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

上传人:go****ng 文档编号:163049102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2.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某民用建筑供暖工程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与 指 导 书指导教师:刘 惠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2011年3月供暖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第一部分 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民用建筑供暖工程设计二设计时间一周三设计主要内容某民用建筑供暖系统设计四、原始资料 1土建图:共八套。平面图剖面图及门窗表等见条件图。2气象资料选取6个城市。它们是:济南、北京、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沈阳(四组的同学北京已经有人选了,请选剩下的,谢谢合作)。提供有关手册查出下列主要参数: 1冬季室外供暖计算温度; 2冬季主导风向; 3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4冬季日照率;5缝隙渗风量的朝向修正系数n6)室内供暖计算温度等。

2、 3供暖系统热源 城市供热外网(一次网):供回水温度:85/60;外网埋深-1.3m;建筑物北面距建筑物30m处,资用压头足够 4围护结构住宅楼前后无遮挡,其余见土建图。未标注的维护结构,可按照现行节能规范要求自行选取围护结构。 五设计要求1. 每人的设计城市或设计建筑条件图各不相同全班分成8个组,每组6人。每组一套建筑条件图,每组的建筑分别座落在6个不同的城市,每人设计其中一个城市的民用建筑供暖工程。在设计题目中,将所在的城市名冠在上述题目之前。如某人设计所在城市为济南,则该同学的设计题目是“济南*建筑供暖系统设计”。2. 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是对设计的内容及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

3、,包括工程概况、负荷计算、方案选择、水力计算、设备选择等。其中负荷计算及水力计算的结果列表附于其后。要求章节分明,层次清楚,语句流畅,数据准确,图表清晰,包括封面、中英文目录、中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附录等,具体装订要求见附录一:课程设计要求细则及附录二:课程设计装订规范。(2)设计图纸设计图纸应达到能够交付施工的要求。设计图纸包括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材料表、系统轴侧图、各层平面图、机房平面图、机房剖面图、大样图等。要求图纸使用手绘和AutoCAD绘制,手绘图纸数量不少于图纸总数的20%。图面布置合理,清晰准确,符合制图标准及有关规定。图纸标签及签名填写齐全,图面文字采用工程字书写。六

4、、参考资料1 供热工程,贺平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11(第三版).2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003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5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14037-2006. 6 采暖通风工程制图(第二版),关震荣编,1991年8月,高等教育出版社.7 山东省建筑标准设计,集中采暖住宅分户热计量系统设计与安装设备安装图集DBJT147.8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 50114-20019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5、134-200110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技术规程,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DBJ14-BT14-200211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0412 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北京市标准,DBJ01-605-200013 民用供暖散热器,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第二部分 指导书一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供热工程”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课程设计,了解室内热水采暖工程的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提高运算和制图能力,同时,通过设计,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工程问题,为毕业设计和毕业后的实际工程设计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二热负荷计算 1将各

6、房间按一定顺序编号。 2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或查取。可不校核外围护结构的低限传热阻要求,因为在我省绝大多数建筑物的围护结构能满足该要求。 3各个房间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计算不考虑风力修正。 4渗透和侵入冷空气耗热量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采用缝隙法。 5列出各个房间采暖热负荷表。 6计算该建筑物的面积热指标 。说明:1.新建住宅热水集中采暖,应设置分户热计量和室温控制装置。采用热量表分户计量时,应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形式。2.住宅楼内的公共用房和公用空间,应设置单独采暖系统和热量计量装置。3.实施分户热计量的住宅建筑,其卧室、起居室(厅)和卫生间等主要居住空间的室内计算温度,可按相应的设计

7、标准提高2。户间楼板和隔墙的热阻值,宜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在确定户内采暖设备容量时,应考虑户间因室温差异而附加的热传递。但所附加的热量不应统计在集中采暖系统的总热负荷中。户间传热负荷可参考如下计算方法具体可参见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北京市标准,DBJ01-605-2000 三确定系统的方案1、确定热力入口1.1新建系统在满足室内各环路水力平衡和供热计量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建筑物的采暖管道热力入口的数量。1.1.1 热力入口的具体要求:1.2.1室内采暖为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热力入口应设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室内采暖为双管系统,热力入口应设自力式压差控制阀。1.2.2设置计量

