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枣庄教育人物事迹材料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62780903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感动枣庄教育人物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感动枣庄教育人物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感动枣庄教育人物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感动枣庄教育人物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动枣庄教育人物事迹材料(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拐杖撑起的坚强 记薛城区优秀教师陶庄镇种庄小学孟凡芹老师 清晨,当东边的天空刚刚泛起白肚皮,一个驾着双拐的身影在一步一步地走在乡间小道上,一个约莫两三岁的小女孩紧一步慢一步地跟在身边;傍晚,当西边的太阳燃尽最后一抹霞光,仍有一老一小的身影在蹒跚地走着熟悉的人都知道,这就是陶庄镇种庄小学的孟凡芹老师和她三岁多的女儿。她,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在三尺讲台上奋斗了十一个春秋。在这十一年里,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有无怨无悔的耕耘与比常人更加强烈的艰苦的付出。永不放弃,是她人生的信条!12岁那年她因病致残,在哭过、痛过、悔过、恨过之后她选择了坚强。九八年枣庄示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几经周折被分到了陶庄镇

2、中学任教,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一年的教学生活。她爱学生,爱她的A、B、C。她一直在说“肢体的残缺不是真正的残缺,真正的残疾是心灵的残缺,是灵魂的落魄“,她“用爱撒播希望,用真诚对待学生”。永不服输,是她生命的支撑!孟老师一位立志坚强,肯于吃苦的老师。为了适应教师的讲台生活和每天的上下楼,她总是在尝试并实践着一种新的授课方式,为了书写方便,她丢掉双拐在讲台上做“跳跃”运动。45分钟,全身的重量全压在一条腿上,那难度可想而知!每次下课,她总是汗流满面,腰酸背痛,然而,她硬是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与吃苦的精神坚持了下来。校长和同事们都说,“孟老师,你可以坐着讲课的”。她总是笑着说,“没关系,我能坚持,下课

3、休息一下就好了”。可是,下课了她哪会休息呢?她还要改作业,还要辅导学生,还要加强自己的学习,她凭着自己的毅力,自学了打字、微机程序安装等等,还成了学校的骨干人员。2008年,因学校布局调整,她从陶庄中学调入种庄小学。当时她对象刚做完第二次植骨手术,需卧床静养5个月。第一次手术卧床三个半月的影子还在时时萦绕着她,现在又要远离家去小学任教,对她来说真是雪上加霜。她,无眠!对象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怎么办?女儿不到2岁没人看管,怎么办?家里老人年纪大,身体又不好怎么办? 种庄小学离家很远,上下班需要坐车,怎么办?家里忙着拆迁,里里外外都靠她一个人在支撑,怎么办? “种庄小学没有一名英语教师,孩子都在等着

4、你呢”校长的话在孟老师的脑子里不断回响,二百多名孩子期待的眼神在黑暗中闪烁,孟老师心动了,坚定了。她安排好一切毅然走进了种庄小学,记得当时校长一见孟老师来了,高兴地说不出话来,只说了两个字“谢谢”。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08年的冬天好像比平时来的更猛烈些,1月中旬气温达到零下12摄氏度,滴水成冰。那是一个星期三的上午,上完第4节课刚从三楼下来,孟老师还没来得急明白怎么回事,已滑倒在地,拐杖甩出去很远,屁股重重地摔在了楼梯边上,手也磕出了血,半天没有起来,还是同事帮忙送回的家。校长让她在家休息几天,可是期中在即,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再次推着她向前。第二天,她拄着双拐,忍受着脚下的巨痛,又穿梭在教

5、室、办公室之间,穿梭在学校与家之间。同事们都说她”傻”,然而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对孩子的那种爱有多深,对工作的那种热情有多高。“也许,就是因为我失去的太多了,所以我要用更多的爱回报这个社会,回报关心爱护我的一切”。超越自我,是她不断地追求! 上帝是公平的,当他关上一道门的时候,同时也会打开另一扇门。生活的艰辛与自身的遭遇,经过这些年的风雨与跋涉,已经变得渺小,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不言放弃与永不服输,孟老师的心更加宽广,更加坦然。她相信,爱,是最强大的力量,真诚是最有力的工具。她常说,“或许正因此无论我走到哪里,总能得到无数好心人的帮助,而我又把这种无私的爱不仅珍藏在心底,而且分享给我身边的人,尤其是

