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孟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62863184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二节孟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二节孟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二节孟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第二节孟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孟子(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节 孟子(“亚圣”)及其思想 孟母教子的故事较多,三迁、断机、杀豚、休妻都是非常有名的.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先河 孟子很热爱教育工作,他说过,天下乐事之一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孟子思想的特点是大大地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他是儒家仁义派的代表。在政治上,他把孔子“德政”发展为“仁政”。他认为,每个诸侯都应该从自己的仁心出发,对人民推行仁政 仁政的首要一条是“制民之产”,让老百姓有田产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二、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民为贵,

2、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孟子尽心下孟子还认为君臣之间不应该仅仅是臣服从于君,而应该相互尊重。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孟子离娄下 三、孟子对儒家学说的另一贡献是他的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人性中本来存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仁义礼智,这是人和禽兽的根本区别。“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

3、子告子上 四、孟子讲义,追求士人的大丈夫精神。“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滕文公下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下 善养浩然之气是孟子的又一大特点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 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也。如使人 所欲莫甚于生,则几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 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 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总之,孟子立足于人心,讲仁义道德,王道仁政。在战争连年不断,军力和财力决定生死存亡的时代,孟子拿这种学说去游说诸侯,理所当

5、然地被看作“迂远而阔于事情”(史记孟荀列传),得不到诸侯的信用。但孟子的思想及其学说却在后世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孟子本人也在后世得到尊崇,被称为“亚圣”。第二章 道家思想 一、老子思想的历史文化背景 1、社会政治状况:春秋时期的社会政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天子式微,政权下移,割据局面形成,贵族政治衰落,世袭社会逐步解体,这是春秋以来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同时,社会的动荡和变化刺激了统治者的贪欲,加重了人民的苦难,社会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即天下无道。2、隐士群体的社会批判意识:隐士群体是兴起于春秋时期的士阶层中的一个特殊部分,他们虽同其他的士人一样拥有道德、知识、智能和才干,但却不以干禄求仕为职事,

6、而是隐居起来,不与统治者合作。据现有的可靠材料,隐士的出现应不早于殷周之际 隐士群体往往都有很高的道德情操,他们高尚其志,洁身自好,是独善其身的典范。 隐士皆主张返朴归真,顺应人的本性,过一种自然主义的生活。为此他们不仅少私寡欲,而且反对心计和机巧。 隐士的隐居是为了“求志”,他们并没有忘却天下,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观察社会,把世事放在心上 二、老子的自然主义(一)“自然”与“无为”: “自然无为”实包含着“自然,与“无为”两层内容。“自然”是一种观念、态度和价值,也是一种状态和效果,“无为”则是一种行为,是实现“自然”的手段和方法。“自然”与“无为”密不可分、相得益彰:“自然”的观念、态度、状态

7、必然要求“无为”的行为,“无为”的行为必然体现“自然”的观念,必然实现“自然”的价值和效果。 老子所谓的“自然”,不是现代人所谓的“自然界”或“大自然”,而是自己如此、本来如此的意思。在老子看来,宇宙是一个和谐的、平衡的整体,这种和谐、平衡的状态,是通过构成这个宇宙的万事万物自身不受外界强力干扰的存在与发展而达成和维持的。 老子的“无为”,决不是排斥任何人为,决不是什么都不做。“无为”的含义,一是指顺任事物之自然,一是指排除不必要的作为或反对强作妄为。这两方面的含义又是相通而一致的。为无为,则无不治。(三章) 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8、十七章) 老子第六十三章所说的“为无为,事无事”,即以“无为”的态度去“为”,以清静无事的方式去“事”。这就是老子的“无为”的确切含义。老子的“无为”,虽然不去勉强地“为”,刻意地“为”,干扰性地“为”,而是顺任自然之理去做事,但却可以收到“无不为”的实效。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五十七章) 为无为,则无不治。(三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三十七章) (二)“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所谓“道法自然”,其一是说,“道”以它自己的状况为依据,以它内在的原因决定

