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共计124页)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6273198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PT 页数:124 大小:27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幼儿园课程(共计12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幼儿园课程(共计12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幼儿园课程(共计12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资源描述:

《幼儿园课程(共计12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课程(共计124页)(1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第一节,课 程 概 述,一、课程的定义,课程的词源 课程 curriculum 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urrere”。 用名词形式解释:“跑道”即“学程” 课程即是为儿童设计学习的轨道。 用动词形式解释:“奔跑”即“学习的过程”, 课程即是儿童对自己学习经验的认识。,一、课程的定义,课程本质内涵的多元限定 在探讨课程本质内涵时,学者们所持的哲学观、社会学观等各不相同,对课程本质的理解自然各异,从而导致对课程本质内涵的限定出现诸多歧义的现象。,一、课程的定义,课程定义的维度 学科(领域)维度 经验维度 目标维度 计划维度,二、课程理论,课程理论的构建 课程理论是着重地说明学校

2、课程中各个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通过指明它的发展、它的使用和它的评价来说明学校课程的含义。,二、课程理论,课程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 课程的价值取向 一元化课程与多元化课程 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第二节,幼儿园课程概述,一、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幼儿园课程与其他各级各类课程相比: 相同点:关注社会文化和知识性质 不同点:更为注重儿童发展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在儿童早期更多采用的是具体的材料和活动,课程较多地是采用活动而不是上课的形式加以组织。,二、幼儿园课程的要素,幼儿园课程的最为核心的方面是该课程所依据的教育哲学以及所反映的教育目的,这是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之所在。 幼儿园课程

3、的其他成分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课程的理念一旦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课程的各种成分就有可能在课程理念的统合之下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并发挥其总体的功能。,图: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 和课程的各种成分,课程理念:儿童的自然发展 教师预定的教育任务 儿童一般能力的获得 学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 oo 对儿童自然发展和一般能力的强调 对教师教学的学业知识、技能的强调 课程目标: 过程取向结果取向 课程内容: 儿童经验知识逻辑 教育方法: 启发、诱导传递、灌输 教育形式: 个别、小组小组、集体 课程评价: 过程评价目标评价,第二章幼儿园课程的基础,前言,课程的基础学科: 心理学 社会学

4、哲 学,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基础,一、心理学基础与幼儿园课程,认知心理学与幼儿园课程 成熟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精神分析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行为主义理论与幼儿园课程,认知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1、皮亚杰理论与幼儿园课程,皮亚杰理论概述: 认知的本质 认知发展的阶段 动作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1、皮亚杰理论与幼儿园课程,皮亚杰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及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 皮亚杰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 社会建构主义 重新思考皮亚杰理论的运用,2、维果茨基的理论与幼儿园课程,维果茨基理论概述 人所特有的被中介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它们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

5、过程结构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有可能转移到内部,成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2、维果茨基理论与幼儿园课程,维果茨基理论概述 波焦娃和莱翁(Bodrova, E. & Leong, D. J.) 将维果茨基学派理论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儿童建构知识。 发展与社会背景不可分离。 学习能引导发展。 语言在心理发展中起关键作用。,2、维果茨基理论与幼儿园课程,维果茨基理论概述 三个核心概念 最近发展区 鹰架教学 心理工具,2、维果茨基理论与幼儿园课程,维果茨基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 幼儿园课程应该既能适合儿童的发展,又能对儿童的认知具有挑战性。幼儿园课程应该能够帮助

6、儿童获得智慧的和社会交往的技能,特别重要的是获得语言的技能。 幼儿园课程应该能够通过提供支持,对儿童的思维提出挑战,并使儿童获得成功。幼儿园课程还应该为儿童提供文化工具,帮助儿童适应所处的外部世界和文化情景。,3、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与幼儿园课程,近些年以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产生了一些新的认知发展理论,如以理论为基础的知识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领域特殊性等方面,这些研究对当今幼儿园课程中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一、心理学基础与幼儿园课程,成熟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理论概述 成熟理论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 精神分析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理论概述 精神分析理论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一

