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发生与防治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163032617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9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癌症的发生与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癌症的发生与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癌症的发生与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癌症的发生与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癌症的发生与防治(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时作业(十八)学业水平层次(A)1一个患有原发性胃癌的病人,体检时发现肝部也有癌细胞,这是因为()A. 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B. 胃部癌细胞形态、结构发生变化C. 癌细胞能够分散和转移D. 癌细胞膜表面产生新的膜抗原【解析】 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易发生变化,细胞能够分 散和转移,产生新的膜抗原。题干中的实例说明癌细胞能够分散和转移。【答案】 C2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癌细胞()A. 通过减数分裂不断增殖B. 都有染色单体C. 都在合成蛋白质D. DNA含量都相等【解析】 癌细胞的特点之一就是能无限增殖,即具有细胞周期,而进行减 数分裂的细胞是没有细胞周期的,故排除 A 项。在有丝

2、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变 为染色体,故排除B项。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的DNA含量与分裂前、中、后期 的细胞的DNA含量是不相等的,排除D项。而只要是活细胞,就能合成蛋白质。【答案】 C3.胶质细胞瘤(简称胶质瘤)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肿瘤,有较高致 死率,恶性胶质瘤病人的平均生存期为12 个月。这类肿瘤细胞具有高度的增殖 性、侵袭性和耐药性,给医学治疗带来极大困难。下列关于胶质瘤的描述正确的 是 ( )A. 胶质瘤病人体内的病变细胞遗传物质未发生变化B. 癌变是致癌因子引发的,患病几率与年龄无关C. 胶质瘤细胞的高度侵袭性是指这种瘤细胞容易转移D. 病毒感染不会引起细胞癌变【解析】 癌变细胞的遗

3、传物质发生改变,导致细胞不正常增殖。癌症发生 几率与其生存环境、生活习惯、心理状态、年龄、机体免疫能力等均有密切关系。 癌细胞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而容易发生转移。导致细胞癌变的因素之一是生 物因素,病毒感染会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变化,从而引起细胞异常分化,引发 癌变。【答案】 C4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普遍存在着原癌基因,但是大多数人不患癌症, 而只有少数人患癌症,其原因是()A. 原癌基因不能被激活B. 在正常情况下,原癌基因处于受抑制状态C. 癌细胞是细胞畸形分化造成的D. 大多数人体内有抵抗癌细胞的免疫功能【解析】 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普遍存在着原癌基因,在正常情况下, 原癌基因处于

4、抑制状态。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如在紫外线、化学药物等刺激下,原 癌基因本身发生改变,就有可能使原癌基因从抑制状态转变成激活状态,从而使 正常的细胞发生癌变,成为癌细胞。吸烟者容易患肺癌就是因为烟中的一些有毒 物质刺激了肺部细胞中的原癌基因,使之癌变。【答案】 B5.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癌症,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经常食用烧烤的食品B. 夏天应尽可能增加日光浴时间C. 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罐头D. 煤焦油含量低的香烟不会诱发癌症【解析】 本题考查癌症的预防知识,应尽量远离致癌因子。发霉的、熏制 的、烧烤的以及高脂肪的食品中可能含有致癌物质,如黄曲霉素、亚硝酸盐等, 香烟中的煤焦油等是化学致癌物

5、质。夏天日光浴时间不能过长,因紫外线辐射过 强,而紫外线是物理致癌因子。【答案】 C6宫颈癌是女性第二常见癌症,楚尔豪森发现HPV(人乳头瘤病毒)是导致 宫颈癌的“罪魁祸首”。宫颈癌疫苗就是在此基础上研发出来的。请回答下列相 关问题:(1)由资料可知人乳头瘤病毒是引起宫颈癌的 类致癌因子,该因子的作用是使正常细胞中的和发生结构改变,从而导致癌变的发生。(2)对患宫颈癌的患者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有“化疗”、手术切除和“放疗”,或相互结合综合治疗。请问,在切除肿瘤后,还要进行“化疗”的原因是 ;“化疗”能够控制病情恶化,是因为化学药物抑制了肿瘤细胞 分裂间期的,达到。【解析】 癌细胞的产生是由于正常

6、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结构 改变,导致细胞不能正常地完成细胞分化的结果。致癌因子通常包括物理致癌因 子(如电离辐射、X射线等)、化学致癌因子(如砷、苯、焦油等)、病毒致癌因子。 根据癌变的机理,人们在治疗癌症时常采用化学疗法与物理疗法,它们的机理分 别是阻止癌细胞的增殖及杀死癌细胞。癌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必须经过DNA的 复制,因此“化疗”时常通过化学药物抑制或阻止癌细胞的 DNA 复制,某些药 物还可干扰癌细胞中 RNA 与蛋白质的合成。但“化疗”有明显的缺陷,即化学 物质在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同时对正常细胞的分裂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放疗” 即通过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a、卩、y射线和各类

