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

上传人:wan****21 文档编号:162883831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07.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第一课时: 主备教师:尤志红(年级组讨论)一、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讨论揭示课题【设计意图:由作文引入日记,直截了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充满兴趣。】师生活动:1、讨论:如何写好作文?2、勤于观察,勤于积累,把观察的东西及时积累下来。活动二:了解写日记的好处【设计意图:指导看插图,明确写日记的好处。】师生活动:1、 观察插图,同学们在做什么?(聚精会神地在写日记)2、 写日记有什么好处?(1)分组讨论。(2)交流。(3)讲有关坚持写日记的例子,雷锋日记。3、师小结写日记的好处:写日记能够为自己提供写作机会,帮助提高写作水平。通过对看到的、听到的事情或者一

2、些问题的思考,帮助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活动三:明确写日记的要求【设计意图: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明白怎样写好日记也就是坚持写日记的要求。】师生活动: 1、 那么同学们怎样才能坚持写好日记呢?(生交流)2、 怎样才能写好日记?(写日记的要求)(1)要持之以恒。(2)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3)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写日记好处、要求,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坚持写日记,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二、目标检测 1、填空。要写好日记,要做到以下要有( )的精神,( )、( )、( )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

3、( )写想说的话教学反思:结合挂图、师生互相交流中,学生明白了坚持写日记的好处。第二课时一、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 复习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顺利成章引出主题。】师生活动: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坚持写日记的好处和要求,还记得吗?(生自由回答)2、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写一篇日记。活动二: 明确写日记的要求【设计意图:通过课文插图,明确写日记的要求。】师生活动:1、指导看图。2、指名说从图上看到的日记的格式。3、师总结写日记的格式:开头写清楚年月日,星期几,天气情况,正文写清日记内容。4、日记的内容和写作文一样,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想写的事,写想说的话。活动三:写一篇日记【设计意图:指

4、导学生写一篇日记。】师生活动:1、 学生练写日记。2、 教师巡视指导。3、 读学生日记,讲评日记。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习了写日记的要求,写了一篇日记,写出了你们的心声,希望同学们把写日记坚持下去。二、目标检测写一篇日记。教学反思:当堂写一篇日记,有助于巩固日记的格式和日记的内容第三课时一、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 复习导入 ,引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顺利成章的引出主题,并讲明爱护图书的好处。】师生活动: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写日记,同学们有什么收获。(生说)2、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爱护图书。3、 讲明爱护图书的意义。活动二: 怎样爱护图书【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观察插图,让学

5、生明确怎样爱护图书。】师生活动:1、指导看图。2、书架上的图书保管得怎样?指名说。3、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位同学是什么样的学生?4、为什么要爱护图书呢?5、怎样爱护图书6、说说该怎么翻看图书、怎样摆放、怎样整理图书?活动三:怎样修补图书【设计意图:指导学生修补图书,从而做到爱护图书。】师生活动:1、说说自己今后打算怎么做。2、同学们,听了这些破书的哭诉,我们该怎样帮助他们呢?3、如何修补图书呢?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爱护图书的意义,该怎样保护图书,希望在你们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从爱护课本做起,爱护书、读好书。二、目标检测1、在本班书架上学会摆放和查阅。2、说一说今天的收获。教学反思:

6、从图画中学生学会了怎样翻看图书,怎样摆放、怎样整理图书,受到了很好的习惯培养。1.走,我们去植树 主备教师:尤志红(年级组讨论) 第一课时一、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看图交流,揭示课题,导入新课【设计意图:让学生看图以后进行交流,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师生活动: 1.打开课本观察书中插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些什么? 2.里面的人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怎样?从图中你能猜出这是在什么季节吗?(学生相互交流)3.引出课题走,我们去植树,思考:标题中的“我们”指的是谁?(少先队员)活动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找出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并逐一解决,以

7、便同学们很好的学习并掌握课文内容。】师生活动:1.指名朗读,检查初读情况。2.听录音,并注意画出生字词。3.讲解生字,注意强调个别难写的、容易读错的或笔画笔顺容易写错的字。 4.教师小黑板出示本课新词,带着学生一起理解。活动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设计意图:在掌握了本课的生字以后,再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基本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能正确地理解诗歌大意。】 师生活动:1.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并思考课文大概的内容)2.引导并理解诗歌的大意。(诗歌讲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去做一件什么事?做这件事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在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的基础上,了解了诗歌

