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四地六校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语文

上传人:hao****021 文档编号:162694411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81.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福建省四地六校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省四地六校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建省四地六校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四地六校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四地六校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语文(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华安、连城、永安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四地六校联考20102011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注意:1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卷前请先将自己的校名、班级、姓名、座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左边的密封线内。一、古诗文阅读(42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9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9分)(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是知也。”(论语为政)(2)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3),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处也。(论语里仁)(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不复

2、也。”(论语述而)(6)乐民之乐也,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7)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敬人者。(孟子)(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7题(27分)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二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

3、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孟子告子上)2下面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非由外铄我也铄:渗入B其所以放其良心者放:丢失C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尝:尝试D操则存,舍则亡操:拿,拿起来3下面几组句子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4、)(3分)A恻隐之心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B是以若彼濯濯也开琼筵以坐花C旦旦而伐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4下面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仁义礼智是人所固有的美好品质,只是许多人没有想去发扬这些品质。B牛山上的树木本来长得很好,因为人们的砍伐而变得光秃了。C人们看见一个人如同禽兽,就容易认为他从来没有过良好的品质。D人们失去了良心,就会天天到牛山上砍树,导致山变得光秃。5翻译下面句子(9分)(1)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4分)(2)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5分)6结合选文谈谈你如何理解孟子所说的加强个人修

5、养的途径。(3分)7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 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 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注)主硁硁(keng):浅薄固执。斗筲(sho)之人:指见识短,气量狭小的人。(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孔子认为,真正的“士”,是虽曾有令其羞耻的行为,但当他出使时能不负使命的人。B.关于士的标准,孔子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言必信

6、,行必果”的是属最后一个层次的。C孔子认为不问黑白,一味讲信用,只知贯彻自己言行的人,只是小人罢了。D.对当朝的执政者们的言行,孔子颇为鄙视、不屑,认为他们连小人也比不上。(2)孔子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与上文对 “信”的表达是否矛盾?结合上面选段,简要说明你对孔子“信”的理解。(3分) (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6分)杏花天影姜夔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惟楚,风日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注:这首词是思念旧

7、日情人的情词,白石年轻时曾在合肥与两位歌女(姊妹二人)有过一段风流故事,后来“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古诗十九首)。8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起首三句写当地实有之物,咏当地曾有之事。然 “绿丝”,却非眼中柳,而是心中柳。B“鸳鸯浦”,江边船泊之地。以鸳鸯名浦,不仅使词藻华美,亦借以兴起怀人之思。C“想桃叶、当时唤渡”,明点所思之人。桃叶是东晋王献之的妾。作者对其仰慕已久。D“待去;倚兰桡,更少驻”,先是一纵,继而一收,波折顿生,感情极其婉曲。9下片写离情别愁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就其中一种作简要分析。(3分)二、文化名著阅读(10分)10下列各项中,对作品

8、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西蒙松是个腼腆、谦虚而又意志力极强的人。他跟平民站在一边,反对上层阶级,“公开抨击他认为虚伪和不公正的事情”。为此,他被流放西伯利亚,途中与玛丝洛娃相遇。 (复活)B在法庭上见到玛丝洛娃之前,聂赫留朵夫正和贵族柯尔查庚一家打得火热。人们议论说他要娶柯尔查庚的小姐玛丽娅。同时,他正和一个贵族首领的妻子私通。(复活)C“对聂赫留朵夫来说,决定命运的时刻到了。他不断责备自己,上次见面没有说出主要的话,就是他打算跟她结婚。现在他下定决心要把这话说出来。”文中的上次指的是第一次探监,而“现在”指的是第二次探监,聂赫留朵夫决心向玛丝洛娃求婚。 (复活)D在

9、流放西伯利亚的政治犯中,玛丝洛娃钦佩所有的新朋友,但最钦佩西蒙松。这个富裕将军家庭出身的年青人,能讲三种外语,却过着最普通的工人生活。(复活)E在法庭上,卡秋莎突然把视线移到陪审员聂赫留朵夫身上。她的脸色变得严肃甚至充满恼恨了。这双异样的眼睛盯了聂赫留朵夫很久,终于认出了他。(复活)11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l00字左右)(5分)(1)简述聂赫留朵夫贱价出租土地的故事。(2)简述玛丝洛娃在爱情上最终放弃聂赫留朵夫而选择西蒙松的原因。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以乐为法,以乐治国,在今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因为,依现代观念,能用来治国者

