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6278405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资源描述: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南昌大学一附院 王梦洪,心血管疾病死亡位居首位,17,00万/年死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占全球死亡总数的1/3,排名第一位 80分布在低中等收入国家 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人数达250万 每年新发心肌梗死50万人,现患心肌梗死200万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主要临床表现,一过性缺血性发作,心绞痛: 稳定型 不稳定型,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外周动脉疾病: 间歇性跛行 静息痛 坏疽 坏死,Adapted from: Drouet L. Cerebrovasc Dis 2002; 13(suppl 1): 16.,心绞痛是由于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以胸痛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

2、征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是指心绞痛发作的程度、频度、性质及诱发因素在数周内无显著变化的患者,心绞痛发生在: 冠心病(至少一支主要分支管腔直径狭窄在50以上的患者) 瓣膜病(尤其主动脉瓣病变) 肥厚型心肌病 未控制的高血压 甲状腺功能亢进 严重贫血 冠状动脉痉挛 内皮功能障碍,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心绞痛严重度分级,注:此表引自ACC/AH杉ACP-ASIM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处理指南,诊断和危险分层的评价,一、病史及体格检查 1.病史: 胸痛 部位:典型的心绞痛部位是在胸骨后或左前胸,范围常不局限 性质:常呈紧缩感、绞榨感、压迫感、烧灼感、胸憋、胸闷或有窒息感、沉重感,胸部不适 持续时间:呈阵发性

3、发作,持续数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 诱发因素及缓解方式,2.体格检查 稳定性心绞痛体检常无明显异常 心绞痛发作时可有心率增快 血压升高、焦虑、出汗 第四心音、第三心音或奔马律,或心尖部收缩期杂音 体检尚能发现其他相关心脏情况,二、基本实验室检查,了解冠心病危险因素:血糖(糖耐量试验),血脂检查 了解有无贫血(可能诱发心绞痛):血红蛋白 甲状腺:必要时检查甲状腺功能 行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肝炎相关抗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查及梅毒血清试验 胸痛较明显患者,需查血心肌肌钙蛋白(CTnT或CTnI)、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以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鉴别,三、心电图检

4、查,所有胸痛患者均应行静息心电图检查 静息心电图正常不能除外冠心病心绞痛 胸痛发作时争取心电图检查,缓解后立即复查,疼痛发作时检出ST-T改变,则支持心绞痛的诊断 心电图显示陈旧性心肌梗死时,心绞痛可能性增加 静息心电图有ST段压低或T波倒置,但胸痛发作时呈“假性正常化”,也有利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四、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对稳定性心绞痛并无诊断性意义,一般情况都是正常的,但有助于了解心肺疾病的情况,如有无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心包疾病等,五、超声心动图、核素心室造影,对疑有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或核素心室造影的建议 I类: (1)有收缩期杂音,提示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反

5、流或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 (2)评价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理性Q波,症状或体征提示有心力衰竭或复杂心律失常患者的左室功能 (3)对有心肌梗死病史或心电图异常Q波者评价左心室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可评估心肌缺血范围,六、负荷试验,(一)心电图运动试验 1.适应证 I类: (1)有心绞痛症状怀疑冠心病,静息心电图无明显异常的患者 (2)确定稳定性冠心病的患者心绞痛症状明显改变者 (3)确诊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用于危险分层 IIa类: 血管重建治疗后症状明显复发者,2、运动试验禁忌证: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 末经治疗稳定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未控制的心力衰竭 急性肺动脉栓

6、塞或肺梗死 主动脉夹层 已知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严重高血压 活动性心肌炎、心包炎 电解质紊乱,Duke活动平板评分是根据运动时间、ST段压低和运动中心绞痛程度来进行危险分层的指标 Duke评分运动时间(min)-5 X ST段下降(mm)-(4 X心绞痛指数) 心绞痛指数:0:运动中无心绞痛;1:运动中有心绞痛;2:因心绞痛需终止运动试验 Duke评分:5分低危,1年病死率0.25;-10至+4分中危,1年病死率1.25;-11高危,1年病死率5.25。75岁以上老年人,Duke计分可能会受影响,下列情况行心电图运动试验或运动试验难以评定,可行运动负荷超声

