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 文献综述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63224028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自我效能感 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自我效能感 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自我效能感 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自我效能感 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我效能感 文献综述(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对课堂参与的影响文献综述一、前言自我效能感理论对于自我控制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自我效能感 理论的界定、影响、形成因素以及自我效能感在教育学习领域最新进展,包括对 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以及对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师自身信 念的影响。通过对自我效能感理论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我 国相关研究取得的成就以及不足之处,本文力求以新的视角来深入对该理论的探 索运用,取得一定的创新与发展。二、自我效能界定、影响及其形成因素1. 自我效能感的界定“自我效能感”这一理论最早是由班杜拉 1977 年首次提出的。班杜拉将其 界定为为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

2、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 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此外,其他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也有不同的界定,如: “是使得个体能够有效地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是个人对自己能否进 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的进行 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周国涛、戚立夫)”等。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 的界定不同,但是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2.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行为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即具有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对活动的选择具有不同的偏好方向,并且对于同一活动,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个体对活

3、动的坚持能力不同(2)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容易把 困难估计的比实际更大,在问题与困难面前表现出更多的担忧与畏惧 ,而自我 效能感高的人则相反。(3)影响人们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人对新 行为的获得类型、获得速度有所不同以及对于习得行为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4)影响活动时的情绪。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在活动时情绪较高,表现 的较为轻松,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则相反。3.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有四个方面的经验:(1)直接经验。指个体得自以往实际从事同类工作任务的成败经验。成功 的经验往往会增加个体的自我

4、效能感,并且不断的成功会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 感,而失败的经验的作用则相反。同时,人们对于行为成败的归因方式,也会影 响自我效能感的评价。(2)替代经验。即间接经验,指个体通过观察学习示范者的的行为而获得 的自我效能感。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 自我效能感,反之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3)言语的指导作用。即通过他人的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来改变自 我效能感。但是,有研究指出,通过这种方式建立的自我效能感并不能持久。(4)情绪的唤起。班杜拉认为,高度紧张的情绪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因而使得自我效能感降低三、自我效能感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目前我国对于

5、自我效能感理论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学生学习 动机、学习成绩、学习行为以及少部分研究教师行为、教师自我信念。下面按研 究对象对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介绍。1. 学生学业成绩学习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表现。学习自我效能感指个体 的学业能力信念,是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 的自信程度的评价,是个体对控制自己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 断。学习自我效能感包括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两个独立的 维度。能力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学业,取得良好成绩和避 免学业失败的评估;行为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能否达到学习目

6、 标的评估,是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学习成 绩的,不管是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还是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学习能力自我效能 感还可以通过影响认知策略来间接影响学业成就;另外,自我效能感在成功归因 和学业成就也可起到中介的作用。在考试焦虑和考试成绩之间也是中介作用。2. 学生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直接影响表现为已感知的自我效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方 法过程。自我效能感能预测学生努力的两个尺度:作业等级和精力花费。研究表 明: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学生由于学习动机较为强烈,因此他们花费在学业上的精 力是对于那些自我效能感是多的,并且他们学习的动机较多的是内在的,而不是 外在的。3.

7、学生学习行为自我监控学习行为是指个体对其从事的学习活动所进行的自我调节与控制 行为。与学习成绩有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学生的组织、评价、 计划、目标设置、控制等学习自我监控行为都呈现出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越 强,越易采用自我监控的学习行为。策略型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自我监控学习能力, 所谓策略型学习者就是指能够为自己学习活动设置明确目标,自觉地运用多种类 型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执行性控制过程创建学习计划,并有效对学习进程进行监 控和调节,高效完成活动任务的学习者。学者张怀春,早在1 9 9 7年从自我效 能感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提高对成人学习行为影响作用,探索了成人学习者自我效 能感的形成

8、过程,对促进成人参加学习有指导作用。4. 教师教学行为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 的能力方面的一种主观判断和感受,是促进教师自助发展的重要的内在驱力。教 师自我效能感包括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前者指教师对自 身教学能力的自信,后者指教师对教育教学作用的一般信念。有研究发现:教师 的教育行为表现和教育的有效性与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密切相关,高自我效能感者 比低自我效能感者更能有效的解决问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压力之间呈现负相 关,自我效能感越高,压力越小;另外,教师的集体效能感对压力的预测性也很 高,之间也是负相关关系。关于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9、,有研究表明:拥有众多、 良好社会支持的教师,其个人教学效能感就高;而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个体,其 教学效能感就低,反之亦然。不仅学生要对自己获得学业成功的能力有较高的自 我效能感,而且教师也应当对自己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能力有较高的自我效能 感。某些教师的自信可能表现为集体自我效能感的形式:当学校老师相信他们作 为一个团队能够对学生的生活产生显著影响时,学生自己就会有较高的自我效能 感并能达到更高的学业水平。 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时,他们就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学生成绩:(1)这些教师更愿意去尝试那些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的新的教学策略。(2)这些教师对于学生表现会有更高的

10、期待,并会为学生设置更高的目标。(3)这些教师会在教学中倾注更多的心血,并坚持不懈的帮助学生学习。5. 教师自我信念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体验不仅能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帮助,同时教师自 我效能感作为教师主体对自身能力的一种信念与内在的心理体验,对教师自主专 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价值。主要体现在:(1)对教师的专业承诺有显著影响。自我效能感越高,教师对自己所从事 的职业的认同、情感依赖和投入也越高。具有较高的专业承诺和较高的期望与责 任感的教师往往能够取得满意的工作效果与成绩。(2)是教师产生自主工作动机的内在原动力。因为动机的激活、维持与强 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对自身教育能力的信

