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骨骼康复学概论.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6278435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肌肉骨骼康复学概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肌肉骨骼康复学概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肌肉骨骼康复学概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资源描述:

《肌肉骨骼康复学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肌肉骨骼康复学概论.ppt(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 肌肉骨骼康复学概论,学习要求 掌握肌肉骨骼康复学的定义 孰悉肌肉骨骼康复学的特点 孰悉肌肉骨骼康复学的内容 孰悉肌肉骨骼康复学的常用检查与治疗方法 了解肌肉骨骼康复学的发展简史,第一节 肌肉骨骼康复学的定义与特点,一、定 义,肌肉骨骼康复学(musculoskeletal rehabilitation)是康复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肌肉骨骼系统功能障碍的原因、评定与治疗的方法以及伤残预防等问题,并运用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假肢和矫形器技术以及职业训练等手段,改善或代偿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使患者能够回归家庭和社会。,二、特 点,(一)早期康复 肌肉骨骼伤病的康复从临床处理的早期就开始康复

2、,康复医师及治疗师参与临床治疗计划。 康复早期介入,可能避免许多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二)与骨科相互渗透,骨科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功能恢复 康复医学已渗透到骨科临床各方面 从受伤到手术后,从组织愈合到功能恢复,从职业训练到回归社会,都需要康复治疗,近年来,骨科的各种新手术方法、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出现。 康复专业人员必需努力学习骨科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时,应了解手术过程。,现代骨科疾病的治疗已经不能停留在仅仅是吃药、手术的阶段。 治疗的最后效果并不是比手术,而是要看病人最终功能恢复的结果。 需要康复医学的干预。,(三)专业性强,肌肉骨骼康复学是

3、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熟悉或掌握骨科临床检查方法、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用以指导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技术是肌肉骨骼康复学的重要内容,(四)以小组方式工作,康复医师、骨科医生、各种康复治疗师、护士及社会工作者组成一个治疗小组(team work),共同负责肌肉骨骼患者的诊断、治疗、评定及康复等 康复治疗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常需骨科医师与康复医师协商决定,(五)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与运动医学、物理医学、老年医学、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社会学等有密切联系,第二节肌肉骨骼康复学的内容,一、基础学科,解剖学 运动学、运动生理学 生物力学、病理生理学 医学心理学、物理学、医学工程学 以及相关的临床各科的基本知识,

4、二、康复评定,是客观、准确地检查、判断患者功能障碍的程度、范围 内容包括测试方法的理论与技术,还有如何评定和分析测出的结果 功能评定可以在器官功能、个体自我自理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能力三个层次上进行,(一)评定的目的,检查、判断患者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确定尚存的代偿能力和功能恢复潜力;估计功能障碍的发展、转归和预后;确定康复目标;制定出可行的康复治疗措施;判定康复治疗效果;决定康复治疗后患者回归及去向,(二)评定过程,1初期评定 2中期评定 3后期评定,(三)评定的基本方法,1运动能力检查 如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肌力测定、上下肢功能评定、步态分析等 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 3神经肌

5、肉的电生理学检查 如肌电图检 查、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时值及强度-时 间曲线诊断,4社会生活能力评估 5. 生活质量评定 6职业能力评估,(四)康复评定的特点,评估的重点 重点放在与生活自理、 学习、劳动有关的综合性功能上 广泛使用量表进行评估 重视专项的综合评估 分析性检查与综合性评估相结合,三、康复治疗,康复治疗以康复训练为主要手段,更重要的是主动训练,辅以临床其他有效方法,(一)物理疗法(PT),1.包括运动疗法和理疗 2.常用的运动疗法包括ROM的训练、肌力训练、本体感觉训练、站立行走训练、医疗体操、医疗运动、手法治疗、牵引、中国传统运动疗法(太极拳、八段锦等),3.理疗主要是应用除力学

6、因素以外的电、 光、声、磁、水、冷、热等各种物理因子治疗疾病,促进患者功能的康复,(二)作业疗法(OT),1.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从日常生活活动、手工操作劳动或文体活动中,选出一些针对性强,能恢复患者减弱了的功能和技巧的作业,让患者按照指定的要求进行训练,以逐步恢复其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使其能自理生活和进行学习,(三)假肢和矫形器的应用(P&O),1.假肢是弥补人的肢体缺损和代偿肢体功能 的人工肢体,适用于上、下肢截肢者 2.用以部分代偿已丧失肢体的功能 3.使截肢者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 矫形器以往称之为支具或支架 用于四肢和其他部位 预防或矫正畸形 支持或协助功能运动 限

