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儿童少年心理卫生10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2833936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四章儿童少年心理卫生10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第四章儿童少年心理卫生10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四章儿童少年心理卫生10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资源描述:

《第四章儿童少年心理卫生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儿童少年心理卫生10(5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儿童少年心理卫生儿童少年心理卫生l第一节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概述 一、心理卫生的概念 二、儿少心理卫生的工作目标和内容 三、儿童少年心理健康“标准”四、儿童少年常见心理-行为问题表现 五、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影响因素l第二节 儿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防治l第三节 学校心理卫生服务儿童少年心理卫生概述一、心理卫生的概念一、心理卫生的概念l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又称精神卫生,是研究如何维护和促进人类心理健康的科学。它包括一切旨在改善心理健康的措施,使人能按自己的身心潜能进行活动。l涵义:一是指一种心理上的健康状态,当人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并能极大地

2、发挥自身的潜能;另一是指对人的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而采取的各种原则和措施。儿少心理卫生的工作目标儿少心理卫生的工作目标l 1.运用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根据儿童少年的身心发育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训练。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情绪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成年期健康奠定良好基础。l 2预防为主,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矫治各种心理卫生问题。l 3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利用一切有利因素,为儿童少年创造良好的身心发展环境,减少或消除不良因素,使他们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儿童少年心理卫生服务内容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3、服务内容l 1一般卫生措施 建立优生咨询机构,加强围生期保健,从婴幼儿开始实施计划免疫,尽力减少各种有损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致病因素。l 2改善家庭、学校环境 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为教师、家长提供心理咨询,早期发现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及时采取干预、矫治措施。l 3开展儿童行为指导 多学科专业人员密切配合,重点进行儿童青少年认知、情绪及行为问题方面的指导矫治。儿童少年心理卫生服务内容l 4.改变不良的教养态度与方式,使家长和教师充分认识到溺爱、放纵、忽视、虐待、简单粗暴等都有增加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危险性。要加强法制教育,禁止虐待儿童和歧视缺陷儿童的行为,禁止性别歧视。l 5建立跨学科防治网 对社区

4、、学校儿童进行心理卫生普查,早期发现心理问题倾向;通过家访、追踪观察等方式,分析其病因和主要影响因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l 6.建立基层心理卫生服务体系 培训学校、幼儿园心理指导教师,建立基层心理卫生服务队伍,开展儿童心理问题的群防群治。心理卫生工作的三级预防l 一级预防:设法从根本上消除问题的原因,提一级预防:设法从根本上消除问题的原因,提高心理素质,防病于未然。具体做法包括,社会性宣高心理素质,防病于未然。具体做法包括,社会性宣教、优生优育、学校心理卫生教育与咨询、举办家长教、优生优育、学校心理卫生教育与咨询、举办家长学校、专业人员培训等。学校、专业人员培训等。l 二级预防:早期

5、发现、早期干预、除病于萌芽。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除病于萌芽。包括建立筛查技术方法和规程、问题儿童的指导等。包括建立筛查技术方法和规程、问题儿童的指导等。l 三级预防:治疗疾病,减轻损害,促进康复。通三级预防:治疗疾病,减轻损害,促进康复。通过专门治疗机构治疗儿童疾病,改善所处环境。过专门治疗机构治疗儿童疾病,改善所处环境。三、三、儿童少年心理健康儿童少年心理健康“标准标准”l 1 1智力发展正常智力发展正常 l 2 2情绪稳定协调情绪稳定协调 l 3 3心理特点符合实际年龄心理特点符合实际年龄 l 4 4行为协调,反应能力适度行为协调,反应能力适度 l 5 5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人际关

6、系的心理适应 l 6 6个性的稳定和健全个性的稳定和健全 l 此外,还包括:此外,还包括:注意力集中、适度耐受各种压力、能悦纳自己和认注意力集中、适度耐受各种压力、能悦纳自己和认同他人、有社会责任心、有现实的人生目标等同他人、有社会责任心、有现实的人生目标等。心理健康标准具有相对性心理健康标准具有相对性l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处于动态发展中,个体差异和可塑性大。l对儿童青少年要求不宜过高。l儿童青少年健康心理是整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相对稳定、相对协调和充分发展,并与客观环境保持统一和适应。四、儿童少年常见心理四、儿童少年常见心理-行为问题表现行为问题表现l儿童心理卫生问题(mental he

