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考试全攻略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62698489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CPA考试全攻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CPA考试全攻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CPA考试全攻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CPA考试全攻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PA考试全攻略(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注册会计师考试全攻略黄金版加强版完美版 -母校天津财经 Wayne 一个朋友也要考注会,给我好处和我要攻略,写了下,发现那段记忆还能被呼唤出来,就干脆写个全的吧,认识我的人可能会说:看来你这次要过4门吧,都发攻略来了。我没这个意思,能过几门那是中注协和上天的意思,咱作为凡人还是打打游戏玩玩攻略吧;)其实80%的人都知道好好学习,但最终的学有所成的只有5%的人,拿这份攻略能否过关还是要看个人的技术和努力了。本攻略分享给现在在考注会以及以后要考注会的我好朋友,写给很可能马上也要考注会的妹妹(所以有些话像是说教的内容,针对的是我妹)也写给自己,那个过去的夏天承载了太多记忆,用这段文字记载下吧,以免随

2、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至少我五门都学过了,看了很多别人的学习方法,也有很多自己的感悟,把我的经验和教训写给后来的同学们.本篇尽量做到详细,里面还有一些我学习中对某些事的想法和见解吧,也许对于一篇攻略来说这些是废话,但是当你正在学注会的时候来看这些就不一样了,我并不是一个爱煲电话的人,但是暑假学注会的岁月里和同学打电话的时候,最短交流时间是半个小时,就像找知己一样能找到个和你达到共鸣的人不容易。哪怕这种共鸣是我说,注会太恶心了,他说,注会太变态了。想学注会看起来觉得废话多的,开始准备考注会的时候来看下吧。 已经入职、生活很惬意的、没必要考注会的人就不要再往下看了,等过几年有了财务功底觉得生活平淡想

3、玩挑战的话再来看这文章,现在先享受生活吧,干嘛非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因为目标人群层次不同,为了更加完整,为更适合像我妹妹那样的完全新手来观看,本攻略内容很丰富详细,可按以下目录按需求来看。一、考注会前的思想调整二、考试科目报考顺序1、关于每次报考的科目数2、关于每次报考科目顺序三、网校和选择老师问题1、是否要报网校2、对老师的选择四、学习方法 1、理论上的综述2、具体学习方法的总结:开始阶段、复习阶段、冲刺阶段、总结阶段、具体说明3、分科目单科总结: 会计、税法、财务成本管理、审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五、冲刺阶段的综合调整和学习方法六、解读新制度七、如何一年过六门八、考前看的一些话九、附赠:注会

4、名师的一些有意思的语录一、考注会前的思想调整 所谓思想调整,今年你花费50元一科的价格报名参加考试需要明确:1、自己有明确的考试目的么?2、自己的考试目的是正确的么?有无修订的可能?3、能够达到这目的么?4、比较自己的付出,为实现目的是必要的么?请参考一下摘要认真回答以上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你以后的几年的生活和命运。摘要:1、 CPA考试已经成为整个会计群体关注的考试,不单纯是一个CPA行业入门考试。2、 绝大部分人考试有明确的目的,且不止一个目的。3、 不同地区、职务层次、性别的人在考试目的方面有较多的区别;4、 通过CPA考试,平均需要近4年的时间投入,每年投入811元直接费用。5、 达到考

5、试目的的人是多数,但只有少数人认为考试的收获大6、 约50%的人因为考试难度等原因放弃或准备放弃考试。 很多人为了找工作或者为以后的提升而选择考注会,很多人考完了注会的人说这个考试付出的多收获的少,不要因为别人在做什么而做什么,更不能因为别人说了些什么而左右自己,要自己判断该不该考,自己可能的收获与付出比是否值得。(我的理由简单,工作要求,被逼的)如果你仔细思考过上述问题后觉得还应该考注会的话,那恭喜你上了这条贼船,剩下只有义无反顾,剩下的只有呕心沥血,其实注会并不难,只要你努力到了一定程度,就过了。在准备考试的时候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尤其是那些以前并没有学习习惯为了考试临时改变自己的人,给自