7、、心理学基础与幼儿园课程,行为主义课程与幼儿园课程 理论概述 行为主义课程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二、心理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心理学为课程的编制提供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以及儿童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过程等方面的有关信息,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以及整个幼儿园课程的编制过程都与这些信息有关联。 但是,心理学理论并不等于教育理论,把心理学理论当作幼儿园课程的唯一理论基础,不仅在理论上是有局限性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是难以行得通的。,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的哲学基础,一、哲学流派与幼儿园课程,经验论和唯理论 1、经验论 代表人物:洛克 基本思想 蒙台梭利课程受此思想影响 2、唯理论 代表人物:笛卡儿 基本思想 福

8、禄贝尔的课程观受此影响,一、哲学流派与幼儿园课程,实用主义哲学 代表人物:杜威 基本思想 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二、哲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基础之一,哲学为课程提供有关知识的来源、知识的性质、知识的类别、认识过程以及知识的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理性认识,对于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特别是对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的判断、幼儿园课程设计模式的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和选择等都会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第三节,幼儿园课程的社会学基础,社会学与课程的关系,心理学涉及幼儿园课程中如何教的问题 哲学涉及幼儿园课程中教什么的问题 社会文化不仅与幼儿园课程编制中涉及的教什么和如何教等问题有关联,而且在很

9、大的程度上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幼儿园课程编制中的为什么教的问题。,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不存在一种最好的能适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所有儿童的教育方案,而各种不同教育方案能很好地适合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儿童。,第三章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第一节,游戏在学前教育课程中的地位,一、对游戏在儿童发展 和教育中作用的理论研究,从心理学角度看儿童游戏 游戏是带有过去或未来倾向的现时行为 游戏是实现的愿望和控制(优势) 从文化的角度看儿童游戏 游戏作为一种分类框架 游戏的背景,二、游戏在学龄前儿童教育实践中的地位,三、在教育实践中对游戏的界定,学龄前儿童游戏行为和活动不容易被定义或

10、分类。学者们建议在定义游戏时,应分析游戏活动的多种特征或建立一系列标准来确定儿童的游戏行为,而不只是去关注儿童游戏活动时的单一行为。 儿童在幼儿园活动中所产生的行为,并非可以简单地区分为“游戏”和“非游戏”。,四、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游戏能促进儿童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的发展 游戏活动有益于儿童认知过程及其支持系统的进行 游戏有益于幼儿进行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学习 游戏有益于幼儿园课程各学科的整合,第二节,游戏与教学的优化结合,一、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有机整合,教学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对于教学与儿童的发展,各种理论有不同的观点,从而会导致在编制幼儿园课程时有所不同。 皮亚杰 维果茨基

11、 行为主义理论,一、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有机整合,幼儿园游戏与教学的关系 游戏与教学是两种有本质区别的活动,两者不可相互替代。 实现游戏与教学的最优化结合,幼儿园活动性质向度图(1),儿童的自然发展 教师预定的教育任务 儿童的一般能力 学业知识和技能 o-o 游戏 游戏与教学不同程度的结合 完全结构化教学 对儿童自然发展的强调 对将儿童发展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的强调,幼儿园活动性质向度图(2),儿童的自然发展 教师预定的教育任务 儿童的一般能力 学业知识和技能 o-0-0-o 无结构 低结构 高结构 完全结构 游戏 低结构化教学 高结构化教学 完全结构化教学 对过程的强调 对结果的强调,二、实

12、现游戏与教学的最优化结合,从形式上分,游戏与教学的结合大致可以分为: 分离式 插入式 整合式,第四章幼儿园课程的各学习领域,第一节,健康教育与幼儿园课程,一、儿童健康和健康教育的有关理论,儿童健康的有关理论 儿童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二、幼儿园课程中的健康教育,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内容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 个人卫生习惯 环境卫生教育 - 生活方式教育 心理卫生教育 - 性教育 安全教育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第二节,语言教育与幼儿园课程,一、儿童语言和语言教育的有关理论,先天论 行为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 对幼儿园课程中语言教育的理性思考,二、幼儿园课程中的语言教育,

13、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 词汇 口头表达 讲述与朗诵儿童文学作品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第三节,数学教育与幼儿园课程,一、儿童数学与数学教育的有关理论,数学是一种训练 数学是知识的建构 数学教学 社会交往与数学学习 对幼儿园课程中数学教育的理性思考,二、幼儿园课程中的数学教育,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 数和数的运算 量、量的比较和自然测量 形和数形结合 时间和空间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第四节,科学教育与幼儿园课程,一、儿童科学与科学教育的有关理论,科学是一个知识系统 科学是一个研究过程 科学教育的建构主义观点 对幼儿园课程中科学教育的理性思考,

