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材料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2744847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55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惊弓之鸟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惊弓之鸟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惊弓之鸟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资源描述:

《惊弓之鸟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惊弓之鸟材料(5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惊弓之鸟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0课江西省九江市双峰小学朱江英教学目标:(1)学会4个生字,理解“惊弓之鸟、射箭能手、悲惨、愈合、孤单失群”等词语的意思。(2)理解更羸最后说的四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3)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惊弓之鸟”的含义。难点:读懂更羸的话,体会更羸观察、分析的逻辑关系。教学内容:惊弓之鸟是一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箭,只需拉弓,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事。从中反映出更羸善于思考,并能根据所见所闻作出正确分析。全文不仅用字极为准确,而且在写法上也极有特点,那就是:小至更

2、羸对大雁分析的句子,大至整篇课文的结构安排,都是通过倒装因果关系的句段组合来谋篇布局的,不仅反映出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特点,也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内容。教学思路:这节课我从更羸的名字入手,引导学生理解“更羸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再由“更羸为什么有名?”延伸开去。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更羸有名表现在他不用箭只拉弓就让大雁掉下来,懂得更羸对事物仔细观察,并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判断。我将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一段话作为教学的重点,通过逐层分析推理,师生接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同时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更羸的推理过程,使学生受到正确思维方法的训练。接着,我让学生找

3、出魏王的两句话,通过对魏王说的话反复品读,从中体会到魏王对更羸的佩服,从而更加深入体会到更羸的有名。最后理解“惊弓之鸟”的本意和寓意。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即精心设计问题,本节课我始终让学生带着“更羸为什么有名?”这个问题读书,在读中思考、领会。因为任何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有价值的问题能启发儿童深刻思考,并能引导他们去提出新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认识能力,促进读写技能的发展。2动画演示法。课文第五自然段中的两个“直”含义不同,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在教学时采用动画演示法,帮助学生理解两个“直”字的不同含义。这是引导学生把语言还原成形象的一种方式,有助于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3角色

4、体验法。在教学中,我给足时间让学生体会魏王的两句话,通过揣摩魏王的心理,在不断的角色体验中,使学生能更好地体会人物身上所蕴涵的情感因素。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解题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惊弓之鸟(看老师写课题,提示“惊”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弓”字第三划是竖折折钩。)生齐读。【我运用了直接导入的方法,力求简单明了,为下文学习指名了方向。】(二)新授师:这是一则成语故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让我们一起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课件:生自由读,师巡视。师:刚才同学们一个个挺直腰杆,认真读着,相信已经读得很好。现在我来检查一下,第一个问题: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

5、谁呢?生:更羸师:“更”是个多音字,还可以组词为打更,三更半夜等。谁知道它另外的读音?你能给他组个词吗?看到“羸”字,你发现了什么?和“赢”字很像,怎么记住“赢”字,可以拆开记,羸:亡、口、月、羊、凡。出示课件: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更羸,那更羸是什么人?生自由说(更羸是个射箭能手)师:课文是怎么说的?生交流出示: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出示课件:师:你怎么理解“能手”(课件点红)?师:比如某些同学很会画画,我们就叫他画画能手;很会唱歌,我们就叫他-唱歌能手。而更羸射箭百发百中,我们就叫他-(生)射箭能手,而且他可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是魏国生(有名)的射箭能手呢。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师:

6、更羸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这一点的?自由默读课文,划出相关句子。生交流课件出示: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师:是这句吗?是啊,更羸不取箭,只拉弦,就能让大雁从半空中直掉下来,这件事真奇怪,让我们再来读读。“弦”注意正音,不要读成“玄”。师可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肯定:“弦”这个生字你读得可真准。师:这是弓,出示“弓”的图片,这是箭,出示“箭”的图片。弓上哪一部分是弦呢?拨动弦会发出什么声响?“嘣”师正音,后鼻音,谁能读好它你能把这句话连起来读读。预设:嗯,弦声还不够响,大雁没听见,所以没掉下来。再读读。再

7、请一生读。师:嗯,这么响,连老师都吓了一跳,难怪大雁吓得直掉下来。师:让我们再读读这句话。生读师:这句话中竟然有两个“直”,仔细读读,这两个“直”意思一样吗?生读句子体会交流(飞得急掉得快)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句子。师:是啊,(动画演示)大雁一听到弦响,就拼命地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又从半空中直往下掉,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奇怪的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生交流。三人次。课件演示:【阅读一篇文章,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切入点来深入阅读文本。我首先从更羸的名字入手,再引申到“更羸是一个什么人?”再从“有名”二字入手,引出两个重点句的研读,“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

