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地理部分知识总结

上传人:xia****ian 文档编号:162698410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中科学地理部分知识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科学地理部分知识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科学地理部分知识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初中科学地理部分知识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科学地理部分知识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地球与宇宙第一节 我们居住的地球1. 古代地球观:天圆地方说2.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的球体。赤道半径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仅差0.33%。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方法:哥伦布、麦哲伦等著名航海家的环球航行及人造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等。第二节地球仪和地图1.地球仪(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就是经线。也称子午线。(2)赤道:在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3)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是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南北回归线22.5 南北极圈66.5 赤道0 )(4)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

2、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5)经纬网: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网,称为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2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确定地理位置(1)一个经纬度只能确定地球表面的一个点的位置,地球表面的一个点也只有一个经纬度。(2)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 ,以东的180 属于东经,通常用“E”表示(如34 E);以西的180 属于西经,通常用“w”表示(如34 W)。(3)赤道为0 纬线,由赤道到南北两极各分为90 。赤道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越往北北纬的纬度数值越高;赤道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越往南南纬的纬度数值越高。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

3、道以南为南半球。通常以30 和60 纬线把纬度划分为低纬度、中纬度和高纬度。3.地图: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 (1)比例尺:线段式 数字式地图上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2)方向 地平面上的基本方向有八个。在地图上常用三种方向表达。用经纬网表达方向:在有经纬线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用方向指示标表达方向:在地图上有指向标,指向标的箭头所指方向为北。在没有经纬线和方向标的地图上,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确定方向。(3)图例: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第三节太阳和月球1.太阳 (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

4、的恒星。它是一颗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6000,中心温度高达l500万,日地距离约1.5亿千米。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2) 太阳是由灼热气体组成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 (3) 太阳从里到外分为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4)太阳活动:太阳表面经常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统称太阳活动。常见的太阳活动的类型:太阳黑子、日珥和耀斑。太阳黑子(光球层上的黑斑点,是太阳表面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发生于光球层,日珥和耀斑(突然增亮的斑块)发生于色球层。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黑子最多的

5、一年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最少的一年为太阳活动谷年。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a.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太阳风增强导致)b.过多的紫外线对人体皮肤造成损伤。c.影响地球的气候。d.影响地球的磁场,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2.月球(1)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月地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月球直径约为3476千米。(2) 月球表面明暗相间,明亮部分属于月球表面的高原、山地地区,即月陆,阴暗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平原、低地地区,即月海。月面有众多的环形山,即月坑(天体撞击月球或火山爆发形成)。(3)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大约为一个月,它同时也在不停地自转,周期恰好也是一个月,所以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都

6、是同一副面孔。第四节观测太空1.星座2. 星图第五节月相1.月相的含义 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2.月相变化的成因(1)月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2)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3.月相名称及其出现时间的判断(1)当日、月、地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居中时为新月(朔),时间为农历初一,地球居中时为满月(望),时间为农历十五、十六。(2)当日、月、地三者相互垂直时,月球向日、地另一侧运动时为上弦月,时间为农历初七、八;月球向日、地中间运动时为下弦月,时间为农历二十二、二十三。(3)月相变化的周期29.53天。称为朔望月。第六节日食和月食1.日食: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

7、遮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日食。(1)日食形成原因: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现象。(2)日食有日全食 日环食 日偏食 日偏食:当地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遮住了太阳一部分时,出现日偏食日环食:月球只挡住了太阳的中心部分 在太阳周围还露出一圈日面时,出现日环食日全食:太阳完全被遮住时,出现日全食。2. 月食:月面部分或全部变暗的现象。(1) 月全食月球全部进入地球阴影区而变暗的现象。(2) 月偏食月球部分进入地球阴影区而变暗的现象。第七节 探索宇宙1. 太阳系 (1) 太阳系的构成 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按

8、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太阳是中心天体,它以自己强大的引力将太阳系里的所有天体牢牢地吸引在它的周围,使它们不离不散、井然有序地绕自己旋转。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2) 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小行星带的位置 小行星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用肉眼看不到这些小行星,它们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太阳旋转,形成了一个环状小行星带。 (4) 九大行星公转的方向九大行星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公转轨道跟圆都很接近。(5) 彗星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彗星由岩石的

