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测试题

上传人:nu****n 文档编号:162856212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测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期末复习语文测试题姓名: 分数:一、积累运用1、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2分 A 千锤百练 苛捐杂税 万籁具寂 风烛残(chn)年 故弄玄虚 璧垒森严 B 情不自禁(jn) 蹑手蹑脚 娓娓动听 莫明其妙 饮泣吞声 辗转反侧 恍如隔世 C 鳞次栉比 因地制宜 自出心裁 重峦叠嶂 肆无忌惮 司空见惯 史无前例 D 毛骨悚然 闲情逸志 好逸恶(w)劳 受益匪浅 如火如荼 梦寐以求 脍炙人口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但我对故乡的山情有独钟。 B侵略者的国旗耀武扬威地在被其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C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

2、如生,令人陶醉。 D毕业在即,现在想来,美好的初中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了。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劣势奶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奶制品销售市场非整顿不可。 B、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果我们放弃在本国高校学习的机会, 而选择去遥远的外国大学求学,岂不是舍本求末吗? C、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决定组成一个名为“绿 色先锋”的课外活动小组。 D、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国内建党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4、下列语句没有病的一项( )2分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

3、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C、老师征求并采纳了同学们关于如何进一步办好文学社的意见。 D、现在的大商店,那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的气派,真让人眼花缭乱。 5、下面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丰富情感。 B.“春城无处不飞花”的诗句虽然不是为昆明而作,却也能贴切地反映昆明的特征。 C.情绪污染指的是一个人心情的好坏影响了其他人的好心情。 D.在英国泰晤士报的“2005全球大学排行榜”上,北大跃升至第15位,成为亚洲第一。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枣核选自美国点滴,作者萧乾,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本文通过一位“旧时同窗”,现在的“美籍华人

4、”异常想念旧时院里子的枣树,想在后花园试种几棵的叙写,表现了广大海外华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赞颂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高度向心性和凝聚力的伟大民族。枣核是全文的线索,思恋故土,思恋祖国是全文的感情线索。B、最后一课体裁小说,作者都德,法国小说家。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以“我”(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表现了法国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C、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作者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江苏省扬州人。其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本文记叙了作者和父亲在

5、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感情,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这是一篇叙事纪实散文。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高尔基的“自传性三部曲”一样,都是自传性的小说。作者是俄国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 本文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题目的含义是“钢铁”是信念、意志、毅力的象征,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7、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如果浪费个人时间,蹉跎年华,虚掷生命,是个人的损失 而浪费国家和民族的时间,造成历史倒退,则是亿万人民的损失 因此

6、赢得时间,接受挑战,为民造福,没有不能创造的奇迹 最大的浪费是时间的浪费 时间孕育机遇,机遇来自时间 A. B. C. D.8、4.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 ,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 。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 ,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 。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 回路转,柳暗花明 可以改编成散文 悠闲而又充满诗意 可以改编成小说 A. B. C. D.9、古诗理

7、解默写(5分)(1)过零丁洋中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以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忧虑不安的心情,极为巧妙新奇的诗句是。(2)泊秦淮中渲染了一种迷蒙、冷寂、凄凉的气氛,给人一种朦胧的美,寄寓着诗人忧愁的情感的诗句是。(3)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蕴含着真正的友谊不受时空限制,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人生哲理的诗句是。(4)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 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的诗句是。 (5) ,尚思为国戍轮台。 (6) ,阴阳割昏晓。10、下列新闻标题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历经10年,10多万位建设者众志成城,贯穿豫、冀、京、津四地全长1432公里的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主体工程,

8、昨日正式宣布胜利完工!明年10月份前后,丹江水将一路向北,滋润沿线两亿多人。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张野在接受大河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南水北调水带给河南人民的将是水质清、口感好的类水。而对于百姓关心的枯水期供水量、是否会影响水价等问题,记者也走访了权威人士。昨日上午9时35分,南水北调中线南阳宁西铁路暗涵内衬完成混凝土浇筑,至此,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主体工程胜利完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张野在焦作市城区段翁涧河倒虹吸上受访时表示,这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贯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河南、湖北和陕西三省交界的丹江口水库调水,从淅川陶岔渠首引水,沿线开挖渠道,沿京广铁路北上流到北京、天津。工程于2003

9、年12月开工建设,总投资2013亿元,输水干线全长1432公里,年调水量95亿立方米,其中河南省受水量为37.7亿立方米,河北省为34.7亿立方米,北京市为12.4亿立方米,天津市为10.2亿立方米。工程预计于明年10月前后通水,向沿线19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县级市)提供生活、工业用水,兼顾农业用水.A,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主体工程,昨日正式宣布胜利完工B、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昨全线贯通C、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主体工程胜利完工D、明年10月份前后,丹江水将一路向北,滋润沿线两亿多人11、下列对新闻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环球网综合报道】香港南华早报4月25日报道称,有分析人士表示,由于粮食