9、了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靠外在的其他原因;其二是说,“道”对待万物也遵循“自然”的原则。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五十一章)(三)“自然”、“圣人”与社会秩序: 老子一书,可以说就是老子的一套社会改革方案。在这套社会改革方案中,老子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一个总的指导原则,这个原则就是“自然”。 通过“无为”的方法,恢复“自然”的价值,使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遵循“自然”这一最高原则,从而重建合乎“自然的社会秩序,就是老子提出的

10、社会改革方案。 政治的关键在于掌握政权的人,即侯王、君主。要建立和维持自然的秩序,君主的观念和行为是最重要的,老子之“自然”,首先就是向君主进言。为了使君主能够遵循自然的原则,老子为他们树立了效法的榜样“圣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五章)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实行“自然”的程度如何,反映在统治者与人民的关系上,就形成了不同等级的政治状况,也就形成了极为不同的君民关系。老子指出: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

11、:“我自然。(十七章)老子提出的以“自然”为原则、以“无为”为方法的社会改革方案所针对的,显然是当时列国统治者背离了自然原则的过分的“有为”政治。它的目的,是要建立起一种自然和谐的社会秩序,一种自发的、自然而然形成的社会秩序。这种社会秩序的建立与维护,既不需要礼乐仁义等非强制性的道德观念与行为规范,亦不依赖政令刑罚等强制性的政府力量,而是靠社会内部自我调节、自我平衡的固有机制实现的。而人类质朴纯真的天性,便是这种机制的永不枯竭的源泉和动力。 三、老子的“道”论 在老子的学说中,“道”不仅具有宇宙本原的意义,而且还具有规律、原则和方法的意义,不仅是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而且也是人类社会

12、所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 (一)“道”的形而上之意义: “道”虽然不属于可感知的形器世界,但它确实是真实存在的东西,否则,一切也无从谈起。老子首先要努力证明的就是这一点 (二)“道”与天地万物1、宇宙本原、万物始基之“道”2、万物存在根据之“道”3、万物归宿之“道”(三)规律性的“道”1、对立转化规律: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七十六章)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四十四章2、循环运动的规律“反者道之动”向人们展示了世界万物辩证运动的总画面:第一,万物在“道”的作用下运动不息;

13、第二,万物的运动都是向相反的方向的运动;第三,万物循环运动,返回原点。这既是万物运动的总规律,也是“大道”运动的总规律。四、老子的社会政治思想 (一)“大道废,有仁义”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五十三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七十七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十九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十八章)(二)“治大国若烹小鲜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十章)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章)1、少私寡欲;2、以民为本;3、清静无事;4、绝巧弃智 (三)“小国寡民”总之,“小国寡民”是老子

14、出于对现实的不满而在当时散落农村生活的基础上所构幻出来的“桃花源”式的乌托邦。在这小天地里,社会秩序无需政治的力量和僵化的规范来维持,单凭各人纯良的本能就可相安无事。在这小天地里,没有兵战的祸难,没有重赋的压迫,没有暴戾的空气,没有凶悍的作风,民风淳朴真质,文明的污染被隔绝。故而人们没有焦虑不安的情绪,也没有恐惧失落的感受。这单纯质朴的社会,实为古代农村生活理想化的描绘。同时,“小国寡民”虽然是老子乌托邦式的幻想,但也为统治者提出了为政的原则和努力的目标。它告诫统治者,要尽量减损个人的欲望和意志,奉行自然无为的原则,如不能以民为本,胡作妄为,一意孤行,不断加重人民的负担,则终将被人民所厌弃。这

15、个“水能载舟,水能覆舟”的道理,几千年来成为历代统治者的一条重要的政治经验,老子可以说是最早系统阐述这一道理的思想家。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战国时代宋国蒙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一书,据班固汉书艺文志记载,原有52篇。这可称为古本庄子,大概是西汉末年刘向在校理古籍时编定的。到魏晋时代,玄学大兴,注庄者蜂起,其中郭象的注本影响最大,唐以后成为社会上流传的通行本。郭象的注本包括33篇,是为今本庄子。今本庄子,分为三类编排,即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是一部有关学派文章的总汇的结论。尤其