8、的大概含义,本诗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描绘了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情景,告诉我们只是造林的重要性,表达了稍显队员植树造林、改造自然的决心。板书设计: 号召植树 走,我们去植树 植树的好处号召植树,明确决心二、目标检测1.比一比,再组词照( ) 符( ) 版( ) 乖( )煦( ) 附( ) 板( ) 乘( )教学反思:由看图入手,揭示课题,再由图入,由图及诗,学生乐于接受。教学效果好。第二课时一、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读第一、六两个小节,把握诗意【设计意图:通过对这两个小节的理解,就能对诗歌的大意有一定的了解,为中间的学习打下基础。】师生活动:(一)学习第一节 1.上节课我们已经通过观察插图,从

9、中获得了一些有关本诗内容的信息,这节课我们就来验证一下到底我们观察到的和诗歌内容是不是相符合。2.请同学们读第一小节,看诗歌所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它是如何体现的?(春季:和煦 春风)3.从中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心情?如何体现?(快乐:迈开 轻快的脚步)4.着重探究三、四句: 在春风中相互招呼,心情愉快地去植树,点明题意,开启下文。5.引出第六小节。(这一句话在诗歌的哪个地方还有,请同学们把它找出来?)(二)学习第六小节1.请同学们齐读第六小节,并思考:第一小节与第六小节有什么内在联系? (首尾呼应)2.首尾两节是通过哪两句呼应的?(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们一起去植树!)3.请同学们认真读这两句,从

10、语气上理解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异?(开头是招呼,末尾是号召)4.从这两句看,在全诗中,他们分别起到什么作用?(第一小节点明诗意,领起下文;第六小节呼应开头,总结上文。)5.第一小节开启下文,后面写了什么?第六小节总结上文,总结了什么?活动二:学习第二至五小节【设计意图:通过对这几节的学习,结合第一、六两个小节,对诗歌有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师生活动:1. 读这几节,看哪一节是写植树场景的?(第二小节)2. 读第二节目把握诗意。(1)、一、二及表现了什么?(少先队员植树的地方)(2)、省略号有什么作用?(表示植树的地方很多)(3)、植树时,少先队员心情怎样?(欢乐 “欢声笑语”)“金色的童年”是什么

11、意思?(形容少先队员有着美好的童年) “一棵棵青翠的小树”是哪里来的?(少先队员亲手栽下的) 这两句有什么内在联系?(小树青翠,充满活力,茁壮成长;这些小树受到少先队员精心的呵护,而少先队员也在培植小树中一天天成长。因此,二者是互相依存,共同成长的。)3. 哪几节写了植树的好处?(35)4. 朗读第35小节,把握诗意。5. 请分别用四个字来概括这三个小节所写的植树的好处。(绿色工厂、增添新绿、绿色希望)6.理解“绿色工厂”:为什么把树木比做“绿色工厂”?树木为什么能给人带来“健康、幸福”?(树叶和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同时将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制成养料,供给树木吸收、生长

12、;从而起到净化空气,减少环境污染 的作用)6. 理解“增添新绿”:(1)怎样理解:“染绿”?(植树添绿,树木的绿色使被染对象变成绿色)(2)“版图”怎样理解?(本指户籍、地图,始终指祖国疆域)(3)连起来理解“染绿版图”。(亿万棵绿色树木,覆盖祖国大地,到处一派郁郁葱葱,绿得可爱)7.理解“绿色希望”:(1)“绿色希望”指什么?(栽下小树,寄予希望明天长成参天大树)(2)这“希望”里包含着什么?(叫风沙低头,让百鸟起舞绿树组成屏障,战退风沙;绿树成林,百鸟繁衍)(3)“叫”和“让”体现了什么?(人能植树造林,能量无穷)活动三:结合中间,回顾首尾,总结全诗【设计意图:结合每一小节的意思,把全诗联

