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鲁教版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复习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go****ng 文档编号:162703743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三鲁教版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复习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鲁教版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复习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鲁教版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复习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高三鲁教版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复习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鲁教版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复习学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三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命题人:李峰 审核人: 孔令海 郭艳华【复习目标】1、背诵归去来兮辞,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并能准确默写、翻译。2、品味荷塘月色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领悟情景交融的手法。3、学以致用,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早读浏览】1、根据结构图解背诵归去来兮辞叙事线索:辞官归途抵家室内生活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如何度余生 抒情线索:自责自悔自安自乐乐天安命 2、根据结构,熟知荷塘月色,背诵喜欢的段落情线:不宁静游荷塘排遣不宁静喜悦与哀愁惦着江南更添苦闷家门,回到现实,仍不宁静(不宁静找宁静享宁静不宁静)景线:出门缓步前行荷塘荷叶荷花月光树木山色怀古思乡进门(出家门经小径绕荷塘回家

2、门)3、高考链接A、高考名句默写。(近年考到较少,作为名篇,这恰恰是复习重点)(1)舟遥遥以轻飏, 。(09天津)(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里写自己回乡后喜话家常、以琴书为伴的句子是 , 。(11四川)B、文言阅读。(1)、木欣欣以向荣.(12安徽、09湖南) (2)、农人告余以春及(11年安徽)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怅然() 一稔()轻飏() 熹微() 眄庭柯() 流憩()出岫() 翳翳() 盘桓() 棹孤舟()寻壑() 耘耔()蓊蓊( )点缀( ) 踱步( ) 袅娜( ) 霎时( ) 弥望( ) 渺茫( )倩影( ) 脉脉( ) 梵( )婀玲 参差( )5、了解作者(1)、陶渊明(约365年4

3、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2)、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炫,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字佩弦,朱乔森解释说:“佩弦,是借用了韩非子观行中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的典故。韦,是皮条,物性柔韧;弦,绷紧,性刚劲。而朱自清本人“性缓”,因此朱自清选用“佩弦

4、”为字来警策自己。【课堂复习】一、归去来兮辞1、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乃瞻衡宇。 (_ 通_,_)2、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园日涉以成趣( ) (2)时矫首而遐观( ) (3)策扶老以流憩( ) (4)或棹孤舟 ( ) (5)生生所资 ( ) (6)幼稚盈室 ( ) (7)眄庭柯以怡颜( ) (8)悦亲戚之情话( ) (9)乐琴书以消忧( )3、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在句中的意思。(1)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_;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古义:_;今义: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2)既窈窕以寻壑 古义:_;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妆饰、仪容)美好。4、指

5、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复驾言兮焉求( )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3)乐夫天命复奚疑( ) (4)农人告余以春及 ( ) (5)将有事于西畴( ) (6)既自以心为形役 ( ) (7)遂见用于小邑( ) (8)稚子候门 ( ) (9)寓形宇内复几时( ) (10)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两项是( ) A.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B.乃瞻衡宇/乃设九宾礼于廷 C.策扶老以流憩/云无心以出岫 D.门虽设而常关/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6、下列表述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人寄身于天地之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应该顺应自己的心

6、意来决定行止,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愿,整日生活在痛苦之中。 B作者表明了态度,既不愿到处奔走以求荣华富贵,也不期望到皇帝的故乡游玩。C作者的人生态度是顺随死生变化,一切听其自然,乐天知命地享尽其余生。D最后一段文字虽不免消极,但确是发自内心的,包含着从庸俗险恶的官场脱身引退后的痛苦反省与体验。7、“以”在学习和做题时不好判明是介词还是连词,本文中有好多包含“以”的句子,这些句子中的“以”有时作介词,有时作连词。(1)、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让) (2)、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表修饰)(3)、问征夫以前路 (介词,拿) (4)、引壶觞以自酌(连词,表承接)(5)、云无心以出岫(连词,表修饰) (6)、