14、二、幼儿园课程中的科学教育,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 自然资源,特别是动植物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科技产品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第五节,美术教育与幼儿园课程,一、儿童美术和美术教育的有关理论,儿童美术的发展阶段理论 儿童美术的认知理论 儿童美术的心理分析理论 儿童美术的知觉理论 儿童美术的本质论 对幼儿园课程中美术教育的理性思考,二、幼儿园课程中的美术教育,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内容 绘画 手工 美术欣赏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第六节,音乐教育与幼儿园课程,一、儿童音乐和音乐教育的有关理论,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 柯达

15、伊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 达尔克洛兹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 综合音乐感教育实践 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理性思考,二、幼儿园课程中的音乐教育,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 唱歌 韵律活动 打击乐演奏 音乐欣赏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第七节,社会领域的教育与幼儿园课程,一、儿童社会学习 和社会领域教育的有关理论,学前教育课程中社会领域教育的早期研究和实践 “这里和现在”课程 社会生活课程 假日课程 学前教育课程中社会领域教育当今的研究和实践 对幼儿园课程中社会领域教育的理性思考,二、幼儿园课程中的社会领域教育,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内容 历史 地理 经济 幼儿园社

16、会领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第五章幼儿园课程的编制,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一、目标模式,代表人物 哲学基础 方法论 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 评价,二、过程模式,代表人物 哲学基础 方法论 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 评价,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目标,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取向及其表述,二、课程的各种目标取向 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互补,各种课程目标取向各有其长处,也各有其短处。在幼儿园课程的编制中,应兼容并蓄各种课程目标取向,以每种课程目标取向的长处,弥补他种课程目标取向的短处,为达成学前教育的目的服务。,第三节,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取向,课程内容即教材 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课程

17、内容即学习经验,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会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三、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 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学科中心课程 儿童中心课程,第四节,幼儿园课程的评价,一、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要素,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人员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标准和指标,二、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取向,在对幼儿园课程做出评价时,必然会表现出某种基本的取向,反映出课程评价者关注的是幼儿园课程的哪些方面的价值。 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最为常见的取向是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幼儿园

18、课程评价的模式,目标评价模式 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外观评价模式 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差距评价模式 课程评价模式的选用,四、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过程,从较为宏观的层面上看,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5个阶段: 确定目的 搜集信息 组织材料 分析材料 报告结果,第六章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第一节,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一、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 涵义和特征,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涵义 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就是将幼儿园课程分为若干学科(领域),以学科或领域为单位组织和实施教育的课程。,一、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 涵义和特征,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

19、长处和弱点 1、长处 一般是有内在逻辑结构的课程 能为儿童提供各学科(领域)中的关键概念 已有相当长的运用历史 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弱点: 这一切的获得常常是以较少顾及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较少顾及儿童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为代价的。,二、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 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所计划的教育活动的程度应尽可能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当 所计划的教育活动的次序应尽可能与儿童的发展程序相近 所计划的教育活动应尽可能与个体和群体儿童的需要相符合,二、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 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的两种设计倾向 教师计划为主的学

20、科(领域)教育活动 教师与儿童共同计划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三、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 教育活动实例,北京市幼儿园教学大纲和教材(1979年) 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1996年) 光谱方案(Project Spectrum),第二节,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一、综合性课程的涵义和特征,综合性课程的涵义 1、综合性课程就是将课程的各种因素综合化的课程。 2、课程的综合化可以通过各种方式 学科(领域)的综合 发展方面的综合 通过专题(topics)的综合 通过幼儿园环境的综合 通过主题(thematics)的综合,一、综合性课程的涵义和特征,综合性课程的长处和弱点 1、长处 是有关联的课

21、程 能促进主动的学习 由儿童一起参与设计,并能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能使儿童发展与知识结合成一体 2、弱点 综合性课程也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不可能达到知识完整性的要求。,二、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 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教育活动应与儿童的个体差异相适合 教育活动应与群体儿童相适合 教育活动应与文化差异相适合 教育活动应将发展与学习连结一体,二、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 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较低结构化的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的两种倾向 教师计划为主的教育活动 儿童生成为主的教育活动 两种倾向的教育活动的有机结合,二、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 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

