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学习资料:中医总结2

上传人:努力****83 文档编号:162795834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学类学习资料:中医总结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医学类学习资料:中医总结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医学类学习资料:中医总结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医学类学习资料:中医总结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学习资料:中医总结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医一、 阴阳的基本特征: 阳: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 阴: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二、 阴阳的相互关系:1. 对立制约:一切事物或现象在特定条件下均存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属性,二者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双方相互牵制,约束;一方太过或不足均可引起对方减弱或亢盛。2. 互根互用: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阴阳任何一方均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3. 消长平衡:相关事物或现象的矛盾对立的双方始终存在于减弱或增强的变化之中,消长均为数量上的变化。4. 相互转化:事物或现象对立的双方在一定

2、的条件下可向各自相反的方向变化。三、 五脏:1. 心:主血脉,心气推动和调节血液循行于脉中,周流全身;主神志,心主神明,主宰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2. 肺:主气,司呼吸。主一身之气,主持调节全身之气,一方面吸入清气,与水谷精气结合生成宗气,一方面通过呼吸运动,调节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主呼吸之气,吸入清气,呼出浊气,是体内外气体交换之所。司呼吸,指肺为人体住司呼吸的器官,通过呼吸运动完成主气的作用。主宣发和肃降。宣发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表现在:通过气化作用将体内浊气排出体外;通过肺气向上向外周的扩散运动,将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宣发卫气与于

3、皮肤肌腠。肃降指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清洁的作用,表现在:使肺能充分吸入清气;将清气及脾运化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全身;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维持呼吸道清洁。3. 脾:主运化,将饮食水谷运化为水谷精微,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运化水谷,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输布作用,故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运化水液,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排泄作用。 主升清,脾气以升为顺,水谷精微借脾气上升而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营养全身。 主统血,统摄、控制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溢出脉外。四、 气、血:1. 气: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既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具体物质,又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

4、动的总称。气的功能:推动作用,气具有激发和促进的作用; 温煦作用,气通过气化产热,使人体温暖,驱除寒冷; 防御作用,气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固摄作用,防止血、津液等液态物质无故流失,固护脏器位置; 气化作用,气的运动产生各种生理功能效应。2. 血:即血液,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的功能:营养滋润全身,沿脉管循行于全身,为全身各脏腑组织提供营养,以维持正常生理活动。 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充养脏腑。3. 气与血的关系:1) 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的运动变化是血液生成的动力; 气能行血,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 气能摄血,气对血液具

5、有统摄和固摄的作用,使血循行脉中而不致外溢。2) 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血是气的载体,其存于血中,赖血之运载而达全身; 血能生气,血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使气保持充盛。五、 风的性质及致病特点:1.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2. 风性善行而数变,行无定处,病位游移;3. 风为百病之长,为六淫病邪的首要致病因素;4. 风性主动,动摇不定。六、 湿的性质及致病特点:1. 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2. 湿性重浊;3. 湿性粘滞,湿病粘滞,病程缠绵、反复;4.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七、 正邪相争与发病: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正气旺盛,气血充盈,卫外功能固密,则病邪难入,病无以发生。

6、邪气在疾病发生中也起重要作用,邪气侵袭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有时甚至起主导作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邪相争,正盛则邪退,不会发病,即使邪气已侵入,也会被正气驱除或扑灭于内;邪盛则正衰,卫外不固,抗邪无力则邪气乘虚而入而发病;邪气毒烈,致病作用强,正气相对不足,亦能导致疾病发生。八、 中药1. 麻黄:辛温解表,用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宣肺平喘,用治风寒外束,肺气失宣的寒喘。 利水消肿,用治风水泛滥,症见全身水肿、恶风咳喘、小便不利等。2. 桂枝:辛温解表,用治外感风寒表证。 温经通脉,用治寒凝经脉所致的胸痹、痛经、风寒湿痹。 助阳化气,用治脾肾阳虚所致的水湿内停。3.

