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方案

上传人:r****d 文档编号:162796049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鸭江隧道隧道反坡排水专项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鸭江隧道,中心里程DK80+638,全长1114m,其中级围岩880米,级围岩100米,级围岩134米。该隧道位于重庆市武隆县鸭江镇青峰村,低山地貌,区内最高点位于隧道DK80+360处,海拔高程424m,最低点位于隧道出口附近,海拔高程303m,相对高差达121m。2、自然地理概况2.1 工程地质、不良地质区内地层由新到老依次有:第四系全新统、侏罗系中统,岩性主要有页岩、泥岩夹砂岩、粉质粘土等。区内主要不良地质为顺层偏压,无特殊岩土。该地区地表水主要为河水、沟水。地表树枝状沟槽发育,为区内主要河流,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以基岩中的裂隙水为主,隧道内

2、各段含水量不均,预计隧道正常涌水量1000 m/d。3、排水方案 3.1隧道反坡排水的特点 反坡施工即洞内施工前进方向为下坡,洞内水向工作面汇集,需要及时抽排,以防止施工掌子面水积聚过深,影响隧道围岩的稳定和危及隧道施工的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的完全,影响正常的施工生产。3.2总体方案反坡排水,需采用机械排水,设置多级泵站接力排水,工作面积水采用移动式潜水泵抽至就近泵站或临时集水坑内,其余已施工地段隧道渗(涌)水经隧道内侧沟自然汇集到临时集水坑内或泵站水池内,由固定排水泵站将积水经排水管路抽排至上一级排水泵站内,如此由固定式排水泵站接力将洞内积水抽排至洞外,经污水处理池处理后排放,固定式排水泵站水

3、仓容量按5min涌水量设计,并考虑施工和清淤方便综合确定;临时集水坑根据汇水段汇水量大小确定。工作水泵按使用l台,备用l台,检修l台配备,针对隧道涌水量大时要适当增加工作水泵;同时为防止突水,设置利用高压风管作为1套应急排水系统。3.3主要的排水系统方式洞内反坡排水方式,根据坡度、水量和设备情况布置管路和排水泵站,一次或分段接力排出洞外。根据本隧道的实际情况,拟在施工中采用长距离管道配合小集水泵收集式反坡排水,对坡度较缓的隧道反坡道施工排水,适合采用较长距离开挖固定式集水坑作为泵站,用小集水泵将开挖面的积水抽到最近的集水坑内,再用大功率的泥浆泵通过排水管道将水排到洞外。如下图: 洞内平面布置示

4、意图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所需抽水机较少,需要开挖的集水坑较少,排水泵站较少,缺点是要安装水管较长,抽水机需要跟随坑道的掘进二次拆迁前移。4、本工程拟采用的主要排水方案鸭江隧道坡度较缓,进口端工区采用长距离管道配合小集水泵收集反坡排水,考虑隧道反坡施工较长以及水泵扬程等因素,隧道拟每400米设置一座固定式排水泵站。实际施工时如遇到涌水量较大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加密,泵站之间采用中150mm排水管长距离输送,前方施工掌子而积水采用临时集水坑来收集积水,小集水泵用中80mm消防软管将积水收集并输送至最近的较大的集水泵站内,对两个固定式排水泵站之问积水采用洞内两侧设排水沟加横沟自然汇集至高程较低的集水泵站内,

5、由最后一级排水泵站传递至洞外污水处理池。5、设备选型配套5.1抽水设备型号选型原则隧道排水主要为隧道渗水,同时需考虑到施工用水。水质除地下水的本身成分外,主要还有岩石、石屑、泥浆,同时还有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物掺杂物,所以除考虑到需排的水量外,还应考虑到排水的成分组成。洞内水量是逐段递增,在各级泵站的水泵选型上,应按照排水能力递增原则自下而上递增选配。各级泵站排水能力应充分配备,并有一定的储备能力。隧道施工后通过对洞内水的成分组成分析,其主要水质除地下水的木身成分外,主要还有岩石、石屑、泥浆等成分,泥浆泵考虑选用山东淄博博山润神渣浆泵公司生产的多级泵及高效耐磨渣浆泵,功率22KW、11KW两种。隧