13、系起来,整体把握诗意。】师生活动:1.用自己的话分别说说每一小节所要表达的意思。2.教师归纳总结,点明中心。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是对诗歌中的一些关键词句进行了详细地讲解,通过对这些词句和美小节的理解,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板书设计: 招呼植树:和煦、轻快 少先队员 植树情景:欢声笑语 植树造林、走,我们去植树 绿色工厂健康、幸福 改造自然的 植树的好处 增添新绿染绿版图 决心 绿色希望沙退鸟舞 号召植树:朋友、宝库二、目标检测(一)、结合上下文理解带点的词语,把最恰当的解释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1.迎着和煦的春风,迈开轻快的脚步。( )A.(动作)不费力 B.轻松愉快2.片片枝叶都是快乐的音

14、符,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 )A.清爽而新鲜 B.新颖不俗气3.今天栽下绿色的希望,明天长成参天的大树。( )A.希望达到的某种目的或出现爱你的某种情况B.希望所寄托的对象(二)、按要求填写下面的空格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片片枝叶都是 ,给我们送来 ,让每个人都健康、幸福。多在一棵树,就多增添一份新绿;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美丽的版图。1. 根据原文填空。2. 选文第一小节把树比做 ,把枝叶比做 。请你仿照这种写法写一句话: 。3. 选文告诉我们植树的好处有: 。教学反思:在教学这首诗歌时,重点在于组织好学生的朗读,读中激情,读中入境,读中感悟,没有太多的讲解。2、第一朵杏花 主备教

15、师:尤志红(年级组讨论) 第一课时一、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简介人物,揭示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对人物的简单介绍,有利于帮助学生与作者在精神上达成共识。】师生活动:1、观看文章插图,画上的三个人分别是谁?2、简单介绍竺可桢。3、教师板书课题,提问:文章为什么要以“第一朵杏花”为题?活动二:理清脉络 归纳段意【设计意图: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帮助学生正确地划分段落,理清文章脉络。衔接比较紧凑。】师生活动:1、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主要给我们讲了一个和竺可桢有关的什么故事?2、课文可以划分为几个意义段,请做好标记并概括出段落大意。活动三:学习生字 理解新词【设计意图:扫清文字障碍有利于

16、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师生活动:1、学习生字(1)出示小黑板,指名拼读并组词。(2)对难写字与易错字的写法进行讲解。(3)描红。2、初步理解新词(1)出示小黑板,齐读新词。(2)学生讲解所懂新词的意思,教师补充纠正。(3)再次齐读新词,尽量全部记住。课堂小结:文章虽以物命题,却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和竺爷爷有关的人物故事,为什么第一朵杏花如此重要了?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板书设计: 2、第一朵杏花 以中心事物命题 体裁:人物故事第一次对话(15)错过 遗憾第二次对话(615)抓准 兴奋揭示道理(16)科学研究要精确二、目标检测1、比一比再组词。皱( ) 姑( ) 珠( ) 抑( ) 邹( ) 估

17、( ) 株( ) 仰( ) 2、抄写词语。明媚 程度 郑重 掌握 兴冲冲绽开 估计 大概 规律 顷刻间习惯 立即 推断 泛出 仰起 教学反思:本篇是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在开课时抓住课题“第一朵杏花”让学生的目光关注到“第一朵”上,它有特定的含义,故事正是围绕“第一朵”展开的,人物、事件了解了文章主要内容。第二课时一、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 复习导入【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到课文新内容的学习中来】。师生活动:依据板书,复习相关知识:上节课我们给课文进行了分段,总结出文章围绕“第一朵杏花”给我们讲了一个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小故事。自由读课文第一段,思考:竺爷爷是怎么看杏花

18、的?他说了什么?活动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设计意图:明白竺爷爷没有得到第一朵杏花开放的准确时间,满是遗憾,交代孩子明年留心观察。】师生活动:1、竺爷爷为什么一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进杏树数了数?2、孩子与竺爷爷的第一次对话中,“又”怎么理解?3、从“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这句话中,你知道了竺爷爷是一位怎样的人?4、竺爷爷为什么要查询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结果怎样?会是什么样的心情?5、分角色朗读第一部分人物对话,注意区别人物的不同语气。 活动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设计意图:体会小孩看到第一朵杏花开放时的迫不及待,竺爷爷听到这一消息时的兴奋、激动。】师生活动: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课

