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视角的重庆市二元结构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62782820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4.3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城乡统筹视角的重庆市二元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城乡统筹视角的重庆市二元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城乡统筹视角的重庆市二元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资源描述:

《城乡统筹视角的重庆市二元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统筹视角的重庆市二元结构(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城乡统筹视角的重庆市二元结构第1章 绪论1.1 选题背景与意义1.1.1 选题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在国内,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凸现,社会经济发展受政治、资源、环境、社会矛盾等多重条件的约束增强;在国际上,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向纵深方向发展,来自全球的挑战更趋严峻。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求我们探讨新的发展思路、新的发展路径,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是指一国或地区经济中传统部门(如农业)比重过大,现代经济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一种突出经济社会现象

2、。这种现象既是该国或地区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随着经济社会进步,必然要求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的国家,走城乡一体化道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中共十六大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发展和小城镇发展是在二元结构体制还较为明显地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的,城镇的发展虽然已经“非农业化”,但在观念上和统计上仍然属于农村的范畴。

3、重庆市具有“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典型二元结构特点。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任务重,集合和叠加了我国东部现象与西部现象,具有与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省区相似的基本特点,是我国基本国情的一个缩影。2007年3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重庆直辖10周年之际为重庆的发展定位导航: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个定位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充分肯定重庆直辖10年所取得的成绩,着眼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东西部均衡发展和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格局对于国家发展情形相类似,具有一定的

4、实验和示范作用背景下,赋予给重庆的新的更加光荣的历史使命。这一定位分别从西部发展的带动力和辐射力,从国家沿江开发所应有的作用,从直辖市发展的新使命,从西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示范性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几个方面既是过程,也是目标,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最终统一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理想和经济社会理想之中。 落实这一定位的关键在于重庆作为直辖市本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关键在于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速度、规模、质量和效益,关键在于重庆城镇化目标的落实状况。1.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国外经济学界,研究城乡关系的时间较长,并且具有一定的理论体系。最早提出“城乡融合”概念的是恩格斯。他指出实现

5、城乡融合的两个标志是:工人和农民之间阶级差别的消失和人口分布不均衡现象的消失。他还指出了消除工农差别、城乡差别的重要途径,这就是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荷兰经济学家JH伯克(J.H.Boeke)最早将“二元结构”概念运用于分析人类社会经济现象。他在1953年出版的二元社会的经济学和经济政策一书中,对19世纪荷兰的属地东印度(即印度尼西亚)的“二元结构”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描述。本杰明希金斯(Benjamin Higgins)在1968年出版的经济发展一书中,从技术状况、技术性质、技术结构方面区分

6、了发展中国家两种不同经济性质的部门。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爱德华肖(Edwards.shaw)和罗纳德麦金农(Ronald Mckinnon)于1973年分别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神化和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两部研究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市场的专著,书中对发展中国家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二元结构特征做出了概括和描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冈纳谬尔达尔(Gunnar Myrdal)运用一系列概念,如“扩散效应”、“回波效应”以及“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等说明一国经济发展中地理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机制或原因,并提出了克服这种二元结构的政策建议。1985年海拉明特(Hyla Myint)在亚洲发展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7、组织二元结构和经济发展”的论文,第一次使用“组织二元结构”概念系统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组织或制度二元结构的特征。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的后起性,导致了国民经济整体中不同部分发展程度的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吸引了许多经济学家的注意力。他们从不同角度考察和描述了由于这种差异而形成的国民经济二元结构特征和表现形式,不同程度上分析和探讨了二元结构产生的原因和消除二元结构的途径,提出了各种二元结构理论。如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费景汗拉尼斯二元经济论、乔根森二元结构模型、哈里斯托达罗模型、拉克西特的凯恩斯二元经济理论等等。当前,国内理论界已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统筹城乡发展进行了研究。陈元吉和胡必亮(1994)认

8、为由于农村工业的异军突起,我国自近代开始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已不复存在,农业部门经济、农村工业部门经济、城市部门经济构成了三元经济结构。中国经济从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化,应该并且只能通过农村工业的发展作为中间环节来实现。赵阳(1999)认为,把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割裂开来是不恰当的,并且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二元性同时也伴随着各自内部经济成分的二元性。他们在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时提出了双二元结构。厉以宁(2004)认为,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性措施,只有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才能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梁玉萍(2004)认为,统筹城乡发展要从财政政策、信贷支农政策、税费政策、

9、社会保障政策等制度层面入手。李金明(2004)认为,体制机制障碍是造成我国目前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原因,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使城乡从分离走向统一,关键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加快构建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的新体制、新机制。同时,一些学者专门针对成渝地区城乡统筹问题展开研究。杜鹰(2005)认为,统筹城乡发展,就要调整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体制,真正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张桂文(2005)认为,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就要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核心,通过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陈锡文(