16、是道家学派中庄子学派著述的汇集。二、庄子的人生哲学 庄子是“逍遥哲学”的开创者。从逍遥游篇的内容来看,“逍遥”在这里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追求精神自由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近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即使那些自以为逍遥,表面上看去也貌似逍遥的人与物,也是如此。因而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恢复自然本性,回归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无己”的精神境界,从而克服时空等局限而进入永恒。只有

17、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庄子的理想人格 第一,这种人了解人生痛苦即不得逍遥的根源,那就是人在现实生活中受到自然、社会中许多非人的智能所能干预或改变的事情的限制,这种限制的力量庄子叫做“命”。 命:其一,时势变化;其二,死生变化;其三,情志与欲望;其四,自然灾害。第二,庄子理想人格的另一个标志是他们懂得并掌握了如何摆脱各种限制的方法或途径,从而能够使自己走向逍遥。其一,安时处顺,委运任化;其二,恬淡寡欲,寂寞无为;其三,舍弃智慧,不用心机;其四, 体悟大道、归依自然。第三,庄子理想人格的再一个标志是其具有超凡的精神境界和脱俗的生活方式 三、庄子的社会思想 第一、庄子认为,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国君

18、,不过是一些凶恶、残忍、奢侈、荒淫之徒; 第二、庄子认为,朝中权贵都是些贪图名利的无耻之徒; 第三、庄子认为,那些摇唇鼓舌奔波于诸侯之间的士人,也都是些利欲熏心、寡廉鲜耻、虚伪欺诈之徒; 四、庄子认为儒、墨所鼓吹的仁、义、忠、信等伦理道德规范,也是虚伪的、害人的工具。第五、庄子认为,作为以上各方面的总汇,整个社会风气都是险恶的。在统治阶级自私自利、言行不一、弄虚作假、不择手段攫取富贵名利的作风影响下,古代那种自然淳朴之风完全丧失,代之而起的是尔虞我诈,争斗不休,互为猎手和猎物,人心莫测的污浊之风。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稍有不慎就会落入陷阱,成为别人的猎物。四、庄子与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 概括来

19、说,庄子中所表现的安时处顺,清静寡欲,顺任自然的人生态度,是历代文人士大夫在仕途失意,人生坎坷时用以自慰和排解内心痛苦的重要的心理调节剂;庄子中崇尚的放浪形骸,不拘礼俗,旷达生死,遁迹山林的生活方式又是文人士大夫在社会黑暗,政治腐朽时愤世疾俗,独善其身的重要的行为归宿;而庄子中所表现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物我合一,逍遥自由的人生境界,又成为历代文人追求个性解放,精神自由的最高准则。第一,庄子人生观作为同儒家人生观相对立又相补充的另一重要的人生哲学,几千年来对中国历代文人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重要一派。 第二,从社会发展阶段而言,当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之时,庄子人生观便会流行,

20、或以此矫世抗俗,或以此全身避祸,表现出明显的叛逆性。 第三,就个人心理发展来讲,当政治昏暗、仕途坎坷、人生失意时,士大夫就会用老庄思想作为自己立身行事的依据,遁逃于道家思想的壁垒中,来安顿自己那颗苦闷的心灵。 第四,就表现形态来看庄子人生观影响下的文人,大都重视个性自由,追求个体人格的独立。第三章 墨子及其思想 墨子这一部书,和其他先秦诸子一样,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其中有墨子的弟子们记录的墨子的学说,也有些篇章是后期墨家的学说,它是一部墨学丛书。墨子这部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一共有71篇,到了北宋时存63篇,保存到今天的只有53篇。墨子是根据墨子的弟子们的笔记整理而成的 二、墨子的“非攻”与“

