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数学13周备课

上传人:xian****hua 文档编号:162822722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8.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五年级下数学13周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下数学13周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下数学13周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数学13周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数学13周备课(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五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内容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简便运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法则,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在第五册中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数学的神秘感有了更强的好奇心。因此,结合分数加减的学习内容适当补充一些数学史料,可使学生的好奇转化为探究欲,促其学习数学兴趣的提高,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因此,教学时,应重视教材提供的两个涉及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再补充一些相关的学习材料。教学目标:1理

2、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2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3体会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重点: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引导学生体会理解不同算法的思路。课时安排: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7课时)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左右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左右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第一课时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4105页例1、例2第105页和第106页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第13题。教材分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三上已

3、学过一些简单的(分母不超过10),但当时采用直观的方法进行教学,没有引导总结一般的计算方法。本册第四单元,系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建立起了“分数单位”的概念。本小节系统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含义,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学习的同分母的加减法的基础上来进行学习,学生感到不难。教学目标:1. 明确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2. 会计算一些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3. 培养自主探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总结概括出同分母分

4、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并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说理的全过程。例如 的说理过程可以说成1个 3个 4个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一个过生日的情景,(挂图)把蛋糕平均分成8分,小红吃了3块,爸爸吃了1块。提问:小红、爸爸和妈妈各吃了多少个蛋糕?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这些数学问题能不能自己解决呢?二、教学新课(一)出示例1 。1、提问:观察图,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怎样列式?为什么?学生思考并口答: 1/8+3/8,表示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提问:你能算出结果吗?怎样想的?提问

5、: 1/83/8的和是4/8,为什么分母没变,分子是怎样得到”的?提问:你会写出计算过程吗?板书: 1/83/8= 4/8= 1/2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上面的计算过程:观察图可以看出结果是4/8,也就是1/2。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2 提问:通过解答上题,想一想分数加法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小结:分数加法的含义与整数加法相同,都是表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二)出示例2。请学生看题,试列式并计算。请学生汇报计算过程:3/41/4= 2/4=1/2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吗?提问:计

6、算过程中,为什么分母不变?你能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三)小结:观察例1 和例2 有什么共同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共同归纳概括。三、巩固练习。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分数加法的含义与整数加法相同,都是表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二)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7页的例3,“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的第48题。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例3是着重为说明计算结果而编排的。学情分析:学生前一节课

7、已经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因此本节课学习掌握起来较容易。教学目标:1. 在自主探索中掌握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式题,知道“分子是0的分数等于0”。2. 鼓励算法多样化,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合理、灵活地解决计算问题,体会算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3. 继续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4. 继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生活的丰富多彩。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熟练地进行计算。难点: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生收集各类节目播出时间。教学过程:一、探究新知同学们喜欢看少

8、儿节目吗?收集各类节目播出时间你们准备好了吗?节目类型动画类游戏类教育类科普类其他时间分配在表格中,你们发现了哪些数据与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呢?学生提出问题并说一说怎样解决,(板书课题;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二、例题解析及拓展本节课以儿童喜爱的少儿节目播放时间为背景引入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学习。1. 例3:电视台少儿频道各类节目播出时间分配情况如下:节目类型动画类游戏类教育类科普类其他时间分配()前三类节目共占每天节目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先观察统计表,分析题中的已知信息和问题。可以发现求“前三类节目共占每天节目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学生有两种不同的解答思路:思路一:先算前三类节目中

9、任意两类节目所用时间占每天节目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再与第三个节目播出时间相加。方式如下: , ; , ; , 。思路二: 师生总结:在上述两种思路比较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懂得应选择较简捷的方法进行计算,思路二的计算方法更简便些。为此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还要注意算法的最优化。拓展:其他节目占每天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学生分组讨论有几种方法,并说出自己的方法。思路一: , 。思路二: 。思路三: , , 。思路四: 。因为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 的数都得0 ,所以“凡是分子是0的分数都等于0 ”。(师生一起归纳出用1减一个分数时,这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就把分数化成几分之几。)三、巩固练习板书设计

10、: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二) 第三课时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0111页的例1,第112页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4题。教材分析: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应以它为载体,让学生体会面对未知的问题,应考虑设法转为已知的问题,即考虑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已知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来计算。学情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并概括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样安排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推理和概括能力。教学目标:1. 进一步明确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运用转换的思想方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的算理。2.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

11、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形成基本的分数加减计算能力。3. 继续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迁移类推、综合概括的能力。4. 继续感受计算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并进行环保教育。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的基本方法,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形成基本的分数加减计算能力。难点:运用转换的思想方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的算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叫生活垃圾。(1)废金属和纸张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先观察主题图(如右图),可以看出废金属和纸张分别占了生活垃