10、2006)认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建立五大机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途径。林凌(2007)认为,成渝地区城乡统筹试验区,应克服体制和政策障碍,妥善解决农民就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转变为市民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应在金融领域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杨伟民(2007)认为,成渝地区统筹城乡可以从户籍、土地、规划、住房、社保、财政六个方面进行突破。唐仁健(2007)认为,城乡统筹应在关于人的体制、土地机制、金融机制、行政管理机制等方面有所突破。王崇举(2007)认为,应将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产业布局、产业发展相结合。解洪(2007)认为,成渝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可以打破行政区划的分割

11、,进行科学的空间配置。具体可以在资源、市场、产业、通道、人才、资本的关联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将谋求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的合作。1.1.3 理论及现实意义理论意义:本研究将充分利用中央赋予试验区的先行先试权,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相关理论和政策进行深入研究。从城乡统筹这一视角出发寻求解决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为城乡统筹理论研究提供补充,完善城乡统筹的理论体系。本论文不仅试图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更力图对重庆市统筹城乡模式和制度创新进行较完整系统的研究,为重庆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现实意义:在新的发展阶段下对重庆市二元结构问题进行研究,准确把握阻碍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因素,结合经

12、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构建适合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研究和探讨制度创新的可能性,以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同时,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示范,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1.2 论文主要思路与研究方法1.2.1 论文的主要思路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国家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科学发展的战略途径。统筹城乡发展国家战略必须要在不同区域中实现。城乡是不同的功能区域单元,统筹城乡发展与统筹区域发展具有空间统一性。城市等级性决定了城乡关系的等级性,统筹城乡发展应该突破单一行政区内城乡统筹,要实现经济区城市等级体系内的城乡统筹。论文从城乡统筹和二元结构的一般理论出

13、发,在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的进展和意义。第二章从二元结构的涵义、理论和发展模式几个方面进行了理论阐述,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章对重庆市二元结构的历史沿革、现状差距、一圈两翼规划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分析差距形成的原因。第四章从城乡关联的角度,对重庆市不同区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得出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发展模式。第五章从全市和一圈两翼的角度,分别探讨适合重庆市二元结构转换的发展模式。第六章从重庆市二元结构转换的目标、路径和制度创新三方面,对重庆市二元结构转换提供对策建议。(图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理论综述重庆市二元结构现状透视重庆市城乡关联的

14、区域比较与影响因素分析重庆市二元结构转换的模式、对策建议问题提出理论依据基础分析实证研究解决方案图1.1 本文研究框架1.2.2 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法:(1)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归纳、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和文献,研究国内外城乡统筹和二元结构变革的模式经验,分别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为重庆二元结构变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2)用比较分析法及因素分析法对重庆市二元结构的现状、差距、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比市内外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结合重庆市的实际情况,对重庆市城乡联系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提出重庆市二元结构转换的目标、路径、制度创新。(3)用资料分析和实地调研,了解重庆市各区县

15、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城乡二元结构转化模式的提出提供依据。1.2.3 论文的创新点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切入点和分析方法两个方面。论文以城乡统筹为切入点,跳出传统的二元结构分析思路,跳出二元结构本身来分析二元结构;同时,在传统的二元结构测度方法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重庆市二元结构的基本情况,为后文二元结构变革的路径和模式的提出提供依据。第2章 理论综述2.1 相关概念的界说1城乡二元结构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提出的。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是二元经济形态并存,也即国家经济含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结构:一元是指以古老村落为载体的传统农业社会,

16、一元是指以先进城市为载体,以现代化方式进行生产的城市社会。政府制定了先发展城市,后发展农村的发展战略,人为地造成城乡发展不一致,形成了两个不能整体、均衡发展的二元社会。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无疑具有刘易斯所概括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然而中国的这种二元结构与刘易斯所构想的那种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不同,它形成了城乡高度封闭的二元社会结构。一般说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长期性。由于历史的原因,城乡二元结构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依据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剪刀差实现以农补工,推动工业快速发展,从而造成城乡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2)矛盾性。城乡间

17、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城市、乡村之间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处于失衡状态,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如“三农问题”、民工荒、城中村等等。归根结底在于城市与乡村间的相互制约、相互阻碍。(3)复杂性。城乡二元结构起源于非均衡发展的制度因素,固化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因素相互作用,错综复杂结合在一起。因此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2城乡统筹,是指城市与乡村在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空间布局上实现的整体性的协调发展。以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为基础,以城乡之间资源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为前提,以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为手段,在经济、社会

18、、环境三大效益相统一的前提下,整个城乡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具体说来,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条件下,城市与乡村实现结合,以城带乡,以乡补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的过程。指城市与农村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城市与农村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融合,城乡经济和社会统一协调发展。2.2 主要经济理论1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转化理论。刘易斯是最早分析二元结构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发展经济学家。1954年,刘易斯在其论文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的“二元经济”模型与城乡关系研究表明,传统部门劳动力无限供给构成了二元经济的内在特征,二元经济发展的

19、核心问题是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部门转移的问题。也就是说,通过现代大工业的发展,取得资本的积累,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充分的转移,诱发产业结构的演变,使城市化水平得以提高,最后经济由二元变成一元。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经济部门: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经济发展的中心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的结构转换。在刘易斯看来,发展中国家二元结构具有以下特征:农业部门是发展中国家传统生产部门的典型代表,农业部门生产效率比较低下,劳动者收入水平很低,一般只能维持自己和家庭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十分丰富,随时可能流入城市,因此决定了城市中现代工业的工资水平只能保持在略高于农

