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感应熔炼的工艺过程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63218773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6.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真空感应熔炼的工艺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真空感应熔炼的工艺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真空感应熔炼的工艺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真空感应熔炼的工艺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空感应熔炼的工艺过程(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真空感应熔炼的工艺过程真空感应熔炼(VIM)是在真空条件下,利用电磁感应在金属 导体内产生涡流加热炉料进行熔炼的方法,具有熔炼室体积小,抽真 空时间和熔炼周期短,便于温度压力控制、可回收易挥发元素、准确 控制合金成分等特点。由于以上特点,现在已发展为特殊钢、精密合 金、电热合金、高温合金及耐蚀合金等特殊合金生产的重要工序之一。1、基本原理: 真空感应熔炼的两个基本原理应用是:感应加热和真空环境。1.1 感应熔炼是除电弧炉以外较重要的一种电炉熔炼方法。与电弧炉 相比,其特点有:(1)电磁感应加热。由于加热方式不同,感应炉没有电弧加热所 必须的石墨电极,从而杜绝了电极增碳的可能,因而可以熔炼电弧炉

2、 很难熔炼的含碳量极低的钢和合金。(2)熔池中存在一定强度的电磁搅拌,可促进钢水成分和温度均 匀,钢中夹杂合并、长大和上浮。(3)熔池比表面积小。优点是熔炼过程中容易控制气氛,无电弧 及电弧下高温区,合金元素烧损少、吸气少,所以有利于成分控制、 气体含量低和缩短熔炼时间;缺点是渣钢界面面积小,再加上熔渣不 能被感应加热,渣温低,流动性差,反应力低,不利于渣钢界面冶金 反应的进行,特别是脱硫、脱磷等,因而对原材料要求较为严格。(4)烟尘少对环境污染小。熔炼过程中基本无火焰,也无燃烧产物。 感应加热的原理: 感应加热原理主要依据两则电学基本定律: 一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B L v sinZ

3、(v B)E:导体两端所感应的电势;B:磁感应强度;v:相对速度;Z(vB):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当一座无芯感应炉的感应线圈中通有频率为 f 的交变电流时,则 在感应圈所包围的空间和四周产生一个交变磁场,该交变磁场的极 性、磁感应强度与交变频率随着产生该交变磁场的交变电流而变化。 若感应线圈内砌有坩埚并装满金属炉料,则交变磁场的一部分磁力线 将穿过金属炉料,磁力线的交变就相当于金属炉料与磁力线之间产生 了切割磁力线的相对运动。因此,在金属炉料中将产生感应电动势(E),其大小通常以下式确定:E=4.44fn:感应线圈中交变磁场的磁通量,Wb;f:交变电流的频率,Hz;n:炉料所

4、形成回路的匝数,通常n=l。二是焦耳-楞茨定律: 又称为电流热效应原理。当电流在导体内流动时,定向流动的电子要 克服各种阻力,这种阻力用导体的电阻来描述,电流克服电阻所消耗 的能量将以热能的形式放出。这就是电流的热效应:Q=I2RtQ:焦耳-楞茨热,J;I:电流强度,A;R:导体电阻,Q;t:导体通电时间,s。当感应炉通以交流电后,在感应线圈内坩埚里的金属炉料由一法 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产生感应电动势,由于金属炉料本身形成一闭合回 路,所以在金属炉料中产生感应电流:1=4.440 f/R,(R:金属炉料 的有效电阻,Q)。该感应电流又依照二焦耳-楞茨定律在炉料中放出 热量,使炉料被加热。1.2 真

5、空冶金的原理:影响一个化学反应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温度、浓度和压力。真空 冶金就是通过改变外界压力对冶金过程中诸多化学反应中有气相参 加的反应产生影响,当反应生成物中的气体摩尔数大于反应物中的气 体摩尔数,减小系统的压力(即增加真空度)则可以使平衡反应向着 增加气态物质的方向移动,促使反应进行的更完全。以下几类反应器 中发生的反应属于此类:真空下的碳脱氧反应:C+0一C0f真空下的脱气反应:2H一H f22NN f2金属中元素的挥发:Me一Mef(1) 在真空环境下,碳的行为很有意思。在常压下,碳的脱氧能 力较弱,因此常用金属脱氧剂(如硅、铝等)来进行沉淀脱氧,但硅、 铝脱氧后形成的氧化物夹杂会

6、部分残留在钢中,降低钢的纯洁度。在 一般条件下,当钢中c=0.20%,与之平衡的0=0.01%,当钢中C降低时,与之平衡的O还要升高,而现今有些特殊用途的钢 和合金中的氧含量要求又远低于0.01%,因而在一般条件下仅用碳来 脱氧是达不到脱氧要求的。碳氧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P /(a a)二 P /( %C f %0 f )C0 c 0C0C0即:C0= P /KC0由于K值在某一温度下是一常数,当将炉内CO不断抽走,即降 低炉内的P,C0的数值也会同时降低,即在真空条件下,CO碳氧反应会进行的更完全。当气相压力降至0.1atm时,碳的脱氧能 力可超过硅;若气相压力降至133.322Pa时,碳

