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162902821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 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7%-8%,亦即每千克体重含血量为70-80ml,以体重60kg的成年人为例,其全身的血液总量约为4200-4800ml。幼儿体内含水较多,血液总量占体重的8%-9%。人体的血液大部分在心血管系统中以较快的速度循环流动,这部分血液称为循环血量;另有一小部分血液以滞留的状态储存在肝、脾、肺及皮下静脉丛内,称为储存血量。在献血或较剧烈运动时,储存血量可被动员参与血液循环,避免造成循环血量的不足 一、血液的组成 血液由血浆和悬浮在血浆中的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浆约占全血容积的50%-60%血细胞约占全血容积的40%-50%。 (一)血浆

2、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含有大量的水分、蛋白质、多肽及无机盐等多种化合物,血浆中的化合物亦称血液的无形成分。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每IOOml血浆含90-91g水(90%-91%),6.58.5g蛋白质(6.5%8.5%)和约2g低分子物质(约2%)。 血浆蛋白的浓度是血浆和组织液的主要区别所在,血浆蛋白的分类复杂,生物学功能各 异。血浆蛋白分子量较大,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 (二)血细胞 血细胞亦称血液的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成年男性血细胞比容为0.4-0.5,女性为0.37-0.48;白细胞和血小板所占容积很小,仅占总容积的0.15%1%,故可将红细胞比容视为血细胞比容。 二、

3、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比重 血液的比重为1.050-1.060,其中血浆的比重约为1.025-1.030红细胞的比重约为 1.090-1.092,白细胞的比重约为1.070-1.090,血小板的比重约为1.030-1.042。 (二)血液的黏滞性 血液的黏滞性是指血液与水相比的相对黏滞性,在体外测定时,血液的相对黏滞性为 45,血浆为1.6-2.4(温度为37时)。全血的黏滞性主要取决于所含的红细胞数,血浆的黏滞性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质的含量。水、乙醇等在物理学上所谓理想液体的黏滞性是不随流速改变的,而血液在血流速度很快时近似理想液体(如在动脉内),其黏滞性几乎不随流速而变化;但当血流速度

4、小于一定限度时,则黏滞性与流速成反比,这主要是由于血流缓慢时, 红细胞可叠连或聚集成形状各异团粒,使血液的黏滞性增大。在人体内因某种疾病使微环境血流速度显著减慢时,红细胞在其中叠连和聚集,对血流形成阻力,影响循环的正常进行;这时可以通过输入生理盐水、5%的白蛋白溶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其他适当的液体以增加血流的冲刷力量,使红细胞分散。临床上采用等容性稀释式自体输血,其优点之一亦是在采集患者自身血液的同时,以适当的晶体、胶体溶液暂时替代部分血液,既维持了正常的血容量,又可降低Hct和血液黏滞性,使血液流速加快,流变状态改善,保持组织供氧不受影响。 (三)血液渗透压血液的渗透压是以血浆渗透压为代表的

5、。血浆渗透压约为300mmol/L相当于7个大气压或5790mmHg。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特别是电解质,称为晶体渗透压,由于血浆与组织液中晶体物质的浓度几乎相等,所以它们的晶体渗透压也基本相等。(四)血液的pH血被的pH 一般是指血浆的pH,正常人血浆的pH约为7.35-7.45。血浆pH主要取决于血浆中主要的缓冲对,其中NaHCO3H2C03的比值所起的作用最为关键,其比值通常为20。血浆中除NaHCO3H2C03外,尚有其他缓冲对,包括蛋白质钠盐蛋白质、Na2HP04/ NaH2P04,在红细胞内尚有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钾盐氧合血红蛋白、K2HP04KH2

6、P04,、KHC03/H2CO3,等缓冲刘,亦都发挥了一定的调节酸碱平衡的缓冲作用,强度在限定范围内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由于有这些缓冲系统的作用,血浆pH的影响不大,特别是在肺和肾不断地排出体内过多的酸或碱的情况下,血浆pH的波动范围极小。 三、血液的生理功能 (一)红细胞的生理功能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我国正常成年人群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男性为(4.05.5)x 1012/L,女性为(3.55.0)l012/L。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方法,已证明红细胞在体内的平均寿命为120天。在体内新生的红细胞取代衰老的红细胞,周而复始。每个成年人体内约有25l012个成熟红细胞,总容积达