12、圾的、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废金属和纸张分别占了生活垃圾的 、 。求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1/43/10 。二、自主探索发现 和的分母不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所以不能直接相加。必须把它们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后,再把这两个同分母的分数相加,这个过程叫做通分。 (计算熟练后,虚线框内的过程可以省略不写)谁能说说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2)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列式为: 谁能说说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异分母分数减法先通分,然后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计算,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约分,是假分数的要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三、质量检测做教材第134页例3上面的

13、“做一做”。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这两题计算后的结果都不是最简分数,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化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计算时要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四、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二第14题。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不同分母的分数的加、减法,也就是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谁能总结一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帮助概括总结。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反思:第四课时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一) 课型: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114 一116 页

14、练习二十二的第5 一9题。教材分析: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应以它为载体,让学生体会面对未知的问题,应考虑设法转为已知的问题,即考虑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已知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来计算。通过介绍杨辉三角与欧洲帕斯卡三角,激发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学情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并概括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样安排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推理和概括能力。充分利用教材习题,渗透数学史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训练学生思维是我在教学第10题后的心得。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进行计算。2 、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3 、培养学生认真检验

15、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正确、熟练、灵活地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法则,谁还记得?你能说一说吗?学生回忆并口答。提问:为什么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强调: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相加减。二、指导练习1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 题。回忆并规范作业格式后,学生先独立完成并验算。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根据等式的什么性质来解的?2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6 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发现规律,然后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找到下面的规律。( l )这些分数都是分子是1 的分数。(

16、2 )每道算式中的两个分数的分母是互质的。(3 )计算时,只需将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母相加(减)的结果作分子,就可以速算出得数。指出:今后遇到这样的题目,可以利用规律口算出结果。提问: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并直接说出结果吗?3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7 题。请学生先根据已有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然后再解答。4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8 题。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出题,另一人回答,然后交换过来。要求自制卡片中的分数不要超出本单元分数的范围。5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9 题。让学生先读题,弄懂题意后再动手画。讲评时,请学生说一说思路。

17、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练习,我们进一步巩固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我们还探索发现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一些特殊情况的计算规律,这个规律是:当两个分数的分子为1 ,分母互质时,它们的结果是用这两个分母的和(差)作分子,用两个分母的乘积作分母。以后,我们在计算这样的题目时,就可以直接得出结果了。板书设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教学反思:第五课时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二)课型: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114 一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913题。教材分析:通过介绍杨辉三角与欧洲帕斯卡三角,激发了学生民族自豪感。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杨辉三角的基本性质,即两条斜边都是数字1,而其余的数都

18、等于它肩上的两个数字相加。通过板书,引导学生感受杨辉三角所体现的数学对称美。通过计算,带领学生发现各行数据和的特点,即各行数字的和等于前一行和的2倍。通过补充的资料使一道小小的习题所承载的数学信息含量更加丰富了。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应以它为载体,让学生体会面对未知的问题,应考虑设法转为已知的问题,即考虑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已知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来计算。学情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并概括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样安排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推理和概括能力。充分利用教材习题,渗透数学史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训练学生思维是我在教学第10题后的心得。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使

19、学生巩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进行计算。2 、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3 、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正确、熟练、灵活地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法则,谁还记得?你能说一说吗?学生回忆并口答。提问:为什么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强调: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相加减。(二)教学实施1、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9 题。让学生先读题,弄懂题意后再动手画。讲评时,请学生说一说思路2 、完成教材第115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0 题。老师先介绍“杨辉三角”,再让学生算一算表中每一横行

20、各数的和,概括得出的一串和有什么规律。出示“杨辉三角”图: 再将表中的1”都换成“”,看看这个规律还存在吗?换成“”呢?(学生在教材上填一填,发现规律依然存在。)3 、完成教材第115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1 题。学生利用课前调查的数据填表并计算,然后制成条形统计图。4、完成教材第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2 题。学生先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然后用分数加法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可以这样操作:先将4 个苹果平均分给8 个孩子,每人得到48=(个);再将剩下的2 个苹果,平均分给8 个孩子,每人得到2 8 =(个),所以,每个孩子可分得+=(个)。5、完成教材第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 题。让学生先观察图的特点,想想按什么顺序思考比较简便,请学生先说出思路,再进行计算。(三)思维训练1 、在O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三角形每一条边上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1 。2 、=3 、写出两个不同的最简分数,使它们的和是。你能写出几组?(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二)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