6、己先坚定一个一定要过注会的理由吧,要用一个坚定的信念来支撑你走过这段路程,每次要放松的时候要用这个信念来鼓励自己。一个理由可以很简单,但应触及你的灵魂深处,一个朋友说他第二年再考注会一定要过,为什么?雪耻!我的逻辑也很简单,一开始是为了找工作,后来工作有了注会又要求必须过,那推论注会最后是要考过的,那今年把剩下的都考过就是相当于把一碗中药一口气喝掉,分几年来过的话,就是每年都要来饮着苦口的药,依我的性格选择第一种,那么就要努力完成它。考注会之前你要坚定的是这种觉悟,这分觉悟要能够持续几年,因为注会不算太难但是内容很多的,如果不改革成一年考两次的话,就新制度来说三年能过注会的就是牛人了(第一阶段

7、2年第二阶段1年)。不要考了几次,累了倦了就放弃了,要么就努力去考,要么就别考了去享受生活去,对这件事一定要有强硬的态度,人生短短几十年,别在这上和自己的愉快的生活过不去.每个人在某段时间有个信念,在别人看来是笑话,他却拼命坚持,终于有一天他会发现这是有价值的。中国股市真正赚到钱的最后只有那一小部分人, 不要别人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别人都在做的事很可能就是错误的,无论是准备考试还是做人,最悲哀的就是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在漫漫的路途中、在集体的盲目中迷失自己。从雁渡寒潭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做人要努力,很早明白的人,考进了一所好高中,较早明白的人,考进了一所好大学,后来才明白的人,

8、可以找一份好工作。再晚,是不是还来得及可以愉快的享受生活的快乐和悠闲但是该努力的时候一定要努力,不要在未来的某一天留下一个遗憾的烙印。只要你努力了,用心了,成功在等着你,考完后你会知道这句话是正确的。做事情要有计划,所指定的计划要努力坚持下来,坚持下来了那么学习就会成为你的一种习惯。当学习成为你的一种习惯的时候,任何考试,其实我们都是可以通过的,那些成绩优秀的努力学习的人不会把学习当成一中痛苦或一项任务。 二,注会科目报考顺序:1、关于每次报考的科目数如果你不是特别的超越常人的努力者,也不是智商和情商同时超高者,或者你的基础不是非常好者,那么请不要同时报5科,否则很可能就是当一个250(对旧制

9、度来说每科报名费50,一共5科)。每年一次过的5科的也就几人十几人而以,而且每科的通过率虽然不等,但是在参加考试的人中(每年报名不考试的人占20以上)通过率单科平均不过10左右(会计和审计一般稳定的排难度榜的前面,审计基本排第一位,经济法和税法轮流坐后两位想对容易一点,财管一般居中),可见难度之高,这里面可是有不少老鸟和高手同新人们一起竞争,除去这些人,对一般新人而言通过率可能5都不到。很多人一次报了好几门,但在复习时没有全力以赴,考试时仓促上阵,一门不过十分正常。因此,绝大多数的同仁,都不幸成为分母的垫脚石,与分子无缘。作为含金量十足的考试,难度是不容置疑的。如果想一次性都通过(对新制度来说

10、第一阶段是6门)你需要:高智商、超毅力、大把的学习时间、良好的专业基础、超好的人品,如果原来没上述品质,想一下子拼几个月,我劝你最好别来赌,赌的结果是你也努力了,但努力不够,本来如果报一两门都能过的结果一门没过。一般来说每次报23门为宜,不要报一门,第一阶段的考试有5年的考试期,很可能以后的五年中某年因为有别的事或者懒惰了酿造重考的悲剧。如果你还是想拼一下的话,这样的人我也赞赏,在最后我专门写了一个一年过六门的攻略。2、关于每次报考科目顺序 每个人的基础不同,对学习的天赋不同,报考的顺序还是需要自己考虑来确定的,但大体还是有些规则需要遵守。经济法是独立于其他科目的,这个科目可以灵活报考。税法需