8、装置的热力入口,其流量计宜设在回水管上,进入流量计前的回水管上应设过滤器,滤网规格不宜小于60目。1.2.3热力入口供、回水管均应设过滤器。供水管应设两级过滤器,顺水流方向第一级为粗滤,滤网孔径不宜大于3.0,第二级为精过滤,滤网规格宜为60目。1.2.4热力入口装置的热计量仪表及各种阀门应按产品样本说明书安装。1.2.5供、回水管应设置必要的压力表或压力表管口。1.2 新建系统热力入口的设置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2.1无地下室的建筑,宜在室外管沟入口或楼梯间下部设置小室,室外管沟小室宜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小室净高应不低于1.4米,操作面净宽应不小于0.7米。1.2.2 有地下室的建筑,宜设

9、在地下室可锁闭的专用空间内,空间净高度应不低于2.0米,操作面净宽应不小于0.7米。1.3 有条件的情况下,为利于热计量系统的供热调节,推荐采用每幢建筑热力入口设置小型独立组装式换热站的系统形式。 2确定采暖系统图式 室内供暖方案的选择设计在室内供暖设计中至关重要,它不仅仅直接影响到系统运行效果,也直接影响到供暖工程造价,应根据建筑物采暖面积的大小楼层的高低每个采暖房间的热负荷的多少建筑物的结构等,确定系统图式。 系统图式的确定:即采用同程式或异程式,上供式或下供式,单管式或双管式等等。2.1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的户内采暖系统形式可采用水平双管系统、水平单管跨越式、低温地板辐射系统、放射式双

10、管系统等,不宜采用单管顺流式系统。2.2热水集中采暖分户热计量系统的共用立管,宜设于管道井内。管道井宜邻楼梯间或户外公共空间。建筑物内系统的共用立管应遵循下列设置原则:2.2.1应避免采用上分式系统,宜采用下分式系统;2.2.2一对共用立管所负担的户内系统数不宜过多。除每层设置热媒集配装置连接各户的系统外,一对共用立管每层连接的户数不宜大于三户。2.2.3宜设于具备在分户门外共用空间进行检修条件的管道井内。2.3.4供、回水立管在管道井中的位置应保证与之相连的各分户系统入口装置安装在管道井内,并具备查验及检修条件。四散热器的选择计算和布置 1在考虑散热器的分组时,一般一个外窗下设一组。2列表计

11、算各房间各组所需散热器片数。说明:散热器不宜设散热器罩,所采用的散热器应满足美观要求。散热器的选择应与所采用的户内热计量方式适应,可参考以下原则:1.宜选用非铸铁类散热器,采用铸铁散热器时,应选用树脂砂芯铸造工艺,并应对内壁清砂工艺提出严格要求;2.钢制散热器、铝合金散热器应有可靠的内防腐处理;3.强制对流式散热器不适合热分配表的安装和计量。五水力计算1对异程式系统,根据系统草图,首先确定最不利环路各管段管径。系统入口压力差按系统通过最远立管环路的阻力损失1.1倍计算。再进行其它分支环路的水力计算。2、对同程式系统,计算方法见教材或设计手册。3各管段的几何长度:水平干管立管可根据土建平面图剖面

12、图立管的布置位置确定,连接散热器水平支管的长度可近似取值。4列表计算。说明:1. 室内采暖系统应进行严格的水力平衡计算,共用立管的自然循环附加压力应进入水力平衡计算,其值可取设计供、回水温度下附加压力值的1/22/3。并联于共用立管上的各分户采暖系统宜采用相同的采暖形式。2. 户内系统包括调节阀和户用热量表在内的计算压力损失,宜控制在1530kPa范围内3. 各种阀门、热量表、恒温阀的水力损失值,应根据实际设计流量在产品样本上查取,不应直接套用额定流量下的水力损失数据。塑料管材的水力损失数据,应采用塑料管材供应商提供的数据,当无数据时,可采用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中的塑料管材的水力损失数据,并加以

13、温度和壁厚修正。六图纸1平面图:1自绘图纸铅笔图,描土建平面图时,线型采用0.35b细实线,门窗代号及内部细小结构尺寸不注,只标注建筑物轴线尺寸即开间进深。2散热器:在平面图上是一个矩形符号,它的宽度和长度与本组散热器实际几何尺寸无关,每组片数标在外窗外面,线型0.5b。3立管在平面图上是一个圆的符号,与管径大小无关,为了区别主立管与其它立管,主立管圆可画大些。对双管系统按“左冷右热”的规定画立管。4水平干管:供回水总管线,供水管为粗实线,线型为b,回水管为粗虚线,线型为b。在平面图上应标出固定支座的位置,两固定支座间必须有补偿器室内低温热水系统尽量采用自然补偿,除主立管外,其余立管应有编号。