21、兼爱”“兼爱”所遵循的原则是“为彼犹为己”,即为别人就像为自己。即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不分血缘关系的亲疏和身分等级的贵贱,普遍地、平等地相爱互助。具有这种高尚品质的士,墨子称他做“兼士”;具有这种高尚品质的国君,墨子称他做“兼君”。和“兼”相对立的是只顾自己、不为旁人设想的自私自利的恶劣品质,墨子把这种品质叫做“别”。具有这种坏品质的士,墨子称他“别士”;具有这种坏品质的国君,墨子称他“别君”。三、墨子的“非乐”“非命”与“节用”“节葬”墨子的基本思想,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什么是“天下之害”呢?就是墨子所说的“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乱者不得治”。墨子提出“非命”的主张,

22、主要用意在于教人不要坐等命运的支配 “节用”、“节葬”和“非乐”、“非命”的中心思想是一致的。墨子认为衣服只要“冬以圉(御)寒,夏以圉暑”即可,饮食、舟车、房舍等凡是生活所需的东西均应以实用为宜。反对华而不实,铺张浪费 四、墨子的“尚贤”、“尚同”墨子认为,“求国家之富、人民之利、刑政之治”,只有“尚贤”。“尚贤”是为政之本,他认为要使国家得治,首先在于网罗贤才:“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尚贤上所谓的“贤士”就是具有墨家道德标准的人:“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救人。”也就是那些具有墨家政治观点的有学识的知识分子

23、“尚同”说的基本思想在于说明贤者所规定的是非标准有真理的价值,而在上的统治者也应当是贤者,所以在上者所规定的是非标准具有真理的价值 五、墨子的“天志”“明鬼”六、后世墨家 墨家学派在先秦势力极大,与儒家并峙,汉以后,即趋于消沉,几乎从思想界消失。秦汉以后,墨学不再是显学,但墨学的影响一直流传着,并未消失,它成为一种在野的、流行于社会下层的思潮。秦汉以后,社会上不断出现“游侠”一流人物,他们提倡扶弱济贫,见义勇为,吃苦耐劳,重信义,集体中成员之间友爱互助,这类思想和价值观一直受到人民的称赞。这类民间团体历代未曾中断,显然与墨家有较深的渊源 韩非子:韩非以立言而不朽。忌妒他的人可以谋害他的性命,但

24、无法消灭他的言论和著作。韩非的著作在古代被称为韩子,是由后人辑录而成。司马迁说韩非的著作有十余万言,汉书艺文志说韩子有55篇,现有的韩非子这部书,篇数刚好是55篇,与汉初班固所见篇数相同,但其中有些是其他人的著作。 在先秦诸子中,就其对后世中国社会政治、历史的深远影响而言,韩非应该首屈一指。后世的历朝历代,名义上或者推崇黄老,或者独尊儒术,其实质都是以法家,即韩非的思想为中心的。 “八奸”是指奸佞之臣施展阴谋诡计的途径:“一曰在同床”,奸臣通过结交后妃,刺探君主意图,借以达到个人目的;“二曰在旁”,奸臣通过收买在君主身边的人,以蒙蔽君主的视听;“三曰父兄”,奸臣利用君主的伯、叔、兄弟,干扰和侵

25、犯君主的权力;“四曰养殃”,奸臣以宫室、台池、歌妓舞女和宠物来投君所好,惑乱其心,以牟私利;“五曰民萌”。应当防止人臣散公财、行私惠,收买人心而成其私欲;“六曰流行”,应当防止人臣利用社会流行的虚浮无用的学说惑乱君主的聪明;“七曰威强”,应当限制人臣收养侠士剑客,威胁国君和群臣的安全;“八曰四方”,应当防止大臣利用外国的势力挟制国君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 所谓宗法,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祖先,维系亲情,而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力和义务的法则。 西周时期宗法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在严格区分嫡庶、确立嫡长子优先继承权的前提下,在

26、宗族内部区分大宗、小宗。无论大宗、小宗,都以正嫡为宗子,宗子具有特殊权力,宗族成员必须尊奉宗子。宗子作为本宗始祖的嫡系继承人,是全体宗族成员宗奉的对象。 宗子享有许多特权: 首先,宗子有权主持祭祀; 第二,宗子有权掌管本宗的财产; 第三,宗子还有权力掌管宗族成员的婚丧等事务; 第四,宗子对宗族成员有教导和惩罚权。 宗法制度与等级分封、世卿世禄制度互为表里,又有其政治上的功能。由于实行世卿世禄制度,各级大小宗宗子往往可以继承爵位和官职,除了统率族人之外,又有君民临民的权力。国家的各级政权机构,在一定意义上讲,正是扩大了的宗族组织。这样,“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