7、22.5L,每天有约0.8%的红细胞进行更新,亦即每天可有20rnl左右的红细胞生成;当机体有需要时,如失血或某些疾病使红细胞寿命缩短时,红细胞的生成能力将增强,红细胞生成量可比正常情况下增加数倍:衰老的红细胞多在脾和骨髓的血窦中被巨噬细胞所吞噬。此外,衰老红细胞亦可在血流湍急处因机械冲撞而破损。脾脏和骨髓内被吞噬的衰老红细胞,其血红蛋白(Hh)经消化后,铁可再利用,而脱铁血红素则转变为胆色素,被运送到肝脏进行处理。红细胞在血管内破损而发生溶血,Hb立即与一种血浆2球蛋白触珠蛋白结合;但当溶血程度达到每升血浆中Hb总量为1g时,血浆中的触珠蛋白即被饱和,未能与触珠蛋白结合的Hb将经肾从尿中排出

8、。与触珠蛋白结合的Hb则将被肝脏摄取,经脱铁后的血红素转变为胆色素,铁则以含铁血黄素的形式沉积于肝细胞内。1运输氧(02)和二氧化碳(CO2) 血液中的O2以溶解和结合两种形式存在。溶解的02含量极少,仅约占血液总02含量的1 .5%,结合的02占98.5%左右。结合氧是指02与红细胞内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Hb02)形式存在的02。Hh还参与CO2的运输。2参与免疫反应的调控红细胞有清除免疫复合物、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和调节补体活性的功能。3参与调节血液酸碱平衡 如前所述,红细胞内有多种缓冲对,这些缓冲对参与维持

9、血浆pH的相对稳定。 (二)血小板的生理功能我国正常成年人外周血中的血小板数量约为(100300)x 109L,血小板在维护机体血管壁完整性和止凝血功能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血小板数减少到50x109L以下时会出现病理性血管脆性增加和止凝血功能障碍,一般碰撞或仅血压增高即有可能出现皮肤和黏膜下出血甚至形成大块紫癜。如血小板数减步至10x109以下,随时可能发生重要脏器的自发性出血,造成严重后果。外周血中血小板的平均生存期限为ll天(7I4天),衰老的血小板将在脾、肝和肺组织中被巨噬细胞所吞噬;在正常生理活动中,血小板可随时填补血管内皮细胞脱落所留下的空隙或融人血管内皮细胞的间隙,以维持血管内

10、膜的完整和稳定;在发挥止血功能的过程中血小板发生黏附、聚集并释放出全部活性物质后即自行解体。(三)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白细胞不是一个均一的细胞群,根据其形态、功能和来源可以分为三大类: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正常成年人血液中白细胞的含量是(4.010.0)x 109L,每日不同的时间和机体不同的功能状态下,白细胞在血液中的数目有较大变化。1粒细胞及其功能 约有60%的白细胞的胞质内具有颗粒,因而把它们称为粒细胞。根据胞质中颗粒的染色性质不同,又将粒细胞区分为中性、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在正常 情况下此三类粒细胞的数量约分别占全部白细胞的5070%,01%,0.55%。粒细胞在血流中停留时间很

11、短暂一般只有数小时至2天。(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在血液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处于机体抵御微生物病原体,特别是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线。(2)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肝素具有抗凝作用,有利于保持血管的通畅,使吞噬细胞能够到达抗原入侵部位而将其破坏,也参与体内脂肪代谢。 (3)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在机体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二是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I型超敏反应中的作用。 2淋巴细胞及其功能 淋巴细胞是重要的免疫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起着核心作用。根据细胞成长发育的过程和功能的不同,淋巴细胞分成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两

12、类。在功能上T淋巴细胞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B淋巴细胞则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四)血浆的生理功能 1运输功能 蛋白质的表面分布有众多的亲脂性结合位点,它们可以与脂溶性物质结合,使之可溶于水,便于运输;血浆蛋白还可以与血液中分子量较小的物质(如激素、各种正离子)可逆性地结合,既可防止它们从肾流失,又由于结合状态与游离状态的物质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可使处于游离状态的这些物质在血中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2缓冲功能 血浆白蛋白和它的钠盐组成缓冲对,和其他无机盐缓冲对(主要是NaHCO3H2CO3)一起,缓冲血浆中可能发生的酸碱变化,保持血液pH的稳定。3维持胶体渗透压 血浆蛋白像其他可溶性物质一样具有一定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在正常情况下血浆胶体渗透压(约为25mmHg)保持血管内水分不致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中。4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 在免疫功能中有重要作用的免疫抗体、补体系统等,都是由血浆球蛋白构成的。5参与凝血和抗凝血功能 绝大多数的血浆凝血因子、生理性抗凝物质及纤溶物质都是血浆蛋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