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一二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xu****iu 文档编号:162747504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1.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语文一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文一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文一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一二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一二单元教学设计(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葡萄叶的梦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1、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积累语言。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诗句语言的美,在读中想象诗意的美,在读中体会葡萄叶的奉献情怀和葡萄成长的快乐,并通过朗读把感受和体会表达出来。 2、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具体到本课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扮演葡萄叶和葡萄的情境对话中,在由仿写葡萄叶上升到仿写梦想的过程中,在“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感染。 3、巧用暗示,让学生自悟。比如,播放小松树的歌曲,暗示成长的快乐;教师范读第二小节并描述图画,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引用大诗人泰戈尔的诗升华认识等,都能让学生听有所得,读有所得。 教学目标: 1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品味诗句的美,体会诗意的美。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体会葡萄叶乐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品味诗句的美,感受成长的快乐。 课前预习: 1、读读课文,初步掌握生字字音。 2、查查词典,了解“酿造”在词典中的意思。 启动课堂: 播放歌曲小松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创设情境导入: 由小松树快乐成长引出葡萄叶的梦。读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先读读词语,再读读句子。 2、指名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葡萄叶的梦是什么? 2、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葡萄叶的梦是什么?作者用哪句话表示这个意思? 3、品读诗句:葡萄叶用整个夏天,酿造

3、芳香和甜美。理解“酿造”一词。读读诗句。 四、学习第一小节: 1、自由读,思考:诗人眼中的葡萄叶是怎样的? 2、有感情地朗读。指名读评价点拨引读。 3、交流:你为什么喜欢作者笔下的葡萄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4、拓展:你眼中的葡萄叶是怎样的?能像作者这样用一句有诗意的话来表达吗? 的叶片,是 。 五、学习第二小节: 1、配乐范读:激发学生想象、朗读的兴趣。 2、自由读。透过诗句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闻到什么? 3、交流、创设情境对话,感受葡萄在叶子的帮助下快乐成长。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男、女生比赛朗读指名读。 5、创设情境:葡萄和葡萄叶会说些什么? 六、学习第三

4、、四小节: 1、引读第三小节,摘一颗葡萄给你尝尝,你觉得怎么样? 2、在学生的赞美中,引出第四小节。 3、质疑:为什么葡萄叶悄悄地笑了,流出开心的泪了? 4、在组织学生解疑中,体会葡萄叶乐于奉献的情怀。再读全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七、巩固、发散: 1、背诵喜欢的小节。 2、写写自然界中小鸟、小蜜蜂、小青蛙、小草、大树、鲜花的梦想,还可以写写自己的梦想。 3、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让我们伴随着梦想快乐成长。 八、推荐作业: 1、背诵课文。 2、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 3、从课外书中,读一首喜欢的诗歌。 板书设计: 1、葡萄叶的梦 酿造芳香和甜美 悄悄地笑了黎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会认

5、6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通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了解人物思想感情。4体会社会弱势群体的难处;体会父母对子女的责任,体会浓浓的母子情。教学重点: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通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教学时数: 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解题引入。 1板书课题:黎明 2指名认读课题。认读生字:黎。 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黎明”是什么时候?课文里讲了黎明时发生的什么事情? 黎明: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6、。 4进一步理解“黎明”。 在黎明到来的时候,你看到了些什么? (天刚亮时,周围的一切还看不很清楚,但这时,人们已经开始忙碌了:上学的孩子出发了,上班的大人们出发了,地里的农民开始了一天的劳作,那些做生意的人也开始工作。) 5引入课文。 黎明的时候,柱柱跟着妈妈也开始了一天的奔波二、初读,读通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将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在有疑问的地方画上问号。 2听课文朗读录音,想想课文讲述的是黎明中的一件什么事。 3把这篇课文读给同桌听,和同桌一起讨论识记生字,解决疑问。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互听互评,纠正字音。三、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1在本课中,你找出了哪些生字? 根据学生回