7、alth problem)发生在儿童期的行为偏异。狭义上,等同于行为问题(behavior problem),广义上则泛指所有的心理社会问题(psychosocial problem),即那些在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上都超过相应年龄允许范围的异常行为。l流行特点:男孩女孩,青春期童年期,大城市小城镇,小城镇农村,工业化地区非工业化地区。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影响因素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影响因素 1发育原因脑损伤 2气质特点困难型、迟缓型、难养型 3家庭因素家庭关系、母亲 4学校因素 5社会文化因素 心理-行为问题所导致的不利影响l患儿自身l家庭l学校l社会常见的儿童期心理常见的儿童期心理-行为问题行为问

8、题 1学业问题 学习困难、注意力障碍、自控能力差、活动过度、拒绝上学等。2情绪问题 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孤僻、强迫行为、过分任性或冲动、退缩、恐怖等。3品行问题 偷窃、经常说谎、逃学、破坏公物、攻击行为、各种破坏性行为等,男孩显著多于女孩。4.不良习惯 习惯性抽动、吮指、咬指甲、摩擦癖、遗尿、口吃、偏食等。青春期心理行为问题 l进入青春期后,各种与性发育期身心特征密切相关的心理行为问题开始明显增多,如吸烟、吸烟、酗酒、药物依赖、网络成瘾、少女怀孕、过早酗酒、药物依赖、网络成瘾、少女怀孕、过早性行为、离家出走、违法性行为、离家出走、违法 犯罪、自杀犯罪、自杀等。这些心理行为问题被统一称为“青少

9、年健康危险行为”。第二节第二节 儿童期常见心理儿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防治行为问题的防治一、学业相关问题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2学习障碍3拒绝上学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l俗称 “儿童多动症”,指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障碍、冲动、活动过度,并伴有学习困难和社会适应力低下的一组儿童行为异常症候群。l患病率占学龄儿童总数的35,男孩多于女孩。起病于7岁前。l主要表现:认知方面,注意广度狭窄、抗干扰性差、不能预见行为后果;情绪方面,易兴奋,缺乏对冲动的控制力;行为方面,以多动并伴攻击性

10、行为为主;人际交往方面,与家长、教师和同伴关系不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l病因复杂,常为遗传、脑损伤、铅中毒、心理社会因素和不良家庭环境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家庭不和睦、单亲家庭、教养方式不当、早期母子情感剥夺、寄养等,都可能增加ADHD的发生几率,进而影响儿童行为、情绪的发展。l防治关键是提高家长、教师对该病的认识。lADHD的干预需要家庭、学校、专业机构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开展心理治疗、教育和行为训练结合的综合性矫治,重点是提供行为指导。l行为治疗:正强化法、感觉统合训练、生物反馈训练等。治疗同时,应取得父母、教师的充分理解、参与和配合。2.学习障碍学习障碍(learning

11、disability,LD)l学习障碍是一组以阅读、书写、拼字、表达、推理、计算能力等特殊性学习技能获得困难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包括阅读障碍、数学(运算)障碍、书写障碍、非特定性学习障碍等。l无智力低下和视听觉障碍,无环境和教育剥夺及原发性情绪障碍。l学龄儿童检出率为38,男多于女,小学低年级相对高发。典型表现:一门或多门功课成绩低下;阅读、计算,拼写困难,手眼不协调;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意识低下,继发一系列情绪问题。学习障碍的发生原因学习障碍的发生原因l1、生理因素l2环境因素(1)不良的家庭环境。(2)儿童在幼儿期没得到良好的教育。(3)家长过度期望和高压力以及教育方法不当,使儿童产生

12、厌学情绪。学习障碍学习障碍早期预防和干预早期预防和干预l加强围生期保健,避免脑损伤;l正确开展早期教育;l改善儿童的环境,改变成人的态度:及早对家长开展心理咨询与指导。教师、家长对儿童表现出的学习困难容易发生误解,使儿童受到不当对待或责罚,对其人格成长与心理健康影响很大。因此,对学习障碍患者应持接纳、鼓励态度,接纳其缺陷,重视他(她)在其他方面表现出的优势能力;l改善患儿的自我意识,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动机;l开展教育性治疗、心理辅导、游戏性行为治疗和社会技能训练等综合矫治手段。应尽可能取得家长、教师的配合,避免因要求过严而导致自暴自弃。3拒绝上学拒绝上学(school refusal)l也称“学