10、储备量的减少,中国本月大规模进口小麦来充实粮食储备,这在近10年来还是首次。不过,他们认为,中国未来或许还需要继续进口小麦。报道称,此前有预计认为,中国的粮食储备可以维持6个月的需求。不过,贸易商们预计,中国将继续进口粮食来充实储备,不过,进口总量不会超过2004-2005年度的峰值。当时中国由于2003年粮食的欠收而进口粮食1000万吨。南华早报还称,有贸易人士透露,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储粮总公司)已经为下一年预定100万吨美国软红冬小麦,美国农业部此前对部分采购予以“证实”。报道还引述北京东方粮油经营顾问有限公司分析师Ma Wenfeng的话表示:“我们预计将会还有200-300万吨的

11、进口需求”。多数分析师预测,中国目前的粮食储备可以满足中国每年1.15亿吨的粮食需求。同时,有分析人士也表示,由于干旱原因,中国不对6月份的小麦丰收抱太大希望,但是下一个月的天气情况将会成为关键因素,这也会影响中国小麦进口需求水平。A、由于粮食储备量的减少,中国本月大规模进口小麦来充实粮食储备。B,预计中国将继续进口粮食来充实储备C,中国未来小麦进口需求或继续增加D、中国目前的粮食储备可以满足中国每年1.15亿吨的粮食需求。12,综合性学习(7分) 2013年4月23日,是第18个“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宣传读书活动】 下面

12、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1分)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 。 (2)【调查读书现状】 读书现状调查表 调查项目学段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1.5小时1.2小时1.2小时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27.8%35.8% 45.6%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 (2分) (3)【探讨读书方法】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

13、得体。(4分) 向校长提建议: (2分)向同学提建议: (2分) 三、现代文阅读(一)写给母亲算一算,再有20天,我妈去世就三周年了。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而且还觉得我妈自己也不以为她就死了。我妈跟我在西安生活了14年,大病后医生认定她的各个器官已在衰竭,我才送她回棣花老家维持治疗。每日在老家挂上液体她也清楚每一瓶液体完了,儿女们会换上另一瓶液体的,所以便放心地闭了眼躺着。到了第三天的晚上,她闭着的眼再没有睁开,但她肯定没有意识到从此再不醒来因为她躺下时还让我妹把给她擦脸的毛巾洗一洗,梳子放在了枕边系在裤带上的钥匙没有解,也没有交代任何后事啊。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

14、要说一句:这是谁想我呀?我妈爱说笑,就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这三年里,我的喷嚏尤其多,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哩。我更是觉得我妈还在,尤其我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家里,这种感觉就十分强烈。我常在写作时,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性地朝右边扭过头去。从前我妈坐在右边那个房间的床头上,我一伏案写作,她就不再走动,也不出声,却要一眼一眼看着我,看得时间久了,她要叫我一声,然后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嘛。现在,每听到我妈叫我,我就放下笔走进那个房间,心想我妈从棣花来西安了?当然房间里什么也没有,我却要立上半天,自言自语我妈是来了又出门去街上给我买我爱吃

15、的青辣子和萝卜了,或许,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挂在墙上的她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里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整整三年了,我给别人写过十多篇文章,却始终没给我妈写过一个字,因为所有的母亲,儿女们都认为是伟大又善良,我不愿意重复这些词语。我妈是一位普通的妇女,缠过脚,没有文化,户籍还在乡下,但我妈对于我是那样的重要。已经很长时间了,虽然再不为她的病而提心吊胆了,可我出远门,再没有人哆哆唆唆地叮咛这叮咛那,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该送给谁去。在西安的家里,我妈住过的那个房间,一切摆设还原模原样,我一次又一次难受着又跟自己说,我妈没有死,她是住回乡下老家了。今年的夏天太湿太热,每晚被湿热闹醒,

16、恍惚里还想着该给我妈的房间换个新空调了,待清醒过来,又宽慰自己,我妈在乡下的新住处里,应该是清凉的吧。三周年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我准备着香烛花果,回一趟棣花了。但一丢坟上,现实告诉我我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贾平凹文,选自青年文摘2010年第21期,略有改动)1 本文按什么顺序叙述的?2 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是本文的特点之一,请选择描写“我”的一处细节简要分析。2文中画线句写得十分感人,请任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3文章多处前后照应,结构严谨。仿照示例,再举一例。前文:算一算,再有20天,我妈去世就三周年了。后文:三周年的日予一天天临近

17、。前文: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后文:3 母亲去世已经三年,可“我”“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这是为什么?(二)今天,你低碳了吗? 1看我们所处的地球,处处充满危机:南极冰山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多国洪水肆 虐,吞没了村庄与农田;泥石流爆发,所到之处一切生命毁于一旦究其原因,是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 2审时度势,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将节能减排的低碳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地。我国报纸宣传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亦屡见不鲜。时尚问候语已是今天,你低碳了吗? 3何谓低碳?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