7、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7)、请息交以绝游(连词,表并列) (8)、乐琴书以消忧(连词,表目的)(9)、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判定“以”是介词还是连词,一看“以”后边是不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它是不是与后边的名词或词性短语组成了介宾短语,而且是不是作状语的(在文言中“以”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二看“以”能不能用“而”替换。如果能,它就是连词;如果不能,那它就是介词。上例中的“既自以心为形役”“问征夫以前路”“农人告余以春及”中的“以”都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了介宾短语,又都是作状语的(其中后两句是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而且又都不能用“而”替换,因而判

8、定它们都是介词。至于其它各句,“以”的前后连接的都是形容词或动词,又都能用“而”替换,所以是连词无疑。8、名句填空。(1)_,奚惆怅而独悲。_ _, 。(2) ,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_ _。(3)策扶老以流憩, 。_,鸟倦飞而知还。(4)木欣欣以向荣,_ _。善万物之得时,_ _。9、翻译句子。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3)、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二、荷塘月色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踱(du) 斑斓(bn) 倩影(qin) 点缀(zhu) B蕴藏(yn) 幽僻(b) 脉脉(m) 弥望(m) C

9、蓊郁(wng) 袅娜(nio nu) 梵婀玲(fn) 参差(cn c ) D哼(hng) 酣眠(hn) 媛女(yun) 渺茫(mio mng)2下列每组词的字形及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颇(很;相当地)不宁静 满月(圆月) 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 B丰致(美的姿态)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 宛然(仿佛) C酣(兴尽,畅快) 斑驳(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袅娜(柔美的样子) D妖(艳丽)童媛(美女)女 沾裳(古代指裙子)蓊蓊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条幽僻的小路;白天也少有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寂寞:孤单冷清 ) B曲曲

10、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弥望:满眼) C仿佛远处渺茫的歌声似的。(渺茫:声音因遥远而模糊不清) 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4下列对加点的叠音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表示荷塘的广度) B荷塘的上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描写树木茂盛) C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形容叶子很大) D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描写叶子多,且远近高低错落)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乐府江南曲中有“莲叶何田田” 的句子,朱自清在本课中化用这句诗。 B采莲赋是梁代萧绎的作品,表现了古代

11、少男少女借采莲传情的动人场面。 C西洲曲是南朝乐府诗,其中“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使用了双关。 D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任教,作品中的“荷塘”就在当时的北大燕园内。6叶子出水很高,像_ _ _。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_些白花,有_地开着的,有_地打着朵儿的;正如_ _,又如_ _,又如_ _。7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_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_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_过一样;又像_着轻纱的梦。8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引用了西洲曲里的句子,即_ _,_ _;_ _,_ _。表示了作者_ _。【拓展训练 】 陶渊明传(萧统)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

12、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j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hu)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尝得醉于

13、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sh 黏的高粱。泛指高粱),五十亩种粳jng。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绶 shu 丝带。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帷幕等。绶带的颜色常用以标志不同的身份与等级)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j,带)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闲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y 方言。一起抬)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

14、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时周续之入庐山,事释慧远;彭城刘遗民,亦遁迹匡山,渊明又不应征命,谓之浔阳三隐。后刺史檀韶,苦请续之出州,与学士祖企、谢景夷三人,共在城北讲礼,加以雠(chu校对)校。所住公廨(xi 官舍;官署),近于马队。是故渊明示其诗云:“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马队非讲

15、肆,校书亦已勤。”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1、下列划线文言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即日解绶去职。 (辞去) B、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 (写文章)C、躬耕自资,遂抱羸疾。(自己提供盘缠) D、征著作郎,不就。(赴任)2、下列文言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B、即便就酌,醉而归。 泉涓涓而始流C、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其真率如此。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

16、、下列对文本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曾作五柳先生传自娱自乐。B、陶渊明曾担任彭泽县令,年终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折腰,向那督邮小人屈膝呢!”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C、陶渊明担任镇军建威参军期间曾送了一个劳力给他的儿子,写信说:“你每天的用度,要自给自足,现在派给你一个佣人,帮助你砍柴打水。他也是别人的儿子,你要善待他。”D、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同。他晚年将要接受朝廷征聘,恰好去世了。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