8、箭能手。”、“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接着用动画演示配合老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两个“直”字的不同含义。这是引导学生把语言还原成形象的一种方式,有助于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师:刚才你们交流到的内容都在课文的哪一部分?(9自然段)师:谁来读读这段话。课件出示: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师:这段话一共有几句?你能从中读懂什么?生自由朗读这段话。

9、师:反馈:读第一句,你知道了什么?(这是个生词,你来读悲惨,再读悲惨。理解“悲惨”。这是更羸看到的,听到的)前文中有一句话也讲到了这个意思?找找(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板书课件出示:更羸大雁飞得慢,叫得很悲惨,看到这些,他想到什么呢?生交流。更羸看到大雁飞得慢,想到(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理解“愈合”(板书)更羸听到大雁边飞边悲惨地叫着,想到(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孤单失群”(板书)师引读:(它飞得慢,因为它叫得悲惨,因为)你看,这几句话中原因都在后面,结果在前面,这就是因果倒装句。正因为受过箭伤未愈,孤单失群,所以大雁听到弦响,就(非常害怕);

10、因为心里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因为拼命往高处飞,所以(就要使劲);因为一使劲,伤口就(裂开了);因为伤口裂开了,所以(它就掉了下来)。(板书)你们看,以上接读的过程,就是更羸的推理,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将更羸的推理过程说一说。(一层一层地对着板书说,再请一生连起来说完整)【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这个句子,从而感受更羸分析推理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这样,把能力的训练落到了实处。】课件出示:师:(对着板书)这段话共有4句,第一句是更羸看到、听到,第二句由看到听到而想到的,第三、四句是由前面看到、听到、想到的而

11、做出的推理分析,让我们再来读读。你佩服他吗?为什么佩服?生交流师板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推理分析。师:我们佩服他,在场的魏王也很佩服他,你从哪句话中感受到?生说并出示:“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如果你是魏王,你会说,生初读。我还没感受到魏王对更羸的佩服,如果你是魏王,你还会说,又一生读,嗯,有一点点佩服。如果你是魏王,你还会说,又一生读。嗯,让我感受到了你的确很佩服更羸。我们一起读。课件出示:师:是呀,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让大雁从半空中直掉下来,真是眼见为实呀,可是魏王一开始相信吗?生交流并出示:“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师:为什么

12、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半信半疑你能读好吗?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话。课件出示:出示:“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读出相关语气。课件出示:【角色朗读可以让学生更加贴近人物内心,更好地体会人物身上所蕴涵的情感因素。而我将这一部分放在学生理解了更羸的话后,就是想以此让更羸在学生们心目中的形象更加鲜明,让他们得到更深的启示。】师:是啊,魏王由开始的不相信,到后来对更羸由衷地佩服啦!难怪说更羸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课件出示: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师:他的有名不仅是他射箭百发百中,更在于他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善于推理。课文学到这里,我们

13、再来看题,“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是什么置大雁于死地呢。(是那嘣的一声响)是呀,嘣的一声响,给大雁带来了惊吓,这是一只受不得半点惊吓的鸟,后来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动静就异常恐惧。课件出示:师:这节课就上到这,至于该成语在生活中如何运用,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板书:【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惊弓之鸟一文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更羸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准确分析、严密推理到情况的落实,从中可以发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途径,并能用较为清晰的思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材分析惊弓之鸟是一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手更羸不用搭箭,只需拉

14、弓,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事。从中反映出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并能根据所见所闻做出正确分析。为能圆满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采取了变序教学的方式,把教学的切入点放在最后一自然段,即先让学生知然,然后步步回溯,通过深入理解课文,让学生最终弄清其所以然,起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是一座重点城镇小学,学生主要来源于城区及附近的村镇,虽然与农村的天然环境息息相连,但学生在抽象思维的初步形成上存在着差异,并且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见过大雁,也没有见过真正的射箭,鉴于此,我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教育资源,制作辅助课件,努力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惊弓之鸟”这

15、个成语故事的内容。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能手”“本领”“大吃一惊”“孤单失群”等词语的意思。3.练习复述课文。教学设计(1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整体进入1.师: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伟大民族,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里,有一颗永不磨灭的璀璨明珠,那就是成语。成语对于我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小朋友,你能不能说说你了解的哪些成语呢?2.刚才,有同学说到了“惊弓之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惊弓之鸟”这篇课文。齐读课题。3.这个成语来自于一篇古典作品,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板书:正因为不用箭,所以老师在“射”字上加引号。(二)找到