9、碎片、固体微粒和冰晶组成的“大冰球”。哈雷彗星是最著名的彗星,公转周期为76年。(6)流星 陨星 流星雨流星现象 太阳系中的一一些固体小块闯人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划亮夜空的现象,称为流星现象。没有烧尽的流星体降落到地球表面,这些流星体叫陨星。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叫陨石。它给我们带来丰富的太阳系天体形成演化的信息,是科学研究的极好素材。通过对陨石中各种元素的同位素含量测定,可以推算出陨石的年龄,从而推算太阳系开始形成的时期。著名的陨石有中国吉林陨石等。流星雨 流星体原是围绕太阳运动的,在经过地球附近时,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改变轨道,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圈。许多流星从星空中某一点(辐射点)向外

10、辐射散开,就形成流星雨。2宇宙(1)银河系是由众多恒星及星际间物质组成的庞大的天体系统。其直径约10万光年(1光年约94605亿千米)。(2) 太阳系位于银河系赤道平面附近,距银河系中心约3万光年,太阳系作为一颗普通的恒星绕银河系的中心运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多亿颗。(3)银河系从侧面看呈铁饼状,俯视呈旋涡状。从俯视图看又想一个大漩涡。 (4) 宇宙的构成目前,人类所观测到的类似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就有10亿个左右。这些天体系统被称为河外星系,所有的星系构成了广阔无垠的宇宙。人类所观测到的宇宙部分叫总星系,它有约距地球150亿光年的时空范围。第二章 不断运动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自

11、转 1. 地球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地球是太阳系中迄今所知的唯一有生命的行星。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缘故。2. 昼夜交替(1) 昼夜交替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同一天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半就是白昼,而背着太阳的另一半则太阳照不到,是黑夜,这就使地球上有了昼夜之分。(2) 地球每自转一周,白天黑夜就更替一次,时间约24小时。(3)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更替,这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4) 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白昼变为黑夜的界限是昏线,从黑夜变为白昼的界限是晨线。第二节 北京

12、时间和北京的时间1地方时和区时(1) 地方时:由于地球自转,同一瞬间,经度不同的地方时刻是不同的,这种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2) 东边的地方时总是比西边的地方时来得早。(3) 时区:国际上通常使用区时制。区时制把全球划分为24个经度宽15 的地区,叫做时区。每个时区都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统一使用的时间,叫做区时或标准时。(4) 北京时间:中国幅员辽阔,地跨5个时区,为了使用方便,把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作为全国大部分地区统一使用的时间,称为北京时间。2. 世界各地的区时3. 日界线(1) 为了避免环球旅行中发生日期混乱,国际上规定,把180 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

13、界线。(2) 为了使180 经线通过的国家和地区处于同一日期,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因此是曲折的。(3) 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当从西十二越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时,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日期要减去一天,即东西十二区的时刻相同,日期却差一天。第三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1.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1) 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2) 北半球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冬季小。(3) 同一天不同纬度太阳高度角不同。2地球的公转(1) 太阳高度角产生变化原因是地球公转。 (2)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3) 地球公转方向是由西向东。(4) 地球公转产生四季更替的周期

14、为3652422天。第四节 日历上的科学(1)阳历日、月时间的依据 阳历月份天数是依据四季更替的周期和地球绕日公转的周期安排的。由于四季更替周期为3652422天,故采用大小月,大月为31天,小月为30天;2月平年为28天,闰年为29天。(2)阳历闰年的安排阳历在每400年中设97个366日的年(闰年),其余的303年为365天(平年)。公元年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世纪年必须能被400整除才是闰年。(3)农历月日时间的安排是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的,农历月中,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大小月相间分布,所以要安排闰月的方式与公历保持一致。第五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1 地球内部的构造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