20、村生存收入的工资水平上。城乡收入水平的差距取决于城乡生活费用的差距、农业劳动者迁入城市的心理成本及用于引诱农村劳动力流入现代工业部门的额外性收入。只要经济中还存在剩余劳动力,现代部门的增长和就业扩张过程就会继续进行,直到所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现代部门为止。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消失,劳动力与其他要素一样成为稀缺生产要素,现代部门的经济增长和劳动力需求增加推动工资上升,劳动力供给曲线也开始上升,无限劳动供给条件消失,二元经济转换结束。2费景汗拉尼斯二元经济论。20世纪60年代,费景汉和拉尼斯在刘易斯假设的基础上,运用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费景汗拉尼斯二元经济结构模

21、型。此模型揭示了二元经济发展中劳动力配置的全过程,并证明了伴随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不仅可以获得经济发展,而且可以完全实现商品化。费景汉和拉尼斯等,将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由此形成了著名的刘易斯一费一拉模型。在第一阶段中,由于农业部门中存在着隐蔽失业,农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因而劳动者的转移不会影响到农业部门的总产量和农业劳动者的收入,这就是刘易斯所说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在第二阶段中,农业的边际劳动生率大于零,但低于农村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因而农业劳动者的转移虽然不会影响到农村劳动者的收入,但农业总产量仍会下降,农产品开始出现价格上涨,并相应引起现代工业部门工资水平的上升;在第三

22、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被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都由边际劳动生产率来确定。按照费景汉和拉尼斯的观点,工业化的困难在于第二阶段,因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会带来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和现代工业部门工资水平的上升,从而在农业部门还没有实现商业化、还有相当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时候,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就停下来了。他们认为,工业化过程中必须保持农业生产率的同步提高,以此来增加农业剩余和释放农业劳动力。与刘易斯模型相比,费景汉和拉尼斯认为,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平衡增长对避免经济增长趋于停滞是很重要的。3乔根森二元结构模型。乔根森模型对刘费拉尼斯模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假设提出置疑,并试图在一个纯

23、粹新古典主义框架内探讨工业部门的增长是如何依赖于农业部门的发展的。乔根森认为,为了使经济持续发展和避免陷入低水平均衡陷阱,工业部门积累资本是必要的。但是,其先决条件是正的农业剩余。由于农业剩余的出现,现代部门的发展成为了可能,即农业产出达到了人口最快增长时所需要的农产品数量,农业部门就会出现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剩余劳动力是需要转移的,而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速度取决于农业剩余的增长速度。同时,还取决于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状况。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越快,其储蓄率就越高,劳动力增长越快,经济也就增长越快,最终完成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4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哈里斯托达罗为了解释普遍存在于很多欠发达国家面临

24、广泛的城市失业的情况下由乡村向城市移民的持久性现象,而首先在1970年提出了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哈里斯托达罗假说,即在被分割的、但是同质的劳动市场上用预期工资的均等取代工资的均等。他同时指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城市失业和“城市病”及“农村病”的根本途径。正如吉利斯在说明城乡关系时所指出的:“如果工业化不是万灵药,那么农村发展也不是。它们相互需要,缺一不可,如果不平衡增长过头,就会受到损害。”农村和城市必须协调发展,工业化才能顺利推进。5拉克西特的凯恩斯二元经济理论。将凯恩斯理论引入二元经济发展框架中,从有效需求和生产能力利用的角度将凯恩斯理论的精髓运用于发展中国家。拉克西特认为有效

25、需求不足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并且从商品市场、信贷市场和土地市场三个方面解释有效需求不足存在的原因。他认为,商品市场不发达导致的交易障碍加大了有效需求不足的可能性;信贷市场中利率的波动和金融中介机构的缺乏限制了有效需求;土地市场中土地的不可流动性和不可分割性也会进一步降低有效需求。拉克西特通过分析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产出水平的决定因素,认为在两部门的生产能力、工资率和不同阶层消费倾向既定的条件下,通过调节自发性支出以达到市场出清,就可以获得最大的产出和就业水平。在追求收入和就业最大化的短期目标与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长期目标间往往会产生冲突,解决这种冲突的政策建议是通过限制所有阶层的消费和刺激有效

26、需求以实现提高两部门的积累率和生产水平的目的。马利.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新思路: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36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一些地区或大城市的聚集,形成一种资本和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临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增长极”,通过具有“增长极”的地区的优先增长,可以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佩鲁指出,形成“发展极”,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必须在该区域有足够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必须有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机器设备、熟练劳动力要素的供给、并

