咖啡馆得以幸存。巴黎诗人法尔格把

6、这间巨大的咖啡馆描绘成“同海洋油轮那么大”,“向所有、各种灵魂都敞开着”。有很多人都描绘过这间咖啡馆,在所有的这些描绘中,维亚尔的这一幅或许是最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一幅。 空间博大而开阔,全然没有了他早期受神秘印象所引起的心理压抑,如此轻松,几乎像是其好友博纳尔的作品了。 023 乔凡尼塞冈蒂尼(Italian, 1858-1899年) 松树1897年 意大利画家塞冈蒂尼最显著的绘画技巧,是通过明亮的色彩表现出来的,他将其应用于平行的笔画中,创造出一种异常有活力的画面。塞冈蒂尼一生极为短暂,最后10年是在瑞士度过的,在那里他结交了一些象征派艺术家。 这幅作品描绘了从高山森林倾泻而下的一条小溪。从传

7、统意义上来讲,这本该是一幅很大的油画,或者说,创作尚未完成。因为在画面的右下方,泻落的溪水似乎消失了,只剩下红色涂料覆盖的地面表层。塞冈蒂尼或许是想表现扭曲盘绕的松树,在艰苦的环境中挣扎生存的意志力。就像他写的诗句:“红色的杜鹃花象征永恒的爱,与之呼应的是,常青的松树象征永恒的希望,有活力的水从坚硬的岩石中喷流而出,它们都是永恒的象征。” 024 奥迪隆雷东(法国, 1840-1916年) 瓶花1905年 oil on fabric,73.00 x 59.00厘米 生活于印象主义时代的雷东,作品却处处体现着神秘的情感、内心的想象。象征派领袖高更在谈到雷东的作品时,这样写道:“他的梦想在他的作品

8、中变成了现实;在他的作品里,所有的植物、胚胎在本质上都是人类,生活在我们周围;当然,它们也同我们一样承担着痛苦从他的作品中,我看到的只有发自内心的语言。” 他早期的作品主要大多是黑白两色绘画,描绘出一个充满奇人怪物的虚幻的世界;据说有个植物学家是他的主要顾问。在他随后的绘画生涯中,他开始使用丰富而浓重的色彩。在这幅油画中,雷东在植物学方面的知识表现得淋漓尽致,花朵明亮的色彩有力地刺激着人的感官。雷东既要表现自然,也避免了客观描述,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创造出一种“花乃梦中之花“的境界。 025 保罗塞尚(法国, 1839-1906年) 小溪 1895-1900年oil on fabric,59.20

9、 x 81.00厘米 塞尚有“现代艺术之父”的美称,不但影响了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还是现代艺术形式的开山鼻祖。塞尚的经历同样证明了不理会旁人的讥笑与冷落,持之以恒地坚持自我探索的重要性。 塞尚的理想是在印象派中,注入博物馆般坚实而恒久的品质。现在我们见到的是他最典型的风格。这是他深思熟虑,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重新修改润色的结果。同时,也形成了他注重质感与形式感的独特风格。但在创作生涯的后期,这种厚涂的颜料开始变薄,到了晚期,则接近透明的水彩风格。小溪恰好是这一透明风格的代表,画中的景物让人想起受塞尚推崇的毕沙罗曾描绘过的矮树丛。画面中,聚集到中心的树枝组成了一个松散但又立体的三角形,树叶、丛林和

10、流水在轻墨淡彩中相映成趣。小溪蜿蜒流向远方,映衬出层叠的水面。举重若轻的气度标志着大师的风格已臻化境。 026 莫里斯德尼(法国, 1870-1943年) 穿绿裙子的伊娃?默里尔1891年 德尼排斥老师所教授的自然主义风格,却追随高更进入了象征派的魔法森林。他小心翼翼地将先锋派的风格糅合进他的创作中,他的许多作品都有一种娓娓道来、诗歌般的意境。 德尼还是一位极有影响力的理论家,他宣称,一幅画在成为一幅画之前,首先是“把颜色按照某种秩序组合成的一个平面”,由此奠定了许多现代评论的基础。但是,作为虔诚的天主教徒,德尼激进的先锋主义并未完全彰显,他的主要作品都是置于宗教或世俗背景之下的。这幅肖像画是

11、德尼的早期作品,画中的年轻女子即将成为他的嫂子,她那颇有些古怪的姿态暗示了她钢琴师的职业。 027 爱德蒙得弗朗西斯?阿芒-让(法国, 1858-1936年) 女人像 1891年 oil on fabric,84.40 x 89.50厘米 每一代艺术家都会面对他们的前辈,因此他们都在试图去创造一种新颖的现实。即使是印象派画家在画展和美术馆中大行其道的时候,一批更年轻的艺术家就已开始在19世纪的欧洲艺术中自由创新了。波德莱尔曾这样说道:“现实本身只存在于梦里”对于年轻一代的艺术家来说,这是一种具有传奇色彩的由新艺术运动所推动的梦。 尽管阿芒-让也创作一些类似英国拉斐尔前派的叙事性作品,但他最喜爱

12、表现的主题却是具有神秘气质的女性。这幅肖像画中悲哀而梦幻的气氛不禁让我们神情忧郁。阿芒-让仰慕象征派诗人马拉美和魏尔伦,他的绘画风格也受到从皮维德到博纳尔的影响。他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介入到一种主观神秘的经验主义领域。 028 皮埃尔博纳尔(法国, 1867-1947年) 甜点,或餐后1920年/ oil on fabric,76.20 x 80.00厘米 不停地在象征派的装饰风格和印象主义之间徘徊不定的博纳尔,最终将二者融为一体,也因此,开创了一种崭新的绘画风格。微妙的色彩变化,以及琐碎的笔痕,流畅有序地将远近物体联系在了一起。在他的绘画中,一方面,运用印象派画家所擅长的表达手法,让流光溢

13、彩的光影变化鲜活地跳跃在画面上;一方面,又表现另一个熠熠生辉的世界,这是一个反映画家内心思想的世界。这时,画面中光色运动不单单是为了体现某个物体的存在,更是对过去的缅怀和对欲望的渴求。 在博纳尔大部分作品中都有他的妻子马瑟。尽管她年长于博纳尔,而且在他们的朋友中也不受欢迎,马瑟的美丽还是不断地激发着博纳尔的绘画灵感。在他的作品中,马瑟始终是那么年轻。即使四十多年过去了,甚至在她去世以后,她带给博纳尔的关于性爱的遐想依然体现在他的绘画中。这幅画描绘了马瑟与博纳尔的好友奥迪隆?雷东之子阿里闲坐在餐桌旁的情景。 029 皮埃尔博纳尔(法国, 1867-1947年) 到南特的路1929年oil on

14、fabric,69.2 x 66.2厘米 博纳尔写道,在南方的圣托佩斯他发现了颜色,而一旦发现了,它竟变得无处不在,甚至还出现在通往绿灰相间的卢瓦尔河谷的路上。马赫特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他们俩经常穿梭于各个温泉疗养地。博纳尔喜欢旅行,而与莫奈的友情更激发了他对自然风光的喜爱,莫奈使博纳尔坚信艺术源于对自然的热爱。他开始连续很多天出去散步,背包里只装着一个素描簿;两年以后,这个场景也会出现在一个素描簿上。 莫奈在其创作生涯的后期,已经完成了从印象派画风到抽象主义的转变,而对于博纳尔来说,印象主义等同于个人性,而且教会了他去寻找色彩,即使在一条小路上沉思漫步,也不例外。自然的美景驱散了他家庭生活的阴霾,这幅作品的格调比起他当时的心情更显得轻松、愉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