7、X射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X 射线、电子束、中子束、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照射患处,杀死癌细胞。因此,放疗”对患者全身的正常细胞的影响小。【答案】 (1)病毒 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 (2)癌细胞易扩散、转移 DNA的复制 抑制肿瘤细胞分裂的目的能力提升层次(B)7. (2015历下区高一检测)癌症是癌细胞在机体内恶性增殖形成恶性肿瘤及其相关症状的一种疾病,下列关于癌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癌细胞是由体内正常细胞的原癌基因被致癌因子激活所产生的B. 由于癌细胞易分散和转移,所以手术摘除癌肿的患者仍有复发的可能C. 对手术治疗后的癌症患者进行放疗和化疗是为了杀死患者体内残余的癌 细胞D. 从媒体

8、广告上看,有的治癌药物的药效在95%以上,因而癌症的治疗并不困难【解析】 从癌细胞的形成和特征来看,题目中 A、B、C 三项是正确的, 但由于癌细胞易分散和转移,手术摘除癌肿的患者,其原来癌肿周围的淋巴液中 也存在残余癌细胞,并且癌细胞不受机体调控,易于恶性增殖,因此,目前对于 癌症的治疗有一定进展,但并无特效药。【答案】 D8. (2012江苏高考)研究表明细胞癌变是细胞从已分化转变到未分化状态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癌细胞具有和正常分化细胞相近的细胞类型B. 癌细胞的分裂能力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C. 诱导癌细胞的正常分化是癌症治疗的一种策略D. 癌细胞类似于胚胎细胞都脱离了细胞的正

9、常分化【解析】 癌细胞的特征之一是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如体外培养 中正常的成纤维细胞呈扁平梭形,转化成癌细胞后变成球形,所以 A 错误。癌 细胞能无限增殖,是分化异常的细胞,所以 B 错误。癌细胞是脱离了正常分化 的细胞,但胚胎细胞是未分化的细胞,所以 D 错误。答案】 C9下列与细胞癌变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有害射线的辐射B. 人体所有细胞中都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C. 癌症患者手术后进行放疗和化疗是为了杀死体内的残余癌细胞D. 当人的成纤维细胞由扁平梭形变成球形时,说明细胞已发生癌变【解析】 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原癌 基

10、因和抑癌基因在人体所有细胞中都存在;癌症患者手术后进行放疗和化疗是为 了杀死体内的残余癌细胞;细胞癌变的特征之一是其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如 人的成纤维细胞由扁平梭形变为球形。【答案】 A10. (2015天桥区高一期末)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癌细胞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不受机体控制、连续进行细胞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B. 癌症的发生与致癌因子有关而与心理状态无关C. 常吃含亚硝胺过多的食品,易引发基因突变,增加癌症的发病率D. 肝炎病毒DNA会整合到肝细胞中,因遗传物质改变而引发肝癌【解析】 癌变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但遗传物质改变受多种因素影响, 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及心

11、理状态都可能会导致遗传物质改变,如亚硝胺为化学 致癌因子,肝炎病毒为病毒致癌因子。【答案】 B11. (2015槐荫区期末)近期统计数据显示,癌症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请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1) 体外分别培养某种癌细胞和正常体细胞,如图中代表癌细胞生长曲线的 是,在体内,癌细胞可能侵袭周围正常组织,说明癌细胞具有的特性。(2) 端粒酶是与染色体末端结构相关的一种细胞组分。表中数据显示细胞癌 变可能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请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细胞类型增殖代数端粒酶活性正常体细胞50 60无癌细胞无限有实验目的:探究端粒酶活性与细胞癌变的关系。 实验材料:癌细胞,端粒酶抑制剂,细胞培养

12、液等。 实验步骤: 将癌细胞分成 A、B 两组。 A组加入端粒酶抑制剂,B组,在进行培养。 。结果预测及分析: 若A组比B组增殖代数少,说明。 若A组仍然无限增殖,说明。(3) 请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思路:O 【解析】 (1)判断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生长曲残:在细胞培养过程中,正常细胞一般分裂5060次就不再分裂了,而癌细胞不受限制,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据此可判断曲线a表示癌细胞的生长曲线。(2) 获取表中信息,明确端粒酶活性与细胞癌变的关系: 审读表中数据时,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由表中数据可知,端粒酶活性有无是自变量,而细胞增殖代数是因变量,因此设计实验时,一组应加入端粒酶抑制