27、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良好的市场秩序以及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发展极”能形成一定范围的“经济空间”,对周围的区域产生吸引和扩散的作用。具体地说,主要体现在:技术的创新和扩散、资本的集中与输出、获取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产生“凝聚经济效果”等。增长极理论把不平衡发展思想、熊彼特的创新学说和新古典学派关于人力和资本流动的看法结合起来,转化为地域空间概念。增长极理论的出现,导致一种新的发展观的产生,“国民经济的增长不再简单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其中的政治上有组织的疆域之内,也不是作为生产要素供给只限于在国内流动的结果。国民经济的增长现在是以相对积极的集团(推进型产业、地理上集中的产业和活动极)和相对消极的集

28、团(依赖地理集中的增长极以及被推进型产业)的结合而出现的。”文峰.制度变迁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博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2004.47缪尔达尔的地理二元结构理论。1957年,缪尔达尔在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提出的“地理二元结构”,利用“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概念,把二元结构理论引入了经济发展理论,指出城乡的诸多差异会产生进而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导致城市区域发展更快,乡村区域发展更慢(乡村发展陷入纳克斯描述的“贫困的恶性循环”),使城乡差异在逐步增大中出现“马太效应”,最终在空间组织结构上呈现为埃及发展经济学家阿明在世界范围的积累中所谓的“中心外围”结构。要改变这种地理上的二元

29、经济,政府应该在某些发达地区累积起发展优势时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促进其扩散效应的形成。在此基础上,赫希曼进一步提出了“极化效应”与“涓流效应”。20世纪70年代,米尔顿桑尔顿对计划理论作了归纳性总结:城市与农村处于两个不同的经济循环层次,城市高级循环与农村低级循环二者是相互补充、相互竞争的关系。文峰.制度变迁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博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2004.48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根据这一模型,产生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是为服务和管理的目的而出现的,此后由于工业化的发展,人口、资本、技术、创新以及权力都向一个或两个具有高生产力的城市集中,从而逐渐形成以最大的城市为中心区,小城镇

30、和乡村为边缘区的二元空间结构。这种区域差异在工业化过程中还会随着资源不断的从边缘区向中心区域转移而扩大。当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而趋于成熟时,上述过程就会向边缘区扩散,使边缘区也得以发展。这时通过国家中央政府的干预,地方政府的主动行动,以及整个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区域差异得以缩小,空间平衡得以扩大,最终将形成仅有最低必要限度区域不平衡的完全一体化的空间经济。这种模式的另一特点是将区域发展看作是一种创新和现代化在区域聚落体系中自上而下,自中心向外围扩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心地区尤其是大城市是创新性变化的中心,因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3 城乡统筹国外经验借鉴发达国家在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

31、之后,将大量的时间和财力用于解决城乡失调问题。到20世纪末,大部分发达国家的政策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其统筹城乡发展的主线有两条:其一是调整土地利用模式,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农村城市的差别最小化,稳定农民、农村、农业;其二是对大量放弃土地而进入城市变为城市居民的农民进行规划性迁移,对其生活提供相应保障,使其最终融入城市,不再实现回流。具体到不同的国家,其发展模式和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主要的模式有以下几种:2.3.1 英国城乡统筹规划模式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城乡规划体系的国家,其城乡规划理论具体包括:首先,建立了完整的城乡规划体系。从中央到地方都有独立的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其次,英国政府通过

32、立法为政府干预和指导城市问题的治理、引导城乡的有序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与行动框架;第三,英国田园城市构想着眼于城市生活形态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强调产业、生活、自然三方面的和谐统一;第四,强调规划的民主性,规划过程中必须要有公众参与,以确保规划机构不滥用职权。在英国,政府严格保护耕地,农户在原农用地上修房产的计划,要在层层论证听证的基础上,最后要副首相审批通过方能生效,农户同意后方能执行。2.3.2 韩国新村运动模式韩国主要是通过新村运动,采取了政府引导与村民自治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新村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政府通过加大财政支出的比重,培养农民勤勉、自强、团结和奉献的主人公使命感,调动农民参与农村基础

33、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农村纷纷修路、安装电灯、开通自来水、建立村公共澡堂、开办公共洗衣房等,之后又转入平整土地、发展生产。新村运动使往日破旧落后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全国村村通电、通汽车,家家有自来水,农户收入显著增加,由1966年的208.94万韩元增加到1981年的422.09万韩元,城乡收入水平基本趋于一致。2.3.3 德国土地改革模式联邦德国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系统的农业结构调整政策,以推动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主要政策措施有:大规模开展“土地整理”,通过交换、买卖、出租等方式使地块相对集中;推行迁移政策,引导部分农户从稠密地区向稀少地区迁移,并促使其规模化;实施综合性社会政策,通过

34、向部分放弃农业经营的农民发放专项补助金的方式,促使土地集中。农业的大规模经营,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2.3.4 美国市场保护模式美国一直采取保护性收购政策和目标价格支持相结合的做法来稳定和提高农民收入。1933年农业调整法提出的支持价格政策,1973年出台的目标价格以及1996年依据联邦农业完善与改革法对价格与收入支持政策进行调整。政策的重点始终是调控农产品市场价格,稳定和提高农民收入。近年来,美国农民还通过所谓生产灵活性合同和反周期补贴等形式,获得政府的直接收入支付和农产品补贴。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性倾斜,如对农民购买大型农业机械实行的优惠贷款与补助等,扶持农业产业部门。针对缩小城乡居民收