22、各学习领域为中心的综合性教育活动 以科学领域为中心设计的综合性教育活动 以美术领域为中心设计的综合性教育活动 以体育领域为中心设计的综合性教育活动,三、幼儿园综合性课程教育活动实例,幼儿发展课程及活动建议(1995年) 上海市幼儿园教师参考用书(2002年),第三节,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图: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在幼儿园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在结构化程度上由低到高,形成一个连续体,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可以在此连续体上找到相应的位置。,由此,课程和教育活动的设计者:,能清楚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性质,特别是这些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 能把握该教育活动在结构化程度

23、方面所具有的弹性范围,从而使该教育活动既符合该种类教育活动的本来性质,又能在合理的范围内根据实际状况做适当的调整和改造; 在幼儿园课程整体的价值取向确定以后,能比较清晰和理性地组合组成该课程的各种教育活动,第七章当代西方早期教育课程及其发展趋势,第一节,当代西方著名早期教育课程模式和教育方案,一、早期教育课程模式和教育方案,课程模式的定义 与幼儿园的一般教育方案有所不同,作为称得上幼儿园课程模式的教育方案,它是一个对教育目的、管理政策以及课程内容和方法进行理想化的理性结构,它能为教育思想和观念转化为教育实践提供样板。,二、当代西方著名早期教育课程模式 和教育方案,斑克街(Bank Street

24、)早期教育方案,理论基础 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 教师的作用 与家庭的共同工作 对斑克街教育方案的评价,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理论基础 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 教师的作用 对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评价,直接教学模式,理论基础 BE直接教学模式 DI直接教学模式 直接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 对直接教学模式的评价,海伊斯科普(High/Scope)课程,理论基础 目标、内容和方法 教师的作用 对海伊斯科普课程的评价,方案教学(Project Approach),历史渊源和教育理念 方案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过程(起始、展开和总结阶段) 教师的作用 对方案教学的评价,瑞吉欧教育体系,瑞吉欧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文化背景

25、 意大利特有的文化和政治 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 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 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课程 教师的作用 对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评价,第二节,西方早期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势,一、未来对早期教育课程的挑战,来自未来的挑战 来自科学技术的挑战 来自社会关系变化的挑战 来自人口流动的挑战 脑研究的新进展对早期教育课程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学前儿童教育未来的观点 对面向未来的早期教育发展的思考,二、西方早期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向,课程多元文化化 保育和教育相整合 课程全纳化 课程综合化 课程个性化 课程科技化和信息化,第八章中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第一节,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一、20世纪20年代至30年

26、代 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上世纪初,我国的幼儿园开始建立,幼儿园教育主要照搬外国的教育模式。 “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各种哲学流派在我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我国的一些教育家,一方面接受并引进了这些来自西方的教育思想,另一方面提出了从课程改革入手,使幼儿园教育科学化、本土化的主张。 20年代至30年代,幼儿园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确认了儿童的主体性,认定了课程应来源于儿童的生活,课程应包括儿童在幼儿园的一切活动,提出了课程的编制应依据儿童的心理水平。,二、20世纪5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学前教育全盘接受前苏联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即把课程看作是学科,通过幼儿园各科的教学对幼儿实施教育。形成的学科课程体系,教育目标

27、明确,教育、教学内容系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容易操作。,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 幼儿园课程改革,80年代开始,国外的各种儿童发展和教育理论特别是皮亚杰等人的思想开始广泛传播;我国近现代教育家们的思想,特别是陈鹤琴的思想再次受到重视,这些都为80年代以来的幼儿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背景。 80年代初开始的幼儿园课程针对的问题是学科课程过分强调系统的单科知识和技能,忽视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忽视儿童的实际活动和直接经验。 这场改革最具影响力的举措是国家教委 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以及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二节,当代中国著名的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方案,一、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五指活动课程的含义 对陈鹤琴五指活动课程的评价,张雪门的“行为课程”,幼儿园课程的编制原则 课程内容来源于儿童直接的活动 课程实施强调儿童通过行为进行学习 对张雪门行为课程的评价,第三节,当今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主要动向,一、当今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有争议的问题,关于幼儿园课程的综合或整合问题 关于幼儿园游戏问题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的问题,二、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幼儿园课程管理多元化、自主化 幼儿园课程改革更多地将立足点放在儿童一边 0-6岁学龄前儿童教育课程一体化 幼儿园课程与社区教育和服务相融合 重视教师职业水平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