7、心动图或核素负荷试验 静息心电图ST段下降 lmm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 预激综合征 室性起搏心律 正在服用地高辛的患者,七、多层CT或电子束CT,多层CT或电子束CT平扫可检出冠状动脉钙化并进行积分 CT造影可显示冠状动脉病变及形态,有较高阴性预测价值 CT冠状动脉造影对狭窄病变及程度的判断仍有一定限度,特别当钙化存在时会显著影响狭窄程度的判断,八、有创性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术 适应证 I类: (1)严重稳定性心绞痛(CCS分级3级或以上者),特别是药物治疗不能很好缓解症状者 (2)无创方法评价为高危的患者,不论心绞痛严重程度如何 (3)心脏停搏存活者 (4)患者有严重的室性心律失

8、常 (5)血管重建(PCI,CABG)的患者有早期中等或严重的心绞痛复发 (6)伴有慢性心力衰竭或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减低的心绞痛患者 (7)无创评价属中高危的心绞痛患者需考虑大的非心脏手术时,尤其是血管手术时,经血管造影评价冠状动脉和左室功能也是目前评价患者的长期预后的最重要的预测因素 目前常用的对血管病变评估的方法是将冠状动脉病变分为1、2、3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 对糖尿病、65岁老年患者、55岁女性的胸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更有价值 血管内超声检查可较为精确地了解冠状动脉腔径,血管腔内及血管壁粥样硬化病变情况,但不是一线的检查方法,九、胸痛的鉴别诊断,(一)非心脏性疾病 1.消化系统:

9、食道疾病:食管动力性疾病:胆道疾病:溃疡病、胰腺病 2.胸壁疾病:肋骨炎、肋软骨炎、纤维织炎、肋骨骨折、胸锁骨关节炎,带状疤疹,颈胸肌神经根病变 3.肺部疾病:肺栓塞、肺动脉高压,肺部其他疾病 4.精神性疾病:过度换气、焦虑症、抑郁症等 5.其他:心肌需氧量增加,如高温、甲状腺功能亢进、拟交感毒性药物可卡因的应用、高血压、重度贫血(Hb常70g/L,低氧血症,(二)非冠心病的心脏性疾病 心包炎、严重未控制的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快速性室性或室上性心律失常、主动脉夹层等,均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及体征 (三)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病变的胸痛 需考虑冠状动脉痉挛、心脏X综合征或非

10、心原性胸痛,十、稳定性心绞痛的危险分层,1.临床评估: 根据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可为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典型的心绞痛是主要的预后因子,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相关 有外周血管疾病、心力衰竭者预后不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心电图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完全性LBBB、左室肥厚、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分支阻滞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高,2.负荷试验: 运动早期出现阳性(ST段压低lmm)预示高危患者 超声负荷试验静息时室壁运动异常、运动引发更严重的异常是高危患者 核素检查运动时心肌灌注异常,常有严重的冠心病,预示高危,每年死亡率3,应该做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重建治疗,3.左室功

11、能进行危险分层 心功能可以作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危险分层的评估指标 左室功能是长期生存率的预测因子,LVEF35的患者死亡率3/年 男性稳定性心绞痛及有三支血管病变,心功能正常者,5年存活率93;心功能减退者则是58,4.冠状动脉造影 最简单、最广泛应用的分类方法为单支、双支、三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 CASS注册登记资料显示正常冠状动脉12年的存活率91,单支病变74、双支病变59,三支病变50,左主干病变预后不良 左前降支近端病变也能降低存活率,但血管重建可以降低死亡率,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药物治疗,目的: 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改善生存 减轻症状和缺血发作,改善生活质量 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应首先考虑