35、入差距问题,可以看到发达国家政府在其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和政策性的倾斜来努力平抑这个差距。尽管不同时期政策重点有所不同,支持、维护本国农民利益始终是政府行为选择的重点。2.3.5 日本政府保障模式日本重在提供公共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农业发展环境,并通过农民收入多元化和政府补贴来增加农民收入等。主要政策措施:一是支持山区半山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二是大力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吸引年轻人留在农村和新的农业劳动者进入农村;三是制定地域性的产业重振计划,推进农村、山村及渔村地区振兴;四是设立“农村建设专项费”,支持农村个性化、亲环境型发展,促进具有个性化特色的乡村建设;五是鼓励

36、农村地区发展非农产业;六是建立城市与农村共存及双向交流的机制,加强与民间为主体的组织的联合,通过创建绿色观光事业及体验农村生活等活动,增强城乡国民间双向交流。2.4 城乡统筹的主要理论模式2.4.1 城市工业导向模式该模式由刘易斯首先提出,后经拉尼斯费景汉补充得到进一步完善。从城乡联系的角度来看,这个模式主张以位于城市的现代工业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体,通过城市中现代资本主义维持生计部门(主要是农业部门)的资源(主要是劳力资源)吸收到城市工业部门。在工资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形成与技术进步的结果,直接促进了国民收入中利润份额的提高,这部分增长的利润不断地用于再投资,从而使发展过程不断地持续下去,直到农

37、村中的剩余劳力资源开发、利用完毕。这种模式强调城乡联系的主体在于城市,认为发展只能从城市或少数主导工业部门开始,再通过自然的途径或引导的方法,在空间系统中扩散到其他部门或农村地区,最终使空间系统趋于均衡。2.4.2 小城镇发展模式该模式强调农村地区小城镇的发展,以这些小城镇为节点,实现城乡联系。弗里德曼和道格拉斯提出了农业城镇发展模式,其核心是强调通过合理的城乡联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经济与社会均衡发展的新格局。他们提出在农村区一级管理层次(5万15万人口,相当于我国的县一级)集中地发展农业城镇,一方面可以分散过度集中于大城市的规划与权力机构,另一方面为农村居民提供一个有利于他们自身发展的场所。朗

38、迪勒里认为,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发展都不是很有效的发展计划。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政府要获得社会和区域两方面的全面发展,他们的投资在地理上应为分散。这要求有一个完整、分散的城镇体系,以给整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们提供进入市场、获得各种服务的机会。我国学者费孝通先生也认为,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建设对城乡联系意义重大。乡镇企业的出现打破了城乡隔绝的封闭状态,使城乡要素随乡镇企业在农村的不断发展在两大社会之间能够实现相互流动和重新组合,从而实现城乡之间在产业上的协调发展。而农村小城镇的出现,可以使在大城市与广大农村之间布下一颗颗的“棋子”,把城市和农村有机地衔接起来。2.4.3 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我国学者曾菊新首

39、次提出了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他认为城乡网络化是指城乡之间各种经济主体构成一个有序化的关联系统及其运行过程,并通过这个过程获得一种特有的网络组织功能效应。城乡网络化发展旨在使一定地域的城乡之间网络设施完备、产业内在联系密切、要素流转通畅、组织功能完善,并构成一个维系城、镇、乡网络系统共生共长的空间过程。城乡网络化发展必须满足几方面的条件:网络设施完备,即具有高质量、高效率的沟通城乡之间各种生产性、生活性和服务性基础设施;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产业联系程度不断扩大,形成一种多向循环联系的城乡产业结构集群;要素流转通畅,即城乡要素流动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的共同作用下趋向合理化和规范化;组织功能

40、不断完善,即城乡之间组织形态的网络,具有能动性的组织作用、丰富性的组织内容和平等性的组织关系等特点。2.4.4 农村综合发展模式提出这种模式的学者较多,如托达罗认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片面强调对城市部门的投资,忽视了农业部门的发展。他提出了一系列如何发展农村的政策性建议:加强农村的综合发展与综合建设;缩小城乡之间就业机会的差别;改革教育制度,调整教育结构。斯多尔和泰勒认为,自上而下的联系使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不平衡,合理的城乡联系必须是建立在人们基本要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的联系,而自下而上的发展是直接面对贫困问题的。因此,他们提出,一切自上而下的发展政策应与来自最下层居民的基本要

41、求得到满足结合起来;政府主要的任务与相关政策直接要面对贫困问题,并从基层加以控制与解决;城乡发展的中心应是农村发展,在政策上要给农村地区更大的自主权,修正价格体系,鼓励农村出口,重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圣海斯和埃尔森汉斯提出了“自中心发展”论,自中心发展是指一种地方生产力发展过程,主要是在地方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尽可能长期地依靠密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区域外部的依赖性,直接满足区内人口的基本需求。约翰逊提出了“乡村内源式发展”论,认为外围地区并非因贫困造成对其发达国家的依附,而是因为依附关系而造成贫困。区域应建立自力更生的农村经济,尽可能少与城市经济发生联系。他还提出了“集镇建