19、文是怎样表现春天景物特征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学生汇报交流。3、孩子在报告杏花开放这个喜讯的时候,心情如何?4、竺爷爷关心的是什么?为什么?5、竺爷爷得知准确时间后情态有了什么变化?做了什么事情,心情怎样?6、在确认之后,竺爷爷又做了一件什么事情?“郑重”在文中是什么意思?7、分角色朗读第二部分的人物对话。课堂小结:竺爷爷为了记载第一朵杏花开放的准确时间,整整等了两年甚至更久。第一次,他带着遗憾和嘱咐离开,第二次他内心的激动和兴奋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真是一位执着的科学家!板书设计:2、第一朵杏花 看杏花走近、数第一次对话 问时间弯下腰、习惯 告诉时间迫不及待 第二次对话 听到时间激动兴奋

20、再看杏花快步、郑重 二、目标检测1、给下面对话加上正确的提示语。 竺爷爷( )地问:“什么事情呀?” ( )地说:“竺爷爷,杏花开了!” ( )地问:“什么时候?” ( )地说:“刚才。” ( )地问:“是第一朵花吗?” ( )地说:“是。” 2、先读下面的句子,再接着写两句话。 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吹 ,吹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表现“竺可桢爷爷严谨、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的语段来引领一、二部分的学习。重点语句抓得好,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到位。第三课时一、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 复习导入【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尽快

21、进入到课文新内容的学习中来。】师生活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二部分,体会到竺爷爷在得知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时的兴奋、激动。他只是在这一次科学研究中才如此严谨认真吗?想知道答案,我们就接着学习课文第三部分。活动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设计意图:体会竺爷爷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并加以学习。】师生活动:1、齐读课文第三部分。2、竺爷爷的话怎么理解?试着辨别:精确、大概、也许、估计、推断3、竺爷爷能掌握气候变化规律,关键在哪里?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4、我们从竺爷爷的话和成就中学到了什么?请结合生活实际简单地谈谈。5、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活动三:总结全文。【设计意图:总结全文有利于学生对课文有个整

22、体的感知,帮助巩固所学知识。】师生活动:1、这篇课文的中心事物是“第一朵杏花”,关键是什么?2、作者围绕“第一朵杏花”分两年写:(1)第一年怎样?心情如何?怎么办?(2)第二年怎样?心情如何?怎样做?3、末尾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角色朗读全文。课堂小结:从竺爷爷的身上,我们知道了: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本着一丝不苟、严谨科学的态度去做,这样才能取得成功,才能做到对自己负责。板书设计:2、第一朵杏花 看杏花走近、数第一次对话 问时间弯下腰、习惯 告诉时间迫不及待 第二次对话 听到时间激动兴奋 再看杏花快步、郑重 点明中心 科学研究需要精确二、目标检测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课

23、文讲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 的一个故事,赞扬了竺可桢 。 (2)课文以“第一朵杏花”为题是因为( ) A、阳光下了杏树捧出的第一朵杏花非常美丽。 B、竺爷爷很喜欢杏花。 C、课文是通过竺爷爷观察“第一朵杏花”的小故事,赞扬他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 2、写话:竺爷爷,我要向你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再次以表现“竺可桢爷爷严谨、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的语段来引领第三部分的学习。重点语句抓得好,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到位。3、燕子 主备教师:尤志红(学科组讨论) 第一课时一、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 谜语导入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写燕子的文章,文章标题直接突出了写作的对象,用谜语导入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4、】师生活动:1、谜语导入:(1)林医生,本领高,尖嘴爱给树开刀,树木害虫被吃掉,保护树林立功劳。(啄木鸟)(2)白肚皮,黑羽毛,尾巴像把小剪刀。 捉害虫,保庄稼, 还是一只报春鸟(燕子)2、导入课题:燕子是一种美丽可爱的鸟,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打扮着春天,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描写燕子的文章,让我们透过课文进一步了解燕子,去感受它的魅力吧!活动二: 学习生字词 了解文章内容【设计意图:学习生字词是读文章的基础,了解课文内容是精读课文的基础,有助于学生更清晰地掌握文章结构,熟悉课文内容。】师生活动:1提出自读要求:读两遍课文,第一遍读课文,注意画出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试着弄清字