16、突破口1.师:那么,课文哪一节重点写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呢?(引出第8节)用手势告诉老师。出示练习,自读第8节,思考填空,用()在书上括出答案。【它飞得慢,是因为。它叫得悲惨,是因为。】2.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板书。板书:【飞得慢箭伤未愈 叫得惨孤单失群】“孤单失群”是什么意思?“动画展示孤单失群”(离开同伴,无依无靠)这两句话前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出示投影:【因果先果后因】4.读书上更羸说的第二句话:男同学读“果”,女同学读“因”。男:它飞得慢女:是因为男:它叫得悲惨女:是因为5.下面由老师引读因果句式,同学接读。师引读:之所以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

17、,还在作痛)。师引读: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 (叫得悲惨)。师引读: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 (飞得慢)师引读:叫得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小结:通过朗读,我们理解了更羸说的第二句话两组分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6.默读更羸说的第三、四句话,思考填空,用()括出答案。出示填空:【它一听到_,心里很_,就_。它一_,伤口又_,就_。】交流,出示板书:【弦响害怕高飞使劲裂开掉下】7.下面,由老师范读这两句话,谁能听出老师在哪些地方读出重音。(一就拼命)指名读,齐读8.师:前面,我们知道了更羸说的第二句话是因果句式,其实,第二句与第三、四句

18、话之间也存在着因果关系,下面由老师引读,同学接读。师引读: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一使劲(生)师引读: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它一听到弦响(生)师:那么,更羸是如何判断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呢?师引读:因为更羸观察到(生)它飞得慢(出示板书:观察)师引读:他又分析到(生)飞得慢 (出示板书:分析)师引读:最后更羸判断出(生)它一听到弦响 (出示板书:判断)(三)进入对应点1.师:更羸的判断是不是准确,在文中哪一节可以找到印证更羸的话?快速默读课文。用手势告诉老师。(第四节)2.指名两组读第四节,找一找这节中哪一个字与“惊弓之鸟”中的“惊”

19、字有联系?把它圈出来。然后想一想更羸到底用什么方法射下大雁的?(嘣)(动画演示射雁过程)(用弓弦的响声使大雁受到惊吓。)3.指名读第4节,并说说哪些词应该读出重音?(嘣,直,忽然)再指名读,齐读4.这个“直”字有4种解释,出示: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类型:采集资源 加入时间:2006年5月30日17:8 -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临沭进修附小 陈彦玲 教学目的 惊弓之鸟是个成语故事,全文结构严谨,语言生动、精练。根据三年级学生在思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基础,根据年级教学要求和课文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和词语。 2、提高理解句子和句子之间关系的能力。 3、理解更羸最后说的4句话之间的逻辑

20、关系。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 5、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说说你知道哪些成语?(生说)知道带“鸟”的成语吗? 今天我们学习成语故事惊弓之鸟。(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检查初读 1、师:惊弓之鸟这个故事中的“鸟”,是哪一种鸟? 生:大雁 (课件展示:雁图) 师:这是一只雁。雁的身体跟麻雀、燕子比起来要大得多,因此人们称它大雁。关于大雁的生活习性,你们知道些什么?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1)大雁喜欢成群结队地住在水边,喜欢成群结队的飞,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型;(2)大雁是一种候鸟,每年从北方飞到南方去,春天又从南方飞回北方。 2、师

21、:这个故事主要讲谁的事? 生:更羸。 师:讲更羸的什么事? 生:讲更羸不用箭,使一只大雁掉下来的事。 师:(提示“羸”的写法,并与“赢”相比较。) 3、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二、细读课文 1、教学第一自然段。(出示这句话) (1)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更羸是古时候有名的射箭能手。” (2)师:“古时候”,确切地讲是两千多年以前,那时候有个国家叫“魏”。 (3)师:“能手”是什么意思? 生:在某一方面做得很好, 生:别人没有他做得好。 师:更羸是 生接: 射箭能手 。 师:你觉得射箭能手是什么样的人? 师:“射箭能手”前加“有名的”说明了什么? 生:大家都知道他。 (

