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与“荷花淀派”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62842718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孙犁与“荷花淀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孙犁与“荷花淀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孙犁与“荷花淀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孙犁与“荷花淀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犁与“荷花淀派”(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外阅读】孙犁与“荷花淀派”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孙犁,河北安平县人。其作品大部分是小说和散文,不少篇章都具有抒情诗的艺术腕力,最能代表这种风格的,是作者的名篇荷花淀。荷花淀写于1945年。发表后,在文学艺术界影响很大;有许多作家都努力探索 其写作技巧,并 在艺术实践中体现其风格,不久便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这个流派被评论界 称为“荷花淀派”。其代表作家有 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 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 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 理刻划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我国杰出的语言大师、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运动的领导人之

2、一茅盾在评介孙犁时说 过:孙犁有他自己 的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有抒情味,他的小说好象不讲究篇章结构, 然而绝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 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多风趣而不落轻 佻。”(反映社会主义跃进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 进)以孙犁为首的“荷花淀派”和以赵树理为首的“山药蛋派”是我国现代文学中最为著名、最有影响的、各具千秋的两个“流派”。a. “荷花淀派”创立者 著名作家孙犁病逝新华社天津 2002年7月 11日电著名作家孙犁今天早晨在天津病逝,享年90岁。孙犁 1913 年出生于河北安平, 1933 年河北保定中学毕业,1936 年曾任安新县同口镇完 小教员。1938 年投身冀

3、中人民的抗日斗争,194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冀中抗战学院、华北联合大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教员和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晋察冀边区文联编辑。1949年后,在天津日报社工作,历任副刊科副科长、编委、顾问,长期主持天津日报文艺 副刊编辑工作,曾 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顾问,中国文联名誉委员、委员,天津市作 家协会名誉主席、主席,天津市文联 名誉主席等。孙犁一生笔耕不辍, 1927 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荷花淀、 风云初记、白 洋淀纪事、 铁木前传、村歌、文学短论等,另有孙犁文集正续编8 册和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泽集、远道集、老荒集、陋巷集、 无为 集、如云集、曲终集等 10 种散文集

4、传世。全国解放后,孙犁文学创作继 续取得长足的进展,是文学流派“荷花淀派”的创立者。 白洋淀人 2002年 7月 11日,孙犁逝世后, 民为表达对他的深切怀念, 纪念他光辉革命历程和辉煌文学成就,安新县委、 县政 府决定在白洋淀荷花大观园修建孙犁纪念馆。2003年 7月 14日电我国著名文学流派荷花淀派的创立者孙犁先生的纪念馆, 近日在河北 省安新县白洋淀荷花大观园举行落成典礼。 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 著名作家丛维 熙以及来自北京、天津、山 东等地的作家代表,孙犁家乡衡水市、安平县的有关领导、孙犁 子女及生前友好等参加了落成典礼。b. “山药蛋”派:20世纪 40年代延安的特殊时空环境是赵树理

5、为代表的“山药蛋”派产生的客观 基础, 作家与 农民关系的变化, 改变了作家对农民的态度。 “山药蛋”派的大众化形式成为 政治话语与民间对话的一种交 流方式。 而“山药蛋”派从辉煌走向衰落正是作家的创作思想 与创作模式和时代的契合与疏离。40年代的晋冀鲁豫边区和晋绥边区是抗日民主根据地,翻身农民逐渐成为自己 生活和命运的主 人,而且成为革命斗争的主力军,一改过去他们在知识分子心目中的地位 不再是知识分子同情与启蒙 的对象, 而成为知识分子崇敬与热爱的对象。 知识分子 开始向农民学习, 挖掘其身上的可爱之处。 此时农 民大众成为作家创作服务的对象。 赵树理 带着他浓厚的农村生活基础, 进入晋绥抗

6、日根据地, 怀着他对农 民的深厚情感, 一往情深地 写出了翻身农民喜爱的“山药蛋”派作品。“山药蛋”派作家的农民本位思想, 使他们以仰视的目光把农民作为其创作主体, 而 且把农民的文 化价值视为一种审美理想。 他们创作的农民视角博得了农民群众的欢迎。 解放 区的高昂精神面貌传染给作家 一种乐观主义哲学观, 使他们过分乐观地看待农民, 表现人物 性格的美与善, 忽视其人性上的弱点,完全 以农民视角审视问题。 但是,农民本位思想也在 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作家对问题的深层思考。 随着时间的推 移, 生活在延安这片解放区土地上 的作家, 表现出了某种停滞, 没有及时调整其时空观念, “山药蛋”派 作家的思

7、考方式与创 作模式便逐渐成为他一种不想摆脱的枷锁。马烽原名马书铭, 一九二二年五月出生于山西省孝义县居义村。 一九四二年九月十 六日发表第一 部作品 第一次侦察 ,由此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 后与西戎合著长篇章回小 说吕梁英雄传,在当时 工农群众中是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马烽留给读者的作品还有: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刘胡兰传、结 婚、饲养员赵大叔、三年早知道、 太阳刚刚出山 、我的第一个上级 、老社员 等。 中新社太原 2004年二月二日电 (记 者张恩 )走过八十二个风雨春秋,留下吕梁英雄传、结婚、 村仇、一架弹花 机等一大批为社会大众所喜爱的作品, 带着对自己民族的无限眷恋, 中国当代文学 重要

8、流 派“山药蛋派”代表作家之一马烽于一月三十一日在太原市告别人生。马烽是一位有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作家, 他的作品被人们誉为中国农村四十 年历史的风雨 表。 中国当代每个阶段农村工作的成就与问题、 农民的思想与生活, 都可从他 的作品中得到反映。 马烽是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重要流派“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他的 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历史使命感, 在 当代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马烽曾任中国 作家协会党组书记、 副主席,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中国大 众文艺研究会会长,中国共产党 第十一、十四大代表,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顾问委员会常 委,山西省政协 副主席,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山西省文联主席等。新华社太原 2005年 1月 8日晚报专电 我国文坛“山药蛋派”作家之一、山西 省人民作家、 原省作协主席西戎,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01年 1月 6日与世长辞,享年79 岁。西戎原名席诚正,山西蒲县人。西戎一生致力于为人民写作,为文坛育苗, 他留 给广大读者的主要作品有: 长篇小说 吕梁英雄传 (与马烽合写) 、喜事 、灯芯绒 、 宋老大进城、 赖大嫂、电影剧本扑不灭的火焰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