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63059228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护理文书书写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护理文书书写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护理文书书写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文书书写规范(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垫江县人民医院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长期医嘱单、临时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第一部分 基本要求一、护理文书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表述确切,不主观臆断。二、护理文书应当使用红、蓝墨水笔书写,需复写的病历资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护理文书书写要求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原色笔双线划在错字上并签名(本人连续写不需要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字迹。三、护理文书书写应当正确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

2、使用外文。记录时间应用24小时制,统一用蓝色钢笔书写。(如:原午夜12时描述为00:00、中午十二时十分描述为12:10、下午五时为17:00、早上7时为07:00)四、护理文书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由注册护士书写,实习护士书写的护理文书,应当经过本科室的注册护士审阅、修改并签名。五、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修改时,应当用红色笔注明修改日期、修改人员签名,并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每页不超过3处、每处不超过5个字)。六、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七、抢救危重患者时,应当书写抢救记录。对收入急诊观察室的患者,应当书写

3、留观期间的观察记录。八、住院手术病人应有手术护理记录单。九、护理记录书写主要内容必须与医生病历记录相吻合。十、每次书写护理记录后护士应签全名,电子护理记录打印出来后需手工签全名。第二部分 护理文书书写格式及内容要求一、电子体温单(一)眉栏及页数用蓝色笔填写,“住院日期”记录要求入院的第1天应填写“年、月、日”,每页第1天应填写“月、日”,其次只填写“日”,如在7天中遇新的月份或年度,则应填写“月、日”或“年、月、日”。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2011-4-1。(二)40横线以上填写内容(用红笔填写)1.相应时间内,纵向顶格填写入院、急诊手术入院、急诊手术转科、出院、转科、手术、分娩、请假、

4、拒试、死亡,除手术、请假、拒试不写时间外,其他均应写出相应时间,要求具体到时和分,竖破折号占两个小格。2.患者请假或因故离院须经医师批准,并履行相应手续,护士方可在体温单上注明如“请假”,并附“病人请假记录单”。(三)其他内容填写或录入1.数据计量单位体温()、脉搏(次分)、心率(次分)、呼吸(次分)、大便(次)、出入量(ml)、体重(Kg,新生儿体重以“g”为单位)、血压(mmHg)。小儿年龄记录:新生儿精确到小时(如3 8/24天,表示3天零8小时);婴儿精确到天(如8 2/30月,表示8个月零2天);一岁以上小儿精确到月(如3 1/12岁,表示3岁零1月)。2.血压、体重数据填写或录入入

5、院当日应有血压、体重记录,每周至少记录1次体重、血压。入院时因病情限制不能测量体重者,在体重栏内填写“平车”, 入院第二周起因病情限制不能测量体重者,在体重栏内填写“卧床”。 转科当天需在体温单上记录血压、体重。按医嘱每日测量血压1次,或需每日多次测量血压者,如已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可不记录在体温单上。儿科患儿5岁以上入院当日测血压,5岁以下可以免测,其它特殊情况按照医嘱执行。3.大便次数填写或录入每隔24小时填写前1天的大便次数。如无大便,记“0”;如系灌肠后的大便次数,应于次数后加短斜线写E,如1E表示灌肠后大便1次;0E表示灌肠后未解大便;1 2E表示灌肠前大便1次,灌肠后大便2次;3/

6、2E表示灌肠两次后大便3次;“*E”表示灌肠后大便10次或以上,“*”表示大便10次或以上或人工肛门。4.手术后天数填写或录入(1)手术当日用红笔在体温单相应栏内填写“手术”,手术次日开始记数,录入数据10天(如果22:00进入手术室,超过24:00回病房,则以进手术室的时间为准推算术后天数)。(2)如在10天内又做第二次手术则以“1”表示第二次手术后第1天,第二次手术后第二天以“2”表示,第三次依此类推。5.液体出入量填写或录入如24小时入量、24小时出量、尿量等,记录前1天的数据。如有专科特殊项目可根据需要填写或录入相应数据。(四)体温、脉搏、呼吸曲线的绘制方法1.体温数据录入/曲线绘制(

7、1)体温绘制符号口温为蓝“”、腋温为蓝“”、肛温为蓝“”;体温39以上时应绘制采用降温措施后的体温,以红“”表示绘制在降温措施前的温度同一纵格内,用红色虚线连接;体温不升者,于35横线以下用蓝色笔纵向顶格写“不升”二字,占2格。(2)测量时间要求及数据录入发热患者体温38.5时每日测量6次(测量时间为3:00、7:00、11:00:15:00、19:00、23:00),体温正常连续测3天后按常规测量;体温39以上时采取降温措施后半小时应测量体温。体温38.5、37.2每日测量4次(测量时间为7:00、11:00、15:00、19:00),体温正常连续测3天后按常规测量。新入或转科且无发热患者每