13、剂,抑制端粒酶活性,另一组不加,保持端粒酶活性,据细胞增殖情况进行判断。(3) 治疗癌症的新思路的提出:该问题貌似开放性问题,实则是限定于前两问的思路和方法,根据前面内容 可知,癌细胞与端粒酶活性有关,据此可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的方法治疗癌症。【答案】 (1)a 易分散和转移(2)实验步骤:不加适宜条件下 记录并比较A、B两组的增殖代数(分裂次数)结果预测及分析:端粒酶活性与细胞癌变(连续分裂)有关端粒酶活性与细胞癌变(连续分裂)无关(3)抑制癌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或抑制细胞分裂)治疗癌症拓展探究题(C)12. (2015合肥高一检测)有些经销商为了食品的保存防腐,在食品中加入多 种药物。人体长

14、期大量摄食这些食品,则存在致癌的可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原癌基因的突变是引发癌变的途径之一B. 细胞的癌变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C. 癌细胞中与糖蛋白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与正常细胞相比明显偏高D. 正常细胞癌变后会变成球形【解析】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细胞癌变后,细胞间通讯受阻。因此,癌细胞中与糖蛋白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与正常细 胞相比明显偏低。【答案】 C13. (2015济南高一检测)日本大地震发生后,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相继发生爆炸,使人们产生了对“核辐射”的恐惧,全国多地出现食盐抢购囤积的风波,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通过食

15、用碘盐(碘含量很少)预防放射性碘的摄入是无法实现的B. 核辐射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属于物理致癌因子C. 核辐射引起癌变的根本原因是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D. 癌症的发生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是一种累积效应解析】 核辐射引起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正常细胞内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是癌细胞的特征之一。【答案】 C14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有关癌症研究的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 发现了一种名为RH0GD1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他们发现携 带该基因的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该基因的作用最可能的是()A. 当这种基因添加到癌细胞后,在癌细胞

16、中表达并产生一种糖蛋白B. 当这种基因添加到癌细胞后,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蛋白质,由此使癌细胞迅速分化为其他组织、器官C. 该基因在癌细胞内表达后使癌细胞迅速衰老D. 该基因在癌细胞内表达后使癌细胞的DNA复制受阻,停止细胞分裂【解析】 癌细胞之所以在体内容易扩散和转移,主要是由癌细胞表面的糖 蛋白减少导致的,该基因能够使癌细胞失去转移能力,据此推测它在癌细胞中表 达并能产生一种糖蛋白。【答案】 A15.实验探究(2015潍坊高一检测)癌细胞通常是由正常细胞的遗传物质 (基因)发生改变后形成的。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 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他们推

17、测: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能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 并就此问题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实验材料: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 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试管,吸管等。(1) 通常能够引起基因改变的因素可能有(填写序号)。A.紫外线B.甘油C.肝炎病毒 D.煤焦油及其衍生物苯E.葡萄 糖F.尼古丁 G.丙酮酸 H.核辐射(2) 化疗时采用的烷化剂,如二氯二乙胺能够与DNA分子发生反应,从而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期。(3)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其中某位同学实验操作如下:(请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 取洁净的

18、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的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 碎,并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置于培养皿中培养。 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的培养液,编号1、2、3、4、5,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 号试管中加入。 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冰箱中培 养一段时间。 从静置的 5 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在显微镜下计数,记录数据。 请你纠正上面这位同学操作上的两处错误:a;b。(4) 另一位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得到的结果如下:实验组别12345二氯二乙胺浓度(mg/mL)0.10.20.30.40细胞数目(个/mL)3202

19、7518696560 在该实验中,遵循了实验设计的原则和原则。 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解析】 (1)能够引起基因改变的因素有化学致癌因子,如煤焦油及其衍 生物苯、尼古丁等;物理致癌因子,如紫外线和核辐射;病毒致癌因子,如肝炎 病毒。(2) 由于烷化剂能够与DNA分子发生反应,从而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 DNA的相互作用,使DNA复制不能正常进行,DNA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3) 分析题目可知,癌细胞的增殖应在 “适宜温度下”或“恒温箱中”才可 完成,试管静置时,其内的溶液会出现沉淀,吸取培养液时所得每毫升中细胞的 数目不准确,因此应摇匀后再吸取。由表中数据可知,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 增殖,且抑制效果与其浓度有关。(4) 由题干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二氯二乙胺,因变量是癌细胞的数量。实 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答案】 (1)A、C、D、F、H (2)间(3) 等量生理盐水a.在“冰箱中”应改为在“适宜温度下”或“恒温箱中”b. “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应改为“振荡摇匀后,从5 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4) 对照单一变量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且在一定范围内,随二氯二乙胺浓度的 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