15、、地幔、地核三层。地壳和地幔的顶部共同组成岩石圈。2地壳变动(1) 地壳变动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有时则进行得十分缓慢。(2) 自地球形成以来地壳变动一直在广泛地 持续不断地进行着。(3) 地壳在不断地运动。按照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类型。水平运动使地表岩层在有些地方发生弯曲隆起,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有些地方则断裂张开,形成裂谷或海洋。垂直运动表现为地壳的抬升或下沉,从而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3 火山(1) 典型火山一般由火山口 火山锥 岩浆通道三部分组成(2) 火山喷发物主要有气态(水蒸气 二氧化硫) 液态(熔岩流)和固态(火山灰 火山尘 火山弹等)喷发

16、物。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冰岛有的正在喷发的火山没有火山锥。(3) 分布区域环太平洋陆地和周围海区,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4地震(1) 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2)主要分布地区环太平洋陆地和周围海区,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3)地震灾害预防活动工程性防御措施:加强各类工程的抗震能力。非工程性防御措施:建立健全减灾工作体系,制定防震减灾规划,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培训、演习、科研以及推进地震灾害保险,救灾资金和物资储备等工作。发生地震时,要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和桌子底下。第六节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1大陆漂移说1915

17、年,魏格纳依据大西洋两岸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大陆漂移的证据解释地壳变动的全球构造理论大陆漂移说。2. 板块构造学说(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建)(1)板块构造学说将地球表面划分为若干刚性的岩石圈板块,板块之间为俯冲、碰撞带,中洋脊,以及转换断层等活动带。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的运动主要是由板块之间的断层活动来完成的,而板块边界之间的宽阔的块体变形很小,可以认为板块是刚性的。板块运动认为刚性的岩石圈(包括大陆与大洋的地壳)的薄板在上地幔中黏性较小的软流圈上移动。(2) 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第七节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18、1.地形的种类:平原、 山地、 高原、 盆地、丘陵 等。(1)主要的地形特征平原:地面广阔平坦,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起伏小。山地:山高坡陡,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势起伏,相对高度大。高原: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地面平坦,起伏不大。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中部地势较为平坦。丘陵: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地形起伏,坡度平缓,相对高度小。 (2)简单的地形等高线图山顶:等高线封闭,由外向内,海拔增高。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由山顶至鞍部,海拔降低。峭壁:相邻几条等高线重叠合并处。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3) 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稀疏表示坡度缓慢。2地形的变化

19、(1)外力对地形作用:风力、 流水、 冰川、 波浪、 生物。作用缓慢持久,削低高山,填平深谷是地表趋于平坦。(2)内力对地形作用:地壳运动。(3)降水丰富流水对地表作用较大,降水少风的吹蚀和沙的沉积,高寒地区冰川作用。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体1水体的分类地球上的水中9653是海水,只有253是淡水。淡水又可分为冰川水、地下淡水和其他水体。目前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只占全部淡水资源的03。2水循环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或地下径流等一系列环节和过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循环。通过水体的相互转化和水分交换,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3水资源全球有60的地区水

20、资源缺乏,供水困难。我国是世界“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供水不足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2)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节约用水,循环用水,充分利用。防治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修建水库,进行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第四章大气第一节风1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风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大气观测和预报中常使用8种风向,东、 南、 西、 北、 东南、 东北、西南、 西北。3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常用的单位有:米/秒 千米/时。风速常用风级表示。4风向和风速表示符号(1)与小圆圈相连的短线表示风向。(2)风向标线上的短线表示

21、风速。(3)图示为东北风。第二节为什么会降水1空气的湿度(1) 任何地方的空气都含有水汽。(2) 湿度计:观测温度的仪器。常用湿度计:干湿球湿度计(由干球湿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组成。湿球温度计的球部有湿棉纱包着),毛发湿度计,自动感应湿度计。(3)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量空气相对湿度的方法:先读出干球温度计刻度,再读出湿球温度计刻度然后计算它们的温度差。最后通过查相对湿度表,即可得出相对湿度。2降水:空气中水汽凝结成的水珠和冰晶很小,形成云以后漂浮在空中,并不一定形成降水。水珠和冰晶随着温度降低和水汽的增多逐渐增大,最终形成降水。3降水量:一定时间内地面积水的深度。一般用毫米来计量。第三节明天的天气怎么