22、生齐读这句话) 2、教学第25自然段。 (1)师: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不射箭就使一只大雁从半空掉了下来。请大家各自轻声读25自然段,要体会魏王和更羸的不同语气,尽量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 生自由读 指名朗读,分角色朗读。 在练习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让他们说说应该怎样朗读,为什么这样朗读;从而领会有关词语的含义和说话人的内心活动 (3)师:第5 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蹦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这是一个长句子,想一想,这句话讲了几层意思?(出示这段话) 生:讲了两层:一是更羸的行动,一是大雁的

23、行动。 师:大雁听到“蹦”的一声响,会怎么想?有什么反应?(生读描写大雁动作的句子) (4)师:“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两个“直”各是什么意思? (同桌讨论) 生:“直往上飞”的“直”是一个劲儿的意思,“直掉下来”的“直”是笔直的意思。 (5)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 3、教学69自然段。 师:好了,大家都明白了,谁置大雁于死地? 生:“嘣”! 师:(指名)如果,你跟魏王去打猎,如果,你也拉得动这张弓,也会“嘣”的一响,这只大雁会不会掉下来? 生:不会。 师:那么,这只惊弓之鸟怕的是更羸的“嘣”,而不是你的“嘣”? 生:不是!它怕的就是“嘣”! 师:你们是说,不管谁

24、拉弓,只要有“嘣”的响声响,它就会怕! 对吗?别人拉出“嘣”,他也会掉,是吗? 生:是! 师:(故作不解)那么更羸有什么了不起,把大雁吓下来的本事,谁都有, 更羸算得上射箭能手吗? 生:(纷纷发言) 师:更羸的本事是什么? 你能用这个句式写话吗? 更羸的本事不仅是( )而是 ( )。 (1、始终让孩子在问题情境中,兴味盎然地研究 、参与 !2、将作业设计成梯度形式,让各类学生在自己的起点上练习) 生:(作业) 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师:完成的同学,可以先读给大家听。 生:更羸的本事不仅是会拉弓,而是看出这是只惊弓之鸟。 师:不错,谁再说说 (继续巡视,继续讲评) 更赢的本事不仅是只会拉弓

25、吓大雁,而是他能一眼识破这是一只惊弓之 鸟。现在我们对“射箭能手”这个词语有了新的认识。 请大家考虑一下,更羸是根据什么一眼识破那是一只惊弓之鸟?请大家翻开书,在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 生:(认真地划句) 师(指名回答) 一生读:“它飞得慢,叫得声音很悲惨。” 师:齐读(师板书:飞得慢,叫得惨) 师:慢慢地飞是因为( )边飞边鸣是因为( ) 原因在课文(生抢读第9自然段,出示第9自然段) (师板书:受过箭伤、孤单失群) 师: 这两句是先说结果再说原因,现在我们把它正过来说 生: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做痛,所以它飞得慢。 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叫得悲惨。 师:根据这

26、些,更羸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判断 生: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师:事实证明更羸的判断是正确的。齐读三、四句。 生:齐读。(板书: 只要就 一就) 师:说得好!我们来看:这“飞,叫是更羸观察出来的。 飞得慢 受过箭伤 只要就 叫得惨 孤单失群 一就 观察 分析 判断 生:这“受过箭伤、孤单失群”是更羸分析出来的。而且“ 只要就 ”是经过观察、分析、作出的决定。 师:(指黑板)你佩服他哪点?回答时请尽量用进“既又更”这些关联词,大家试试,行吗?自言自语准备! 生:(准备) (在课堂中时时给学生规范语言的机会,让学生们在充分进行练习的基础上发言,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得到训练) 生:我既佩服

27、更羸能仔细观察,又佩服他能认真分析,更佩服他能刹那间作出决定。 师:你们学习的本领也很强。 (生背诵9自然段) 4、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总结深化 师:现在让我们回到课题上来,“惊弓之鸟”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鸟? 生:害怕弓弦响的鸟。 生:自己吓唬自己的鸟。 师:你想对大雁说些什么 ? (生纷纷发言) 那么,我们学这个成语故事有什么意义? 生:不要当惊弓之鸟! 生:心理素质要好。不要自己吓自己。 生:我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犯“惊弓之鸟”的错误,遇到紧急的情况要冷静,别自己吓自己,要想出自己救自己的办法。 师:不错,我想他说的就是这个故事的积极意义吧! 这个作业,不知你们能做吗?请写写看。 这只受箭