6、我的学生,学生都很喜欢我的课,并愿意接近我。每当有英语课时,他们总是一边欢呼雀跃,一边大声喊着:Yeah!。课前,他们会主动进办公室,帮我拿上课资料、录音机到教室去。课下学生们愿意找我说说悄悄话。每到这个时候,我的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我想这一切大概是因为我爱学生,所以才赢得学生的爱,我为拥有学生们纯真的感情和他们分享给我的所有成功与快乐而自豪“。为了跟上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使自己的课更精彩,孟老师家境虽不富裕却买了电脑,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学习课件制作、积极参与教研博客,浏览大量先进教育理念与名师风采。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现在在电脑某些方面已能独挡一面,而且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学生也在她

7、的带动下对电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用爱谱写事业,用心创造辉煌。虽说她的事业不是很辉煌,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值得欣慰。在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种庄小学英语在零起点的基础上,仅学了一个月英语,就取得了第六名;去年英语风彩大赛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就在今年师德演讲中她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全区第四名的好成绩。今年,孟老师还被评为“陶庄镇2009年度十佳师德标兵”和“陶庄镇学生最满意的老师”等等。荣誉的取得给予孟老师的是更加奋进的精神动力,她常说,“虽然我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我要坦然面对,笑对人生,我将借来大山的崇高,敦品励行,迎接挑战;借来碧水的柔美,挥毫泼墨,用我有限的一切创造出如夏

8、花之绚烂的人生!” 张文杰老师荣膺感动枣庄教育人物称号-洪绪中心小学张文杰老师平凡而感人的故事张文杰,滕州市洪绪镇中心小学教师。她身材弱小,但意志坚强。工作时间不久,凭着对课堂教学执著的研究,把课从学校一路讲到了枣庄市,获得了枣庄市课改标兵、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张文杰工作、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同样做教师的爱人意外查出重病。晴天霹雳的打击,让张文杰几乎崩溃。病重的丈夫需要陪护,年已古稀的父母、公婆和幼小的孩子需要照顾,自己钟爱的教学工作更舍不得放弃。怎么办?张文杰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她甚至想以死逃避。然而,生性不服输的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坚强,她要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和事

9、业这两副重担。从此,她每天医院、家里、学校来回跑,像个陀螺一样忙个不停。备课、作业完不成,就带到家里、医院里趁晚上处理,有时丈夫做理疗,她又必须彻夜陪护。疲惫、辛酸、泪水天天围绕着她,可她每天还是面带微笑走进学校、走上课堂,把班级、把课堂、把学生打理的有声有色。时间再紧,张文杰都要挤出时间看书学习、研究课堂,哪怕是在医院里,她也常常把教案拿给爱人一起研究。执著的追求,张文杰逐渐形成了自己个性化的课堂。近几年,学校搞小班化教育改革,参观学习听课的领导、老师络绎不绝,她每学年都要提供几十节的展示课。张文杰一心扑在教学研究上,有时竞忘了家中身患重病的爱人。每当她拖着疲惫的身体放学回家,看到丈夫孱弱的

10、身体,期待的目光,她总是忍不住潸然泪下但是,她的付出却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社会的尊重,连续三届被推选为镇人大代表,并获得山东省优秀教科研成果奖。也许张文杰的课改成果算不上最优秀,但她的坚强,她的执着,她的改革创新精神,却深深感染、感动着我们身边每一个人“两全”治校显魅力 今年8月29日下午,台儿庄区张山子中心小学校长杨尚伦奉调转任邳庄中学校长。全体教职工依依惜别的深情,彰显了他24年如一日坚持“两全”治校所赢得的人格魅力。杨尚伦的“两全”实践是“以校为家全天候,尊师爱生全身心”。1987年担任校长以来,学校3次大搬迁,他带头苦干巧干,实现了多快好省;关爱教师,“树其威,助其才,解其忧”,带出了3