25、词的意思。第二遍读课文时,读通全文,理解大意。2、检查读书情况:(1)指名读生字词语,并相机正音。(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觉得难写的字,并说一说该怎样记住这些字。(3)抽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长句。(4)分自然段读课文,并说说课文的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段意:第一自然段主要写燕子的外形。第二自然段主要讲燕子从南方赶来,为美丽的春天增加生趣。第三自然段主要写燕子飞行时的样子。第四自然段主要写燕子在电线杆上休息的样子。(5)熟读课文。课堂小结:课文从四个方面详细地描写了燕子,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下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吧!板书设计:3、燕子 燕子:外形 为春天增

26、趣 飞行 停歇 二、目标检测一、比一比再组词微( ) 掠( ) 稻( ) 沾( ) 痕( )徽( ) 谅( ) 蹈( ) 站( ) 病( )教学反思:第一课时中生子与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很容易,所以教学效果好。第二课时一、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联系生活实际,激趣导入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在明确本文写作对象的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活动:1、复习生字词,全班齐读。2、同学们你们平时观察过小燕子吗?谁来说一说你眼中的小燕子?3、今天老师讲带领你们走进小燕子的世界,去感受它的美。活动二:感悟燕子的外形之美 【设计意图:细读第一段,了解燕子的外形美,激发对燕子外形的喜爱之情。】师生活动:1、

27、 抽生读课文,注意思考:小燕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再读第一自然段,一边读边画一画,燕子的形状。3、作者在描写燕子是时的描写顺序。(点明:作者在描写燕子时是从整体到部分,从前部到后部的描写。)4、 作者为什么只写了燕子的三个部位?(抓住有特点的景物写。)5、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并归纳段意:写出了燕子活泼机灵的样子。6、 齐读感悟燕子活泼可爱的情景。活动三:感受燕子回归春天之美【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师生活动:1、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本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春天里风儿轻微,细雨如丝,草青芽绿花艳,显得生机勃勃,明媚动人。)2、理解“赶集”并说一说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

28、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赶集人很多,很热闹,春天的花草也很多,到处都是,很热闹。)3、从“赶来”“增添”“生趣”体会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活动四:感受燕子的飞行之美【设计意图:透过这一自然段的学习能感受到燕子的动态美。】师生活动:1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说燕子飞行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2、引导学生交流:(1)文中描写了燕子的那些动作?用笔画下来,再说说你从这些动作中想象出怎样的画面?(2)“斜”字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的什么特点?(轻快及姿态优美)(3)“掠过”一词该怎么理解?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掠过” 就是轻轻地擦过,从中可以看出燕子飞得很轻快。)(4)从哪些地方也可以看出燕

29、子飞行时的灵活轻快?(“横掠”、“沾”)3、指导朗读。活动五:感受燕子的停歇之美【设计意图:透过这一自然段的学习能感受到燕子的静态美,也能感受出作者对燕子和春天的赞美。】师生活动:1、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写了燕子什么时候的样子?(燕子落在电线杆上休息的样子。)2、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自己读一读画一画。3、理解“五线谱”“音符”。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是比喻,表达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和春天的赞美。)4、有感情地朗读。课堂小结:这就是美丽的春天和可爱的燕子,作者是如何把这篇文章写得这样美呢?下节课我们就来学一学吧!板书设计: 外形 羽毛:乌黑发亮 翅膀:俊俏轻快 活泼机灵 尾巴:剪刀似

30、的 姿态优美:斜着 表达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燕子 飞行 掠过 的喜爱之情 停歇 电线:五线谱 燕子:音符 谱出春天的歌二、目标检测1、本文主要写了燕子的( )美、( )美、( )美和春天的景色美。2、背诵课文,摘抄文中的优美词句。3、试着用描写燕子外形的方法写一写小白兔。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中紧紧扣住:“燕子外形之美、春天之美、燕子飞行之美、燕子停歇之美”抓住重点语句,体会燕子的活泼机灵,解决了课文的重点。第三课时 一、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 温故而知新【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回顾,能够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师生活动:1、同学们,我们在前两节课中已经学习了燕子这一篇课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给我们描绘