13、校逃避”(school avoidance),指因不同的身体主诉而不能规律性的坚持上学,属较严重的情感障碍。l患儿占学龄儿童1-5,年龄偏大(初中阶段)。拒绝上学实质上意味着该生的就学失败;其社会功能、情感发展必然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l拒绝上学与焦虑障碍、社交恐怖症、适应性障碍、节律性睡眠障碍、抑郁等情绪行为障碍有关,可伴有以下症状:不明原因的疲劳、积极性低;注意力和记忆功能低下;头痛、眩晕、情绪不良等神经症状,与儿童慢性疲劳症候群相类似。多数患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儿童可有明显的学校功能破坏和社会活动降低,不能维持日常生活和到校学习。这意味着儿童慢性疲劳综合征(children chronic f

14、atigue syndrome,CCFS)也是导致学生拒绝上学的可能原因。“学校恐怖症学校恐怖症”(school phobia)l初入学儿童(尤其女孩)多见,表现为对学校这一特定环境感到异常恐惧,强烈拒绝上学;发作时还伴有焦虑情绪、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症状。l多因童年期分离性焦虑引起,也可能与学习成绩不良,适应学校环境困难,家长过度的溺爱、保护和干预,以及应激性生活事件等因素有关。学校恐怖症和拒绝上学学校恐怖症和拒绝上学l学校恐怖症和拒绝上学往往成为连续体,最突出的症状都是拒绝上学,提出的理由都为躯体症状(头痛、腹痛、全身乏力等);因强制其上学而引发焦虑不安和痛苦,进而出现更多的诸如恶心、呕

15、吐、低热等症状。l两者的疾病性质和程度差异:l学校恐怖症患儿回到家里则上述症状自行消失,心情平静如初;换言之,内心压力并不大;伴随年龄增长,生理成熟水平提高,多数症状可逐渐消失。l拒绝上学患儿更多表现出青春期少年特有的违拗表现,常伴有严重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伴随不同的躯体症状和功能损害。患儿的活动水平明显下降,卧床时间延长,严重者每周不上学时间超过一半,从而对其人际交流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躯体症状越严重者,往往参与同伴活动的时间越少,抑郁、焦虑情绪越严重。若不加干预,常因此而辍学。学校恐怖症和拒绝上学的干预学校恐怖症和拒绝上学的干预l这两类症状都可对儿童少年的学校就学能力、身体健康和社会功

16、能产生破坏性影响,所以一旦发现、确认,就应及时、有效进行干预。l认知行为治疗在家庭帮助下,按专业治疗师的指导,调整并改变自身的认知和行为(如恐慌和逃避),进而改善生理反应(如疲劳),实现自我康复。l传统的教育支持治疗模式首先通过面对面交流,了解导致拒绝上学的原因和伴随的焦虑、紧张、抑郁等因素;然后做出耐心的解释和指导,教给他们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和鼓励他们克服对学校的恐惧感。家长应充分理解孩子的身心症状,了解其拒绝上学的真实原因;不过分催促孩子上学,更不宜谩骂、讽刺、斥责和体罚。经常与教师保持联系,详细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l抗抑郁、改善睡眠性药物治疗对伴有明显睡眠、情绪障碍的患儿进行治疗。l

17、医生、父母和教师的充分合作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无论家长和老师,都要表现出坚定的信心和耐性,理解和信任孩子的躯体、心理主诉。在发病之初,最需要做的事情不是追究前一阶段的缺课现象,而是防止该症状从偶然的、特定状况下的发生转变为长期的、顽固性的状态。二、情绪问题二、情绪问题(emotional problem)l情绪问题不仅对儿童的学习、交往、个性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且常演变为行为异常。l产生的原因:学习压力过大、父母期望过高、师生同学关系紧张、消极的个性特征等。l表现:1焦虑(anxiety)2强迫行为(obsessive compulsive behavior)3恐惧(Phobia)4心境障碍(mo

18、od disorders)5儿童癔症(hysteria)1焦虑焦虑(anxiety)l指突如其来出现的、无明显躯体原因的恐惧感,若经常反复出现,易形成儿童焦虑障碍,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l患病率为29,多见于低年级儿童,女孩略高于男孩。l表现:焦虑障碍患儿敏感而多虑、缺乏自信、害怕失败;对环境适应能力差,稍遇挫折就紧张害怕,产生不必要的烦恼、担心和焦虑,严重时出现睡眠不良、夜惊、食欲不振、心慌、出汗、尿频、便秘等症状。l危害:过度焦虑可影响患儿的智力、人格和行为发展。l原因:患儿常有遗传易感性,但持续的环境压力影响更直接。l干预:创造良好环境,改进教育方式,消除引发焦虑的各种刺激因素,