11、要一些会计的基础,但是不多,大部分都在企业所得税的部分,最重要的是你需要知道企业的利润的构成,别直接说收入减费用,去看看利润表,里面还很多内容,对于成本、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分别指的是什么要理解,如果材料发生非正常损失了,损失进营业外支出,因损失而转出的相应进项也要计入营业外支出,能理解到这层次就够了,其他的像哪些税要进入成本,哪些计入费用,哪些不进入利润表,哪些既不是费用也不是成本的,就在学税法的时候总结体会就可以,会做题就达到了目的。所以此科目如果具有以上基础就可以报考,没有的话,学习下就OK。财务管理,要求具有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因为财务成本管理的预测

12、、决策、分析、判断与评价的依据是会计报表的知识和会计核算的内容,只有会计知识扎实,才能更好地把握财务指标的内在联系。扎实在做题的时候就是表现为熟练,更好的理解你才能做到熟练,如果你具有一定的报表的基础可以把这个科目单独提出来随便什么时候考,如果是一点基础没有不如先学会计。怎样的基础可以呢,据本人不权威的如下说:知道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结构,每项指的是什么,知道什么该进成本什么该进费用。其实本人在学财管的时候上述也没达到很清晰,如果你是会计专业的那么在学财务管理的时候多努力下就可以,那些学过的会计原理能帮助理解。所以总结起来会计专业的这个科目随便,非会计专业的推荐学完会计后报。 不得不提的是新制

13、度下新增加的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个科目可以说是从财务成本管理分离出来的,我没有考过,没有过多发言权,看了下09年教材内容和考试题,这一课与与财管和审计有些联系,但是联系不大,从报考顺序角度来讲,想报考就报考吧,是属于看完云里雾里的那种,报这课的时候要考虑你报的另外一课时经济法那种需要背的还是财管那种需要计算多的,计算和记忆的结合下报比较好。审计,以会计为基础,综合题里面一般会有一道题是需要做调整分录的,一些会计知识还可以直接以客观题的知识来考,所以要和会计一起报考,或者在考完会计之后报考。会计,是基础课程,也是第二难度的课程,把这门课攻克下来,你基本具备考过的素质,差的是时间和精力。建议先报

14、考。很多人报考顺序是先税法、经济法,后会计、审计,财管。也有种流行的顺序是先会计、审计、再考剩下的。原理在上面写了,具体还要看自己,如果同一阶层的想了半天还是决定不好,比如税法和财管不知道哪个好,我告诉你一个我的秘诀吧抽签。不要为了选哪课来考犯愁,尤其是你具有会计基础的情况下,哪科无所谓,学的时候努力就好了。三、网校和选择老师问题 1、是否要报网校提到这个,不得不说两大网校,中华会计网校和东奥会计在线,报名的话就在这两大网校选择其一吧,我现在书的对老师的选择也是指这两个网校的老师。对于网校我以全力推荐的态度,我承认对于一些科目是完全可以自学成才的,但对于某些科目没有一个老师的话,你将不知道学的

15、是什么,考的是什么,你很努力的结果是第一年没过,然后终于知道了这考试是这么回事。而有个老师的效果就是你能走更少的路,达到最好的效果。听网校课不等于一定要花每科200多的钱来报名,我在08年的时候所有的课件讲义都是网上免费下载的,用MP3边听边看书的一样很HIGH,但是09年我听的网校的课,发现有个不报名不能享有的东西,就是答疑,可能学注会的你很孤独也可能几个同学都弄不明白一个问题,很郁闷,其实有时候就是老师几句话的问题,而且比如一些会计的问题本身就是有争议的,不要认为都能自己想通,如果你纠缠其中就完了(当然这类问题考试会回避),做题的时候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网校习题班的题,这时候题目的答疑