11、0多位市区级优秀教师,输送了十多位小学校长;创办全省首家“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站”和推行传承民间艺术精品校本课程的诸多创举与成效,得到了中央和省市媒体的热情传播。省级绿色学校,市级规范化学校、平安和谐校园先进学校、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几十项锦标实至名归。杨尚伦也多次荣获市级优秀教师、十佳优秀园丁、十佳创新校长称号。转调邳庄中学,离家40公里,面对诸多不便,他义无反顾,无怨无悔地继续着他的“两全”实践。 每个蓓蕾都开花 台儿庄区涧头集中心小学教师荆中侠从教13年,坚持赏识每一位学生的才华,激励每一位学生上进,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位学生成功,确保每节课都是优质课。学生中农村留守儿童比例很大,

12、荆中侠“用心跟爱一起走”,对学生从没发过一次火,从没体罚过一个人,从没向家长告过一次状,而是以无微不至的呵护,补偿他们严重缺失的母爱;以严管厚爱的关怀,纠正其隔代抚养过剩的溺爱,让一个个“学困生”、“德困生”逐渐实现身心健康、品学兼优,取得了“每一个蓓蕾都开花”的成就。荆中侠坚持“兴趣教学”,循循善诱,所有学生都喜欢她所任教的数学课。她和每一位学生的家长都保持着密切的电话联系,每月电话费都二三百元,从没向学校申请过补贴。“用心跟爱一起走,每个蓓蕾都开花”,荆中侠被评为涧头集镇首席教师,并被推荐为市级教学能手。 艾 静:心有大爱才精彩 和她的名字一样,台儿庄区邳庄镇明德回民小学女教师艾静长得腼腆

13、文静,心中装有大爱。艾静家住城区,离校一二十里。每天披星戴月,坎坎坷坷,风雨无阻。这是她对岗位的热爱。认真备课,努力“充电”,刻苦钻研,勇于探索,成长为邳庄镇小学语文课改首席教师。承担的省教育学会课题学生厌学情绪调查研究成为优质成果。这是她对事业的热爱。黄林村学生上学要过河,汛期河水漫桥,艾静每天都在这里接送学生。坚持有教无类,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这是她对学生的热爱。2010年7月,她为北京一名20岁的白血病男孩无私捐献了249毫升造血干细胞,以大爱无疆的情怀,成为台儿庄区第一位、全市女教师中第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是她的博爱。心有大爱,人生精彩。艾静先后获得全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奉献奖、枣庄

14、市三八红旗手、台儿庄区师德标兵和枣庄市第二届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林向阳:创新教育做名师一位家长带着孩子上学去。到了学校,看见孩子被冻红的小手拎着一片香蕉皮。家长嗔怪。孩子说:俺林老师说,乱丢垃圾不道德,捡拾垃圾是拣美德啊。孩子说的林老师是台儿庄区实验小学教导主任林向阳。他发起的小学生“拣美德”活动持续6年从未间断。林向阳坚持教育创新,因材施教。在他的鼓励下,腼腆的褚楚踊跃竞选中队长、大队长,出席全国第五届少代会竞选山东代表团团长,受到胡总书记的亲切接见;爱唱的张倩注重全面发展,成长为枣庄市十佳少年和山东省十佳故事大王,如今成了台儿庄古城形象大使。他力创“特色作业”体系,研究小学生写“数学日记

15、”的课题,获得全省中小学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并有100多篇业务论文在各级学术刊物发表。被评为枣庄市教育创新人物,并参选全省齐鲁名师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为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张愚,枣庄八中数学教师,连年奋战在高三教学第一线。乐于教书,更善于育人;重视知识传授,更关注学生品德的培养,用热情和真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被一届届学生亲切地称为“愚哥”。他始终以创建优秀班集体作为班级工作中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自我教育能力为目标。每带一个班级,他都能用用心、用情、用爱滋润和培育每一个学生;用科学、民主、平等的管理技法,造就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他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精心呵护