19、同时配合心理治疗。2强迫行为强迫行为(obsessive compulsive behavior)l指儿童期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伴焦虑情绪和适应困难的一类症候群。l强迫观念属情绪性,表现为不自主、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理的强迫性观念、疑虑、意向和强迫性穷思竭虑等,常导致焦虑、自责和忧郁。l强迫动作属行为性,表现为强迫计数、强迫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等。3-7岁是出现某些类似强迫动作的高峰年龄,但其症状多属一过性,和病态强迫症有本质区别,一般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消失。l若强迫行为严重,需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采取措施消除其心因性紧张。在日常生活中,鼓励患儿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豁达、开朗的个

20、性品质。治疗应取得家长的充分理解和积极配合。3恐惧恐惧(Phobia)l当参与某项活动或面临某种情景时,产生过分强烈、持续的紧张、恐惧和回避情绪。l恐惧情绪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心理现象之一,90的儿童在其发育的某一阶段会出现恐惧反应,但反应的程度与面临的实际危险程度相适应。若明知某些事物或情景实际上不危险,却因而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而且经百般劝解仍无法消除,则提示其患有恐怖症。l分类:l一是对身体受伤害的恐惧,如害怕受伤、死亡、被诱拐等;l二是对自然事件的恐惧,如洪水、地震、电闪雷鸣、黑暗、动物等;l三是社交恐惧,如与父母分离、上学、怕见陌生人等。恐惧的防治恐惧的防治l为防止儿童产生持久的恐惧情绪

21、,从小要注意培养乐观、开朗、勇敢的性格。l家长面临自身厌恶的事物和情景时应表现镇静,不过分流露恐惧情绪,以免对儿童起不良示范作用。不能以动物或自然现象来恐吓孩子。不溺爱孩子,适当的挫折教育。l学校应尽量营造温馨的学习环境,教师应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l治疗方法:系统脱敏疗法、示范法、操作法、正向强化法、冲击疗法、音乐游戏疗法。4心境障碍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l又称“情感性障碍”,是一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要症状的精神障碍,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多数患儿有反复发作倾向;间歇期精神可恢复正常。l本病多数有生活紧张事件(如亲人亡故)、躯体疾病等诱因。l病因不明,可能与

22、遗传因素、神经递质代谢异常、电生理异常和心理社会因素等都有关。l分狂躁发作、抑郁发作、双相情感障碍、其他情感障碍等亚型。心境障碍的表现心境障碍的表现l狂躁发作的典型表现: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意志活动增强等“三高”症状;可伴夸大性妄想和冲动行为。儿童狂躁发作,主要表现为活动和要求增多,出现攻击、破坏行为,耐受性下降。l抑郁发作的典型表现: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精神运动抑制等“三低”症状,伴消极观念(包括自杀意念),常可导致明显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能力下降。l双相情感障碍指既有躁狂或轻度的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或表现为狂躁、抑郁的单独发作,或狂躁、抑郁的混合存在或交替发生。临床以单相心境

23、障碍最为常见,表现为心境低落、消极认知、睡眠紊乱和食欲减退,家庭、师生、伙伴关系全面倒退。心境障碍的防治心境障碍的防治l应采取综合性治疗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的防治作用。l家庭干预的作用是帮助儿童建立新的信念、行为习惯和人际关系模式,避免再次陷入抑郁心境之中。l学校干预应帮助教师理解治疗过程,发挥他们的支持性作用,发现患儿心境低落时,为其创造同伴交往机会。l药物治疗,辅以电休克治疗和心理辅导。l治疗初愈后提供维持量药物,配合心理-社会干预,对预防心境障碍的复发也有重要意义。5儿童癔症儿童癔症(hysteria)l又称歇斯底里,是由明显的情绪因素导致的精神障碍现象,主要表现为感觉运动障碍,或出现意识

