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通信资费理论及实践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3224000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4通信资费理论及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4通信资费理论及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4通信资费理论及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4通信资费理论及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通信资费理论及实践(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四章 通信资费理论及实践 第一节 通信资费理论基础一、通信资费 通信资费:通信业务资费标准,通信服务产品的价格。 称为“资费”非价格:通信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是实现信息传递的通信服务,而针对服务性产品的价格习惯上称为“资费” 通信资费即用户在享用通信服务时按照规定的资费标准支付的费用。 其实质就是邮电通信企业出售邮电通信产品的价格,是以邮电通信产品价值为基础的邮电通信产品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 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通信产品价格的通信资费体现了通信企业和社会广大消费者之间商品交换的经济关系。 二、通信资费体系及内容 资费体系:通信企业提供的所有各种业务的收费标准的综合构成通信资费体系。通信资费分类

2、按照通信专业大类划分: 电信业务资费:固定电话业务资费(本地电话、国内长途)、移动电话业务资费(本地、长途、漫游)、数据业务资费、增值业务资费、因特网接入业务资费、网元出租业务资费. 邮政业务资费:按照邮件运递的地域范围可分为国内邮政业务资费、港澳台邮政业务资费和国际邮政业务资费 按照业务的需求结构分类: 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的零售业务资费(集团用户资费、住宅用户资费、个人用户资费)和服务于通信运营商的批发业务资费(电信网间的接入资费、互联资费、网间结算资费) 高峰需求资费、非高峰时段资费 按照提供业务的市场结构分类: 竞争性、非竞争性 按照资费定价策略来分类: 单一资费(针对某种通信业务只制定

3、一种资费标准)和选择资费(针对某种业务向用户提出多种档次的收费标准,可由用户根据需要和喜好随意选择) 独立资费(对某项业务制定一个单一资费标准,非捆绑资费)和捆绑资费(将一系列相关业务组合在一起定价,通常包含有定价折扣等优惠) 按照资费对使用者的影响分类 基本资费(广大消费者普遍使用的业务的资费,如语音业务资费、邮政的普通信函和明信片业务资费等)和非基本资费三、通信资费结构理论 通信资费结构的含义有二 单项业务资费结构 总体业务资费结构 资费体系中各类业务资费水平 资费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1、(单项)电信业务资费结构 线性资费 (Linear pricing) 线性从量资费(Linear Me

4、ter Rate) 定额资费(Flat Rate) 非线性资费(Nonlinear pricing) 二部资费:价格由两部分构成 “基本费”, “从量费” 二部资费的定价原理 现实的二部资费 高峰负荷资费 (Peak-load pricing) 市场对产品需求在不同时段内(季节、周内、小时)存在巨大的波动。 产品特点:储存成本非常高或根本无法储存,需求波动无法依靠存货来调整。 高峰负荷时段存在高的边际成本2、邮政业务资费结构 邮政业务资费结构 均一资费制(uniform postal charge system) 均一资费制指的是对用户交寄一定重量范围内的邮件,不分邮程远近,实行统一标准计收费

5、用的资费结构制度。 在国外,一般不分本埠与外埠两种收费标准,以符合一国之内采取均一资费制的原则。 递进邮资制(ascending postal charge system) 递进邮资制是指对于用户交寄的邮件,实行按运递里程递增收取费用标准的资费结构制度。主要适用于包裹等较重邮件。 3、总体业务资费结构 通信总体业务资费结构发展趋势 从总体业务资费角度考察通信资费结构,重点在于研究各种不同业务之间资费比价情况是否合理。 中国电信资费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949-1979:本地业务资费低,长途及国际业务资费高,利用地区成本和业务收入差异,实行以电补邮,以长补市,城市补农村,富裕地区补平穷地区的交

6、叉补贴资费模式。 1980-1994: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发展电信,对新业务采取高资费,以缓解供需矛盾,募集了大量的资金。 1995随着竞争的引入,电信资费调整频繁。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交叉补贴(Cross subsidization) 通信运营企业总其提供的各种业务中,将一部分业务的资费定得低于成本,而将另一部分的业务的资费定得高于成本,最终用高于成本定价的业务的盈余弥补低于成本定价业务的亏损。这样的一种定价方式就称为交叉补贴。 资费再平衡(Rate rebalance) 指世界范围内电话业务资费从过去严重背离成本到回归成本的一个过程。第二节 通信资费水平的确定 一、通信资费定价主体及定价目标