31、了燕子的活泼可爱。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都给我们描写燕子的?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反馈交流。2、师生共同总结:先写了燕子的样子之美,在写燕子回归之美,接着写燕子飞行之美,最后写燕子停歇之美。3、在写燕子燕子外形时,是怎样描写的?(采用了从整体到部分,从前部到后部的写法,按一定的顺序写)活动二: 写法迁移,畅谈思路【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口头表述,初步学会使用集中写一种小动物。】师生活动:1、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思考如果我们就是来介绍你喜欢的小动物,我们该怎样写?2、学生思考交流,师生评价并补充。3、教师点评。并指出,为了使我们写小动物的文章增色,我们在写作中应当适当运用上一些比喻、拟人、夸

32、张等修辞手法。活动三: 学生习作,夯实巩固【设计意图:在说了之后及时地写,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师生活动:1、同学们,我们光会说还不行,我们得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现在就请大家来描写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在写之前先请大家想一想自己会如何来写,你会抓住哪些特点来写?2、学生完成小练笔草稿。2、教师巡视指导(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活动四: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互评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汲取他人写得好地地方,对于不好的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样人人都会得到进步。】师生活动:1、选取部分学生的作文在班上念一念,其他同学听完之后提出自己的看法。2、教师一边听一边作出评价。课堂小结

33、: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写小动物该怎样来写,老师希望同学们能把今天学到的写法记住,今后无论大家看到什么动物,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写一篇文章。二、目标检测 完成小练笔教学反思:写小动物物作文的迁移,课本上就给我们许多很好的借鉴,只要教师善于发现,那么学生一定会学有所获,知道如何入手,写起来也就顺理成章了。4古诗两首 主备教师:尤志红(年级组讨论) 第一课时一、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 谈话导入、引发情感【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出“元日”这一课题。】师生活动:1、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古诗,古诗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它广为流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首杜牧的江南春。2、引出诗题“江南春

34、”: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 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3、介绍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活动二:学诗。【设计意图:学习古诗,理解诗意。】师生活动: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4、检查学习效果。(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2)解释词语:“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楼台”、“四百八十寺

35、”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大致即可) 前两行写今 5、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6、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7、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后两行怀古 8、提问: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9、学生默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0、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11、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

36、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意境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12、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13、练习背诵古诗。 活动三:背诵迁移。【设计意图:通过本首古诗的学习,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师生活动:1、现在,古诗学完了,我们要把它背出来,这叫熟读成诵。(指名背、齐背)2、同学们,在背的时候也要注意节奏,谁再来背?3、我们就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的,谁来说一说?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江南春这首古诗,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同学们也要将这种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去。板书设计: 4、古诗两首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

37、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二、目标检测(一)、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1、绿: 2、酒旗风: 3、楼台:(二)、说说诗句的意思。 1、千里莺啼绿映红 2、多少楼台烟雨中教学反思:在这首江南春这首古诗的教学中,对第二句古诗的理解不了,这是因为古代诗人与今天的学生有时代隔阂,尤其是反映那个时代的背景,学生更感到陌生,就因为这样学生理解不了诗人的借古讽今。唐朝统治者重蹈南朝统治者之覆辙,广建寺庙作者提出讽刺劝告。第二课时一、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 复习导入、引发情感【设计意图:复习上课,引出新课。】师生活动:1复习学过的古诗。2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诗。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就蕴含着

38、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春日偶成.3简介诗人程颢(1032-1085),北宋著名儒家学者。字伯淳,号明道。河南洛阳人。少年时曾与胞弟程颐同学于当时名儒周敦颐。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在政治下,他虽然坚决反对王安石新政,但并不成司马光等旧党官僚东山再起后对王安石集团贬逐无遗的政策。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世称“二程”。因二程兄弟长期讲学于洛阳,故世称其学为“洛学” 活动二:学诗。【设计意图:学习古诗,理解诗意。】师生

