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上传人:gua****67f 文档编号:163072390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意,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的丰富内涵。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2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3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读背古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重点词语无穷碧和别样红的意思。2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教学难点: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教学过程】一、理解诗题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送别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读着诗题,你知道了送别的什么?送别的时间是早晨,从

2、晓字中可以看出;送别的地点是净慈寺外;送别的人是林子方。3小结: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个朋友。这一天,林子方正要到外地做官,杨万里在西湖边上送别他。按照我们过去读过的送别诗的内容来猜猜,你认为这首诗中,诗人会写些什么?(离愁别绪、临别嘱托、牵挂不舍.)4过渡:那么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就让我们来走进这首诗吧。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先读读这首诗,读上两三遍,注意读准生字,把诗读通读顺。(生自由读)2谁来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读准了没有。(指名两生,师生正音)3古诗还要读出节奏韵律,像这样(范读首句),谁再来读读?(指名两生,评价)4齐读,让我们一起读

3、出诗的节奏韵律。三、自学古诗,理解大意1诗读正确了,那这首诗的意思呢?轻声读,可以借助注释,也可以想象画面,看看读懂了什么?和同桌说一说,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在上面做个记号。2有不懂的字词先提出来。(交流重点字词)毕竟:到底。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本诗指除六月外的其他时候。接天:与天相接。映日:映照着太阳。本诗中映照的是朝阳。(从题目的晓字中可以看出)别样:特别。3理解了重点词语,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写的是什么?(交流古诗大意,两生左右,鼓励用自己的语言连贯地描述)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其他时候相比确实不同。与天相接的莲叶绿得无边无际,映照着阳光的荷

4、花显得特别的鲜红。4.找朋友诗句诗句意思连线。5.填写诗的内容晓出-送-毕竟-,风光-。-无穷碧,-别样红。6.指名填空。7理解了诗的大意,相信我们能读得更好了,谁来试试?注意读出诗的味道。(指名评价)怎样才能读得更有感情呢?让我们品诗、赏诗,走入诗境。四、品读诗境,感受画面1欣赏荷叶荷花的图片,播放音乐2交流看完图片后的感受。3看哪,那绿色的莲叶,极目一望,无边无际;那艳丽的荷花,娇艳妩媚,辉映朝阳。你能通过朗读,把这样的美景留在每个人的心中吗?(1)同桌读。(2)指名读。(3)分角色读:男读叶,女读花。(4)齐读。五、感悟诗情,深度理解。1同学们,学到这里,有没有人会产生疑问呢?(题目中是

5、送别,可是诗中描写的只有景色)是啊,这和我们一开始的猜测是多么不同啊!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前两句说六月中的西湖,景色与其他季节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诗人认为他与林子方的感情与其他人是不一样的。后两句说满湖的荷叶一直绿到天边,荷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特别娇艳红润。也就是说诗人与朋友林子方的感情就像满湖的荷叶一样,友谊一直连到天边,像荷花一样在阳光的照射下红得发亮、红得似火。总结:说得真好,有道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这首诗在景色中寄予了诗人的感情,这种手法叫:寄情于景(板书)2请同学们再静静地读读这首诗,闭上眼睛想想送别的画面,然后谈谈自己读到的是诗人一份怎样的情。(学生自由朗读、品味)

6、现在,你就是诗人杨万里,老师就是要去外地做官的林子方,你心里藏着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六、背诵古诗1.背诵古诗。2.同学们课外收集描写西湖美景的诗文,读一读。【板书设计】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无穷碧寄情于景别样红【篇二】教学目标1、理解毕竟、映日在诗句中的意思。2、背诵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感悟诗情,感悟祖国山河的美好。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境。教具准备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采取措施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强化教学。2、结合乐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达到课堂教学学中乐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理念一、激趣导

7、入: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如画。从白雪皑皑的北国到诗情画意的江南,从苍茫无限的草原,到郁郁葱葱的林海,每一方山水,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请同学们欣赏图片。(出示课件中的祖国风景图)我们的祖国不仅山美、水美、诗也美,千百年来,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我们班的同学爱读诗、也爱背诗。今天,你们愿意再背几首吗?1、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背诵以下诗句。(出示山行、小池、敕勒歌、望庐山瀑布四首古诗及动画)2、这几首古诗有什么共同之处?这几首古诗都是写景的,都歌颂了祖国壮丽的山河。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景的古诗。(板书课题)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祖国风景的美好,激发学习兴趣。应用课件中

8、的动画,以图释义,回忆以前学过的写景的古诗,导入新课。二、知诗人,解诗题。1、齐读诗题。2、介绍作者。3、解诗题。这首诗写了哪里的景色?从哪个字眼可以看出来?介绍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我国的风景名胜。古往今来,人们用最美好的语言赞颂西湖,又用最凝练的语言对它的风景作出了不同的概括。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说法是西湖十景。(出示课件中的西湖十景图)同学们,西湖美吗?看过如此美丽的西湖,此时此刻,你想对西湖说点什么呢?(同学们谈感受)作者杨万里为我们介绍的西湖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在诗句中找一找吧!用多媒体展示西湖美,激发学生学习这首古诗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三、读诗句,识新词。1、自由读。2

9、、指名读。3、齐读。毕竟:到底。四时:四季,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季节。接天:一直铺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映日:阳光照射。让学生通过读,体会诗句。四、抓字眼,明诗意。诗情画意,我们要融入诗情,感悟画意,先要把诗读懂。怎样才能把诗读懂呢?要学会抓字眼,明诗意。请同学们看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话说给小组的同学。1、学习小组展开合作学习。2、汇报自学情况。3、师讲诗意,生答诗句。4、读全诗,体会每句话的意思。诗是最凝练的语言,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进西湖,看一看诗句的风光吧!(出示古诗的动画)让同学们根据课件中的注释,理解诗句。再通过课件中的动画,体验诗人的感情,进一步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

10、感情。五、想画面,入诗境。我们在西湖的一只游船上,在朝阳辉映下,这无边无际的特别红艳的荷花和这一眼望不到边的碧绿莲叶,真是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呀!真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示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1、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诗的前两句用感叹句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心情,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诗意用感叹句来表达一下你的心情。3、说话练习:(1)西湖太美了,不仅.而且.(2)无论是.还是.,西湖都.生闭上眼,假想在西湖的一只游船上伴随着轻快的音乐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师读本段话创设情境,让学生更进一步感悟诗情,感悟祖国山河的美好。让学生通过语言表达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境。六、感情读,悟诗情。风光迷人的西湖,孕育了这千古流传的诗句,这首诗的流传,给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美丽的西湖景美、诗更美。请同学们伴随着轻快的音乐读一读诗句吧!学生配乐(课件中的音乐)读全诗感悟诗情。七、拓展延伸。让我们再来欣赏两首描写西湖的名诗。(出示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湖楼醉书五首的读音和图片)我们的祖国,江山如此多娇,让我们用最美的语言描述她,用最美的诗句吟诵她,用最美的歌歌唱她吧!(出示祖国风景图,伴音乐,师读本句话,结束本节课)通过课件中的读音、图片和歌曲,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西湖的美、祖国更美。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