7、定价主体:通信企业、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各省市通信管理局) 定价目标 企业定价目标:服从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维持企业生存、提高市场占有率、应对和抑制竞争、树立企业形象 政府干预企业定价的目的:实现社会目标、(增进社会福利;维持市场竞争,促进提高效率;保护在市场交易中处于弱势的消费者群体的根本利益) 贿赂官员二、通信资费水平决定因素 通信企业定价的影响因素 成本(利润)因素 市场需求因素(产品性质、生命周期、产品相关性) 市场竞争因素(市场结构) 法律和政策因素(价格法、邮电法规) 其他因素:企业发展战略、消费者观念、宗教信仰 政府定价和资费管制的影响因素 产品和市场结构因素:定价和价格管制

8、的范围 分配公正因素 信息约束因素囚徒的困境(1950年Tucker提出)双寡头削价竞争 卡特尔协定:100,100 纳什均衡:在博弈中,由各博弈方的各一个策略组成的某个策略组合中,任一方的策略都是对其余博弈方策略的组合的最佳对策,则称为该博弈的一个纳什均衡。(70,70)定价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的政策、法规有监督性的、保护性的、也有限制性的。通信资费的制定要体现国家通信产业政策和通信主管部门的业务发展政策要求,要符合一定时期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是我国价格管理的基本法律。1997年12月29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1998年5月1日施行。该法规定了我国价格形成方式、政府和

9、经营者的价格权利,明确了价格行为的法律界限和执法尺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是国务院公布施行的,属于法规,不是法律。法律是要经过全国人大通过经国家主席公布施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三、电信业务的定价方法 管制定价 合理报酬定价:消费者剩余和企业利润的公正分配 价格上限和价格下限:规定价格上限和价格下限(防止垄断企业价格下降太快或实施掠夺性定价) 企业的定价方法是指企业在特定的定价目标上,运用定价策略,对产品价格进行具体计算或确定的方法。 定价方法: 成本导向定价法 需求导向定价法(差别定价) 竞争导向定价法1、成本导向定价法 边际成本定价法 按照经济学的解释,在自由竞争市场条件下,竞争性

10、企业按照边际成本定价,是实现资源配置达到帕氏效率的最优定价方法。 对于电信行业来说,其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下方,如果采用边际成本来制定资费,企业就会出现亏损 ,在成本递减产业实行边际成本资费决定方式是不现实的。 平均成本定价法 完全分摊成本定价 实际上是平均成本定价方式在电信行业的具体应用。 适合于在垄断市场条件下制定价格。 可以通过不同的成本分摊原则,计算平均成本得到完全分摊成本定价: 只考虑收支平衡,不考虑社会福利因素; 成本分摊主管随意。平均成本定价法 实践中,存在可以保持企业预算平衡但能增加社会福利的其他价格组合。 平均成本定价方式( Ramsey) 可以财务上实现“收支平衡”

11、 同时保证企业利润(社会福利)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定价 Ramsey定价的特点:分摊成本时考虑了各种产品(或各个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 广义的讲,是一种平均成本定价方式。长期增量成本定价(适用于互联互通价格制定) 长期增量成本定价 近年来国外通信管制机构在确定电信网间互联资费时大力提倡使用的一种定价方法。 只弥补增量成本;同时以前瞻性成本为基础 计算方法: 重置成本法 代理成本法 有利于竞争和提高效率,不确定因素较多,实际应用性受限 2、需求导向定价法 拉姆塞(Ramsey)定价 以收支平衡为前提,实现经济福利最大化为目的,求得一组次优的价格。 拉姆塞定价的依据是弹性反比法则 对一种产品 对多

12、种产品(需求相互独立)差别化定价 差别化定价是指在同一时期,对单位平均成本相同的同一种服务,根据购买者对业务需求的迫切程度不同,制定不同的价格出售商品的企业行为。 差别化定价可以实施的条件 企业可以支配价格 可识别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 市场分割 差别定价方式 一级差别定价 二级差别定价 三级差别定价3、竞争导向定价 跟随定价法 这种定价方法的特点是,价格和成本与市场需求不发生直接联系,竞争企业的定价只瞄准市场上竞争对手的价格 完全竞争市场(厂商) 寡头竞争市场(主导企业) 主动定价法 这种定价方法是指企业在研究和了解竞争对手的价格以及生产和服务等的状况下,通过比较,寻找优势,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

13、的产品或服务价格,以使自己在市场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第三节 电信资费一、固定电话资费 本地电话资费 “三费”结构:初装费、基本月租费和通话费。 “包月制”:初装费、每月固定额度的使用费。 国内长途资费 根据“距离”和流量(通话时长)计费 国际长途电话资费 国际电话业务的收取价(Collection Charge) 结算价(total accounting rate):2美元 摊分比例(rate of division):50%、50% 摊分价(settlement rate):1美元二、移动电话资费 移动电话收费方式 主叫单向收费(Calling Party Rays,CPP)和主被叫双向