11、念。一些自我效能感较 强的教师对教育工作抱有积极的态度,具有强烈的自我期望与胜任感,因而其工 作动机常常是促进性的、适应性的,他们倾向于为自己设定和选择富有挑战性的 任务与目标,并且努力地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即使遇到更多的困难也会想办法克 服从而坚持下去。(3)是影响教师行为和教育效果的重要中介。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不同,会 影响教师工作的开展与面对问题的的态度。而通过教师会直接影响儿童的发展和 教育的有效性(4)是教师身心健康的重要影响源。自我效能感对人应付压力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教师不能控制面临的各种压力,会直接影响其身体健康。四、总结虽然在教育领域中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2、但还 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国内现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教育领域中学生和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上,而对于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模式的研究还比较欠缺。2自我效能感对学生或对教师行为的影响,以及教师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影 响还应该进一步的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这样才能更加清楚地了解自我效能感起 作用的真正途径。3教师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还不够。既然知道了自我效能感对 教学双方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该如何帮助他们在面临困难的时候提高自我效 能信念、采取何种适当的方式进行辅导都还有待探讨,只有找到有效的干预方式, 才能真正体现对教育领域中自我效能感研究的价值

13、。基于以上分析,本人认为将自我效能感理论运用于课堂参与积极性的提高, 不仅有利于探讨教师学生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模式,而且立足于课堂实际情境,直 接指向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其次,国内从该视角进行 的相关研究较少,该领域还有尚待开发与继续探索的价值,为建构完善自我效能 感的理论体系也作出了相应努力参考文献1 童瑛,陆丽青暗示技术在提高自我效能感中的运用现代教育科学,2005,5:2426.2 王雁飞,凌文辁,朱瑜.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与反馈寻求行为的关系 .心理科 学,2004,27(1):3133.3 马晓冬,郭本禹.成瘾行为研究中自我效能的几种类型.心理科学,2001,2

14、4(6):744 745.4 张萌,张积家.呈现方式、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对 FOK 判断影响的研究 .心理学 报,2000,32(4):387392.5 胡桂英,许百华.初中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和学业成就关系的研 究.2002,心理科学,25(6):757759.6 王振宏.初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1:39 43.7 姜飞月,郭本禹.从个体效能到集体效能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的新发展.心理科 学,2002,25(1):114115.8 池丽萍,辛自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测量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 育,2006,2:6470.

15、9 魏源.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测量与干预研究.心理科学,2004,27(4):905908.10 付梅, 葛明贵,桑青松.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7):477478.11 王才康,何智雯.父母养育方式和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的关系研究.中国心理 卫生杂志,2002,16(11):781783.12 李红.关于自我效能感与儿童社会化的研究.教育探索,2000,12:47.13 王洪礼,胡寒春.贵州省高师本科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 .心 理科学,2005,28(3):675677.14 姜英杰.国外自我效能研究中的分歧及对元认知研究

16、的启示.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1,3:109114.15 程乐华, 潘燕华.合作学习中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监控的表现.心理科 学,2004,25):11391142.16 李宏利.计算机使用中的自我效能感.心理科学进展,2004,12(4):561566.17 庞丽娟,洪秀敏.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机制.教师教育研究 2005,17(4):4346.18 艾娟,郑涛,尚晓丽.教师自我效能、集体效能与教师压力状况的关系研究.山东师范 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4):1541519 田宝,郭德俊.考试自我效能感是考试焦虑影响考试成绩的中介变量

17、.心理科学,2004,22):340343.20 李凌.两种取向的自我效能感评估概述.心理科学,2001,24(5):618619.21 巩汝训,李英杰.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当代教育科学,2004,5:4849.22 高申春.论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作用机制.外国教育研究,1998,6:15.23 孟慧,Stevejeong,范津砚,祝靖媛,肖承丽.目标定向的因素结构及其与自我效能感、 目标设置和绩效关系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2003,26(1):165167.24 黄喜珊,王才康.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教师效能感相关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18(12):857.25 张志杰.时间管理倾

18、向与自尊、自我效能、学习满意度 ;中介作用分析.心理科学 2005,28(3):566568.26 曾荣侠, 李新旺. 试论自我效能感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教育研究与实 验,2003,45355.27 付桂芳.提高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途径探讨.现代教育科学,2004,3:68.28 任云霞.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对课堂互动的影响J.长春教育学院学 报,2008,02:47-49.29 曹仕燕. 课堂互动中的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探析 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11,04:70-72.30 李莉,白云阁,徐少冈,王耘.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课堂参与的关系基于问 卷调查的心理学实证研究J.教学研

19、究,2010,05:13-16.31 刘萍.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英语学习自主性的关系及促进对策研究J.外语电化 教学,2014,04:75-79.32 赵燕.焦虑与自我效能感关联性对英语学习的启示J.湖北函授大学学 报,2015,24:158-159.34 邵思源.教师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概念、理论视角与研究主题J.考试与评价(大 学英语教研版),2016,02:21-26.35 汪琴情感因素、课堂参与及英语学习效果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 报,2009,05:141-144.36 崔诣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课堂互动教学关系的实验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 杂志,2012,09:1400-1401.37 陈俊华.论自我效能感在学生课堂参与中的作用J.中国水运(理论 版),2006,02:234-23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