8、日测量2次连续测量3天(测量时间为7:00、15:00),手术、分娩患者每日测量4次连续测量3天(测量时间为7:00、11:00、15:00、19:00)。危重患者无发热者至少每日测量4次(测量时间为7:00、11:00、15:00、19:00)。一般患者无发热者每日测量1次(测量时间为15:00)。2脉搏数据录入/曲线绘制(1)脉搏以红“”表示,心率以红“”表示,相邻的脉搏以红线相连。(2)脉搏与体温重叠一点时,若系口温则先画蓝“”表示体温,再将红“”画于其外表示脉搏;若系肛温先画蓝“”表示体温,其内画红“”表示脉搏;若系腋温,则先画蓝“”表示体温,再将红“”画于其外表示脉搏。3.呼吸数据录

9、入/曲线绘制(1)呼吸用蓝色笔在呼吸栏相应时间内用数字填写,相邻两次呼吸上下交错填写,先上后下。(2)辅助呼吸标识,在起始相应时间用蓝色笔在体温单呼吸栏横线上方纵向录入“呼吸机”,用“”标识开始,终止以“”标识;呼吸机设定频率以数字表示,用蓝色笔在呼吸栏相应时间内填写,相邻两次呼吸上下交错填写,先上后下。呼吸机使用时间少于4小时,只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不在体温单上记录。二、医嘱单1、长期医嘱单和临时医嘱单眉栏及项目应填写齐全,有执行时间及执行者签名。对于转科、手术、分娩患者或长期医嘱需整理者,需要停止以前所有长期医嘱等情况时,应在长期医嘱单内写明“转科医嘱”、“术后医嘱”、“产后医嘱”、“整理

10、医嘱”并在下划一红线即表示停止以上医嘱。整理后医嘱应由第二人核对。2、过敏试验阳性结果记入临时医嘱单,如“青霉素皮试(+)”(+号用红笔书写)。3、医嘱执行单(给药单、输液单、治疗单)由所在科室保留2周。三、护理记录单(一)适用范围 1、危重患者(病重、病危、特别护理患者);2、非病危、病重的一级护理患者;3、病情发生变化、有监护需求的患者;4、手术、介入检查、特殊治疗或特殊用药者;5、医嘱需记录相应的客观指标者;6、各专科有特殊要求者;7、有自杀倾向的患者;8、有行为异常、精神障碍者。(二)记录频次1、病危患者、特别护理患者应当至少每2小时记录1次(时间为01:00、03:00、05:00、

11、07:00、09:00、11:00、13:00、15:00、17:00、19:00、21:00、23:00),病情有变化应随时记录,病情无变化,只记录生命体征,每天15:00小结一次,包括患者24小时内病情评估、护理措施和效果评价。2、病重患者、一级护理患者日间至少2小时记录1次,夜间至少4小时记录1次(时间为03:00、07:00、09:00、11:00、13:00、15:00、17:00、19:00、23:00),病情无变化,只记录生命体征,每天15:00小结一次,包括患者24小时内病情评估、护理措施和效果评价。3、手术当天要有术后护理情况的记录,全麻、硬膜外麻醉每小时记录1次,共记录6次

12、;局麻、臂丛麻醉记录1次;病情有变化应随时记录。4、根据医嘱进行观察记录;5、根据专科特点和要求进行观察记录;6、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时,应当及时客观记录。(三)记录要求1、护理记录栏内首行空两个字符书写。转科病人页码接着编写,如从ICU转入脑外科,ICU共5页,脑外科从第6页开始编写页码。2、危重患者、一级护理患者应制定“护理计划”,护理计划应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病情变化时应有修订时间及措施。护理计划可手写或用印制表格打印,打印字体规范,正文为“宋体、五号”字。3、书写内容要求(1)特别护理记录应包括患者24小时内病情评估、护理措施和效果评价;(2)病情评估记录客观、准确,

13、书写内容应具有专科护理特点,并与护理计划或措施相符合,包括病人情绪状况、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护理计划或措施实施过程及效果评价,健康教育内容及效果评价,病情变化时的处理,是否及时向医生报告等。(3)手术当日重点记录麻醉方式、手术名称、手术情况(顺利否、出血量等)、患者返回病室时间、生命体征、保持何种体位、皮肤情况、伤口情况、各种管道及引流情况等。4、需要记录药疗医嘱执行情况时,所有药疗医嘱均需分组注明给药途径。5、根据医嘱记录出入量。出入量记录格式:白天小结书写为“日间小结”,时间为19:00;全天总结书写为“24小时总结” ,时间为07:00,两次均需分类小结,统计总量精确到每毫升,并在出入总量