12、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 积极处理危险因素,一、改善预后的药物 1.阿司匹林: 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和血栓烷(TXA2)的合成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血管性死亡的风险 所有患者只要没有用药禁忌证都应该服用 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范围为7515Omg/d,一、改善预后的药物,2.氯毗格雷 通过选择性的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ADP受体而阻断ADP依赖激活的GPIIb/IIIa复合物,有效地减少ADP介导的血小板激活和聚集 主要用于支架植入以后及阿司匹林有禁忌证的患者 该药起效快,顿服30Omg后2小时即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常用维持剂量为75mg/d,l次口服

13、,一、改善预后的药物,3.受体阻滞剂 荟萃分析显示,心肌梗死后患者长期接受受体阻滞剂,可降低相对死亡率24 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的受体阻滞剂心脏保护作用较差,推荐使用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的受体阻滞剂 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剂量应个体化,从较小剂量开始,逐级增加剂量,以能缓解症状,心率不低于50次/min,一、改善预后的药物,4.调脂治疗: TC水平与发生冠心病事件呈连续的分级关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LDL-C 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TC和LDL-C,降低心血管事件,延缓斑块进展,使斑块稳定和抗炎等作用 冠心病患者LDL-C的目标值应2.60 mmol/L(100mg/dl),对于极高危患者目标为LDL-C2

14、.07 mmol/L(80mg/dl) 为达到更好的降脂效果,在他汀类治疗基础上,可加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扎麦布(ezetimibe)lOmg/d 高甘油三脂血症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高危患者可考虑联合服用降低LDL-C药物和一种贝特类药物(非诺贝特)或烟酸 严密监测转氨酶及肌酸激酶等生化指标,一、改善预后的药物,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多项研究显示,ACEI能使无心力衰竭的高危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相对危险性降低20-22 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或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高危患者应该使用ACEI 所有冠心病患者均能从ACEI治疗中获益,但低危患者获益可能较

15、小,(二)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1、受体阻滞剂 受体阻滞剂能抑制心脏肾上腺素能受体,从而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可以减少心绞痛发作和增加运动耐量 用药后要求静息心率降至5560次/min,严重心绞痛患者如无心动过缓症状,可降至50次/min,(二)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2.硝酸酯类 硝酸酯类药为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剂,能减少心肌需氧和改善心肌灌注,从而改善心绞痛症状 常联合负性心率药物如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长效硝酸酯类不适宜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的治疗,而适宜用于慢性长期治疗 每天用药时应注意给予足够的无药间期,以减少耐药性的发

16、生,(二)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3.钙拮抗剂 在缓解心绞痛症状方面受体阻滞剂比钙拮抗剂更有效,而在改善运动耐量和改善心肌缺血方面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相当 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同样有效,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的负性肌力效应较强 对变异性心绞痛或以冠状动脉痉挛为主的心绞痛,钙拮抗剂是一线药物,(二)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4.其他治疗药物 1)代谢性药物 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通过调节心肌能源底物,抑制脂肪酸氧化,优化心肌能量代谢,能改善心肌缺血及左心功能,缓解心绞痛 2)尼可地尔 尼可地尔(nicorandil)是一种钾通道开放剂,与硝酸酯类制剂具有相似药理特性,

17、对稳定性心绞痛治疗可能有效。常用剂量为6mg/d,分3次口服,二、非药物治疗,(一)血管重建治疗 在PCI方面,新的介入技术出现,尤其是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的出现,远期疗效明显提高 在CABG方面,动脉化旁路手术的开展,极大提高了移植血管桥的远期开通率。微创冠状动脉手术及非体外循环的CABG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创伤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1、CABG 对于低危患者,CABG并不比药物治疗给患者更多的预后获益,但可改善中危至高危患者的预后 尽管左胸廓内动脉的远期通畅率很高,大隐静脉桥发生阻塞的概率仍较高 血栓阻塞可在术后早期发生,大约10在术后1年发生,5年以

