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之回乡之路观后感心得3篇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16316230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我和我的家乡之回乡之路观后感心得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和我的家乡之回乡之路观后感心得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和我的家乡之回乡之路观后感心得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我和我的家乡之回乡之路观后感心得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和我的家乡之回乡之路观后感心得3篇(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我和我的家乡之回乡之路观后感心得3篇01乡关何处?自古至今,无数人提出过这样一个似乎毫无意义的问题。我们中华民族对家乡有着特别浓厚的感情,每一位游子离乡多年便总会有这种感叹。家乡在这些游子心中打下了一个结家乡情结。相信不少人都读过崔颢的黄鹤楼。小时候我能把它背出来,而现在却只记得最后两句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只记得这两句,是因为这两句给我的印象最深;之所以给我的印象最深,是因为我想只有这两句才真正体现了作者当时的感情。什么感情?是一种思乡的感情,是心中那个解不开的家乡情结。在中国,人人知道李白,也几乎人人读过他写的静夜思:“床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这

2、首诗可以说是中国古今诗坛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千余年来它照耀着我们这片神州大地,至今仍熠熠生辉,而它所表现的,也正是中华儿女心中那个解不开的家乡情结。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的故事:某一位华裔老人,幼年到外国留学,奋斗多年后,功成名就,子孙满堂。可是到了老年,日日牵挂的却总是那片故土。于是他或衣锦还乡,或叶落归根,或归心似箭却客死他乡。其中有喜有悲,但总离不开他们心中那个解不开的家乡情结。记得在初一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萧乾写的枣核,读来令人感动。它写了一位美籍华裔老人身在美国,心在故土,他多次设法托老友带了几颗枣核,几颗家乡的枣核到美国去,了却了自己的一点心愿。还记得有一位留学生,在飞离祖国

3、前,抓了一把家乡的泥土带在身边,让它日夜伴着自己,仿佛自己还在家乡。这份思乡之情,也就是那个解不开的家乡情结。日本有一部很有名的电影,名叫望乡,我虽没看过,却也时常听别人提起。其中有这样一个场面:在东南亚,一片荒凉的土地上,立着几百个日本女子的墓碑,而这些墓碑竟都是背向着北方她们祖国的方向。虽然由于身世的特殊,她们都自觉无颜再见祖国家乡的父老乡亲,然而在这一层深深的愧疚之心的深处,不也还是那一份至死未逾的恋乡之情么?由此看来,民族虽有不同,感情却能相通。世界上的人们都共同拥有的,恐怕就是心中的那个解不开的家乡情结了。家乡的山很美,家乡的水很甜,家乡的人很亲,家乡的情很深有人说,中国人是属于家乡

4、的。这并不完全正确。中国人之所以属于家乡,是因为中国人属于中国;世世代代的远方游子思恋家乡,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都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祖国。长长的,长长的家乡情结,只有祖国母亲才能解开!02在蜿蜒东去的八百里清江与长江交汇之处,广袤的平原上,陡地冒出一座小山(严格的说是丘陵),远处望去整个山脊宛如巨大的驼峰。它的最高处又像一位耄耋老人凝望着长江和清江,沉思流逝的沧桑岁月。山不生木,地不膏润,山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世代艰辛繁衍,日子苦如清热解毒的“黄连”。“黄连头”故而得名。方圆百里有句歌谣:“养女不嫁黄连头,又打猪草又放牛,一年到头吃不饱,走到山下把脸丢”,这就是对黄连头绝

5、妙的阐释。山上居住着百来户人家。人们过惯了单家独户的生活,三五户人家聚在一起的没有几处,大多居住在便以取水、打柴、放牛、打猪草的地方。山麓的,山腰的,山顶的,山坳的;东面的,西面的,南面的,北面的,星罗棋布,一户人家就是一方世界。房子是用黄土垒起来的瓦房,也有用麦秸和茅草盖的草房。墙面没加任何装饰,稍陈旧的房子出现了裂纹,可以从墙里看到墙外,有的已成残垣。屋内的墙面被炊烟熏得金黄或是漆黑。地面是凹凸不平的,几件破乱的家具要垫上几块石头、瓦片才能平稳。扫帚落处,尘雾缭绕,给人留下的是坎坷不平的灰色记忆。人们大多在自家的门前屋后种上几棵桃树、李树、杏树和桔树,春暖花开的季节,李花、桔花竞相比美,气

6、息清纯高雅;桃花、杏花像少女的脸庞,鲜艳夺目,引得蝶儿轻舞,蜂儿低吟,蝉儿放歌。略为勤劳的就在自家门前和屋旁挖一个荷塘,每到夏季,荷叶亭亭玉立,翠绿翠绿的,轻风吹拂,荷叶摩擦舞动的声音和着那呱呱的蛙声,宛如一曲曲曼妙的音乐。这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坑坑洼洼,弯弯曲曲,荆棘丛生,“天晴一把刀,下雨泥如糟”,稍有不慎,一颗坚硬的小石子就可以刺破脚板,一脚踏虚就可掉到坎下。山民们在这崎岖路上艰辛地跋涉着。孩子们上学大多是赤着脚,还一路欢歌的。他们根本不知道,这是一条让他们难以走出山的路,难以走向社会的路,难以走向世界的路,难以走向美好人生的路!山势不高,夏天和山下一样暴热。夜幕降临,屋里的热气迟迟不散