39、活动:1、学生自由读春日偶成。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2、集体交流对诗歌的理解。 (1)指名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互相启发。 (2)边读边引导想象,逐句谈理解。 (3)师生小结:一、二句写景云淡、风清、花红、柳绿,加上近午的阳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三、四句抒情生处这宜人的春色中,诗人完全陶醉了,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4、学生自由读古诗,思考: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程颢怎样的心情?5、集体交流,通过诵读、言说表达自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6、反复练读,熟读成诵。活动三: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40、【设计意图:通过本首古诗的学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拓展课外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师生活动:1、 学生再读两首古诗,思考:读了这两首写春景的古诗,你想到了什么?然后交流。(提倡引用诗中原句,学以致用。)2、 回忆自己看到的春景,开展“春游归来”赛诗会(既可背诵其它写春天的古诗,又可以自己创作。)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元日这首古诗,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同学们也要将这种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去。板书设计: 4、古诗两首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二、目标检测1、改写春日偶成。(将古诗变为白话文)2、按照课文内容填空春日偶成是 代诗人 所写,这首诗

41、描写了 的景色,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教学反思:在教学春日偶成中的第二句中“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的诗句理解不好,无法理解诗人的心理。习作1 我的建议 主备教师:尤志红(年级组讨论) 第一课时一、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通过借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课堂,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学有所获。】师生活动: 1.同学们,春天到了,到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准备举行一次春游活动,但是老师不知道该去哪里比较好,现在想请大家一起来出谋划策,说说该去哪里?(学生交流)2.看来值得去的地方还真不少,但老师认为

42、光只是说一个地名,还不足以吸引同学们,如果你们能把它写出来,让大家看得清清楚楚就更好了,你们希望自己的意见被学校采纳吗?3.请大家马上把自己的意见写下来,谁的理由写得充分,我们就采纳谁的意见!那建议该怎样写呢?我们先来看两篇例文活动二:学习例文 掌握写作要求【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学习例文,对“建议”的写法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写出自己的建议。】师生活动:1. 请同学们自己看钱学亮和华健勇两位同学的例文,找一找两篇例文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2. 小组交流讨论,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总结:相同点:(1) 两位同学都建议到大池塘边去春游。(2)“我建议“、“我希望”之类的话语在文章开头或结尾

43、都有提到,中间也有。(3)把理由说充分,景色描写是习作的主要内容,要抓住重点写具体些,以增加对同学们的吸引力。但不能把建议去春游地方的景物全部写完,写到关键处要故意“卖关子”。以留下悬念激发别人想去看一看的愿望。不同点:钱学亮同学的建议,是“方位介绍式”。近似于写景的文章;华健勇同学的建议,则是“条文介绍式”,是应用文。这两种写法都是很好的,没有优劣之分。活动三:相互交流 确定最佳春游地点【设计意图:通过相互交流,可以互相发现问题,并相互促进。】师生活动:1.从刚才的两篇例文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写“我的建议”,同学们是否希望自己的意见被学校采纳?请你们按照刚才我们掌握的要求,用口头交流的形式

44、,先跟大家说说你的建议。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评。活动四:从说到写,完成习作【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说的基础上,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这样能锻炼学生说和写的能力。】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列写作提纲。活动五:讲评作文【设计意图:讲评作文让学生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作文】1、 请同学自己念作文,或者让学生自己自主选择要听的作文2、 听完以后谁能说一说,她的那些理由很充分。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两篇例文,掌握了怎样写“我的建议”,希望同学们在次基础上,下去认真地完成自己的习作,把你的建议写得很优美,来说服我们大家,然后学校就会采纳你的建议。板书设计: 我的建议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

45、1)“我建议”、“我希望”之类 的话语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最好都要提一提。(2)要把理由说充分,景色描写是最佳内容,要抓住重点,写具体些以增强吸引力,也就是要注意详略的当。(3)要回留下悬念,故意“卖关子“,不要把建议去春游的地方的景物都写完,这样更具有吸引力。(4)学会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二、目标检测完成习作提纲教学反思:教学效果好,达到了本次习作要求。第二课时一、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修改作文【设计意图:进行写法指导。】师生活动:1、听了同学的建议,请你大声的读自己的作文,你还觉得自己的作文还有那些要修改的赶快去修改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写出一片优美的文章。2、在草稿本上可以用修改符号修改。活动二