14、5管道及散热器的定位尺寸已在安装详图中表明,平面图中不再另注。7注明管道坡向坡度集气罐固定支架补偿器位置。2系统图: 采暖系统轴测图要表达采暖系统的整个概貌,包括水平方向和高度方向的布置情况。大多数供暖系统图采用斜等测投影。除连接散热器支管不严格按比例外,其余管道均应严格按比例画,散热器在系统图中仍然是一个矩形符号,矩形符号中标上该组散热器片数。 水平干管:供水管用粗实线表示,线型为b,回水管用粗虚线表示,线型为b,要标注坡向和坡度,在管道的起端或末端及管道升降处要注上标高,标高尺寸以米为单位,小数点后要留两位数。 管径用DN表示,例如DN15,立管要标上与平面图相对应的立管编号。并画上阀门排

15、气泄水装置,不同阀门应用不同的图例符号表示,供回水干管上标上补偿器和固定支座的位置。3设计施工说明的内容主要包括:1系统型式热媒及其参数建筑物的总热负荷建筑物入口压力差。2系统采用的散热器类型及安装说明。3系统采用的管材及连接方式。4系统中采用阀门的类型。5刷油与保温做法及要求。6系统安装完毕的水压试验压力及要求。7所需大样图号等。施工说明,一般安排在采暖总平面图或首层平面图上。七目录及小结目录装订在第一页。小结:要认真总结通过这次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通过一周的设计你学到了哪些在过去未学到的或原来学过但概念不清,通过设计搞清楚了。另一方面,你认为这一次设计还有哪些不足之处有待今后改进 附录一:

16、课程设计要求细则暖通课程设计成果要求细则一、计算书部分(见样本)1、 纸张大小:16K(196.9mm273.1mm);2、 封面;3、 中文目录:要求列至二级标题。统一按1,1.1层次等编写,注明页码;4、 设计中文题目:居中; 5、 设计英文题目:居中,除介词、连词外,采用每单词字头大写方式;6、 作者:居中,格式为:作者: 年级专业;7、作者英文注释:居中,格式与中文基本相同; 8、中文设计内容简介及关键词: “设计内容简介”顶格,使用(:);“关键词”三字顶格,使用(:),词与词之间使用逗号; 9、英文设计内容简介及关键词:Brief introduction of design顶格,

17、使用(:);Keywords顶格,使用(:),词与词之间使用逗号;如:Engines,Emission,Performance;10、正文标题:分1,1.1,三级标题一级标题(1):顶格、占行。二级标题(1.1):顶格、占行。三级标题():顶格、占行。以下标题视情况,采用(1)(一般占行)、a等。11、正文字体:正文中所有插图和表格标题、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字号要小一些;插图标题一般设置于插图下方,表格标题一般放于表格上方;12、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四字用居中;序号用小方括号,如1,2等,作者、资料名称、期刊名、出版单位、出版年月、页码等字号小一些。13、标题序号全部采用阿拉伯数字。设计中采

18、用上标方括号序号方式注明参考文献出处,参考文献出版日期后注明参考文献页码; 14、致谢词:“致谢词”三字居中;15、附录:“附录”二字居中,内容包括计算结果数据表、图纸等;二、图纸部分统一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绘制图纸,手工图纸数量不少于总数量的20%,其余图纸用CAD绘制。附录二:课程设计装订规范课程设计装订规范(一)课程设计装订规范1计算书(说明书)一律使用A4纸。格式应按下列次序装订:(1)封面(2)中外文目录(统一按1,1.1,等层次编写,并注明页码);(3)课程设计题目;(中、英文)(4)作者(年级、专业);(5)中外文设计内容简介;(6)中外文关键词;(3)(6)项中英文分别写在

19、1 页上;(7)正文(题号统一按1,1.1,等层次编写。如正文中引用的符号较多,可在正文前列出符号表);(8)参考文献或资料(按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列出,包括文献编号、作者姓名、书名、或文集名、期刊名、出版单位、出版年月、页码等);(9)附录(包括算结果数据表、图纸等);2设计图纸根据设计内容和性质用1号(841mm*594mm)或2号(594mm*297mm)图纸打印。图纸应按制图要求绘制。格式应严格按制图标准,做到规范、整齐。3基本要求:(1)查阅文献资料数量视课题需要和学生水平而定,一般在15篇以上,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2篇。(2)思想端正、观点明确;内容精炼、层次分明;论点明确,论据充分