16、版会让你知道别人针对这道题有什么问题,能让你开拓思路说到这,感觉我像一个网校的托, 在这篇文章里我也会重复很多次要听网校课,我不是网校的托,这篇文章是打算同时发到校内和天涯,攒RP的,而且写给我妹妹未来看的,请相信我的真诚。2、对老师的选择首先提一点,不要把你能否通过归责于老师的好坏,东奥和中华两个网校的很多老师的课我都听过,教学的技巧和方法会有些差别,但是没有大到能左右你能否通过注会的程度,该国的人最后还是要过,没努力过的人最后还是过不了,努力过后你会发现,注会难么?不难,难的是你要把这些知识放在自己的长期记忆里(不是突击能搞定的),难的是你要把这些知识运用的相当熟练,而不是当时老师怎么讲的

17、。老师间的教的好坏的差别不如说是风格上的差别,有人就喜欢那种画书的老师,这老师说:把这几行画下来,今年考试必考.有人就喜欢那种激情四溢的老师,听了她讲课幽默而且斗志昂扬(下个标题会附一些老师讲过的名言,考注会的时候可以看看解闷),还有人问,报中华好还是报东奥好,这么难的问题我解决不了,我都听过觉得都不错,继续抽签决定吧。下面介绍下我认为优秀的老师,一些我觉得实在是不怎么样的就不说了:会计:东奥,张志凤,传说中的中神通,我的开篇会计老师,不愧为中神通,精辟、太精辟了,讲问题讲到其中的本质的神,跟他学会觉得会计很简单,很有道理。但今年公司给报的中华,所以我听了中华,郭建华的习题班,这个男人对于会计

18、界有争议的一些问题不回避,看的出来时认证来备课的,我当时觉得自己都把会计书都看烂了,觉得该理解的都理解了,但做他的习题班后备受打击,才发现自己有这么多漏洞,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他的课里面的题是覆盖考点的,而且是那种需要绕些弯来做的,有的题是做实务里百年难得一见的情况,想查漏的可以来听他的,他的题如果你都会做,OK,会计你过了。税法,中华,叶青。对于税法我没听过别的老师的课,因为传说中叶美女是税法的一姐。其实我听了她两年的课,两年的串讲。我这里很想说的是,不要把老师当成神一样,学习真的是靠自己,对于这样一个大家都认为讲的很好的人来说,我在09年听的时候没什么感觉了,因为我用的书上有她两年的笔记,

19、09年的划知识点的时候发现划不划的感觉一样,因为书上就那些知识点,我都划过了,有人可能说最后是押题的那种,当你考了几遍税法的时候你就该把心踏下来,不要再把今年的命运压在她押题上,全面复习,所有知识点都会,在所有重大方面取得能够通过的合理保证,对税法如此对其他科也如此。经济法,东奥,郭守杰,幽默风趣,对考点了解透彻,不过我觉得现在好像中注协像是对他发飙了,他的预测变得很不准了,就如郭老师所说,出不出是出题老师的事,对于学生来讲该会的就要会,不要把自己的命运压在老师的押题上,经济法学一次不容易,别差那么几分明年再来背一遍。财务成本管理,中华,陈华亭,陈老师09年病了没讲课,我听的是他08年的课件,

20、当时听的时候别人说我这样不好,自己也感觉会不会出问题啊,但是现在考完了,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只要你喜欢这个老师的风格,课程内容没问题就可以,当然最后的考前串讲要听09年的针对性复习下,但是学习时候学的是知识,他把这些知识讲的很融汇很贯通。如果报东奥田明,阎华红,都很好,重要的还是他是不是符合你的风格,尤其对于一个这么理科的课来说,符合你的思维习惯的是最好的。在这里祝愿敬爱的陈老师身体健康。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东奥,田明。中华,杭建平,我都没听过,还是看适合不适合,我看了两个坛子上关于这两个老师的反应还都可以,其实听完了还适合不适合啥啊,报了中华就杭建平报了东奥就田明,不知道选哪个就继续抽签