7、制关节异常活动 缓解神经压迫,(四)康复护理,根据总的康复治疗计划,在对残疾者的护理工作中,通过体位处理、心理支持、膀胱护理、肠道护理、辅助器械使用指导等,促进患者康复,预防继发性残疾,1.康复护理内容,防治长期卧床的不良反应 指导患者自主做日常生活活动 配合训练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做好患者的心理康复工作,(五)心理疗法,1.心理疗法是通过观察、谈话、实验和心理测验,对患者的心理异常进行诊断 2.采用精神支持疗法、暗示疗法、行为疗法、松弛疗法、音乐疗法等对患者进行训练、教育和治疗 3.减轻或消除症状,改善心理和精神状态,(六)中国传统康复疗法,1.按摩、推拿、针灸、体育锻炼等已有数 千年的历史

8、。 2.特别是中医疗法对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有一定效果。,(七)就业咨询及职前训练,根据患者的职业兴趣、专长、能力及身心 功能状况,对其就业潜力和可能性作出分析对适宜参加的工种提出建议 对尚需进行专门的就业适应训练者,进行就业前训练,四、重点涉及的常见疾病 (一)康复治疗的层次 1急性期患者预防继发性残疾 对住院的急性期患者,为预防继发性 残疾而采取康复性措施 可由病区护理人员施行 或由康复科派治疗师到病区施行,2住院恢复期患者康复锻炼 可在出院前对患者施行短期的康复锻炼 由康复科派治疗师到病床旁进行,3.残疾患者、慢性病者及老年病者住院 积极康复治疗 较长时间(3个月以上)的积极和多样的 康

9、复治疗,需住院康复。,4门诊康复治疗 患者出院后尚有明显的 功能障碍或残疾者,须继续在门诊进行 康复治疗。 5社区康复治疗 出院后,或离开门诊康 复治疗后,接受社区康复治疗,在基层 康复员和家庭训练员的指导督促下,就 地进行康复训练。,五、常用治疗方法,(一)关节活动技术 1.关节活动技术的目的是增加或维持关节 活动范围,提高肢体运动能力 主动运动 主动助力运动 被动运动,持续被动运动 利用专用器械使关节进行持续较长时间的缓慢被动运动的训练方法 训练前可根据患者情况预先设定关节活动范围、运动速度及持续被动运动时间等参数 使关节在一定活动范围内进行缓慢被动运动,(二)软组织牵伸技术,1.牵伸是指

10、拉长挛缩或短缩软组织的治疗方法。 2.目的主要为改善或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 的伸展性,降低肌张力,增加或恢复关节的 活动范围,防止发生不可逆的组织挛缩,预 防或降低躯体在活动或从事某项运动时出现 的肌肉、肌腱损伤。,3.牵伸的分类 手法牵伸 器械牵伸 自我牵伸,(三)肌力训练技术,1.根据超量负荷的原理,通过肌肉的主动 收缩来改善或增强肌肉的力量 2.方法: 非抗阻力运动(包括主动运动和 主动助力运动) 抗阻力运动(包括等张性、等长性、 等速性抗阻力运动),(四)关节松动技术,1.是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完成的 手法操作技术,属于被动运动范畴,用 于治疗关节功能障碍。 2.手法分级以澳大

11、利亚麦特兰德的4级分法 比较完善,应用较广。,(五)牵引技术,牵引是应用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通过手力、机械或电动牵引装置,对身体某一部位或关节施加牵拉力,使关节发生一定的分离,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伸,从而达到复位、固定,减轻神经根压迫,纠正关节畸形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脊柱牵引和四肢关节牵引 根据牵引的动力分为手法牵引、机械牵引、电动牵引 根据牵引持续的时间分为间歇牵引和持续牵引 根据牵引的体位分为坐位牵引、卧位牵引和直立位牵引,(六)本体感觉训练技术,1.本体感觉是包含关节运动觉和位置觉的一种特殊感觉形式 关节位置的静态感知能力 关节运动的感知能力(关节运动或加速度 的感知) 反射回应和肌张力调节回路的传出活动 能力,(七)站立与步行训练技术,1.站立训练指恢复独立站立能力或者辅助 站立能力的锻炼方法 2.良好的站立是行走的基础 3.在行走训练之前必须进行站立训练 4.步行训练指恢复独立或者辅助下行走能 力的锻炼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