28、伤的大雁,只要( )就( )。 生:写作业。(提醒写字姿势) (恰当穿插进行书面练习,既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调节课堂教学节奏,动静搭配,说、写结合。) 师:(巡视,给予个别指导)。做完了?我们交流一下。 师:课文已经学完了,能总结一下,我们学会了什么? 建议大家先想想,理一下,做个准备,然后再有条理地说。 (教师适时作引导,教会学生有条理的按要求发言) 生:我懂得了“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了读书时做读书记号。 生:学会了本课的字词,特别记住了这个“羸”怎么写。 生:我学会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含义。 师:你们总结得非常全面,把老师想说的都说了,现在下课! 惊弓之鸟教后简要说明 惊弓之鸟这节课所

29、体现的袁瑢教学思想是: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知识的语文基础。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 第一,在落实词、句、段教学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讲词语的意思含义,而且应讲词语所表示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如:由“能手”到“射箭能手”到“有名的射箭能手”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判断事物和区别事物的能力。又如:第9自然段是重点段。更羸说的4句话包含两个推理的过程。前两句话,表示了一个推理过程:后两句话,虽容然叙述的是事实,但也是更羸所预料的,他由此推出只拉一下弓就能使

30、大雁掉下来的结论。抓住这4句话之间的逻辑联系,联系上文更羸对魏王说的有关的话,并借助板书,使学生知道更羸是怎样观察、分析,做出正确判断的,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通过朗读训练进行词和句的教学,既帮助学生积淀语感和积累句子的范型,又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课文的25自然段,主要讲更羸拉一下弓使大雁掉下来的经过。注重引导写生通过各自轻声读、指名朗读和分角色朗读,读出更羸和魏王的不同语气。在读更羸的话时,学生通过讨论,理解话中用了“只要就”这个关联词,说明更羸说这句话是有把握的,所以读这句话时语气要肯定些,句中的“只要”“就”语音要重些。再如第5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在指导读这个

31、长句时,让学生思考讨论:两个“直”各是什么意思。通过指导,学生在朗读时正确的读出了这些词的语气,并积淀了对这些词的语感。 二、理解语言与学习表达形式的统一 在课堂中时时给学生规范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思考、整理的基础上发言,让各类学生在自己的起点上练习,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进步。例如对“射箭能手”的理解,在读第一自然段时,学生的理解只停留在射箭技术高,百发百中这个层次上,到学习最后三个自然段时学生的思维出现顿悟,原来“射箭能手”也包含着经验丰富,善于观察、分析、判断的意思啊!这时让学生用“更羸的本事不仅是( ),还是( )。”来写话,学生兴趣盎然,发展了思维,规范了语言。 三、语言训练与思想教育

32、的统一 语言训练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让育人如和煦春风,不落痕迹而又影响至深。课堂最后有这样两个环节:一是在老师指着板书问学生,你佩服更羸吗?佩服他哪一点?并且要求学生在回答时尽量用上关联词语“既又更”。学生在充分练习的基础上发言,语言表达得到提高的同时,对更羸优秀的思维品质也进一步体会:二是回归课题,理解“惊弓之鸟”的意思时,问学生这是一只怎样的鸟?你想对它说什么?学生发言后,按“这只受伤的大雁,只要( ),就( )。”的句式练习写话。学生写话的同时,也理解了学习这个故事的积极意义。 10、惊弓之鸟教学设计长沙市岳麓区裕湘学校 易灿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并学习使

33、用这个成语。2运用学过的朗读技巧,读出魏王疑问、惊叹的不同思想感情。3理解“惊弓之鸟”、“能手”等词语。并能选择“直”的解释条,通过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到与“直”的含义相对应的词“拼命”。4. 训练因果句式。5根据板书提示背诵第8节。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整体进入1、这个成语来自于一篇古典作品,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板书: 不用箭【更羸| | “射”| 下 大雁】 二、找到突破口1、师:那么,课文哪一节重点写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呢?(引出第8节)用手势告诉老师。出示练习,自读第8节,思考填空,用()在书上括出答案。【它飞得慢,

34、是因为_。它叫得悲惨,是因为_。】2、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板书。板书:【飞得慢箭伤未愈叫得惨孤单失群】“孤单失群”是什么意思?(离开同伴,无依无靠)这两句话前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出示小黑板:【因果先果后因】 4、读书上更羸说的第二句话:男同学读“果”,女同学读“因”。男:它飞得慢女:是因为男:它叫得悲惨女:是因为5、下面由老师引读因果句式,同学接读。师引读:之所以飞得慢,是因为 (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师引读: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叫得悲惨)。师引读: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飞得慢)师引读:叫得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