7、的脱氧能力可超过铝。 但碳的脱氧能力并不会随着真空度的提高而无限制的提高,因为只有 液气分界面的碳氧反应仅只遵循上述热力学原理,金属液体内部的碳 氧反应不仅遵循上述热力学原理,还要受到动力学条件的约束。金属 液体内部如果要形成C0气泡,那么C0的生成压必须大于炉气压力、 气泡产生处金属液柱的静压力和表面张力造成的压力之和。因而仅减 小炉气压力(即增加真空度)是不够的,此时限制碳脱氧的主要因素 是表面张力和静压力。此原理不仅能降低溶解于金属中的氧,还能还原金属夹杂中的氧, 如: Mn0+CfMn+COfSi0+2CfSi+2C0 f2Al 0+3C-2Al+3C0 f23同时,真空下碳这一特性也

8、会作用于坩埚耐火材料。在真空熔炼 的精炼期,此时熔池处于高温、高真空下,炉衬中的氧化物及杂质会 分解并与碳发生还原反应。因而坩埚材料的选择很重要。由于以上过程的存在,反过来也会消耗C,降低钢中C。(2)真空下的脱气: 金属中的气体是指溶解在其中的氢和氮而言。氢和氮在空气中以 分子状态存在,在金属中则以单原子或离子状态存在,这种双原子气 体在金属中的溶解度与气体分压力的平方根成正比。H=K VPH H2%N=KVPN N2(3)真空下杂质及合金元素的挥发:在真空条件下,金属中某些蒸气压较高的元素,当熔室内压力 降低至低于其蒸气压力时,这些元素就会从液态金属中挥发出来。因 而应合理制定工艺制度,促

9、进杂质的挥发、减少有用元素的挥发。215匚II匸1=1 16二口IlWol500kg 真空感应炉1、真空系统4、坩埚2、加料系统5、电源3、感应线圈6、锭模车2、真空感应炉熔炼的工艺过程:就是结合真空冶金与感应熔炼的特点制定合理有效的工艺。其整 个周期可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即装料、熔化、精炼、浇注。(1)装料:真空感应炉所用炉料一般都是经过表面除锈和油污后的高纯原 料,有的合金元素还以纯金属形式加入。严禁采用潮湿的炉料,以免 带入气体和在熔炼时产生喷溅。装料时,应做到上松下紧,以防熔化 过程中上部炉料因卡住或焊接而出现“架桥”;在装大料前,应先在 炉底铺垫一层细小的轻料;高熔点不易氧化的炉料

10、应装在坩埚的中、 下部高温区;易氧化的炉料应在金属液脱氧良好的条件下加入;易挥 发的元素加入时,熔炼室应先充以惰性气体Ar为好。(2)熔化期:装料完毕后,应开始抽真空。当真空室压强达到0.67Pa时,便可 送电加热炉料。熔化初期,由于感应电流的集肤效应,炉料逐层熔化。 这种逐层熔化非常有利于去气和去除非金属夹杂,所以熔化期要保持 较高真空度和缓慢的熔化速度。所以开始熔化时不要求输入最大的功 率,而是根据金属炉料的不同特点,逐级增加输入功率,使炉料以适 当的速度熔化。若熔化过快,则气体有可能从金属液中急剧析出,这 将会引起熔池的剧烈沸腾,甚至产生喷溅。如果发生喷溅,可采取降 低熔化速度(减小输入

11、功率)或适当提高熔炼室压力(关闭真空阀门 或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的方法加以控制。若采用两次加料熔化时, 第二次炉料应在坩埚炉料熔化 70%80%时加入,并等到补加料开始 发红后再提高输入功率,以免冷料突然加入而放出大量气体产生喷 溅。当金属全部熔化,熔池表面无气泡逸出时,熔炼进入精炼期。(3)精炼期: 精炼期的主要任务是:脱氧、去气、去除挥发性夹杂、调整温度、调 整成分。为完成上述任务必须控制好精炼温度、真空度和真空下保持 时间等工艺参数。a、精炼温度:温度升高有利于碳氧反应的进行、夹杂的分解挥发; 但温度过高会加剧坩埚与金属间的反应、增加合金元素的挥发损失, 所以通常合金钢的精炼温度控制在

12、所炼金属的熔点以上100C。b、真空度:真空度提高将促进碳氧反应,随着CO气泡的上浮排 出,有利于H和N的析出、非金属夹杂的上浮、氮化物 的分 解、微量有害元素的挥发。但过高的真空度会加剧坩埚与金属间的反 应、增加合金元素的挥发损失,所以对于大型真空感应炉,精炼期的 真空度通常控制在15150Pa;小型炉则控制在0.1IPa。c、真空下保持时间:金属液内氧含量是先降后升的,所以当氧 含量达到最低值的时间就是精炼时间, 500kg 的炉子精炼时间为 5070min。炉料熔清后,应立即加入适量的块状石墨或其他高碳材料进行碳 氧反应。精炼后期,充分脱氧、去气、挥发夹杂物时,加入活泼金属 和微量添加元素,调整成分,加入顺序一般为 Al、 Ti、 Zr、 B、 Re、 Mg、Ca,应做到均匀、缓慢,以免产生喷溅,加入后用大功率搅拌 12min,以加速合金的熔化和分布均匀,由于Mn的挥发性较强,一 般在出钢前35min加入。(4)浇注:合金化后,温度成分合格后即可出钢浇注。浇注时采用 保温帽或绝热板。对于成分复杂的高温合金,浇注后可在真空下冷却。3、结语:真空感应熔炼作为制造高温合金、精密合金、特殊功能材料等的 重要工序之一,其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