17、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_(2)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_【增值补充】一、素材提炼1年少有志: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骞:飞举的样子。翮:羽翼。骞翮:振翅高飞。翥(zh助):飞翔 形容志向很远大的意思】”的大志,孝武帝时,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辞职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拒绝了。分析:不畏权势,不同流合污,一直是陶渊明的人生追求,也是他一生的光辉写照。适用话题:志向、舍与得、追求。2陶渊明择友:陶渊明结识的朋友不分贵贱,但人格卑下的人是

18、他所不齿的。有一天,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往见他,这时,陶渊明正好已偃卧床上饿了好几天了。檀道济对他说:“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仕。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古如此?”陶渊明回答道:“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临去时馈以梁肉,陶渊明一手把它挥落地下。当时东晋政治混乱,且文帝废少帝自立,人民生活疾苦,道济竟云文明之世,以乱為治,其人格可知,渊明因此对他赠送的东西挥而去之。分析:真正的朋友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志同道合的。没有共同的喜好,没有相同的品性,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同时,从一个人的择友标准可看出其做人的个性和品位。适用话题:选择、人格、标准。 3陶渊明与菊花:陶渊明不只爱酒,更爱菊

19、花,所以家里有自产的佳酿菊花酒;陶渊明的诗作中,出现最多的植物名称,也是菊花。相传有一年,他的亲友听说他无聊,就三三两两来看他。后来相因成习,每逢秋菊盛开,亲朋好友就到陶渊明家中作客赏菊,他就做点心、烧菊茶款待众人。等亲友要离去时,又采菊相送,忙得不亦乐乎,往往让他不能到田里耕作。因此他很希望菊花在某一天全开,客人在同一天全来;于是便对着菊园祝祷说:“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日来。”说也神奇,那年的九月九日,各色的菊花果真一同盛开,客人们也都在那天一起来了。众人都夸菊花有真情,不负陶公心,相约年年重阳都来赏菊,就形成了重阳赏菊的习俗。从此重阳节又多了一个“菊花节”的别称。分析

20、:菊花是中国传统名花。菊花的品格高洁、质朴而又从容,具有心底无私的坦荡和不畏艰苦的韧性。以菊花喻人,既有入仕的超然,又有出世的积极。陶渊明如此爱菊,想必是以菊自比,欣赏菊花的品格。适用话题:菊、格调、情操。答案【早读浏览】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chngrnyngxminqxiyhunzhohz蓊蓊(wng)点缀(zhu)踱步(du)袅娜(nio nu)霎时(sh)弥望(m) 渺茫 (mio)倩影(qin )脉脉(mm)梵(fn)婀玲 参差(cn c)【课堂复习】一、归去来兮辞1衡横横木2(1)名作状,每天 (2)名作状,有时 (3)名作动,拄着 (4)名作动,用桨划(5)动作名,生活 (6)形

21、作名,小孩(7)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8)形容词的意动,以为愉快 (9)形容词的意动,以为乐光3(1)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知心话 (2)(宫室、山水)幽深曲折的样子4(1)、(2)、(3)是宾语前置句。(4)、(5)是介词结构后置句。(6)、(7)是被动句。(8)是省略句,“稚子”后省略“于”;(9)是省略句,“寓形”后省略“于”。(10)固定句,载载;一边一边5B、D解析:D项前者是连词,表转折;后者是连词,表修饰。A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项,后项副词,于是。C项,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6B解析:“皇帝的故乡”错,“帝乡”在这里应指仙境。二、荷塘月色1、C (A踱du B僻p D媛yun) 2、B(丰致-风致) 3、A(寂寞:与幽僻相对,寂静) 4、C(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 5、D(1927年7月,朱自清在清华大学教书,文章里提到的荷塘就在清华园。) 8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表示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拓展训练 】8、C资:自给自足9、A(A、之:音节助词 无实际意义,可不译;B、顺承/修饰 C、于是/竟然 D、他/自己)10、C (担任彭泽令期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