18、。我们听说过低碳经济,意识中还以为那政治家、经济学者等面对的问题,与平常百姓生活没有太多关系。其实,这是最大的误解。低碳经济的执行过程和成果享用都是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 4如果说,低碳经济还是政府与企业思考的事,那么,低碳生活就是我们老百姓的目标,是一种对地球负责任的生活,是未来人类生活的趋势。低碳当道,我们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让 低碳全过程地融入到我们生活中,细致入微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5目前,我国每个家庭每年的二氧化碳平均排放量大约是2.7吨。怎样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呢?其实,一些简单易行的改变,就可以减少家庭能源的消耗: 6少买不必要的衣服。一件普通的衣服从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终被

19、遗弃,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减少2.5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棉质衣服比化纤衣服排碳量少,多穿棉质衣服也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7多吃素。生产1千克牛肉排放36.5千克二氧化碳,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仅为该数值的1/9。另外本地的果蔬和水也比外地运输来的排放二氧化碳量小。 8选择小户型,不过度装修。减少1千克装修用钢材,可减排二氧化碳1.9千克;少用0.1立方米装修用木材,可减排二氧化碳64.3千克。 9节约用电。以11瓦节能灯代替60瓦白炽灯、每天照明4小时计算,1支节能灯1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8.6千克;夏天,如果每台空调在26基础上调高1,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1千克

20、。此外,少用电梯,合理使用电视、冰箱、电脑等电器,及时切断其电源等都是减排的方法。 10低碳生活不仅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道德的选择,一种负责任。21世纪,中国在低碳并时尚着。 17. 阅读第1段,你以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说说第4段画线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是 18. 文章在介绍“减少家庭能源的消耗”时,分别从 、 、 (每 空一字)和用电方面加以说明;第7段画线句的说明方法是 ,其作用 19.第 3段第9段运用了 顺序,这样安排的好处是20.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A、“低碳”主要指的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小的意思。 B.“低碳”的做法是时尚、道德和责任的

21、表现。 C. “今天,你低碳了吗?”表现了“低碳”意识。 D.因为我国每个家庭年二氧化碳平均排放量是2.7吨,所以要节能减排。四、古诗文理解。(一)阅读文言文片段,完成下列问题。(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ng)交横(h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22、!”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1、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病重 B语时了不悲 结束 C因恸绝良久 很 D子敬素好琴 向来3、翻译下列语句。(2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4、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

23、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5、对文章的分析,说得不正确的一项( )(2分)A、运用比喻描写月色,独具匠心,十分精妙,真可谓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真让人心醉神迷。B、这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作者在遭贬谪中的那种凄凉、孤寂的特殊心境。C、这篇随笔性的小品,叙事简洁,写景如绘,而抒情则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D、本文语言简洁、准确、形象,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抓住了佳境瞬间最敏感的特征,以极其少的文

24、字,包罗较多的内容,凝练含蓄。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语时了不悲”不应该理解为“说话时脸上看不出一点悲哀的样子”,而应理解为“说话时完全不悲伤”。B,“了不悲”、“都不哭”与后段的“恸绝良久”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刚强的男人悲伤至此,兄弟之间的感情该有何等之深,不言自明。C,王子猷为何“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 王子猷弹琴的目的,并非为试琴的好坏。兄弟俩相知相亲,王子猷深知琴为弟最爱,所以在以琴祭弟之前,用弟之爱琴为弟弹上最后一曲,为弟送行,以慰亡灵。兄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与弟作最后的告别。D子猷欲弹琴一曲以送弟,可是因自己病重,更因心情十分悲痛,弹到后来,曲不入调,琴不成声

25、“弦既不调”。非琴不调也,实人不调也。兄为弟痛,兄弟情深,“不调”两字是最好的注脚。7、对这篇文章的解释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A王子猷和王子敬都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人琴俱亡这则故事,写王子猷对哥哥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哥哥的深厚情谊。B子猷由于听不到一点子敬生病的情况,推测子敬已死,坐着车子去悼念他,一点都不悲伤。这是因为他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子敬在九泉下相见了。C子猷开始是“了不悲”“都不哭”,后来见到“人琴俱亡”,就“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说明子猷的死,一是病重,二是过分悲伤所致。D课文的语言十分简洁。全文寥寥数十字,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悬念迭出

26、,波澜起伏,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春望 唐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 B、“溅”“惊”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颔联移情于花鸟,在景中寄予无限的伤感之情。 C、颈联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是心情。它能引起人的共鸣,成为千古名句。“连三月”写战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得。D、“搔”通过细节写出了诗人无法排解的忧国思家之情。(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首联和颔联。五、作文(50分)1、介绍你喜欢的一个事物2、家乡的要求:1、自拟题目,写一篇说明文。2、字数不少于800.3、语言生动形象。4、书写规范工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