35、失群,得不到帮助)。小结:通过朗读,我们理解了更羸说的第二句话两组分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6、默读更羸说的第三、四句话,思考填空,用()括出答案。出示填空:【它一听到_,心里很_,就_。它一_,伤口又_,就_。】交流,出示板书:【弦响害怕高飞使劲裂开掉下】7、下面,由老师范读这两句话,谁能听出老师在哪些地方读出重音。(一就拼命)指名读,齐读8、师:前面,我们知道了更羸说的第二句话是因果句式,其实,第二句与第三、四句话之间也存在着因果关系,下面由老师引读,同学接读:师引读: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一使劲(生)师引读: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

36、它一听到弦响(生)师:那么,更羸是如何判断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呢?师引读:因为更羸观察到(生)它飞得慢(出示板书:观察)师引读:他又分析到(生)飞得慢(出示板书:分析)师引读:最后更羸判断出(生)它一听到弦响(出示板书:判断) 三、训练朗读,学习对话的四种形式。1、 课文主要人物是谁?(魏王、更羸)。2、 用一个词来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君臣)。3、 自己挑更羸或魏王的话来读读。4、 同桌互读,指名学生朗读。评价。全班分男女分读两人的话。5、 问:一共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对话形式?(四种)6、 课件出示对话的四种形式。学生齐读。7、 师课件出示课文中的一句话:更羸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

37、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引导学生换多种形式来读。课件相应出示不同的对话形式。四、引申1、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心里就害怕,以为又有箭射来,拼命往高处逃命,可见这是一只(生)惊弓之鸟(师指课题)“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就是被弓箭吓怕了的鸟。)2、师:说得对。“惊”就是惊吓;“弓”就是弓弦得响声;“之”就是“的”。“惊弓之乌”是个成语,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特别害怕的人,说这种人成了惊弓之鸟。你们在电影、电视或者读过的故事里看到过这种人吗?(师举例:有人打了败仗很恐慌,听到风吹草动以为是追兵来了,害怕得不得了,慌忙逃跑,这些人就是惊弓之鸟。)(解放战争时

38、期,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被解放军打得晕头转向,一听说解放军来了,吓得逃的逃,投降的投降,他们也是惊弓之鸟。)(有的人被蛇咬过一次,以后看到草绳就害怕,成了惊弓之鸟。这种人是胆小鬼。)3、师:说得对。有的人受过一次打击下次就害怕了。这种人必定胆小怕事,是不可取的。我们小朋友不应该学习这样的人。五、拓展 1、课文完了,魏王和更羸应该还有话说,可文章没有写,你们能不能加一两句,用对话的形式写下来。 2、学生合作学习,交流汇报。板书设计:10惊弓之鸟不用箭观察分析判断更羸| “射”| 下| 飞得慢受过箭伤 大雁-弦响害怕高飞叫得惨孤单失群 使劲裂开掉下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朗读训练重点1、师:同学们上节课

39、我们已经知道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可魏王当时并不知道,他前后共说了几次话,请同学来读一读。指名朗读。2、出示三句话:【“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疑惑地问,“你有这样的本事?”“嗬!”魏王看了,大吃一惊说,“真有这样的本事!”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3、师:朗读对话要按照以下这四步来读句。出示朗读步骤:【读好句子语气:一找提示语;二找标点;三找重音;四有感情地朗读。】按照这个方法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一句。 我从这句话的提示语中找到_一词,这句句子要读出_语气。 我从标点符号上知道这是一句_句,语气应(上扬,下降,平直)。 我认为这句话中_应该读出重音。 我认为这句话应该这

40、样读_。根据老师教的方法,分小组讨论如何读好2、3句。分别指名读。4、齐读这三句话。5、下面由老师和同学配合分角色朗读,老师做更羸,同学做魏王,要求去掉旁白,直接读说的话。二、引申1、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心里就害怕,以为又有箭射来,拼命往高处逃命,可见这是一只(生)惊弓之鸟(师指课题)“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就是被弓箭吓怕了的鸟。)2、师:说得对。“惊”就是惊吓;“弓”就是弓弦得响声;“之”就是“的”。“惊弓之乌”是个成语,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特别害怕的人,说这种人成了惊弓之鸟。你们在电影、电视或者读过的故事里看到过这种人吗?(师举例:有人打了败仗很恐慌,听到风吹