7、答,贴出生字卡片: 黎劲横痒页责 2交流识字方法。指导识记难字。 痒:形声字,“疒”形“羊”声。 横:两个部分相加,左“木”右“黄”就是“横”。 “页”与“责”可以比较识记。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同桌互读,小老师带读,指名读。 4质疑,初步理解以下词语。 晨曦:清晨的阳光。 奔波:忙忙碌碌地来往奔走。 责任:分内应做的事。 沉思:深思。 片刻:很短的一会儿。四、再读,熟悉课文。 1指名让一个同学读课文的第一段,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借此了解学生是否知道本课有几个自然段。) 2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声音要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掉字。) 3读书的

8、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不说话) 4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5指名说一说,课文讲述了黎明中的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哪几个人物?五、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通过第一自然段,你了解了些什么? 2指名回答。 (柱柱已经六岁了,跟爸爸妈妈来北京两年了,爸爸妈妈在北京打工,柱柱跟妈妈在黎明中去早市卖菜。) 3课文中的柱柱和妈妈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下一课时再一起学习这篇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2课文写了哪两个人物?讲述了黎明中的一件什么事? (柱柱和妈妈,在去早市卖菜的路上,妈妈教柱柱念字,妈妈决定送儿子上学。)

9、二、抓重点词句,学习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一说柱柱在路上都做什么了。 2汇报交流。 (柱柱在妈妈上坡蹬车的时候,帮妈妈推车;柱柱在妈妈背上写字让妈妈教自己认字。) 3画一画相关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柱柱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1)在对比中感悟朗读。 “上坡时,柱柱见妈妈太费劲,就腾地跳下车,跑到车后,双手用力推起车来。” “上坡时,柱柱见妈妈太费劲,就跳下车,帮妈妈推。” 分男女生读这两句,体会带点词语的好处。 这些连续的动作,表现了柱柱很爱自己的妈妈,是个懂事的孩子。同时,这些动词,也能很形象很具体地表现柱柱天真活泼的样子。 (2)体会人物感情读。 A.妈妈一字一顿地念:“上学去” B.“

10、噢,上学去” 指名读,集体评议,体会柱柱的情感。 妈妈是怎样念的,柱柱的态度怎样?(妈妈为了让儿子听清认准,所以一字一顿地念,教得认真,而柱柱很喜欢读书,很渴望上学,所以念得又认真又有感情。) 通过对比朗读,读出人物的语气。 4现在谁能说一说,柱柱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懂事的孩子,心疼妈妈的孩子,热爱学习的孩子,渴望上学的孩子。) 5妈妈的心情怎么样呢? (1)默读课文,把描写妈妈心情的句子画下来,想想妈妈心里想什么。 (2)填一填: 妈妈赞叹一声,心里想:。 妈妈心头一喜,心里想:。 妈妈眼睛一亮,心里想:。 妈妈感到喜悦,也感到了责任,心里想:。 在语境中进一步体会“责任”的意思。 责任:是

11、指分内该做的事。在课文中,妈妈要为柱柱的成长做什么呢?如:送儿子上学,教育孩子等等,这些都是妈妈的责任。 那么,我们现在上学,有哪些责任?(好好学习,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等等。) 6“柱柱把圆圆的小脸贴在妈妈的背上”,他这时会想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从课文出发,从人物的内心世界出发,进行创造性的阅读。从而进一步体会柱柱渴望上学、喜欢读书的思想感情。三、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母子情。 1从课文的学习中,你感受到了柱柱和妈妈什么样的感情? (柱柱主动分担妈妈的困难,妈妈为儿子的懂事感到喜悦和欣慰,柱柱和妈妈之间亲密和谐,相亲相爱。) 2分角色表演读课文,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3小结评价。四、总结课文。

12、 小柱柱在比较困难的环境里,仍然像我们所有的小朋友一样渴望上学、热爱读书,妈妈也因此而感到肩上的责任,要培养孩子学习知识,健康成长。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第三课时一、检查复习。 1朗读课文。 2检查认字情况。抽读生字词语卡片: 黎明推车横道责任页码抓痒二、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字卡片:波推掏横由页铅任 指名认读这几个字,明确这八个字是要求能认会写的。 2合作学习,识记字形。 跟同桌讨论学习,读字音看字形,看看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的形。 指名汇报自学情况,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识记方法。 “波”“推”“掏”等都是形声字,可按形声字规律记。 比较形近字:波坡推堆铅沿 3指导书写。 指名