14、收费(Receiving Party Rays,RPP) 月缴制(后付费)和预付费 我国移动电话的资费结构 入网费(2001年7月1日取消) 基本月租费 通话费 漫游费单向收费和双向收费单向收费双向收费来去话务量基本平衡;固定电话经营者所支付给移动电话经营者的呼叫终接费成为其收入的主要部分;移动电话资费大大高于固定电话资费,高度不对称;固定网和移动网之间的互联费表现出极大地非对称性移动电话支付来话话费固定电话用户只支付固定电话费。移动来话话务量远远低于去话话务量;移动运营商直接向移动用户收取通话费;移动电话资费逐渐低于固定电话资费,有一定对称性网间互联费用收取有对称性三、互联网业务资费 接入方

15、式: PSTN拨号接入 xDSL接入:通过调制解调器实现业务的接入 以太网接入,针对比较集中的用户提供高速接入因特网的方式 专线接入方式:直接接入互联网 无线方式接入:利用无线通信技术,WiFi 蓝牙等 互联网业务属于增值业务,根据电信条例的规定,其资费制定实行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主要加强监管,防止不正当竞争。 普通拨号业务的计费方式:计量制和包月制 专线接入业务:根据带宽收费 四、IP电话资费 属增值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IP电话资费 按照流量计费 通常以分钟为计费单位 由于IP电话属于预付费业务,目前各大运营商竞争的非常激烈,主要体现形式是IP卡大幅度的打折。 五、网间互联资费和网元出

16、租资费 网间互联资费 国际上,网间互联收费的方法 不结算(呼叫方保留所有收入) 基于成本(历史成本、长期增量成本) 基于资费 (基于零售价格确定互联费;资费独立) 收入分成 谈判确定 网元出租资费 基于成本确定资费 第四节 邮政资费 一、邮政资费的计费特点 按所传递的信息量多少计费 按信息转移的距离长短收费 按迅速程度不同收费 按邮政部门所负责任大小收费 政府定价,稳定性强 二、邮政业务资费的主要内容 主要邮政业务 国内和国际邮件寄递; 国内报刊发行; 邮政储蓄、邮政汇兑; 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规定的适合邮政企业经营的其他业务。 邮政业务资费的类型 基本资费:指用户交寄国内水、陆路运递的平常信函

17、和明信片应缴纳的资费标准。政府直接控制制定。 非基本资费:指用户办理除平常函件和明信片业务外的其他邮政业务应缴纳的费用标准。 第五节 我国通信资费改革 我国通信资费的改革历程 第一阶段(1950-1978),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通信资费主要由政府制定,对广大居民使用的基本通信业务实行低资费政策。 第二阶段(1978-1995),从改革开放到“八五”期末,通信业特别是电信业走过了跨越式大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政府出台资费政策,运用价格规律调节供求矛盾,形成以交叉补贴为基础,实行部分电信业务的高资费标准。 第三阶段(1995-2000),从通信业引入竞争开始,通信体制改革逐步深化,邮电分营、电信企

18、业政企分开,到目前基本上已经形成全面竞争经营的市场格局。 第四阶段(2000-2005),电信资费形成机制逐步走向市场化,市场定价范围逐步从增值业务扩展到基础业务;在逐步放松对电信业务资费定价主导权的同时,政府监管部门加强对市场价格竞争秩序和价格总体水平的监管。电信业务资费水平的国际比较 绝对资费水平 如果从绝对水平来看,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我国总体资费水平是比较低的。 相对资费水平 我国电信资费绝对值虽然比较低,但其占人均收入的比例远高于发达国家。 电信资费的改革方向 逐步改革电信行业价格形成机制 加强宏观调控和行业监管 采用灵活多变的资费结构和资费标准Linear Meter Rate 和

19、 Flat Rate线性从量资费(Linear Meter Rate)定额资费(Flat Rate)收费RaQ 收费RR(固定收费)单位资费Pi a 单位资费Pi=R/Q二部资费的定价原理 二部资费既可以按照边际成本定价收取变动费用,又可以通过收取基本费补偿固定费用,从而使企业达到收支平衡。 一些学者证明,从社会分配效率的角度看,二部资费定价方法虽然次于边际成本定价,但优于按照平均成本定价。利润最大化定价 R被称为“拉姆塞系数”。指的是对边际成本收费打的一定折扣或给予的一定加成的系数。成本递增与成本递减产业的收费形成 在成本递减产业,企业为了实现收支平衡,就有必要将资费定在比边际成本略高的水平上;而在成本递增产业,资费应该比边际成本略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