16、和充分发展。十几年来,他所教的学生已有上千人升入理想的大学,有五名同学被北大清华录取。他先后荣评枣庄市优秀班主任、市教学能手、市优秀教师、市教学成果先进个人和薛城区师德标兵。他用德行和智慧、无私和奉献诠释着一名教师平凡而又光辉的形象。以爱促教 以德敦品赵奉殿,滕州二中新校地理教师。在他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并长期担任高中部艺术班班主任。在他所教的班级中,有一个刘姓的孤儿,与年近七旬的爷爷相依为命。赵奉殿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关照。每逢节假日,都将孩子接到家中,给与慈父般的关怀与家的温暖。后来,孩子成功考入了一所理想大学。以爱促教,以德敦品,像这样的故事在赵奉殿的身上

17、还有很多。多年来,赵奉殿把教育的使命牢牢扛在肩上,以鼓励为法宝,以因材施教为手段,创新性开展艺术特长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绽放生命的光彩。2011年,他所带班级的64名学生,全部考上本科。现在,艺术教育已经成了二中新校的教学品牌,二中新校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人生因奉献而美丽 古邵镇中心小学校长。十多年来,李为超老师风雨兼程,默默奉献。2007年11月,作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自愿者的李为超不顾家人的反对和妻子的质疑,毅然决然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山东省教育系统第一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教师,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由于工作出色,2008年被调到曹庄中心小学担任校长。地位变了,但他的使命感和责

18、任感没有变,教书育人的本色没有变。因工作成绩突出,2010年他再次调到古邵中心小学任校长,工作成绩突出,得到领导的一致认可,当选为峄城区政协委员。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从教以来,他多次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师”、 “枣庄市捐髓救人模范”、“全国红十字金奖”、 “全国优秀教师”、“ 全国优秀班主任”等称号。烛光熠熠 甘为人梯颜兰清, 滕州市西岗镇中心小学教师。该同志从教二十多年来,立足本职,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来。她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极探索出了一套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兴趣的“发现教学法”,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作为教研组长,她宽厚仁爱,悉心指导青年教师,先后指导并

19、带领10余名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她像一支熠熠燃烧的红烛,用爱温暖着学生的心灵、用爱关注学生的成长,先后资助了20多名贫困学生,成为3名单亲孩子的“代理”妈妈,被学生亲切的称为“最可亲的人”。她先后有三次考入市直学校的机会,然而颜老师都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颜老师先后被荣获“枣庄市优秀教师”、“滕州市优秀教师”、 “十佳师德标兵”、“十佳班主任”;2010年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用爱与责任成就梦想张萍,枣庄市第四十一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优秀教师”、“枣庄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每个人一生都要“扮演”很多角色,张萍把教师角色演到了极致。从教18年,她始

20、终以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可是对亲人、对自己她充满了愧疚。父亲病床前她没能尽心照顾,连最后一眼都没见到,留下了终身遗憾;丈夫双腿受伤她没有请一天假,招来了家人的很多埋怨;自己生病手术,她在病床上没敢多耽搁一天时间可以说,张萍对亲人、对自己是吝啬的,但她对学生却是无私的。她始终用慈母般的爱和教师责任呵护她的每一个学生,多少优秀生在她的鼓励引导下化茧成蝶,多少顽劣的孩子在她的谆谆教导下发现了自己隐形的翅膀。她有遗憾但无怨无悔,因为她心中始终涌动着爱和责任。大爱无言自辉煌周勇,枣庄41中教师,齐鲁名师讲堂成员。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百佳优秀班主任、枣庄市教育创新

21、人物”等称号。他用心钻研业务,引导学生从文化角度去认识数学,用理性的思考去感悟人生,把数学理解成有生命的学科,将课堂变成学生享受成功的磁场。他多次在全国、省、市举行公开课,各级优质课均获一等奖。他立志做智慧型、创新型的班主任,所带班级个性鲜明,被誉为“周勇班”。他通过“幸福时刻、心灵虹桥、平等凳”等方式,促使学生自我教育,塑造阳光心态,成绩不断提高。教育是他的最爱,就是因劳累住在重症病房里,仍惦念讲台和学生。他把无私的大爱洒向每一个学生,青春因奉献而充实,生命因耕耘而辉煌。 矢志育桃李 丹心写春秋刘波,滕州一中物理高级教师。十几年来,他始终全身心地战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2006年被滕州市记功一