27、、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左传桓公二年)宗法和政权又合而为一,从上到下组成了一张张严密的统治网。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礼”是抽象的,它是由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构成的,既作为人际之间相互交往时应遵守的伦理道德准则,同时又作为社会的一种观念和意识,约束着人们的言谈举止;而“仪”则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严格依据和遵循“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且完整的程序和形式。礼仪发展到西周已十分完备,与之相配套的制度亦日渐完善,已知现存的最早记载有关礼仪制度的著作,便是周礼、礼记、仪礼等书。 根据周礼的记载,周代统治者按照行礼的性质,把礼划分为五类,即吉礼、凶礼

28、、军礼、宾礼、嘉礼,合称为“五礼”,从而确定了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基本结构。 一、吉礼:吉礼,即祭祀之礼1、宗庙祭祀2、祭社稷:社和稷是传说中的两位神,即土神和谷神。古人认为社神是造化和养育生灵、万物之神,稷神则是掌管谷物粮食之神。国有土,民有食,是实现国泰民安的最基本条件,所以古人格外敬重社稷。祭祀土神、谷神的地点一般就称为社稷。在古代,社稷因此常作为国家的象征,并作为国家的代名词。祭祀社稷的目的是为了祈求五谷丰登,在历史上也称为“祈谷” 3、祭祀天地:北京天坛与地坛4、祭祀神鬼:凶礼,指有关哀悯、吊唁、忧患的典礼。这一礼仪包括许多具体内容,如遇饥荒要举行荒礼,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要举行吊礼,有

29、外敌入侵而导致战争要举行禬礼,国内发生动乱则举行恤礼,然而与人们联系比较密切,而且在社会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还是丧礼,即丧葬哀悼的典礼。 丧服制度与宗法制度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1、父系、母系有别;2、亲疏有别;3、男女有别;4、嫡庶有别 嘉礼是古代礼仪制度中,内容最为庞杂的一种,涉及到日常生活、王位承袭、宴请宾朋等多方面的内容,大致可分为饮食、婚冠、宾射、飨燕、贺庆等礼。其中以婚礼、冠礼、射礼、飨礼、宴礼、贺庆礼最为重要。 婚礼,即男女结合为夫妻时的礼仪:一为“纳采”;二为问名;三为纳吉;四为纳徵;五为请期;六为亲迎。(同牢;合卺;完婚;晨谒等)军礼,是指有关军事活动的典礼。 1、祃祭或师祭:其中

30、比较重要的是祃牙,即出兵前举行的祭旗礼。如果军队受命征伐,则以蚩尤、黄帝为受祭之神。6、“四时畋猎”也是军礼中一项重要内容。所谓“四时畋猎”,即分别指春搜、夏苗、秋狝、冬狩。这是古人在治军上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在没有发生战争的时候,仍要积极练兵、备战,以应付突发战事。7、按照军礼规定,军队在出征和凯旋归来时,还有两个特定礼仪:一是誓师礼,一是王师大献礼。宾礼,是指诸侯见天子,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交往时的礼节,即所谓“以宾礼亲邦国。” 周礼春官大宗伯宾礼包括朝、聘、盟、会、遇、觑、问、视、誓、同、锡命等一系列的礼仪制度。1、“朝”是指诸侯朝见天子,也指臣下面见帝王。2、“聘”,是古代国与国之间遣

31、使访问的礼节。3、盟,是指两国或两国以上为了某种共同的利益或目的,以求协调行动而相互立誓缔约。4、誓,在西周时期是指诸侯之间以语言为信约,即以口述的方式,提出某种作为自己或大家共同遵守的原则,即所谓“信约为誓”。5、锡命,又作赐命。赐,是古代上对下的赠予。锡命,则专指帝王赐予臣像爵位、服饰、车仗等的赏命,其礼仪就是锡命礼。 6、遇,即相遇、相逢,是指诸侯或官吏在事先没有商定的时间、地点突然相遇。 一、国家产生前的民主选举(一)、“禅让”的民主选举方式 二)、王权世袭的萌芽 传统的民主选举原则遭到破坏 表现一:首领的儿子具有优先继承权表现二:出现了暴力夺权的行为 二、夏商周三代的世卿世禄制度三、