24、状态改变。起病急,无器质性病变基础。l多发生于学龄期,女孩多见,患病率约3.55。l儿童癔症有明显的集体发作特征,常由情绪因素诱发。通常认为癔症患儿有遗传易感性;一些癔症儿童的父母有癔症病史或人格障碍,伴有自闭、内向、敏感、情绪不稳、人际关系不良、依赖性强、易受暗示等个性特征。l群体癔症流行(grouphystericalattack)多见于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区,多发生在课堂、集体宿舍、操场或医院病房,多见抽搐、过度呼吸、晕厥等表现。某些可引发群体成员产生恐惧、焦虑。导致癔症集体发作的诱因往往是强烈的精神刺激因素(如灾难、突发生活事件、战争、社会变迁等);首发者的症状对继发者起主导作用。儿童癔症

25、的防治儿童癔症的防治l原则:综合性治疗。其中心理治疗最关键,辅以暗示疗法、药物、针刺、理疗等。l改善家庭、学校环境,消除环境中的压抑气氛。l一旦出现群体癔症发作,应迅速隔离首发患儿,减少周围强化刺激因素;对其他患儿进行抚慰,通过讲解和引导,消除紧张情绪,及时解除躯体不适,分散注意力,促使其情绪尽快稳定下来。三、三、品行问题品行问题(conduct problem)l指儿童少年期反复、持续出现,以经常性说谎、偷窃、逃学、攻击、破坏行为等为特征的系列性行为问题。l患儿通常因适应学校生活困难,逐步发展为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出现打架斗殴、攻击性行为、虐待动物或他人、破坏公共财

26、产、家庭暴力、离家出走、赌博、性侵犯等,并持续6个月以上。l品行问题和对抗性攻击行为发生率为414,性别比为24:1,男孩显著高于女孩。品行问题的发生原因品行问题的发生原因l诱因复杂,除与自身心理发展特征有关外,家庭关系冷漠、家庭暴力、父母教育方式不当、过分专制与忽视,对子女缺乏教育和情感支持,或过度溺爱、娇纵等,是导致品行问题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l半数以上患儿预后较差,成年后还可能会出现犯罪行为、反社会人格、酒精依赖及各种心理障碍,在健康、学业、工作和社会适应等方面也出现诸多问题,无论对家庭、学校和社会,危害都很大。l儿童品行问题的共患性疾病(如ADHD、情绪障碍等)也十分普遍。品行问题的

27、干预品行问题的干预l干预和治疗必须建立在对儿童自身及其家庭、社会、学校环境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强、多部门参与的干预方案。l对品行问题儿童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和行为指导,同时鼓励父母和教师采取正向引导、建立亲子互动关系,改善家庭氛围,发挥榜样行为等,以便尽早引导问题儿童改变其不良品行,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四、四、顽固性不良习惯顽固性不良习惯l 少数儿童可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由精神及躯体不适诱导,出现以下一些刻板的不良习惯性动作。这类习惯表现多样,但绝大多数无特殊心理异常。1吮吸手指(finger sucking)和咬指甲(nail biting)2功能性遗尿(functional enu

28、resis)3口吃(stuttering)4.习惯性抽动(Tic disorder)五、五、广泛性发育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l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是一组发生在儿童期,以交流、语言障碍和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障碍性症候群,发病通常始于婴幼儿期。l主要症状包括儿童孤独症(autism)、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AS)、未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PDD-NOS)、雷特综合征(Retts syndrome)和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disintegrative disorder)等。其中以儿童孤独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

29、最为常见。1儿童孤独症儿童孤独症(autism)l又称自闭症,是由脑功能发育不良引起的,以社会交往、言语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行为刻板重复为基本特征的严重儿童发育障碍性疾病。l发病率:男孩成倍高于女孩。l目前缺乏全国流调数据,估计发病率为10/万20/万。l病因未明,多认为系外部环境因素(感染、宫内或围生期损伤)作用于具有孤独症遗传易感性的个体而致病。儿童孤独症的主要表现儿童孤独症的主要表现l交流障碍,患儿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技巧,总是独自玩耍,没有与亲人的目光对视,甚至对父母亲都表现不出特别的情感。l言语发育障碍,通常语言发育落后,或表现为自言自语、重复刻板的语言。l行为刻板重复,如转圈、撕纸