20、;实事求是,论据可信。(3)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工整,无错别字,不准请人代写。(4)图画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符合要求,圆弧连接光滑,尽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必须采用最新的国家标准。手工绘制不少于总数量20%的图纸,其余图纸使用CAD绘制。所有图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绘制。(5)设计计算说明书字数不少于6000字;中外文摘要200300字;关键词35个。课程设计图纸量应在6张图纸以上。附录三:课程设计说明书样本. . 山东农业大学供 热 工 程 课 程 设 计 题目:济南市某民用建筑供暖系统设计 院 部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21、 专业班级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2008级1班 姓 名 学 号 2011年 月 日装订线目 录1 工程总体概述1 1.1 水库工程概述1 1.2 水文概述1 1.3 工程地质概述4 1.4 工程兴建缘由5 1.5 工程设计依据6 1.6 工程设计原则8 1.7 工程规模与标准8 1.8 除险加固工程内容92 水库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2.1 水库位置11 2.2 工程任务11 2.3 工程现状11 2.4 工程存在的问题13 2.5 除险加固工程任务243 水文地质概况25 3.1 流域资源地理情况25.参考文献 84附录86Contents1. Comprehensive explana

22、tion of project11.1 The general summarize of reservoir 11.2 The general summarize of hydrology11.3 The general summarize of geology of project41.4 The cause built of project 51.5 The gist the design of project61.6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project 81.7 The standard and scale of project 81.8 The conten

23、t of the safe engineering 92. The project actuality and problem of reservoir112.1 The site of reservoir 112.2 The assignment of project112.3 The actuality of project112.4 The problem of project 132.5 The task of the safe engineering 24 3. The hydrology and geology of the project253.1 The general res

24、ource situation of valley 25.References84Appendix86泰安市尚庄炉水库洪水计算及安全复核作者: 00水电升1班设计内容简介:尚庄炉水库位于泰安肥城市安庄镇尚庄炉村北大汶河支流小汇河上,十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水库建成以来发挥了较好的防洪、灌溉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由于历史原因,水库工程标准低,质量差,长期以来,水库存在严重隐患,且影响了防洪安全。本次工程设计主要针对工程隐患而采取的出现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在参考了国内外关于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新技术、新方法的基础上对水库洪水计算和安全复核进行了主要设计,同时辅助进行了

25、工程水文计算、结构设计及大坝加固及安全复核设计,目的是使加固后的水库充分发挥社会及经济效益,保证防洪安全,促进但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词:中型水库,防洪,除险加固工程,洪水计算,安全复核,结构设计The Calculation of Flood and Safety Check for The Reservoir of Shangzhuang in Taian CityAuthor: grade 2000 of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Brief introduction of design : Still the Shang Chuang Lu reser

26、voir locates the An chuang in fatty city in Tai An, which stills the north river of Da wen river in Shang Chuang Lu subsidiary current is small to remit the river last,11 medium-sized reservoir for regarding flood control as principle looking after both sides irrigating, marine products farming etc.

27、 synthesizing exploitations .When the reservoir sets up, it developed the good flood control and irrigate the social performance in etc. since then with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But because of history reason, the reservoir engineering standard is low, the quantity is bad, for long time, the reservo

28、ir exists serious pitfall, and affected the safety of the flood control .This engineering design aims at primarily the engineering pitfall .But adopt of divided by reinforce the engineering first step design .At consults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ividing by the new technique, new method that r

29、einforce the foundation top of the engineering to compute to the reservoir flood concerning the reservoir reply with the safety of check proceeded the main design, lending support to the proceed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engineering hydrology calculation,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the big dam reinforces

30、 and the safety replies check designs, the purpose is an economy that reservoir to make after reinforcing develop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well, guaranteeing the flood control the safety, promoting but the ground develops with the society.Keywords:the medium-sized reservoir,flood control,

31、divided by pitfall and reinforces the engineering,flood calculation,the safety replies check,construction design1 概述1.1 水库工程概述尚庄炉水库位于肥城市安庄镇尚庄炉村北大汶河支流小汇河上,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41km2。水库于1959年动工兴建,1960年初步建成,并于1966年、1976年和1988年续建和加高培厚,形成现有规模。水库枢纽工程包括大坝,溢洪道和东、西放水洞等。大坝为均质土坝,全长808m,坝顶宽6m,坝顶高程

32、101.1m,防浪墙顶高程102.1m,最大坝高17.1m。水库原设计死库容6万m3,兴利库容1014万m3,总库容2870万m3,灌溉面积4.1万亩。经本次设计复核,死库容6万m3,水库兴利库容1014万m3,总库容3422.51万m3,灌溉面积2.4万亩。水库建成以来发挥了较好的防洪、灌溉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由于历史原因,水库工程标准低、质量差,运行以来,维修、加固资金加之长期不足,致使工程老化退化,存在严重隐患,影响防洪安全和水库的利用效率。2002年5月泰安市水利与渔业局组织专家对尚庄炉水库进行了安全鉴定,评定该库为三类坝。2002年8月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以坝函20021235