41、草动以为是追兵来了,害怕得不得了,慌忙逃跑,这些人就是惊弓之鸟。)(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被解放军打得晕头转向,一听说解放军来了,吓得逃的逃,投降的投降,他们也是惊弓之鸟。)(有的人被蛇咬过一次,以后看到草绳就害怕,成了惊弓之鸟。这种人是胆小鬼。)3、师:说得对。有的人受过一次打击下次就害怕了。这种人必定胆小怕事,是不可取的。我们不应该学习这样的人。三、书写指导。我们小朋友也要学会善于观察、仔细分析、准确地判断事物,那我们也能像更羸一样成为能手。下面我们仔细地观察本课的生字,认真地分析,你估计哪个字最容易出错,请提醒同学们注意。难字提醒:魏、射、猎、雁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四、布

42、置作业 1、认真写一写本课的生字。 2、把这个故事说给家里的人听。惊弓之鸟教学设计之三作者:编辑 点击数:525 更新时间:2008-7-15 热 【字体:小 大】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点是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43、上。这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准备:查找资料,了解大雁的相关知识;小黑板(生字词)教学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从更羸入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1、出示小黑板: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什么信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2、导入:一句话,我们就了解了更羸这么多的情况,时至今日,我们还谈到他,是因为他与一个成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板书“惊弓之鸟”)读了这个故事,我们会揭开他成为有名射手的奥秘。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朗读正确、流利。2、指名分段读课文,对读不好的段落重点指导读好。3、认读生字词: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大

44、吃一惊、孤单失群提醒:“更”是多音字,在课文里读,不要读成。弦,读,不要读成。“愈”读“”,不要读成“”;“惨”是平舌音,不是翘舌音。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质疑并归纳问题。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全班交流。3、再默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归纳出有价值的问题,如:(1)更羸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雁?(2)更羸依据什么判断出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第二课时一、朗读感悟,解决难点(一)说“更羸不用箭能射下大雁”是哪几自然段?(14)1、指名读14自然段。2、更羸打猎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课文是怎样描写他们看到的那只大雁的?(用“”画出来:一只、慢慢的,边飞边鸣

45、)3、更羸指着大雁说了什么?谁来读一读他的话?(更羸的话中用了“只要就”,表达出更羸的胸有成竹,所以读时语气要肯定。)4、魏王为什么信不过自己的耳朵?如果是你,你相信更羸的话吗?5、指导朗读:更羸虽有把握,但态度谦和。魏王的话要用不解和疑问的语气来读。6、齐读14自然段。(二)师:更羸到底有没有将大雁射下来呢?哪几自然段告诉我们?1、齐读5、6段。2、更羸怎样射大雁的?大雁听到弦声怎样?哪些词写出拉魏王吃惊的程度?句子对比: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那只大雁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掉下来。(同样是一个“直”字却准确地描绘出前后两种不同的情形,前者是写大雁一

46、个劲儿往高处飞,飞得急;后者是写大雁一点儿也不能飞了,掉得快。)3、指导朗读:突出两个“直”,突出“啊、大吃一惊、真有、这样”(三)师:更羸依据什么判断出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1、默读79自然段。思考:最后一段话,更羸一共说了几句话?每一句话讲什么?(哪些讲的是他看到的、听到的,哪些讲的是他的分析?)2、同桌交流。3、集体交流:更羸的这段话总共有四句。第一句说的是他看到和听到的情况。看到的是“它飞得慢”;听到的是“叫的声音很悲惨”。第二句说他根据看到的和听到的进行分析:从“飞得慢”知道“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从“叫得悲惨”知道“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这两个倒装的因果

47、关系句有力地强调了“飞得慢”和“叫得悲惨”的原因。而这些原因正是更羸看见大雁飞的情形分析所得。第三、四句是他进一步的分析、推理和最终得出的结论。4、语言训练:根据课文内容说话:因为,所以。5、指导朗读,练习背诵课文最后一段。二、总结课文1、更羸的本事到底大在哪里?你觉得更羸是个怎样的人?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善于观察、善于思考)2、说说“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第三课时一、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2、记忆字形: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识记,和同桌交流难字的识记方法。3、难字书写指导:“弓”是独体字,笔画是3画;“魏”是17画,第1