14、数字下用红笔划双红线标识。统计不足24小时,按实际时间记录,如:18小时总结。非危重患者医嘱需记录尿量和24小时出入量时可直接将总量记在体温单上,不建立护理记录单。6、出入量计算方法。(1)入量包括摄入量(即食物含水量、饮水量、鼻饲液体量)和输入量(静脉输入量)。(2)出量包括尿量、呕吐物含水量、痰液量(估计)、大便含水量(估计)、各种引流量、血液及腹膜透析超滤量。(3)雾化吸入液体量不计算其入量,膀胱冲洗、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注入量和排出量的差值纳入出入量计算。7、护理记录应从护理观察的角度动态和连续的反映患者的客观情况,护理记录书写主要内容(生命体征、手术时间、死亡时间、病情发生变

15、化时间、伤口引流量、引流液性质、压疮大小等描述)必须与医生病历记录相吻合。危重患者病情小结定于15:00记录。8、护理记录应当根据相应专科的护理特点书写,不同专科的护理记录表格可以根据专科特点设计,以简化实用为原则。9、如患者死亡,除记录抢救经过外,最后需写“经积极抢救,呼吸心跳仍未恢复,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心电图呈一直线,患者死亡于几时几分”。10、手术护理记录手术护理记录是指巡回护士对手术患者术中护理情况及所用器械、敷料的记录,应当在手术结束后即时完成。内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病历号、手术日期、手术名称、麻醉方式、护理情况、所用器械和敷料数量的清点核对,巡回护士和手术器械护士签名等。(1)手术

16、护理记录单为表格式,术前、术中、术毕的内容用打“”或填写的方式记录,不得漏项,其中不能涵盖的重要内容记录在“备注”栏内。(2)术前巡回护士应核对病人的基本情况,如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病历号、(ID号)、生命体征、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麻醉方式、手术间号、备皮、药敏试验结果、各种插管、术前用药、义齿、金属物品、贵重物品等。(3)手术开始前,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核对手术包中各种器械、敷料的数量,由巡回护士据实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在相应栏内,每一栏均顶格填写。手术结束关闭体腔及皮肤缝合前、后再分别清点核对一次。手术中多次追加的器械、敷料数用阿拉伯数字以“+”号相连。(4)清

17、点核对后由巡回护士和手术器械护士各自签名,如无手术器械护士等特殊情况,由巡回护士与手术医师核对并各自签名。(5)手术结束缝合体腔或皮肤前,发现器械、敷料数量与实际使用量不符,护士应及时告知手术医师共同查找,查找结果应记录在“其他”,参加查找的医师、护士各自签名。(6)手术中需要交接班时,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要共同交接手术进程及手术中所用器械、敷料的数量,并由巡回护士如实记录。(7)手术毕,由巡回护士将手术护理记录单置于患者病历中送回病房。(8)各种无菌包消毒检测标识及植入体内医疗器具的标识等应粘贴在手术护理记录单相应栏目或背面。四、交班报告1、交班报告内容24小时采用蓝钢笔书写。要求叙述简明扼要

18、,重点突出,使接班护士能全面掌握病员的情况、注意事项和应做的准备工作。2、眉栏各项内容没有数量时,如危重病人数没有时,用“0”表示。3、如果统计的数字有误,则用+或-纠正,如实际人数为42,误写成43,则在43后-1,即“43-1”即可。4、书写顺序:出院转出死亡新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危重有异常情况或病情突然变化的患者预备工作交待(预手术,特殊检查的准备,特殊治疗,留取检验标本等)。5、出院、转出、死亡、新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危重、预手术、预检查,以上项目应在诊断项下以红笔注明,不加“”。6、交班报告书写时间07:00、17:00、23:00(APN排班的科室书写时间为:交班前1小时或半小时)

19、。书写交班报告后,需要再交班的情况在后面依次补充。此规定从2011年4月1日起执行。附:病历排列排序(一)住院期间病历排序1、体温单(逆序)2、医嘱单(逆序)3、住院病历(大病历)4、入院记录(或再入院记录)5、病程记录(顺序)6、病历讨论记录(顺序)7、会诊记录(逆序)8、手术记录、手术同意书、手术护理记录9、手术安全核查表10、麻醉记录、麻醉同意书11、特殊治疗(检查)记录单及同意书12、其他知情同意书13、化验黏贴单(逆序)14、其他辅助检查单15、护理记录(逆序)16、护理计划单17、健康教育实施、评价记录表18、出院记录19、住院病历首页(二)出院期间病历排序1、住院病历首页2、出院记录或死亡记录3、入院记录(再入院记录、入出院记录)4、住院病历(大病历)5、病程记录(顺序)6、病历讨论记录(顺序)7、会诊记录(顺序)8、手术安全核查表9、手术记录、手术同意书、手术护理记录10、麻醉记录、麻醉同意书11、特殊治疗(检查)记录单及同意书12、其他知情同意书13、化验粘贴单14、其他辅助检查单15、医嘱单(顺序)16、体温单(顺序)17、健康教育实施、评价记录表18、护理计划单19、护理记录(顺序)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