33、号文关于尚庄炉水库三类坝安全鉴定成果的核查意见,同意该水库为三类坝的鉴定意见。因此,为充分发挥水库效益,保证防洪安全,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1.2 水文概述尚庄炉水库三面环山,流域界限明确。水库所在的小汇河呈北南流向,在安庄镇南约8km处汇入大汶河。水库流域面积141km2,河道干流坡度为0.0041。流域内有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13座,其兴利库容分别为740.3万m3、269.6万m3,总和为1009.9万m3。库区上游植被较好,水土流失较轻。水库位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659.6mm;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深110mm

34、;库区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224.5mm,汛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达16m/s。本次初步设计按灌区的现状灌溉定额和实际面积(2.1万亩),复核了水库的现状兴利库容(1014万m3)是否满足现有灌溉面积的需要。经兴利调节计算,灌溉面积为2.4万亩,现有兴利库容满足灌溉要求,因此兴利库容(1014万m3)及水位(95.50m)保持不变。本次初设设计暴雨采用位于流域中心位置的安临雨量站39年实测最大24小时暴雨资料推求;根据本地区的不同产流条件,经综合分析确定净雨计算的Pa=60mm;根据山东省大中型水库洪水复核办法中,泰沂山南北区1小时雨型表,用瞬时单位线法推求设计洪水;考虑上游小型水库在校核洪水(0.

35、1%)情况下垮坝对水库的不利影响,校核洪水放大10%;水库的按有闸控制调洪,根据下游保护目标的的防洪要求和下游河道的行洪能力,确定水库调洪采用一级控泄方式,既对30年一遇及其以下标准的洪水控制最大泄量为500 m3/s,超过30年一遇后敞泄;水库调洪成果见表1-1。 表1-1 洪水调节计算成果表 名 称单 位数 量备 注死水位m86.30正常蓄水位m95.50防洪高水位m97.50p=3.33%相应泄量m3/s592.74控制泄量相应防洪库容万m3728.64设计洪水位m98.10p=1%相应泄量m3/s683.04设计调洪库容万m31047.86校核洪水位m99.30p=0.1%最大泄量m3

36、/s900.58校核调洪库容万m32016.33总库容万m33033.42兴利库容万m3764.00死库容万m361.3 工程地质概述水库区工程地质概述尚庄炉水库位于泰山山脉西南约40km。据有关资料,流域内有三条大的断裂。F1位于水库东约8km处,呈南北向延伸,由边院经仪阳延伸至肥城市区,共性质为隐伏平移断层;F2位于水库西约8km处,呈南北向延伸,由下遂城东经演马庄至石横,其性质同为隐伏平移断层;F3为一弧形断裂,由夏张镇经鱼池村、肥城市区延伸至石横、孝直,其性质为隐伏正断层。该三条断层距水库较远,对大坝坝体影响不大。依据国标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37、为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水库建成以来,未有诱发地震的记录。枢纽区工程地质概述枢纽区内构造较为简单,经地质勘察发现,岩石片麻理产状为SE160-177SW62-84。枢纽区内总体裂隙不发育,局部较发育,其节理裂隙间距在3.52m间,局部在12m间。通过勘察,主要发育裂隙性质为:产状SW181-242NW59-84,大部属微张,少数属张开范畴,多被泥质充填,延伸长度不长,多数被第四系风化物所覆盖,对渗流影响不大。(1)坝基工程地质概述水库大坝位于小汇河中游,即低山丘岭向平原过渡地带,小汇河流向在此由北西转向为南西向,河流凸向左岸,长期冲刷剥蚀左岸,使左岸覆盖层冲刷殆尽;右岸形成堆积

38、,覆盖层发育,为河床相及河漫滩相冲积、洪积层。(2)溢洪道工程地质概述拟建溢洪道仍位于大坝右端,现轴线与原轴线基本一致,其轴线方向NE25。溢洪道沿线除闸室西侧有岩石出露,其余均被残坡积壤土覆盖。溢洪道上游壤土,均匀性较差,含少量砾石和大量砂颗粒及风化残核。溢洪道覆盖层越往下游,厚度越大,只是在01200145间基岩有一小的隆起,覆盖层变浅。覆盖层主要为壤土, 参考文献1 左东启,林益才等编著.水工建筑物M.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5:3123542 蒋金珠编著.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108141 3 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主编.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4294914 陈森林.全国水库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J.水力发电.2003,(5):155 陆永学.大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J.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03,(3):19206 刘宝军.水库大坝安全与对策J.中国城灾.2003,(1):4546。7 张明春.岗南水库大坝安全稳定计算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4):51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