18、后静脉桥自身会发生粥样硬化改变。静脉桥10年通畅率为5060,某些特定的冠状动脉病变解剖类型手术预后优于药物治疗,这些情况包括: 左主干的明显狭窄 3支主要冠状动脉近段的明显狭窄 2支主要冠状动脉的明显狭窄,其中包括左前降支(LAD)近段的高度狭窄,2、PCI 近30年来,PCI日益普遍应用于临床,由于创伤小、恢复快、危险性相对较低,易于被医生和患者所接受 对于稳定性心绞痛并且冠状动脉解剖适合行PCI患者的成功率提高,手术相关的死亡风险约为0.31.0 对于低危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包括强化降脂治疗在内的药物治疗在减少缺血事件方面与PCI一样有效 对于相对高危险患者及多支血管病变的稳定性心绞痛患

19、者,PCI缓解症状更为显著,生存率获益尚不明确,今年3月ACC会上公布的COURAGE研究观察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接受PCI治疗是否优于药物治疗,结果两组没差别 提示:对于稳定的冠心病患者,执行指南,实现理想的循证用药,指导患者改变生活方式(戒烟、运动)是最重要的基本治疗 介入治疗对稳定的冠心病患者,只能缓解心绞痛的心肌缺血 在稳定的冠心病患者,经反复使用循证药物,仍不能满意控制心绞痛的患者,再行PCI亦为时未晚,3、特殊患者的考虑 严重左室功能减退和(或)手术风险高的患者 CABG对严重左室功能减退的患者预后改善通常优于PCl,但外科手术风险过高而成为禁忌的患者可从PCI血管重建中获益 无保护的

20、左主干病变 CABG对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是肯定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几项观察性研究显示,PCI可用于有选择的左主干病变的治疗,3)多支血管病变合并糖尿病患者:CABG较PCI死亡率更低 4)既往接受过CABG的患者:PCI可以作为再次手术缓解症状的有效替代方法 5)不完全血管重建:CABG常能获得完全血管重建,PCI在有些情况下(如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等)会有不完全血管重建,(二)顽固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难以奏效又不适宜血管重建术的难治性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可试用以下治疗方法: (1)外科激光血运重建术 (2)增强型体外反搏 (3)脊髓电刺激,三、危险因素的处理,患者的教育 吸烟:吸烟能增加患

21、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50,心血管死亡的风险与吸烟量直接相关 运动:建议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每日运动30分钟,每周运动不少于5天 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于140/9OmmHg以下,糖尿病及慢性肾病患者,控制在130/8OmmHg以下。优先考虑受体阻滞剂和(或)ACEI 调脂治疗,6.糖尿病 7.代谢综合征:可以减少未来冠心病事件的危险 8.肥胖:减轻体重(控制饮食、活动和锻炼、减少饮酒量) 9.雌激素替代治疗:雌激素替代治疗对整个健康的危害超过其受益 10.抗氧化维生素治疗(维生素C、维生素E等):多项试验未能显示目前所用剂量的抗氧化维生素能改善终点指标 1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特殊诊疗考虑 一

22、、无症状冠心病 无症状冠心病的诊断是依据有心肌梗死的病史、血管重建病史和(或)心电图缺血的证据、冠状动脉造影异常或负荷试验异常而无相应症状者 不支持将动态心电图监测、心电图运动试验、负荷超声心动图、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多层CT作为无症状患者的常规筛选试验,二、心脏X综合征 心脏X综合征又称微血管性心绞痛,表现劳力诱发心绞痛,有客观缺血证据或运动试验阳性,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且除外冠状动脉痉挛 心脏X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硝酸酯类药物对半数左右患者有效。如果症状持续,可联合使用长效钙拮抗剂或受体阻滞剂 ACEI和他汀类药物有助于改善基础内皮功能障碍,应考虑使用,心脏X综合征改善症状的药物治疗建议 I类: (1)使用硝酸酯类、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单一治疗或联合治疗(证据水平B) (2)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证据水平B) (3)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使用ACEI治疗(证据水平B),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