32、封建社会初期选举制度的变革(一)春秋时期选举制度的新变化: 以“任人惟贤,因功受禄”的选举制度取代陈旧的世卿世禄制,希望通过新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二)战国时期军功爵制度的确立:所谓军功爵制,是按照作战功劳的大小授给爵位,一定的爵位代表相应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特权。四、两汉时期的察举和征辟 一)察举:察举又叫作荐举,是三公九卿、地方郡国守相等高级官员根据考察,把所谓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平民或下级官吏推荐给朝廷,授予他们官职或提高其官位。察举是汉代选官的一种主要做法。 汉文帝时,开始采用策问的办法考察被荐举者的才干学识。到汉武帝时,这种策问考试,才比较普遍实行起来。 (二)征辟:在汉代,由皇帝直

33、接聘请人来做官称为“征”,由官府聘请人来任职称为“辟”。被皇帝征召到朝廷来任官的,多是一些德高望重、学识渊博、闻名于世的人。史书记载,皇帝在征召某些年老体弱的人时,常常用“安车蒲轮”,“束帛加璧”等礼仪。 (三)“任子”制度:所谓任子制度,是指二千石以上的官吏,任期满一定年限(一般为三年),可以保举自己的子弟一人为郎官,充当皇帝的扈从侍卫人员等。由于接近皇帝,也就容易受到重用。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曹丕称帝以后,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这个制度就是通过品评,将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朝廷任命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评;被评为上等的人士将被推荐

34、到各级政府中去做官。这一制度赋予中正官考察各地士人的权力。 曹魏后期,九品中正制开始发生变化,它很快就被势力雄厚的门阀世族所把持,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六、隋唐科举制的成型 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士人和官员都可以自愿向官府报名,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创置于隋,成型于唐。 唐代有资格参加科举的三类人:生徒、乡贡、低级官员。 唐代科举考试分两类 :常科与制科。考试科目: 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诸史、道举、武举 考试内容: 进士科时务策、帖经、杂文、诗赋; 明经科帖经、墨义;明法律令; 明字文字学;明算数学;诸史史学; 道举老子、庄

35、子; 武举步射、马射、马枪、负重、语言、身材 制科是由皇帝特别召集一些官员和知名人士举行的考试,其中又可分为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名目。考试的日期和项目都由皇帝临时决定。制科是朝廷网罗非常人才的一种办法,但是往往不被人们敬重,以为非正途出身。 唐代的进士行卷之风:考生们将自己的文学创作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以前送呈当时在社会上、政治上和文坛上有地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司推荐,从而增加自己及第的希望的一种手段。自唐玄宗开始,省试一般都由礼部侍郎主持,一般都在京城长安举行。省试被录取称为“及第”。第一名称“状元”。新科进士互称“同年”。主考官叫“座师”,被录取的考生便是他的“门生”。新取中的进士都

36、要到杏园去举行宴会,称“探花宴”。这时要选出两名少年俊秀的进士为探花使,令他二人遍游长安名园,采摘各种名花点缀宴会。所以唐代著名诗人孟郊在其登第诗中诵道:“昔日龌龊不足嗟,今朝旷荡恩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新进士们还要到慈恩寺大雁塔题名留念,称“题名会”,又要大宴于曲江亭 在唐代,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出身,即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下一步还要经过吏部考试合格,才被授予官职。选试包括身言书判四个方面。 如果选试未能通过,则可求当权官僚为之“论荐”,即 向朝廷保举求官。再不成,便到藩镇节度使处去做幕僚,过一定时间争取被保举得官 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一)预备性考试:县试府试:童生案首(二)院试(三)乡试(四)会试和殿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