7、 柴胡:疏散风热,用治外感风热表证。 和解表里,用治邪入少阳的半表半里证。 疏肝解郁,用治肝气郁结。 升阳举陷,用治气虚下陷的久泻、脱肛、阴挺等。4. 金银花:清热解毒,用治温病初起,身热、口渴、脉数者。 疏散风热,用治外感风热表证。 凉血止痢,用治热毒血痢,症见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者。5. 大黄:泻热通便,用治热结便秘。 凉血解毒,用治热血妄行所致吐血、咯血;火邪上炎所致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湿热黄疸。 逐瘀通经,用治妇女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跌打损伤、瘀血肿痛。6. 附子:温里助阳,用治脾胃虚寒所致脘腹冷痛、大便稀溏;脾肾阳虚所致水肿;肾阳不足所致阳萎宫冷、不孕不育。 回阳救逆,

8、用治亡阳证,症见四肢厥逆、冷汗不止、脉微欲绝。 祛寒止痛,用治风寒湿痹所致关节疼痛。7. 泻下药:以促进排便为主要作用,治疗胃肠积滞、水肿停饮。主要适用于便秘及水肿。按作用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的不同,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及逐水药。8. 石膏:清热泻火,用治肺胃气分实热所致的壮热、烦渴、大汗、脉洪大者;邪热郁肺,出现咳嗽痰黄稠者;胃火上炎所致的牙龈肿痛。 除烦止渴,用治肺胃燥热所致的烦渴引饮。 生肌收敛,外用治疮疡溃不收口,烧伤烫伤等。9. 知母:清热泻火,用治肺胃气分实热所致的壮热、烦渴、脉洪大者;肺热所致咯血、吐血。 滋阴降火,用治阴虚所致骨蒸潮热。 生津润燥,用治内热伤津及消渴病。九、 方剂1.

9、 独活寄生汤:独活 桑寄生 秦艽 防风 细辛 当归 白芍 川芎 干地黄 杜仲 牛膝人参 茯苓 炙甘草 桂枝 功用主治 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主治痹症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腰膝冷痛,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细弱。2. 平胃散: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生姜 大枣 功用主治 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主治湿困脾胃证;脘腹胀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肢体沉重,或有腹泻,舌苔白厚腻,脉缓。3. 白虎汤: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功用主治 清热生津。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多饮,汗出恶热,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洪大或滑数。4. 大承气汤:大黄 厚朴 枳实 芒硝 功用主治

10、 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证;大便秘结,腹胀满拒按,矢气频作,日晡潮热,神昏谵语,手足出汗,舌苔黄燥起刺,脉沉实;或下利稀水臭秽,脐腹疼痛,按之有硬块,口干舌燥,脉滑数;或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5. 四君子汤:人参 炙甘草 茯苓 白术 功用主治 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食少便溏,语音低微,倦怠无力,舌淡苔白,脉虚弱。6. 四物汤: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功用主治 养血调经。主治血虚血滞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月经不调,量少不畅,或经行腹痛,舌淡,脉细或细涩。7. 六味地黄丸:熟地 山萸肉 山药 茯苓 泽泻 丹皮 功用主治 滋阴补肾。主治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

11、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沉细数。十、 针灸1. 手阳明大肠经:合谷定位: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当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主治:头痛,颈项痛,目赤肿痛,齿痛,咽喉肿痛,臂痛;鼻衄;指挛,口眼斜;热病无汗,闭经,滞产,痢疾,小儿惊风。曲池定位: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侧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主治: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齿痛;瘰疬,风疹;上肢不遂;腹痛,肚泻,热病。2. 足阳明胃经:足三里定位:犊鼻穴下三寸,胫骨前缘一横指处。主治:胃痛,呕吐,呃逆,肠鸣,泄泻,腹胀,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虚劳羸弱。3. 足太阴脾经:三阴交定位: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内侧缘

12、后方。主治:肠鸣,腹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阳痿,遗精;癃闭,遗尿,水肿,疝气,失眠;下肢痿痹,脚气。4. 手少阴心经:神门 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主治:心痛,心悸,心烦;怔忡,健忘,失眠;癫,狂,痫;胸胁痛,掌中热,目黄。5. 手太阳小肠经:后溪定位: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主治:头项强痛,咽喉肿痛,腰背痛,肩臂疼痛;耳鸣,耳聋;癫狂;疟疾;盗汗,热病;手指挛急,麻木。6. 足少阴肾经:太溪定位: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中。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便秘,消渴;耳鸣,耳聋;气喘,咳血。7. 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定位:腕横纹上两寸,

13、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胃痛,呕吐;癫痫;热病;上肢痹痛,瘫痪;失眠,眩晕,偏头痛。8. 足少阳胆经:风池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平风府穴处。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肩背痛;鼻渊,热病,感冒。阳陵泉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肿痛;口苦,呕吐;胸肋痛。9. 经外奇穴:四神聪定位: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寸处,共四穴。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痫症。印堂定位:两眉头连线的中点。主治:头痛,眩晕;鼻衄,鼻渊;小儿惊风,失眠。太阳定位: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寸凹陷中。主治:头痛,目疾,口眼斜。十一、内科病症1. 头痛:百会,风池,列缺,太阳,太冲,头维,印堂,内关。(四神聪,率谷,天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