22、次,2008年被评为枣庄市优秀教师,首届滕州名师,2009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教学方面,他深入研究物理学科的规律,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2005年被评为枣庄市骨干教师,2006年获山东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在班级管理中,他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努力为他们的成人、成才创设良好的氛围。2008年以来连续三年带毕业班,所带班级共有7名同学考取清华北大,近百名同学考取复旦、交大等一流名校。本人曾被授予枣庄市优秀班主任、滕州市十佳班主任等荣誉。升入清华的刘新宇同学在贺卡中写到:“老师,您所给予我们的,不仅是一张通往大学的门票,还有温暖而美好的情感;我们从您身上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善良、敬业、奉

23、献等宝贵的精神财富。”幸福人生引路人王卫东,枣庄十五中数学教师,曾荣获市政府记功嘉奖、被团市委授予优秀辅导员,荣获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多次获校优秀党员、优秀班主任称号。二十二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有着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对待教学,勤勤恳恳,注重改革创新,课堂幽默风趣,灵活新颖,成绩优异;对待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及品德培养,学生们高兴地说:“快乐的王老师是我们终生难忘的好老师!”对待班集体,注重习惯养成、注重情感教育、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注重活动历练、注重生活教育。他常说:“我愿为孩子们努力打造一个个充满生命激情的快乐班集体,以自己的快乐激发孩子们的快乐,让家长满意,让领导放心”寻找快乐,感受

24、幸福。做个快乐班主任,做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书写无悔人生朱霞,一直任教于滕州最南部的柴胡店镇。她扎根山区,不畏条件艰苦,不计名利得失,始终坚守在山乡教育一线,孜孜以求,忘我工作,以辛勤的付出润泽了千百个山区的孩子,书写着一位普通园丁的崇高与传奇从教以来,她经常资助贫困学生,已记不清为多少学生买过学习用品,为多少孩子交过学费,她用真诚真爱改变着一个个学生,塑造着一颗颗美好的心灵。她潜心教改,探索归纳了“五疑式”教学法;形成了生本理念下的“多学少教”课堂教学模式。她胸怀大局,恪尽职守,为了自己的学生,顾不上生病的女儿和躺在手术台上的父亲。“山东省优秀教师”“枣庄市课改标兵”“滕州名师”“滕州市人大

25、代表”“滕州五一劳动奖章” .一串串荣誉和肯定的背后,凝聚着她的心血和汗水。滕州市人大、市教育局、滕州日报社曾多次对其事迹进行宣传报道。用慈爱呵护纯真葛静静,高新区兴仁中学老师。从大山里走出的她,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将满怀的热情与爱奉献给了她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她知道每个学生从校到家的路有多长;学生病了,她陪着买药打针;冬天孩子没有袜子穿,她悄悄地塞上两双;谁的手冻了,她会准备好手套;中秋节路远的孩子把她家当成自己的家每个身影都铸就了爱的精华,难怪学生们都信任她、尊敬她,亲切地视她为“老师妈妈”。初三女生王楠,自小父亲离世,母亲远嫁,孩子长期的孤僻已发展成抑郁症,葛老师定期陪同去医院治疗,并耐心细

26、致地进行心理辅导,不是妈妈胜似妈妈,让王楠在16年的生命历程中感受到了深深的母爱!是她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大山深处的坚守陆繁伟,徐庄镇共青希望小学校长,全国优秀教师。在偏远贫困的山区小学,他一干就是22年,虽曾有多次改行和“下海”机会,但始终没有放弃教师这个职业。他热爱教育,爱生如子, 2004年特困生陆现英因父患重病濒临辍学,他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1000元资助其完成学业,直至该生考取大学。20余年来,他先后资助贫困学生及留守儿童100余名,劝返辍学儿童80余名,累计捐助金额达13000多元。在担任校长后,面对这所破旧、落后的山区小学,他自带干粮,远赴他乡,先后筹措校建资金60余万元。为节省资金他亲自参加劳动,一次在修缮学校楼顶时他不慎落下,肝脏破裂,胆囊受伤,在医院做完手术后他带病返校坚持工作。他主持开发根雕、奇石等校本课程,大刀阔斧地进行学校管理和教学改革,切实推行素质教育。短短两年多时间,就使该校成为枣庄市农村品牌特色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