13、书空,说一说字的笔顺。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说说在书写时该注意什么。 “波推掏横铅任”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这几个字都是左窄右宽,要注意左右让笔的书写规则。 不能添笔画(如:铅)或少笔画(如:掏、横)。三、巩固练习。 1随堂听写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波推掏横由页铅任 2给生字组词。 波()掏()由()任() 推()横()页()铅() 3选用本课中你喜欢的词语说句子,如:黎明、赞叹、轻松小河蚌的故事教学设计一、教材说明: 小河蚌的故事是语文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课。这是一篇很有哲理的小童话。小河蚌们听从老河蚌的提醒,纷纷捡沙子埋在自己的体内。经过岁月的

14、磨砺,沙粒在小河蚌体内变成了光亮晶莹的珍珠,小河蚌们欢快地庆祝自己的成果。可是,一只小河蚌却伤心得流下了悔恨的泪,因为它当初没有听从老河蚌的提醒,时光白白地从它身边流走了。这篇文章启迪我们要珍惜时间,克服困难,做有意义的事。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会认字。 2、通过朗读感悟,品析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河蚌们珍惜时间、艰苦磨砺获得成功后的快乐,懂得在成长中需要经受挫折,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有收获。感悟没有珍珠的小河蚌痛苦后悔的心情,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味感悟,感受小河蚌们珍惜时间、艰苦磨砺获得成功后的快乐,懂得在成长需

15、要经受挫折、不断克服困难;感悟没有珍珠的小河蚌痛苦后悔的心情,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图片。 2、语言描述: 春光明媚,微风吹拂,河面上仿佛撒了一层金子。一群小河蚌簇拥着一只老河蚌在欢快地散步 3、欣赏画面,畅谈想法: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那些小河蚌的珍珠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那只小河蚌没有珍珠呀?那只小河蚌为什么流泪了? 4、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 1、自由读文。 学生可以边读边将不认识的字画记下来,借助课后的生字表读准字音。也可以先读课后的生字,读准字音,再读课文。如果课文中除了生字还有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学和老师。 2、

16、检查生字读音。 (1)出示带拼音的生词,指名认读。 仿佛簇拥贪玩竟然磨砺追逐 (2)去掉拼音,齐读。 3、指名分段读文。引导学生边听边思考,带着问题读书。 为什么有的小河蚌有珍珠呢?而没有珍珠的小河蚌流泪了? 引导学生找出事物的联系和区别,并通过读书找出答案。 (三)理解课文,感悟朗读。 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感受小河蚌获得珍珠的艰辛及快乐。 (1)为什么有些小河蚌的蚌壳中有珍珠?(因为那粒埋在自己体内的小小的沙子,经过岁月的磨砺,心血和汗水的浇灌,终于变成了美丽晶莹的珍珠。) (2)结合信息窗,了解小沙粒在河蚌体内经历磨砺的过程。使大家体会由一粒沙子变成一颗珍珠的艰辛过程?(小河蚌里的沙子变

17、成珍珠很艰难,很痛苦,不容易,要经历很长的时间。) 指名读书,集体评价。 抓住“终于”一词,读出由一粒沙子变成一颗珍珠是一个漫长的、需要经受时间考验的过程。 (3)当这些小河蚌打开自己的蚌壳忽然发现闪闪发光的珍珠时,它们心情怎样? 你从哪儿体会出来的?(高兴)(小河蚌们长大了,它们纷纷打开自己的蚌壳,那些蚌壳中竟然藏着一颗颗珍珠! 珍珠闪闪发光,把满河的水照得通明光亮。) 教师范读,注意突出“竟然”。引导学生评价,从中感受到小河蚌惊喜的心情。 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体会小河蚌们惊喜的心情。 正是有了小河蚌们当时用心的收藏,经历了漫长时间的考验,经历了痛苦的磨砺,才使它们变得如此美丽,也给它们成长