21、吧。审计,中华,徐永涛,杨闻萍。东奥,刘胜妮,范永亮。我因为基础不牢,09年审计又听了一遍课,理论部分听的徐永涛的,实务部分听的杨闻萍的,徐永涛看起来年轻但是讲的是很可以的,给了我很多启迪,杨闻萍,有人不喜欢,我喜欢,她的基础班和别人的强化班那么短,精辟、而且已经讲到位了,我还记得杨老师有几个经典的总结我认真的抄在了书上.有人说审计很难,但你说书上的知识点真有那么多可讲的?尤其实务部分,大概了解下然后做题自己摸索理解最重要。我还听过范永亮的课,他有时是画书的,告诉你这段画下来必考,结果08年真必考了,如果我08年真的有时间按他的要求做了审计就过了,大师级人物啊。刘胜妮一个能把枯燥的审计讲活的女

22、人,去看看刘胜妮写过的轻松过关的前言你就知道,这个老师很能说的,不过另一方面讲弊端就是时间会很长,据说一章她讲了八九节,推荐新学审计的人听她的课,本攻略后面有她所说的名言,跟她学部枯燥,还是选择风格的问题,选择不好就继续抽签吧。四、学习方法1、理论上的综述面对应付注会的众多方法,仅仅全盘接受肯定或者否定是不行的,任何方法,只有在一个人身上发生作用就是有用的,就有其可利用性,别人可以不认同,但无法否定。首先要明确的是之所以称之以“别人的方法”,是因为施法者应用了适合于自己的理念与信心外加一些必要的努力,但却并非适合于任何人。对于一个功利性质的东西来说,不要去寻求他对或错、有没有用,而是通过寻求别

23、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方法并且也成功了来探索属于自己的方法。在注会过程中,无论你水平如何,既然参加的是资格考试,就先树立一种绝对端正的学习态度,严谨的学习作风,哪怕你所谓的学术真的很厉害,所有的一切方法都是要建立在努力这两个最平凡的字眼上的。 学习最、最、最重要的是你把多少知识变成了自己的,而其他的都是所谓的“方法”,你觉得某个“方法”可以让你更好的达到这个目的,那就用这样的“方法”,要去看别人的方法,但一定要自己思考形成适合自己的“方法”,并理性的知道这样做是合理的,要坚信自己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后会取得成功。无论你现在记住了些什么都是你的一厢情愿,而到考场上你能否记得呢。所以有一种方法是很要命的,

24、即给自己订了一个计划表,然后按照计划表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又一遍,也不知看了多少遍,等他看完最后一遍才发现自己怎么好像才看了一遍似的,然后又看了一遍,我可以很负责人的告诉你,再看几遍也跟看一遍似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有些东西根本考试就不考的,而那些考的东西你看来看去还是这样,是因为你根本没有消化,注会内容很多的,每本书500页左右,你可以测一下自己看书的速度然后计算下看一遍的时间,有很多人看一遍书是需要几天的,而且这还是认真学习的人,但很负责任的说这样无法通过注会(除了经济法这一科),我曾看过一个一次过五门的人的学习方法,没听过课件,书大概看了看,他的方法总结为两个字就是“做题”为什么他能过,必

25、然有其原因,这是一个考试,对于聪明的中国人来说考试就有其一定的规律可循,一本书可考的知识点就那些东西,你把考这些知识点的题都会做了,考试不就是考题么,所以光做题达到一定量之后就可以过,但是光看书肯定过不了。提这一点就是要强调,一定一定不要懒,会做题是王道。这一点要提到战略的高度来讲,听课件都懂了,那么书上表面上的知识你就是明白了,那么就要按时做题来巩固,不要把书学了一遍后回过头来做第二章(因为一般第一章都是总论,没实质内容的题)的题发现,好像什么都忘了似地,声明一点,即使你刚听完课马上做题,你也很可能不会做的,注会就这样的考试,可能是考的角度变化了,可能是书本之外的知识,可能会有其他很多理由,