30、、玩电器开关,特别依恋某一物件,重复看电视广告等。l智力落后,70患儿智力低下,但有些儿童可在记忆力、音乐等的某些要素方面表现超常。l感觉异常,多动、注意力分散,爱发脾气,有攻击或自伤行为等。儿童孤独症的矫治儿童孤独症的矫治l对孤独症患儿早期进行准确的识别、诊断和矫治非常关键。l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彻底治愈此症,主要通过采用交流训练、语言训练、行为活疗、感觉统合训练、听觉统合训练、结构化教育等方法;积极治疗可使患儿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l对患儿进行训练的同时,应向家长传播相关知识,鼓励他们积极投入到孩子的治疗、教育和训练活动中。2阿斯伯格综合征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A

31、sperger syndrome,AS)AS)l是一种主要以社会交往困难、局限刻板的兴趣和行为模式为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人际互动关系异常,单调、重复的活动和兴趣模式。l与孤独症的不同:AS无明显的认知语言发育落后现象;相反,多数患儿可能在某些认知方面表现超常,尤其是在对事件、图形等的记忆能力上。但是,患儿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征,机械、刻板、单一的语言,缺乏最基本的交流技巧,都导致其难以和成人沟通,无法与同学建立友谊,处于严重的社会适应不良状态。其他广泛性发育障碍其他广泛性发育障碍l其他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症状、表现和孤独症、AS不同,但在人际交流困难、社会适应低下和行为异常等方面,

32、同样会对患儿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l对这些障碍儿童尽早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非常关键;良好的疗效则有赖于和家长、教师的密切配合。治疗主要以教育和训练为主,以促进社会适应为核心目标。l对患儿的某些怪异行为应充分理解;还要注意去挖掘他们的一些特别能力,帮助其提高自信,建立心理代偿机制。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小结小结特点:1.大多属于量变范围;2.可看作是对特殊环境的一种反应;3.与发育过程有关,一般是暂时的;4.如能早期发现、早期矫治,大都预后良好。解决途径:1.改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2.改变不正确的教育、教养态度和方法;3.重视儿童心理健康,作好预防和行为指导。第三

33、节第三节 学校心理卫生服务学校心理卫生服务l 一、儿童行为指导的概念与原则l行为指导(behavior guide)的方法用来帮助矫正儿童少年的心理卫生问题。l狭义的行为指导,含行为矫治(behavior modification)或行为治疗之意,是一种根据条件反射学说和社会学习理论,来纠正人们不良行为的技术。正负强化的奖惩方式,矫正某些习得性不良行为和某些神经症(焦虑、恐怖)。l广义的行为指导,还包括对儿少道德情操培养、榜样作用,规范行为模式的建立与训练等。儿童少年行为指导原则儿童少年行为指导原则l1取得儿童信任 是行为治疗的基础。态度要热情、耐心和谨慎,避免主观武断、空讲大道理,更不可态度

34、急躁或对患儿加以训斥。l2了解儿童的全面信息 信息包括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经过、原因;儿童的生长发育现状、家庭背景、学校生活情况;对指导者的态度及在现场所表现出的行为等。必要时,应辅以医学检查,确定有无生物性病因存在。l3确定靶行为 通过行为分析来确定主要靶行为,将其作为矫治的主要目标,进而制定治疗(矫治)计划,坚持依计划实施;及时进行效果评估,为调整后期的矫治计划提供依据。行为矫治不提倡面面俱到。儿童少年行为指导原则儿童少年行为指导原则l4取得养育者的充分配合 l5消除副作用 指导或治疗本身不能有损儿童的身心健康,即:治疗带来的副作用不能大于问题行为本身;如果发现指导矫治的方法不适合,应立即停

35、止。l6遵循治疗道德准则 实施指导必须取得被矫治儿童父母的同意,让他们了解实施的程序和目的。实施计划应符合常理,可公开。慎重选用对儿童具有最大效果及最小伤害的方法。较适宜者为各种正向强化法,尽量少用惩罚式方法。指导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或取得相应的资格。这是保障矫治方案的实施具有可行性、合理性的基本前提。学习指导学习指导1入学适应教育 2了解学习特性3学习动机指导4学习方法与策略指导5考试焦虑辅导 6学习疲劳的预防和辅导生活指导生活指导 1情绪指导 2社交指导 3休闲指导 4消费指导 5性心理卫生指导 6职业辅导 7行为自我管理指导 思考题:思考题:l如何理解儿童少年的心理健康?如何理解儿童少年的心理健康?l学龄期常见心理卫生问题有哪些学龄期常见心理卫生问题有哪些?l儿童行为指导原则有哪些?儿童行为指导原则有哪些?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