18、的环境增添了光彩,更使它们自己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让我们再一次为它们庆贺吧,朗读课文,升华感情。 2、学习第六自然段。 (1)过渡:当这些小河蚌为自己的成功欢呼的时候,却有一只小河蚌没有珍珠,它有什么表现呢?自由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那只没捡沙子的小河蚌悄悄地溜走了,它流泪了,它后悔了。) (2)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它的壳中没有珍珠,没有珍珠它拿什么来庆贺呢?它后悔,当初没有听老河蚌的话。) 老河蚌当初是怎么教育小河蚌们的?(老河蚌语重心长地对小河蚌们说:孩子们,你们不能光顾着玩,该去捡一粒沙子。) 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体会小河蚌后悔的心情。 (3)现在小河蚌后悔了,它想再去捡一粒沙子

19、,结出美丽晶莹的珍珠来,行吗? (不行。衰老已爬上了它的额头,失去的时光就像那条河中悄悄逝去的河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体会“一去不复返”?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意思。 ()现在假如你是那只没有珍珠的小河蚌,你的心情怎么样? ()大家对小河蚌非常同情,让我们走近它,给它鼓励。 (有的鼓励、有的同情、有的警示) (四)回顾全文,谈感受。 读完故事,提升认识。 小河蚌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捡一粒沙子,把它变成美丽晶莹的珍珠。联系生活,谈论大家在成长过程中,要获得成功需要怎样做?(珍惜时间、克服困难、不虚度光阴) 板书设计: 小河蚌的故事 磨砺 沙子珍珠古诗二首(敕勒歌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20、1会认3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敕勒歌和饮湖上初晴后雨。背诵古诗。 3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豁达的思想感情。 5对比学习两首古诗,初步感受“豪放”与“优美”两种不同的审美类型。 教学重点: 1会认2个生字,学习多音字“笼”,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这首诗。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对比学习两首古诗,初步感受“豪放”与“优美”两种不同的审美类型。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1、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古典乐曲。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古诗情境。 1谈话引入:我们祖国的幅员辽阔,有数不清的美丽景色,既有雄伟壮观的北国风光,也有秀丽奇妙的南方美景,让我们一起来参观。 2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学生观察两幅图中所展现的不同风光。 (一处是辽阔壮美的草原,一处是秀美动人的西湖。) 3古代的诗人们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来描写和赞美这些各有特色的美丽景色。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首古诗是怎样描写的呢? 4板书课题:古诗二首 二、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教师板书诗题:敕勒歌饮湖上初晴后雨) 2指名朗读古诗,一人读一首。听听是否读

22、得既正确又通顺。(注意文中多音字“笼”的读音,与“ln”做比较。读准诗中“见”的音。) 3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两首诗的大概意思。 4全班齐读两首古诗,边读边想: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读后交流:都是写景的古诗。两首诗所描写的景色都很美,都表现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5两首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敕勒歌是北朝民歌,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宋朝苏轼写的。诗的形式不一样。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不一样。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意。 学习第一首古诗敕勒歌。 1解题意。 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敕勒是一个游牧的民族,生活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这首诗就是敕勒人当日所唱的牧歌。 2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读一读,想一想:这

23、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写了哪些景物? “敕勒川,阴山下。”这一句写了敕勒川的位置。敕勒川,在阴山的脚下。 引导学生读注释,了解“穹庐”指的是敕勒人生活的毡帐,就是现在的蒙古包。“见”(同“现”),露出的意思。 学生质疑,讨论诗意。 苍苍、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指名说说怎样理解这首诗。 教师有感情地描述诗境:“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同毡帐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 3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在诗中,我们不但感受了大自然的壮

24、阔,而更重要的,是感受了牧人们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性格。)引导学生体悟诗情,感受草原风光的辽阔壮美,激发学生对于敕勒川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4感情诵读古诗。 这首古诗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据说,在公元646年,统治中国北部的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之间爆发一场大战。东魏丧师数万,军心涣散。主帅高欢为安定军心,在宴会上命大将斛律金唱敕勒歌,军情因之一振。 想想,我们应该怎样朗诵这首诗。学生先自己反复练习朗读,再指名朗读,集体评议是否读出诗中宏大的气势。 齐读这首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背诵敕勒歌。 2指名说说诗意,引入第二首诗的学习。 二、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1板书诗题,介绍背景,解题。

