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灭火的理论知识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62944104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森林防灭火的理论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森林防灭火的理论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森林防灭火的理论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森林防灭火的理论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防灭火的理论知识(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森林防灭火的理论知识(简要)1. 我国森林防火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森 林火灾的扑救必须坚持“打早、打小、打了”的原则。2. 森林火灾机理:森林燃烧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可燃 物、助燃物(氧气)和一定温度。这三者连锁在一起,构成 了燃烧三角。如果破坏了其中任何一边,燃烧三角就会破坏, 燃烧就会停止。开展森林防灭火工作,就针对三要素采取各 种有效措施和手段,方能达到防火或灭火的目的。3. 防火期(防火季节)也就是具备了发生森林火灾的 火险天气的时期,不具备火险天气的时期就不是防火季节。 一般来说,火险天气就是有利于发生森林火灾的气候条件, 如气温高、降雨少、相对湿度低、风大、长期干旱等。

2、如果 降水量多,气候湿润就不容易发生火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森林资 源分布状况和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划定防火区,规定森林 防火期,并向社会公布。(森林防火条例第二十三条)因此, 各县(市、区)的防火期可能是不同的。4. 影响森林火灾发生和蔓延的因素:森林可燃物、天气 条件、地形条件、林内小气候等。5. 森林火灾的分类:火灾种类的划分,主要根据火烧 部位,火的蔓延速度,树木受害程度来划分,一般可分为地 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三大类。火灾以地表火为最多,大约占火灾的90%以上,其次为 树冠火,最少为地下火。6. 森林火灾的预防:森林火灾都自有其客观的规律性。 如果掌握了森林火灾

3、及其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森林 火灾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的规律,并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和手 段,就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森林火灾预测预报,一般可以分为三种,即火险天气预 报、林火发生预报和火行为预报。7. 火源管理:火源可分为天然火源和人为火源两大类。管理措施包括:建立健全护林防火组织、搞好护林防火 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各种有效的防火制度、开展地面巡护、 严格控制火源和各种生产生活用火。8. 森林防火技术设施:防火公路、开设防火线、防 火隔离带、开设防火沟、生物防火林带、建立防火站、建立 林区通讯网、营造抗火林分等。9. 根据林火原理,在林火扑救的实践中可采取以下三 种基本方式:窒息法(也叫隔绝空气法

4、)、冷却法、隔离法。10. 林火扑救的一般程序,一般将整个扑火过程划分为 四个阶段:初期灭火阶段、降低火势阶段、熄灭余火阶段、 看守火场。11. 掌握好扑火的有利时机是灭火的关键。扑火主要要 以以下几个有利时机:初发火、下山火、有利于灭火天气的 火、逆风火、在大风到来之前的火、夜间火等。12. 灭火方法:可分为直接灭火和间接灭火两类,具体 的方法有,扑打法、用土灭火法、水灭火法、风力灭火法、 开设防火沟阻火法、爆炸灭火法、化学灭火法、以火灭火法、 航空灭火法。13. 扑火安全(扑火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在确保人员 的安全前提下开展扑救),安全常识:a要严格遵守纪律、服 从指挥。不要拥挤,以免摔伤、扎坏。b在行军过河时,要 防止掉入河里,造成伤亡。 c 扑打猛烈的草原火时,一定要 听从指挥,不能乱打硬拼。在扑救上山火时,不要顺着火头 爬山扑打,以免被火包围烧伤;要时刻注意风向,风速的突 然变化。d扑救林风火灾时,要注意观察,防止树倒把人砸 伤。e扑救地下火时,应注意不要掉进腐殖质层中,避免烧 坏人。可用特别标记标明火场边界,以防扑火队员误入其内。 f 清理火场时,应特别注意,要首先伐倒烧着的枯杆,以免 突然倒下砸人。g禁止老、弱、病、残、孕妇及中、小学生 直接打火。h扑火人员不许穿着化纤衣服。14. 灭火队员要掌握常用扑火器具的使用方法。15. 灭火队员要掌握火场自救与互救基本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