46、:作文的誊写【设计意图:根据习作要求完成习作。】师生活动:教师巡视学生誊写作文,指导课堂小结: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完成这篇习作。下面的时间全部交给你们了,老师期待着你们的佳作。五、目标检测誊写作文教学反思:学生掌握了习作要求,都会进行本次习作,但是由于学生积累不够多,语言不够优美,文章对春天的美景写的描写平淡。练习1 主备教师:尤志红(年级组讨论) 第一课时一、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激趣导入 学习处处留心【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趣,引入修辞手法的学习。】师生活动:1、要求学生自读第一部分,引导学生概括这段内容是爸爸和小芳的对话。2、出示秋天这首诗里的诗句,请同学们读一读,想想诗句主要写了什么。3

47、、引导学生说说爸爸对诗中的哪些地方感兴趣。4、诗句为什么不直接写秋天到了,苹果、葡萄都成熟了,而要写成苹果娃娃、葡萄娃娃呢?齐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5、从学过的课文中,你能找出这样的句子吗?6、请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全班交流。活动二:改写句子【设计意图:通过拟人手法的学习进一步改写句子。】师生活动:1、改写句子(1) 把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让它和人一样有感情,会说话。这样可以使文章生动形象,让人特别喜欢读。其实,这样的表达方法我们也会,比如山上的小溪叮叮咚咚地流,我们会说成小溪在唱歌;荷花在风中摆动,我们会说成荷花在跳舞。书上也有几个句子,请读读。(2)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把下面几个句子写生动吗?(

48、3)四人一组交流。(4)全班交流。2、根据图画,用拟人手法写一段话(1)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图上画了什么?(2) 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太阳、闹钟、小鸟“写得更生动些?指名交流。(3)学生试写。(4)朗读。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拟人手法的进一步运用,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把这种修辞手法加以运用。二、目标检测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找出相关的拟人句。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进行拟人手法的教学,在教学中依据教材内容层层深入,首先让学生认识拟人句,然后写拟人句,最后创作,教学中时间安排不恰当,导致最后的一个部分没有完成。 第二课时一、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学习成语【设计意图:结合现在的季节特征,

49、来理解这些成语,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师生活动: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2、指名一学生读,及时正音,集体齐读。3、教师范读。4、学生分组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可查字典。5、学生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6、练习。(1)自由地读,边读边思考,如何记忆。(2)同座位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7、反馈。(1)指名试背,说说记忆的经验。活动二:写好钢笔字【设计意图:通过典型字的练习,提高学生的钢笔字书写。】师生活动:1、让学生观察“植”、“轻”、“祖”三个字,看看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它们都是左右结构、都有一“横”,并且都要写长。)2、教师总结: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低右高,“横”在

50、一个字的底部时,要写长,才能使一个字有立体感。3、描红、临写。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8个与学习有关的成语,希望同学们要熟读成诵,并且在以后写作文时能够灵活运用。二、目标检测练习运用文中的成语来写一段话。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内容对8个成语的教学效果一般,让学生掌握了字音但是理解方面要薄弱一些。第三课时一、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谈话导入 理清思路【设计意图:采用谈话的方式导入课题,在交谈中让学生明白本次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能让学生快速掌握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师生活动:1、导入课题: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班要进行新的班委选举,现在请大家想一想班里的同学谁适合担任班委。2、启发谈话:新学期开始了,我

51、们班决定要成立新一届的班委会,同学们想用什么办法来确定组成人员?3、指名读题,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活动二:学生发言 教师引导【设计意图:由学生发言谁是心中的新班委,教师相机引导,使学生的发言更加的全面、准确。】师生活动:1、新的一届班委会将由哪些委员组成呢?2、 你觉得哪些同学最适合担任呢?发表推荐与自我推荐,指导学生了解推荐与自我推荐的要求。3、分组练说推荐理由。4、每组推荐代表发表讲话,师生评议。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推荐或自我推荐,同学们要注意在推荐他人时要有根有据,自我推荐时要有勇气、有自信心、要有礼貌,也希望新一届的班委更好的为班级服务。二、目标检测 试着制作一张优点卡片送给新单选的班委,也可以在其中加入自己对新班委的期盼,使我们的新班委更好的为班级效力。教学反思:教学效果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