25、 这首诗是苏轼与友人在西湖边饮酒遇到“初晴后雨”时所写。诗把西湖写得美丽动人,成为咏西湖诗中的名篇,西湖也因此诗赢得了“西子湖”的美称。 2西湖的美景跟敕勒川相比,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试着理解诗意。 讨论交流。 读注释了解“潋滟”“空濛”“西子”的意思。方好:正好。亦奇:也很奇妙。淡妆浓抹:或者淡雅或者浓艳地打扮。 根据诗句想象诗中的画面: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我要把西湖比作以美丽而著名的西施姑娘,不管什么时候都那么美。 3画一画,体会诗境。 请同学们任选自己喜欢的一句,把诗中的景象画下来

26、。 4配乐吟诵,表达诗情。 你从对古诗的朗读中,体会到诗人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 想象你就是苏轼,和着音乐,来朗诵这首诗吧! 三、对比参读,体察诗情。 1回顾两首诗敕勒歌和饮湖上初晴后雨,他们描写的景物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出示两幅插图,对比观察,体会北国的雄浑壮阔和西湖的秀丽柔美。 如果要给敕勒歌配上音乐来朗诵,你觉得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音乐?是优美柔和的,还是雄壮的? 2这两首诗虽然写了不同的景色,但却蕴藏了诗人共同的思想感情,你能说说它们的共同之处吗?(都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感情。) 3背诵两首古诗。 四、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川似盖饮晴浓 2自学观察

27、本课会写字的结构特点,小组内说说应注意什么。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引申拓展。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苏轼写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中的第二首,同学们想读一读第一首吗? 出示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学生选择学习: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周总理栽的缅桂花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2感悟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了解周总理对民族团结、边疆和平繁荣的殷切希望。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认6个生字,会写6个字,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品诗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 悟诗情,了解周总理对民族团结

28、、边疆和平繁荣的殷切希望。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周总理的图片与资料,课文朗读磁带。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交流资料,认识周总理。 (出示周总理的图片)同学们,图片里那位身着中山装、慈祥和蔼的老人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总理的一生有说不完的感人故事,你了解吗,说出来听听。 2引入课文。 1956年12月16日,中缅两国边疆的人民在云南芒市联欢,两国人民手牵着手,载歌载舞,表达美好情意。周总理在芒市宾馆种下了一棵缅桂花树,象征中缅两国人民世代友好和平。看老师写课题。(5周总理栽的缅桂花树) 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 1一边看课文,一边听课文录音。

29、 2听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学生自由发言。) 3自由读课文,自由选择方法识字。可边读课文边将不认识的字画记出来,借助课后的生字表读准字音。也可以先读课后的生字,读准字音,再读课文。如果课文中除了生字还有不认识的字,可请教同学或老师。 4检查生字认读。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缅俊秀荣祥忆 (2)交流难字的识记方法。 三、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1画出课文中含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 缅桂花树俊秀繁荣吉祥忆念 2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比一比,看谁读得更有感情。 4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四、指导学生写字。 1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6个生字,说说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般”字左

30、边的“舟”字一横不能出头。 “秀”字下边注意不要写成“及”。 “忆”字右边是一笔,笔画名称是“横折弯钩”。 2在田字格里书写。 3同桌互相评一评。 五、作业。 1把这首诗歌读流利,读给家人听。 2用本课的生字做成词语卡片。积累课后词语库中的词语。 3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听写几个词语: 芳香浓郁高大俊秀历经风雨葱茏茁壮 2师:这四个词语都是作者对缅桂花树的赞美,作者把自己的情感都寄托在诗句里,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里感悟作者的情感。 二、细读课文入诗境。 1闭上眼睛,听同学朗读课文,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2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从哪些诗句体会到缅桂花树的美丽? 3