42、设计划”,认为地区经济发展需要一个从农业商品化到建立小城镇网络的过程。应该在小城镇建立一些适宜的农村工业,增加对城乡基础结构的投资,从而增加农业产量和贸易盈余,以获得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2.4.5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在西方最早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学者为代表,他们把城乡一体化作为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一种追求。他们认为,和谐社会中是没有城乡差别和城乡对立的,城市不是农村的主宰,乡村也不是城市的附庸,二者是平等的。西方早期城市理论研究专家非常重视城乡一体化发展,代表性学者是美国著名城市研究专家芒福德。他指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

43、在一起。如果问城市与乡村哪一个更重要的话,应当说自然环境比人工环境更重要”。麦基的亚洲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认为,城乡之间的传统差别逐渐模糊,并在地域组织结构上出现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类型,即以农业活动和非农业活动并存、融合为特征。他用“desakota”来概括这类特殊区域产生过程的空间模式。“desakota”意为城乡一体化,描述的是在同一地域上同时发生的城市性和农村性的双重行为的产物。段娟,文余源,鲁奇.近十五年国内外城乡互动发展研究述评.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第3章 重庆市城乡二元结构现状透视3.1 重庆市二元结构历史沿革3.1.

44、1 抗战时期二元结构的初步形成重庆工业最初起源于明末清初以缀丝、织布为主的手工业工厂,主要集中于重庆主城区。1891年重庆开埠后,西方大机器工业生产技术陆续传入,但规模尚小。这时的重庆二元经济结构并不明显。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大批官僚资本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也随之陆续内迁,其中,重庆是大批工业企业的主要迁移地。据统计,这次工业大迁移,从1937年8月开始到1940年7月基本结束,内迁工厂达448家,其中1l3落户在重庆,从而使重庆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到1945年,重庆共有工厂1694家,工业资本达2726亿元(法币),职工15万人,几乎占整个后方工业的1/3。重庆也因此成为了大后方唯一门类

45、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区。同时作为战时陪都的重庆,城市规模也迅速膨胀。城市人口从1937年的47.6万人,增加到1945年的104.9万人,一跃成为“国统区”内最大的工业城市。战时重庆工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张彻底改变了重庆原有的经济格局,二元经济结构迅速形成。3.1.2 解放后二元结构的形成与巩固新中国成立后,在当时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制约下,在前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下,我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发展战略,其核心是试图通过重工业的优先发展,超高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64年起,随着全国生产力布局和投资重点的转移,重庆成为了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特别是在重庆及其周围地区集中兴建了

46、兵器、船舶、电子、航天、核工业等国防工业企业和科研单位90多个,总投资达42亿元。这一超工业化思想,特别是60年代“三线”建设方针对重庆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决定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过分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了经济结构的失调。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首先获得发展的应当是对资本需求较少的轻工业,这与该发展阶段以农业为积累资源是一致的。以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指向发生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向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的变化,由此诱发对基础工业的需求,从而进入到以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重加工业阶段。轻工业、基础工业、重加工业有序地转化过程,不仅反映需求

47、指向的变化,也反映产业积累能力的依次递增,同时也是工程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逐渐增强的过程。然而在超工业化的思想下,重庆产业结构的变动,不仅超越了以轻工业为重心的阶段,同时也超越了以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阶段,直接跃进到了以重加工业为重心的发展阶段。其结果不仅严重制约了农业、轻工业以及其他部门的发展,而且造成了重庆工业与农业之间关联程度的低下:一方面,“三线”时期在重庆兴建的工业多为国防、军工等重工业,其发展的重点也放在了自我体系的完善上,整个工业的最终产品大都为国防服务,而没有注意其产品对农业和其它行业的发展与支持;另一方面,由于重庆工业以重工业为主,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增长滞后,相对萎缩,从而造成

48、了工业对农产品的后向需求不足。此外,重庆地区多为山地,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较差,交通不便,农业经济发展在得不到本地工业带动的情况下,也就更加无法从外地得到支持。(2)过分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了就业结构的失调。按产业结构变动规律,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工业发展到较高程度,生产与资本大规模集中,资金出现过剩,资金对劳动力的排斥力加大,又出现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为: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三产业将增加。由于重庆的工业化是在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轻工业发展不足的情况下超前发展的,所以必然导致劳动力在工农业之间就业结构的失调。重工业属于资本密集

49、型产业,吸纳就业能力较低;轻工业虽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但由于自身发展的不足,所以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也就必然有限。结果致使农业中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密集的资本没能充分有效地结合起来,以带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化工业部门大量转移,从而失去了一个缩小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差距的良好契机。3.1.3 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的二元结构深化由于我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的基础上迅速推进工业化的,所以工业很难靠自身的积累取得高速增长。我国政府为了保证重工业的优先发展,采取了一整套包括统购统销、户籍制度等在内的城乡分割的计划经济体制,以降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减轻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转移而形成的城市化压力(就业压