48、4画是从“田”字里面通下来一撇,第16画是“撇折”;“雁”字,“厂”字里边是两个单人旁,右边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4、书写练习。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同步练习。布置作业: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抄下来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惊弓之鸟这篇精读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叫更羸,他不用箭,只是拉一下弓,就使天上飞的一只大雁掉了下来。原来这是只受过伤的雁,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下来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就来自这一故事,比喻有的人受过惊吓,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课文首先写更羸先向魏王提出,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大雁就能掉下来;接着试了一下,没有用箭,只是拉了一下弓弦,大雁果然从半空里

49、掉了下来;最后更羸介绍了他是怎么知道只要拉一下弓,那只大雁就能掉下来的原因。更羸之所以能作出正确的分析,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他看得认真,听得仔细,并且能把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思考,这种正确的思维方法是值得学习的。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两年多的阅读学习训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对成语故事接触的比较早,也比较感兴趣,读的主动性较强。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寓意浅显易懂,在教学中教师主要加强认识因果关系复句及朗读的训练,从而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教学目标。设计理念根据中年级学生学习情况,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注意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课文的文化

50、内涵,重视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过程。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七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惊弓之鸟”的本义,知道这个成语的寓意,通过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3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惊弓之鸟”的含义,并能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略)第 二 课 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20课惊弓之鸟,谁能简单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二)品读感悟1、理解“能手” 及人物关系理解“能手”。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出示解释:能手:是指对某一项技术、某一种工作

51、特别熟练,干得特别出色的人。织布技术特别熟练,布织得特别好的人称“织布能手”,种菜特别出色的人称“种菜能手”,我们班的刘欣然同学因为唱歌唱得很好,所以是唱歌能手。出示句式:我的因为所以是能手。在你周围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等中也有不少能手。请你用上“我的因为所以是能手”的句式说一句话。(下棋能手,跑步能手,写字能手,绘画能手)“射箭能手”是什么意思?“有名的射箭能手”又是什么意思?(射箭的技术很高明的人就称“射箭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说明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他的射箭技术特别高明,射箭的经验非常丰富。)故事的主要人物还有谁?他与更羸之间是什么关系?用两个字概括出来。(引导学生认识更羸与魏

52、王之间的君臣关系。学生如果不能概括,教师可用学生熟知的同桌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进行引导。)2、品读更羸拉弓前和魏王的对话这个故事是围绕魏王和更羸这对君臣的对话展开的,请同学们找一找更羸拉弓前他们君臣有着怎样的对话?找出来读一读,并体会他们当时是怎样想的,试着把它读出来。反馈:通过指读,引读,范读,渲染情绪引导学生读出更羸的自信和魏王的怀疑(品读13自然段)。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3、品读更羸拉弓后他们君臣的对话就在魏王满腹怀疑的时候,只见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忙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中掉落下来。这时他们君臣又有一段对话,从这里你又能体会到

53、什么?自己先试着读读,看看应该怎样读?反馈理解“大吃一惊”一词。“大吃一惊”什么意思?会是怎样的表情?魏王看了大吃一惊,这时他心里是怎样想的?带着这种表情和想法读一读。4、理解最后一段,体会前果后因式的因果关系句式和更羸的推理过程。出示“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理解“孤单失群”孤单什么意思?“失”可以用这句话中哪个词来理解?“群”呢?这两句话前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出示:因果先果后因读一读这句话:男同学读“果”,女同学读“因”。男:飞得慢女: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男:叫得悲惨女:是因为它离开同伴,

54、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下面由老师引读因果句式,同学接读。师引读:之所以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师引读: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叫得悲惨)。师引读: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飞得慢)师引读:叫得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小结:通过朗读,我们理解了更羸说的这句话两组分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默读更羸说的第三、四句话,思考填空。出示填空:它一听到_,心里很_,就_。它一_,伤口又_,就_。交流,出示板书:弦响害怕高飞使劲裂开掉下下面,由老师范读这两句话,谁能听出老师在哪些地方读出重音。(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

55、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一就拼命)指名读,齐读更羸是如何判断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呢?师引读:因为更羸观察到(生: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师引读:他又分析到(生: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师引读:最后更羸判断出(生: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会裂开,就会掉下来。)从这段话中你能体会到更羸是一个怎样的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5、这篇课文以对话的形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当时的心理,最好加上动作和表情。(三)揭示寓意1、学完课文,你认为这只大雁是更羸射下来的吗?它是怎样掉下来的?2、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它来比喻怎样的人?3、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流传了2000多年可谓家喻户晓,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得到怎样的启示?(四)拓展延伸因为这个成语故事有许多积极的意义,所以才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