31、理解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师:能说说你对“俊秀”一词的理解吗? 生:高大挺拔。 师:你闻一闻,仿佛闻到了什么? 生:浓郁的芳香。 师:在生活中你闻过哪些带有浓郁芳香的东西呢?(联系生活理解“浓郁”一词。) 师:既然缅桂花树散发着这么浓郁的芳香,那该怎么读这句?请你读出缅桂花树的美丽。 三、默读课文悟诗情。 默读课文,想一想总理的殷切希望与祝福是什么? 1学生讨论。 2交流。 3板书:民族团结,边疆和平。 4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读课文。 四、表演朗读,背诵诗歌。 1练习朗读,争取当堂背诵下来。2学生代表上台表演朗读课文,把边疆人民世代友好的决心用朗读表达出来。天山的托木尔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理

32、解课文内容,对托木尔峰景色特点有初步认识,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感悟托木尔峰的美。 3学会积累好词佳句。 4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写6个字。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能抓住重点词句感悟托木尔峰的美。 2学会积累好词佳句,养成摘抄的读书习惯。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感悟托木尔峰的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到天山做一次旅游,让我们的心灵驰骋在托木尔峰的美景之中,同学们意下如何?先看老师板书课题(老师板书课题:6天山的托木尔峰)。 二、交流关于托木尔峰的资

33、料。 1听老师读课文后信息窗里的内容。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对托木尔峰的印象。 三、录像展示托木尔峰景观。 1学生观看课件。 2谈谈观后的感受。老师相机板书:奇特、壮观。 四、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各自轻声读课文。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检查朗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五、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指名读。 托尔峰衬姿且耐旱莲 2交流识字方法,指导识记难字。 3给形近字组词。 峰()姿()旱()且() 蜂()资()早()县() 4学写生字。 (1)看投影,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在田字格中练写,写完后互相评一评。 六、作业: 1朗读

34、课文。 2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学生开火车朗读课文。 2说说托木尔峰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板书:奇特、壮观、千姿百态) 二、细读课文,体会语言。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课文里哪些语句写出了托木尔峰的“奇特”“壮观”与“千姿百态”? 课件出示下列语句: 托木尔峰上空,终年云雾缭绕,一年四季都下雪。托木尔峰像一座银色的巨塔,在蔚蓝色天空的衬托下,十分壮观。 沿着托木尔峰起伏的山势,一条条“河流”顺谷而下。走近一看,“河”里没有水,全是冰,人们称这种“河”为冰川。 走上冰面,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冰,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城墙,有的像盛开的鲜花就像到了童话中

35、的水晶宫。 2说说哪些词语体现了托木尔峰的奇特与壮观?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词语:云雾缭绕、银色的巨塔、千姿百态的冰、潺潺的流水) 3想象这些句子描绘的美景,指导朗读。 4学生自由朗读全文,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 5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学习积累。 1这篇课文语言优美,语句形象生动,是一篇写景的佳作。你读完这篇课文后喜欢哪些语句呢? 2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3有感情地读出来,说说为什么喜欢? 4学生摘抄好词佳句。 5整理交流。 四、个性表达。 默读课文,结合资料与课文内容,以“我眼中的托木尔峰”为题写一段话,介绍托木尔峰的动物、植物、特产等。 五、作业。 把托木尔峰的美

36、景向爸爸妈妈介绍。中华世纪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认识了解中华世纪坛,对学生进行朴素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中华世纪坛的。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中华世纪坛。 4识记本课生字词,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中华世纪坛的。 教学难点: 理解“中华世纪坛是对中国悠久文明的永恒纪念”。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展示中华世纪坛的全景图)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板书课题:中华世纪坛) 2老师简介修建中华世纪坛的历史背景。请学生猜一猜课

37、文里会向我们介绍中华世纪坛哪些内容。 二、自由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 2标出课文的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 3说说中华世纪坛的地理位置与特点。 4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5讨论交流。 三、默读课文,理清课文顺序。 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中华世纪坛的?标出有关的词语。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圣火广场青铜甬道世纪坛外世纪坛内 四、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合作识字:你认为最难记的字是哪个?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的? 纪坛央玉侧创构针统史组 3交流识字方法: 有的字,可以用熟字加偏旁解决,如:

38、己纪,云坛,勾构。有的字,可以进行形近字的比较,如:祖组。 4重点指导会写的字: “宽”字下面是“见”,最后一笔是“竖弯钩”。“史”字不要写成“吏”。 5教师范写。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字形。 6学生临写,评出小组最优。 五、作业。 1在田字格里练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1提出本节课活动内容:中华世纪坛最佳导游赛。 2比赛要求: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课文内容和搜集的有关中华世纪坛的资料,现场合作,进行最佳导游赛。 二、安排比赛步骤。 1分小组,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将全班分成几个合作学习小组。 2选一组为评委组,讨论制订比赛评分细则。 3其他组抽签决定导游内容,

39、内容有: 中华世纪坛的概况圣火广场青铜甬道世纪坛外世纪坛内 4评奖。 三、开展活动。 1小组合作练习。导游组练习时要注意语言、动作、姿态等。老师参加评委会小组活动,帮助制订评分细则。 2正式比赛,各“导游”进行解说。 3评委打分。 4公布结果。 四、颁奖。 1公布获奖名单,由评委会公布各种有趣的奖,除最佳导游奖外,还有如:最佳仪态奖、最有魅力奖、最佳普通话奖、最甜微笑奖等。 2由获奖者自己选择颁奖人并阐述其理由。 五、作业。 为中华世纪坛设计一句广告词。登上企鹅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南极大陆企鹅岛上企鹅的种类、特点,感受它们的可爱。 2会认课文8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课文中的8个字,积

40、累课文中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南极大陆企鹅的种类、特点等。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相关图片,展示南极风光。 2简介背景,导入课文。 南极大陆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又使人向往的地方。1986年1月,北京大学附小的杨海蓝和上海市蓬莱路第二小学的吴弘,于北京时间13日21时,顺利到达南极乔治岛长城站。当天下午,考察队队长高伯伯带领他俩游览了企鹅岛,还同小企鹅合了影。(板书课题:登上企鹅岛)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标出课文里的生字、新词。 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课

41、文里生字的读音。 3出示词卡:你能正确读出下面这些词语吗? 登上企鹅大陆尽管厘米鱼鳞状帽子捕食 4小组合作,记忆字形。 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你对哪些字记忆最深刻?为什么? 三、学写生字。 1出示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的8个字。 2提醒学生注意: “陆”字中右边的一竖不能分开写。 “帽”字右上角不是“日”字。 “陆、帽、嘴”等字要写得左窄右宽。 “鹅、所”两个字要平均分在田字格的两边。 3学生学写生字,每个字写两个。 4互评,看看谁写得既正确又美观。 四、巩固练习。 1辨字组词。 状()境()挠()捕()驴() 壮()镜()绕()铺()驱() 2积累本课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42、 一、整体把握,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 2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企鹅? 老师板书:金企鹅(花脸企鹅)、帽带儿企鹅、阿德雷企鹅 二、小组合作学习课文重点段。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完成表格。 企鹅种类特点 2汇报交流: 金企鹅漂亮 帽带儿企鹅彬彬有礼 阿德雷企鹅凶猛 3指导朗读。 (1)岛上最漂亮的是金企鹅,它的嘴是金红色的,头部有两块白毛,又叫花脸企鹅。(抓住表示颜色的词语,读出金企鹅的漂亮。) (2)还有一种企鹅,颈部有一圈黑毛,好像系帽子的带儿,叫帽带儿企鹅。它们彬彬有礼,站在远处向我们点头,像欢迎我们似的。(抓住“站”“点头”等词语,读出帽带儿企鹅的彬彬有礼。) (3)最凶猛的是阿德雷企鹅,我刚迈进它们的“领地”,一只企鹅就尖叫着把我驱逐“出境”了。它们的叫声很像毛驴,所以又叫驴企鹅。(抓住“尖叫”“驱逐”等词语,读出阿德雷企鹅的凶猛)。 三、再读课文,整体回顾。 1自由朗读课文。 2课文里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南极美丽的风光,有感情地读一读。 四、拓展延伸,交流资料。 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说说你对南极还有哪些了解? 五、作业: 把你了解到的南极风光介绍给父母亲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