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大纲 修订说明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63011056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大纲 修订说明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大纲 修订说明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大纲 修订说明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大纲 修订说明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大纲 修订说明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一门课程。本门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以德治国”的思想,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大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门课程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学习成才等方面的内容。学习

2、“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意义: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修身成才;从课程的理论和知识中,从历史和现实的大量素材和生动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提高综合素质:正确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加强自我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坚持以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坚持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是大学生必须遵循的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修养方法以及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的修养方法,尤其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3、思想,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学习先进人物的优良品质,加强自律等。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突出反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依据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教社科【1998】6号)和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学基本要求(教社政司函【2003】17号)我们对原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修订。 本课程总学时为51学时。一、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一) 环境的改变与适应1积极适应新的环境2科学确定新的目标3逐步树立新的形象(二)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1时代主题与基本国情2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成才

4、目标3为完成历史重任立志成才 (三) 健康的心理与成才1大学生的心理特点2健康的心理是成才的必备条件3增进心理健康二、培养优良的学风(一)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1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 2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努力学习 3发掘学习动力(二) 建立合理的知识智能结构 1知识智能结构的基本模式及建立原则 2建立合理知识智能结构的基本要求(三) 培养优良的学风 1学风的概念及作用 2优良学风的基本内容 3如何培养优良学风三、正确处理交往、友谊与爱情(一) 人际交往的作用与发展1人际交往与人生2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3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二) 友谊的获得与培养1友谊的涵义和价值2真挚友谊的基础3努力播

5、种友谊 (三) 爱情的位置与影响 1爱情与人生 2大学生与恋爱 3树立高尚的恋爱观 四、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和态度(一) 科学把握人的本质 1人的本质2个人与社会的互动3人的本质自私论的认识误区 (二) 人生目的的确立1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2摒弃错误的人生目的3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 (三) 人生应有的态度1人生态度的涵义与类型2正确对待人生境遇3新世纪新阶段对人生态度的要求五、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一) 人生价值的特点与导向1人生价值的涵义2人生价值的特点3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生价值导向 (二) 人生价值的选择和评价1人生价值的基本内容2人生价值的科学选择3人生价值的正确评价 (三) 人生价值的

6、创造与实现1人生价值取向和人生社会责任2、实现人生价值的主客观条件3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六、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一)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1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2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二)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1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2 以德治国与加强道德建设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1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2 继承和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3 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一) 道德品质及其形成与发展1道德品质涵义及其构成

7、2道德品质的特征与作用3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二) 努力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1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三)加强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境界1道德修养及其基本途径2大学生应在道德实践中培养良好品质3 培养高尚人格,提升道德境界八、做坚定的爱国者(一) 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爱国主义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1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 2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3保持健康向上的民族心态(三) 做坚定的爱国者1弘扬民族精神2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3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九、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8、一)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1理想的涵义和类型2信念的涵义和特征3理想和信念对青年成长的巨大作用(二)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1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2科学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三) 把理想化为现实1大学生应有远大志向 2实现理想的艰巨性和曲折性3在实践中把理想化为现实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一) 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1当前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 2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3当前我国人才市场建设的基本情况(二) 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素质与能力的结构 121世纪社会所需人才的基本特征 2参与人才市场竞争实现就业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三) 培养健康的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1当前大

9、学生择业认知心理的特点 2当前大学生择业观念上存在的几种误区 3树立新型择业观,提倡理智择业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列宁全集3毛泽东选集4刘少奇选集5邓小平文选第一、二、三卷6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7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8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9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文件选编,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编印,1994年版10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1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4中国伦理学史陈少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

10、5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万俊人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16伦理学罗国杰主编,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17新伦理学教程魏英敏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18道德教育与价值导向罗国杰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19中国当代伦理问题许启贤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20伦理与人生宋希仁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1思想道德素质修养徐兴稳 吴星杰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22德育教学论张雪岩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3德育新论鲁洁 王逢贤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24道德接受论张琼 马尽举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25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点

11、问题论析李浩 王德臣 王立慧著,吉林人民出版26价值观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王克千 吴宗英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27中西方人生哲学比论姚新中 焦国成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8面对道德冲突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陈晓平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年版 29中国哲学智慧向世陵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30走近马克思陈学明 马拥军著,东方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31青年生活向导金马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32大学生心理卫生导读张雪岩等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33大学生心理学黄希庭等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34思想政治教育学概

12、论邱伟光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35大学生择业心理陶国富 白苏娣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36大学之理念金耀基著,生活读书新知是三联书店,2001年12月北京第1版37大学生事业生涯设计与发展王希永 李晓珍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38清华人生规划烨子主编,新华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39网络心理行为公开报告程乐华编著,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40大学生恋爱心理陶国富 王祥兴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41走向成功的自我对成功人生的哲学透视王学川 颜桂珍 张应抗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42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中国青年报 、中国高等教育 、思想理论导刊 、大学生 、中国青年 、青年文摘等报刊杂志及“搜狐” 、“新浪”等网上资料 鞍山师范学马列德育教研部 2003年5月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