22、样1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2怎样看天气预报阴指天空总云量在8/10以上,多云指天空总云量在5/10到7/10,3/10到5/10为少云,3/10以下为晴。12小时内降水小于5毫米为小雨,5-15毫米为中雨,大于15毫米为大雨。3天气图(1)天气图上的曲线等压线,它是气压相等的地方的连线。(2)冷暖空气的交界面叫锋面。(3)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冷锋,常带来降雨大风和降温天气;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暖锋,常带来降雨天气,气温升高。第四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1气候: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2纬度对气候的影响纬度位置不同的地区

23、,接收太阳辐射的热量不同,温度带不同。3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4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形雨。5季风:不同季节里风向相反或近于相反的风。冬季风从中国大陆吹向太平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大陆。第五节中国东部的季风与西部的干旱气候1我国东部季风气候(1) 季风气候区指夏季风能够到达的地区。(2) 我国在大兴安岭阴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的地区是季风气候区。分布有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2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1)夏季风不能到达的我国西部地区一般降水稀少,为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2)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的特点全年降水量稀少,降水集中在夏季,季节变化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日照

24、充沛。(3)干旱气候的利弊:温差大,光照时间长,对农业生产有利,如棉花和瓜果的生产。(4)干旱气候区的生物行为和形态上的适应性。3寒潮 台风和洪水(1) 寒潮: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后果:降温、霜冻、 大风和扬沙天气。(2)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灾害性天气。危害:带来大风、 暴雨风暴潮。台风中心叫台风眼,外侧半径100千米左右的区域是风暴区(3) 洪水我国最大自然灾害之一。引发原因:持续性的暴雨 台风 人类活动。4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1) 温室效应(2) 热岛效应 城市上空经常维持一个气温高于四周郊区的暖空气团,形成一种气温较高、湿度较低、云雾增多的特殊气候。 第五章土壤第一节土壤中有什

25、么1土壤的结构(1)土壤的成分土壤是由水分、空气、矿物质和腐殖质等构成的。腐殖质是生物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在微生物分解下形成。土壤中有大量的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2土壤的形成岩石风化形成成土母质,经微生物低等生物的作用下形成原始土壤再经高等植物形成成熟土壤。第二节各种各样的土壤1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1)土壤颗粒:砂粒(粗)、粉砂粒、粘粒(细)。 (2)土壤类型:砂土类土壤 黏土类土壤 壤土类土壤。砂土类土壤 :砂粒多,黏粒少 ,颗粒较粗。黏土类土壤 :黏粒少,粉砂多 , 颗粒较细 。壤土类土壤 :砂粒、黏粒、粉砂粒大致等量 ,质地较均匀 。(3) 土壤的现状与植物的生长砂土类土壤:疏松,不

26、易黏结,通气、透水性能强,易干旱。有机质分解快,易流失。黏土类土壤:黏性,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能差。壤土类土壤: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能保水、保肥、宜于耕种。土壤颗粒 质地 性状 对植物生长的不同影响砂土类土壤砂粒多,黏粒少 ,颗粒较粗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能强,易干旱。有机质分解快,易流失黏土类土壤黏粒少,粉砂多 , 颗粒较细黏性,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能差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粒大致等量 ,质地较均匀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能保水、保肥、宜于耕种第三节保护土壤1地球上陆地面积仅占地表总面积的29%。土壤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

27、的生存与发展对它的依赖是必然的。2 土壤污染及保护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土壤的污染和过度开发。 现状危害治理措施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面积广,流失量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特别严重 耕地退化、沙化,洪涝加剧,生态恶化 植树种草,综合治理土壤荒漠化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最为严重 耕地减少,沙尘暴频发植树种草,合理开发土壤污染 我国土壤污染仍在不断恶化农产品品质下降,危害人体健康 预防为主,加强管理、监测和综合治理盐渍化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地最为严重 第四节地球上的水体1水体的分类地球上的水中9653是海水,只有253是淡水。淡水又可分为冰川水、地下淡水和其他水体。目前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只占全部淡水资源的0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