26、那怎么办,看着答案弄明白它就好了,下次遇到这样类型的题保证会就可以,这个时候千万千万不要再认为自己对书本还没学好,再学一遍看到这种人我都着急,再学一遍该不会的还是不会,每天无意义的努力意义何在?2、具体学习方法的总结如上所说,学习的方法形成适合自己的,我这里总结了我的学习方法,可以供借鉴,其实我所用的方法也是看了N多别人的方法后结合自身情况设定的,为了清晰明了下面一段用最简单但很具体的语言概述(主要写给妹妹的,对外人没说过这么具体的),然后再解释下吧。开始阶段:先制定学习计划1、按章节听基础班课件,作为第一遍扫书,划重点,做笔记。2、自己看书,把需要消化的需要记忆的先理解,尽量记忆。3、做题复

27、习阶段:看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当时的学习情况,可以先下书上重点,然后再做题,或者先做题,再看书,将题与知识点联系,明确要考什么,怎么准备这个考点.冲刺阶段:找个中华或者东奥的最后六套题,玩命的做。总结阶段:自己梳理做过的题的思路,根据书的章节划出考点所在,做这步的时候基本上考前串讲出来了(所谓的押题)结合下,根据考点按每个主观题的方向梳理思路,为了达到最佳状态,每类的题可以找以前做过的题再重新做一遍。具体说明:开始阶段:对于初学者来说,注会书你如果先自己看,有种想摔书的冲动,当初我就走过这个误区,也没有个过来人写个攻略啥的,这样学效率很低,直接用基础班的课件边听边学就可以,而且因为我08年考的时候

28、报了5门,仅仅听基础班课件每天不间断的听也要听一个半月,后来采用最高2X的速度来听,也能听懂的,稍微习惯几个小时就可以。然后记得一定要做题来巩固,这一步我没有做到,是到后来发现的,发现把几门课都听完后一开始学的什么没印象了.后来逼不得已,硬着头皮自己又自学了一遍,这是前车之鉴请不要重复我的悲剧,如果你报了几门,怎么安排学习时间,怎么安排每个科目的学习计划因人而异。能尽早开始就尽早开始,可以使用前一年的课本来预习,上网大概看看有什么特别变化,比如08年税法所得税有重大调整,那你学习的时候所得税那章就先不用学习,但不要把教材的变化当做不学习的理由,每年的教材变化不大,那年税法的变化我是经历过的,也

29、就改的那么些,看看更改的内容就能把以前学过的更新过来。有计划根据自己的课程情况安排学习时间,学习顺序按如上所述,具体到听完课件,过多久再自己消化,过多久再做题,自己感觉吧,我一开始都是想隔一天做一件事,把几门课全排出来个表像个阶梯型的表,后来执行的时候当然没完成,自由掌握吧,但是学完再做题的时间不要间隔四天以上。下面给一个能合理保证通过的时间:会计、财管、审计各计划300个小时,税法270小时,经济法250小时,对于新的科目保守估计250小时,学习效率高或者有基础的可以缩短,但就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你单报一门经济法,能用200小时以下时间通过,税法220小时其他科目250小时是极限了,也要根据自己

30、的情况计算下能报几门和具体的每门的时间安排,因为注会内容很多,不像一般的考试突击,你想到时候熬夜努力几天甚至十几天能搞定的,举个例子;如果你用3个月全职的话来考6门,看起来像很多时间,其实你每天拼10个小时,最后你会发现时间也是不够的,所以一定要计算下学习时间,否则最后你会体会什么叫人世间的无奈。上面所提的时间分别是合理保证时间,和有限保证时间,不排除会有人能用较少的时间通过,但请注意你愿意来用命运来赌小概率的事件发生么?你愿意今年考了50多分后明年再考么?你愿意今年学了200小时没过,明年继续学150小时么?为什么不用250的努力来保证一次性的成功。而且警告如下:经济法今年没过的话,明年你需要再背一遍,遗忘是可怕的,其他理科一点的你也许会想今年考了50多分明年就好过了吧,但是学起来也挺郁闷的,因为你水平基本上钩了,到时候看这题似乎会,但实际上可能还会有些小问题,你说这题你愿意花15分钟做一遍么,也挺郁闷的.所以不要用自己的命运来赌博,如果决定努力就努力做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