7、,人们在庭院里吃着晚饭,蚊叮虫咬,在所难免。若不小心,飞蛾落入菜碗里,吃了就中毒,马上就会呕吐。饭后,一群群孩子分头涌到生产队里的打谷场去捉迷藏、擒羊儿、踢毽子,无忧无虑,快活极了。月亮在静静的窥视,星星一闪一闪的,在为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喝彩助兴。成年人则在自家的庭院里纳凉,手执脸盆大的棕叶扇不停地摇晃着,口里拉长了声音喊着“喔喂”,以为风是可以呼之而来的。有时猛然“啪”的一声,那吸血欲望高的蚊子便呜呼哀哉了。男人们洗澡那也算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一个大木盆,一桶水,一条土布长巾,他们不顾庭院里纳凉的是母亲、老婆、女儿,或是邻居的婶婶或是村姑,就在庭院的一角洗将起来,两手反在背上,提着长巾一上一

8、下,像拉锯似的。洗下体的时候,左手提着裤边,右手前后上下反复搓揉,好像裤裆里藏有洗衣板似的。年长的男人,干脆脱得赤条条的,往盆里一坐,觉得那样洗得更干净,更舒服。在他们的眼里这个世界只有男人的存在,“羞耻”二字与他们沾不着边。冬季,收割已结束,人们才有点喘息的机会。寒气袭人的夜晚,男人们围着火笼,抽着自家种的土烟,煨一壶砂罐茶,边喝茶边日白,有荤有素,有声有色。女人们听得前仰后合,孩儿们则笑破肚皮。不喜欢听日白的女人,则在一旁纺线、纳鞋底。少妇们则早早地和男人上了床,梦想着早日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这,就是我记忆中的家乡黄连头。而今,家乡已发生桑海之变,昔日的断壁残垣被推倒,草房被拆除,盖起了一

9、幢幢楼房,瓷砖墙,地面砖,彩玻门,琉璃瓦,玻璃窗,添置了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烧的是天然气,喝的清江的自来水,走的是水泥路,孩子们上学也到镇上了,和城里的孩子们成为了同窗,公汽开到了家门口。山坡、旱地、水田都种上了桔树,果大质优价好,过上了殷实富足的生活,农民的脸上绽开了笑靥。但是,屋子里挂的还是耕种农具,堆的是桔子和谷物,庭院里晒的是些杂物,床还是旧式的,冰箱里只有几条黄瓜、西红柿和残羹剩饭,西服领带皮鞋里散发出的依然是泥土味,怎么也改变不了他们在黄土地上耕耘的命运。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深深地眷恋着03英俊的小伙子似的伸出双手把它紧紧拥入怀中。这里山清水秀,四季如春。其永和的天然松树林下,

10、丝丝泉水涌流,哺育着一方方劳苦大众,更有出名的泰和春酒为之添光,也多了些许神秘的色彩。我的童年、少年,有许多时光都是在这里度过的。自从初中毕业,我便离开了我家乡。因此,脑海里时常会有些记忆。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祖先生活过的地方。当脚踏过并不崎岖也并不平坦的路时,厚厚的黄土地与滚滚绿浪迷惘了我的眼。沿着路边被尘埃迷遮住了本色的野草缓缓而行,母亲催促着我的步伐,又指点着庄稼的长势,几分自豪,几分感慨,几分嘲弄。一辆满载粮食的三轮车急急驰过,在一片滚滚烟尘的追随中消失了。混浊的空气中,传来向日葵地里采花姑娘们的笑语,带着一些湿润的生气。路一旁渠里长满浮萍的水似乎对这一切都没意见,只是冷漠的轻轻地把杂草

11、荡开,荡回家乡唯一的景致大致就是那古老的果园与天然松树林。遗憾的是,我无法进入。印象中唯一的一次相见便犹如返古。树林下杂草丛生,土地上长满了芦苇与马尾草。苍色的树干,一头栽进黄土,一头昂向青天。林间树下,青苔漫布,风尘罩面。百年不曾湮灭的潇潇风雨使这史树愈加高大。但树无言,叶无言,迷惘的目光定格在威风凛凛的迎客松上,尽情咀嚼着千古不变的历史、传说与歌谣,荣辱兴衰,何以为证?那房屋已门壁斑驳,如古朴的埙发出的那悠远而深邃的咽声,似对神灵的膜拜,远古的追思,都洒满了古老的神秘。一道围墙,两扇铁门,犹一道古今之间的防线,锁住了往日祖先们所有的争端与尊严,不设防的日子里,孩童们都爬上高高的围墙上,祖先的脊梁支撑着我们登高望远秋,将至。夜幕降临,四处灯火通明,没有了童年的黑暗,也带走了那时的欢笑。往日的温情和喧哗已被今天的冷漠和寂静代替。人们,都在展示自己和封闭自己。高高的迎客松下,没有人再来乘凉,它只好静立在风中,默默无闻,又是一道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