6、道内泵站间水量递增较大,为了考虑到在管理、操作维修上的方便,泵站间高差相近,选用型号相同水泵,只是在设备数量上相应增加。工作而移动水泵,采用移动轻便的水泵,实际操作根据水量大小在数量上予以增减。6、排水系统6.1管路根据洞内水量情况,结合选配的抽水设备,进口端工区和斜井工区正常施工排水各采用3套管路(可根据隧道施工后洞内涌水情况增加管路):2套为150mm管材均为无缝钢管(一套检修备用,一套日常使用);l套为80 mm消防软管(工作面上移动积水)。6.2集水坑设置集水坑设于洞内左侧,每隔l40m设置l处,同时根据隧道内出水量情况予以适当加密。临时集水坑的容量按该段5min的汇水量加上施工用水量

7、(每工作面20-30m2d)合计确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大小。6.3固定泵站设置固定泵站为整个施工过程结束前所使用的接力排水水仓位置,泵站水仓容量计算按该段5min的汇水量加上施工用水合计确定,泵站统一设置在洞内左侧。6.4排水供电为确保洞内排水正常进行,不因电路问题导致抽排工作的间断,设置一条专用供电线路。由于水泵功率较大,新用电源电压为380V,所以泵站用电引入380V稳定电源。6.5其他工作面排水采用移动式水泵,管路为80mm消防软管,抽排至就近泵站或临时集水坑内。为确保洞内道路无水干爽,必须修建好两侧排水沟,确保洞内渗水通过侧沟引入集水坑内,防止在洞内道路上漫流。7、反坡隧道排水灵

8、活处理的要点在隧道单侧或双侧设置的排水沟,排水沟的大小要依据隧道的坡度和涌水量的大小确定。抽水设备要依据隧道洞内涌水量的大小及集水坑汇水的情况而定,同时水泵的扬程要参考隧道的坡度和起始点的高差,要尽量做到有一定的富余量。8、在洞外增加防水、防汛及防山洪措施在隧道进口处做好排水措施,做到排水畅通,并在洞口增加截水横沟,防止地表水和施工排水倒灌进洞,根据洞口水量情况可适当加大横沟断面,并在沟项加盖铁板,做到排水和行车互不影响,9、各项保证措施9.1组织管理保证在排水施工上不仅需要一套完善、合理的排水系统,还需在管理上予以加强,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不仅成立了专业排水队,每个队设队长一人,副队长一

9、人,设备检修2人,排水工班2个班,每班组成:工班长l人,泵站管理l人。还制定严格的值班制度。每个隧道作业面的隧道排水日常上作坚持队长、副队长轮流24h值班制,并制定抽水记录表进行统一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汇总问题进行总结分析。9.2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和操作培训,针对一些技术特点和操作要领作重点讲解和现场示范。对用电的排水设备要确保电路安装的正确,检查转向是否正确,设置接地装置及标忐,要严格按照安全用电方案办理,做到一机一闸一漏。水泵的冷却采用下一个泵站抽上来的水直接浇至排水泵上进行冷却。由于洞内均为渗水及涌水,虽然使用水泵为污水泵,一旦在进水口处产生淤积将导致堵泵。为此,

10、需要对坑内污水进行搅合,施工中采用在水泵与管路的接口处安一处出水口并安装阀门,利用抽水的高压水不断对进水口处进行冲搅,同时利用高压风进行冲吹,防止淤泥的淤积。针对隧道施上的特点,施上人员对隧道内排水沟及集水坑内污泥杂物要及时进行清理,对管路要定期检查维修,定期用清水进行冲洗。在集水泵进水口包裹钢丝网,同时把水泵或进水口放在竹筐内,可以防止污泥及杂物进入而发生堵塞。当水位下降超过底座,间隙出水时,应立即停机检查,运行一段时间后,须进行维护保养。及时地进行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转的必要措施。对隧道内的抽水设备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派专人负责管理,做到24小时轮流值班,建立严格的值班管理制度。对易

11、损的排水设备及管理配件要有必要的储备和供应上的保障。10、应急预案由于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突水、涌水等突发事故。为此,在现有排水系统上增设了l套设备和管路作为应急措施。管路利用高压进水管路,即在每个泵站处在高压水管上开口,与安装在泵站处的水泵接通,正常情况下把闸阀关闭。一旦遇到突水、涌水现象,即把进水闸阀关闭,截断高压供水,打开排水阀进行应急抽排,在特殊情况下,洞内高压风管也可以改造利用上作为排水管道。针对隧道反坡施工排水的困难的特点,对隧道内突发涌水事故,抽水设备损害,水位突然升高,建立必要的逃生系统,在掌子面及隧道内设置应急灯,在隧道内作业区放置救生衣,并保持隧道内通信畅通,发生突发事故后及时上报项目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启动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