50、力、城市生活资料、住房和基础设施供给负担的增加等)。这一与赶超型发展战略相配套的经济体制,虽然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的增长,但同时对农业的发展却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1)农业自身发展受到阻碍,农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重工业建设周期长,占用资金多,要保证其发展,就必然要不断提高和保持较高水平的积累率。在我国国力不强的情况下,重工业资金积累的来源只能主要依靠农业。我国长期以来通过压低农副产品的价格来强制为工业的发展提供积累资金,工农业产品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价格“剪刀差”,其结果是恶化了农民的贸易条件,使农业资金在“多付”和“少得”中悄然转移到了工业部门中。这不仅限制了农业再生产能力的扩大,影响了农业的自

51、身发展,而且降低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使农民的生活停留在低水平档次上。(2)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滞留,农业劳动生产率得不到提高。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使广大农民被严格束缚在土地上而无法转移到城市非农产业中,再加上当时我国政府较松的生育政策,从而导致了农村人口的急剧增长。由于重庆多为山地,耕地面积较少,有限的土地承载着过多的劳动力,必然造成农村中存在着大童的剩余劳动力,并且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而呈不断扩大的趋势。赶超型发展战略已从根本上拉开了工业与农业生产能力的差距,使农业的生产水平变得低下,而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增加,更是进一步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王宏.重庆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

52、:重庆师范大学,2003.43.2 重庆市城乡二元结构现状分析3.2.1 重庆市现状概况重庆地处我国东西结合部,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全市共辖19个区,21个县(自治县),是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西南工商业重镇和水陆交通枢纽,我国最大的直辖市。全市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东南部靠大巴山和武陵山两座大山脉。高山、丘陵、平坝交错,地形地貌复杂,气候条件差异甚大,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长江、嘉陵江将重庆一分为三,整个城市,山环水绕,错落有致,形成别具一格的“江城、山城”景象。1983年,中央批准重庆市为全国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时,将经济欠发达的原永川地区

53、的8个农业县并如重庆市。当时,全市增加人口728.67万,其中农村人口增加658.34万,增长了1.6倍。1997年重庆成立直辖市,原万县、黔江“两市一地”所辖的22个区县划入重庆,增加人口1493.06万,其中农村人口增加1331.13万,增加1.2倍。从此,重庆成为具有典型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区域,二元结构凸显。到2006年底,总人3198.87万,其中城市人口仅845.43万,约占总人口的26.4共有城市建成区面积810.71km2。国民生产总值为3491.5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425.81亿元。3.2.2 重庆市城乡二元结构的测度3.2.2.1重庆市城乡二元结构的指标表征城乡二元结构

54、的实质是生产效率与居民生活质量的二元化。统筹城乡发展,消除二元结构,就是要实现城乡生产效率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无差异化或基本一致。本着这一思路,本文采用了以下八种指标和测算方法,构建了指标体系,用以分析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的二元性。(1)比较劳动生产率。即某部门的收入比重(或产值比重)与该部门的劳动力数量比重的比值,它反映1%的劳动力在该部门创造的收入比重。用公式表示为:i=Yi/Li公式中i为第i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Yi、Li分别为第i部门的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表明: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1,而非农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于1。比较劳动生产率越高,表明本部门的产值与劳动力

55、比值越大。农业和非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越大,经济的二元性特征越显著。 图3.1 比较劳动生产率从图3.1中可以看出:直辖以来,重庆市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医院经济结构转化的走向大致与国际趋势基本一致,但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向1逼近还有很大的距离。从1997年至2006年,两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呈上升趋势,说明直辖以来重庆市整体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但无论从现有基础还是增长速度来看,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城乡产业二元结构现象突出。(2)二元对比系数。又称二元劳动生产率差异系数,是二元经济中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反映城乡经济一体化程度,主要反映农业和非

56、农业两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也反映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总体水平,用公式表示为:L=1/2公式中L表示二元对比系数,1表示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2表示非农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越小,表明两部门差别越大,即二元性越大;反之,二元对比系数越大,表明两部门的差别越小,即二元性越小。图3.2 二元对比系数从图3.2中可以看出,直辖以来,二元对比系数在0.25-0.15之间波动,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0.31-0.45的一般水平,而且呈波动性下降的趋势。这说明重庆市经济结构的二元特性十分显著,并且呈现进一步强化的趋势,统筹城乡的任务极其艰巨。(3)二元反差指数。是各次产业的收入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差的

57、绝对值之和的算术平均数。该指数的理论值也在0和1之间,与二元生产率对比系数相反,反差指数越小,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差距越小,经济二元性越不明显;当其值为0时,二元经济转变为一元经济。 图3.3 二元反差指数从图3.3可以看出,直辖后重庆市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二元反差呈先上升后下降最后反弹的趋势。由于中央取消了农业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得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差距有所缓和但不稳定,说明二元结构的消除重要影响因素在三农。统筹城乡的关键也在三农问题的解决。(4)收入二元对比系数。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反映城乡收入差别的二元结构状况。用公式表示为:K=Y1/Y2公式中,K

58、表示收入二元对比系数,Y1表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Y2表示城市居民人均纯收入。当系数接近1时,说明城乡收入水平相当,当远离1时,说明二者之间差距扩大,一般情况下,取值在0到1之间。图3.4 收入二元对比系数从图3.4可知,直辖以来,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二元对比系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统筹城乡角度看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由于农业部门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非农业部门,使得二者之间差距无本质上的改变,城乡居民的收入二元结构十分显著。(5)消费二元对比系数。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值。反映城乡间消费水平的二元结构,用公式表示为:H=C1/C2公式中H表示消费二

59、元对比系数,C1表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C2表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当系数接近1时,说明城乡消费水平相当;当远离1时,说明二者之间差距拉大。图3.5 消费二元对比系数从图3.5可以看出,直辖以来,重庆市城乡消费二元结构虽有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从统筹城乡角度看来,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收入水平的限制和城乡分割的市场体系。缩小二者差距的主要路径在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同时加快推进城乡市场体系的一体化。(6)消费结构二元对比系数。反映城乡消费结构差异化程度,用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的比值来表示。由于恩格尔系数是反向指标,即

60、恩格尔系数越高,表示生活水平越低;反之,恩格尔系数越低,则表示生活水平越高。因此,农村与城市消费结构二元对比系数用农村与城市的恩格尔系数之比的倒数来表示,其公式为:W=E2/E1公式中W表示消费二元结构对比系数,E1表示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E2表示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当系数接近1时,说明城乡消费结构相似,当远离1时,说明二者之间差距扩大。图3.6 消费结构二元对比系数从图3.6可以看出,直辖以来,重庆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二元系数波动性较大,表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不稳定。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幅度较大,但总体上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仍以基本生活品为主,城市居民消费结构较合理。(7)公共服务消费

61、二元对比系数。反映城乡公共服务消费水平差异化程度。本研究以人均交通、通讯、教育和文化娱乐消费水平来表示,其公式为:M=J1/J2公式中M表示公共服务消费二元对比系数,J1表示农村人均公共服务消费水平,J2表示城市人均公共服务消费水平。图3.7 公共服务消费二元对比系数从图3.7可以看出,从统筹城乡角度看来,城乡之间公共服务消费水平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城乡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二元性,并且直辖后没有明显的改善。由于政府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教育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使得城市居民在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娱乐方面所享受的公共服务远远高于农村居民,因此,城乡间公共服务差距十分明显,二元对比系数一直保持在0.15

62、左右。(8)公共投资二元对比系数。藉以反映城乡公共福利水平差异化程度。由于资料的限制,本文用城乡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来衡量,具体公式表示为:I=I1/I2公式中I表示公共投资二元对比系数,I1表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与农业人口比例的比值,I2表示城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与城市人口比例的比值。当系数接近1时,说明城乡公共福利水平相当;当远离1时,说明二者之间差距扩大。一般情况下,取值在0到1之间。图3.8 公共投资二元对比系数从图3.8可以看出,公共投资二元对比系数呈现先上升后直线下降的趋势,从统筹城乡角度来说,固定资产投资的使用率在城乡之间的效率相差波动较大。近几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远远低于城市固定资

63、产投资,并且二者差距拉大的趋势十分明显。3.2.2.2 重庆市城乡二元结构的综合测度二元综合对比系数是反映城乡二元经济、生活、社会等各方面差距的综合指标。本着简明、代表性强、覆盖面较广的原则,选用五项指标,用各指标的加权平均数来衡量。公式表示为:=a1L+ a2K+ a3H+ a4W+ a5M+ a6I上式中,二元综合对比系数越小,则城乡二元性越强;反之,二元综合对比系数越大,则城乡二元性越弱。为了与人们的习惯感受相一致,引入二元综合强度指数概念。二元综合强度指数越大,则城乡二元性越强;二元综合强度指数越小,则城乡二元性越弱。二元综合强度指数它与二元综合对比系数互为倒数。即:=1/公式中表示二

64、元综合强度指数, 表示二元综合对比系数,ai 表示指标权重 ,其中a1=0.4, a2=0.2, a3=0.1, a4=0.1, a5=0.1, a6=0.1。由于数据收集的局限性,以2000年为例,计算可知二元综合对比系数为0.48,二元综合强度为2.06。说明我国城乡间经济社会等各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表3.1 二元综合强度指标体系分类权重单指标经济二元性0.4二元对比系数生活质量二元性0.2收入二元对比系数0.1消费二元对比系数0.1消费结构二元对比系数社会公共品供给二元性0.1公共投资二元对比系数0.1公共服务消费二元对比系数二元综合对比系数1二元综合强度指数1根据二元综合强度指标体系,选取20002006年数据,据算相应的二元综合对比系数和二元综合强度指数得:图3.9 二元综合强度指数图3.9中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重庆市二元综合强度指数呈上升趋势,说明整体看来,城乡之间总体差距逐渐拉大,城乡间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城市和农村居民在经济、生活、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享受的权利和实际的发展水平存在巨大的差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是一条巨大的、复杂的、漫长的道路。3.2.3 重庆市二元结构的区域比较为了更加全面地分析重庆市二元结构的现状,我们在对重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