10、须具国家强制力,而音乐只属娱乐人、教育人、感化人的艺术门类。然而,中国古代的四大“法”礼、乐、政、刑,它们都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都是治国工具。礼记中对这四种“工具”分工讲得极为清楚:“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壹其行,刑以防其奸。”史记中曾对乐治原理有精辟论述:“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夫礼由外作,乐自内出。故君子不可须臾离礼,须臾离礼则暴慢之行穷于外;不可须臾离乐,须臾离乐则奸邪之行穷于内。故乐音者,君子之所养义也。夫古者,天子诸侯听钟磬之声未尝离于庭,卿大夫听琴瑟之音未尝

11、离于前,所以养行义而防淫佚也。夫淫佚生于无礼,故圣王使人耳闻雅、颂之音,目视威仪之礼,足行恭敬之容,口言仁义之道。故君子终日言而邪辟无由入也。为什么音乐对人的影响这么大?现代脑神经学早已解开音乐之所以神奇的奥秘。在人类脑神经中,听觉神经成熟最早且起着主导作用。原来,是大自然先天赋予人类听觉神经以优先、特殊地位。大自然似乎要让音乐主宰人类的精神和行为。乐治之外的其他治国方式比如法治,它是以“身外之物”强加于人,强制人们遵守某种规范。音乐则是常人喜闻乐见、发乎内心、自觉追求的。乐治是通过奏乐、唱乐、享受乐、推行乐制实现的。在这些看似娱乐的活动中,人们不知不觉被化作规范之人。法律不是万能的,乐与国家

12、兴衰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历史表明凡重礼乐之治的王朝总能长久治安,如周、汉、唐,而重法治的王朝都速亡,如秦、三国。法治实际上是不完善社会不得已使用的工具,未来理想的社会将是新型礼乐大放异彩之时。当然,现时的世界,仍需要以法律为杠杆去治理,“乐”或许是治世的绝佳辅助工具。实际上,中国已经正在复兴着乐及乐治,“礼乐之邦”也正在复活。我们在重法、提倡法治的同时,应给乐及乐治重要的地位,使其尽量发挥作用。 (节选自新华文摘2005年第39期。有改动。)12.下面对“乐治”这一概念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A、乐治是通过奏乐、唱乐、享受乐、推行乐制实现的。B、乐治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

13、证实施的治国工具。C、乐治是儒家借助音乐来辅政治国思想的集中体现。D、乐治是指用“良乐”作用于人,促使人行为规范、有序、和谐的治国方略。13.下面不属于史记对音乐功能的论述的一项是()(3分)A、乐自内出。B、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 C、君子不可须臾离礼,须臾离礼则暴慢之行穷于外。D、卿大夫听琴瑟之音未尝离于前,所以养行义而防淫佚也 。1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音乐被当作治国的工具,具有治世的社会功能。高考资源网B、由礼记可知:在中国古代,儒家治国重礼乐轻刑法。C、尚书大传、礼记明堂位都记载了周公以乐治国的具体做法及得失评判。D、今天,乐或许能

14、成为治世的辅助工具,乐治思想可以为现代治国方略引进一种新思维。(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一篇现代文,完成1517题。(15分)亲亲麦子张佐香麦子是一枝灿烂而实在的花朵,开在万里田畴之上,开在农民心坎上。麦子的颗粒很美,有土壤般朴素柔和的质地和本色。一粒麦子是美丽的,一颗麦子是美丽的,一地麦子还是美丽的。麦子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美丽的。麦子原本是一粒种子,浸润了阳光、空气、水分,结出黄灿灿的麦粒,丰富了我们的血液和躯体。麦子用它的物质颗粒和精神内核书写着人类的历史。当秋阳拂照四野,耕耘完的田畴袒露出丰腴的肌肤,随着父亲手臂的挥动和铿锵的步伐,麦粒穿过深秋的空气落入土地。田野上空一阵又

15、一阵金色的雨在秋阳里一闪一闪。父亲脸上荡漾着微笑的涟漪,把麦粒交给生命的家园。种子要想不丢失自己,就必须走回它生命的家园,走向疏松湿润的土壤,吸收大地的微温和芬芳。在秋雨的润泽下,绿色的剑刺破黑暗的泥土指向天空。嫩嫩的绿芽儿探出头来,它们挨挨挤挤地住在一起,以盛大的形式展开,以集体的力量显示其生存的意义。麦子从容地迈过冬天的门槛,第一个用绿色的手与春天紧握。清纯的麦苗相依相扶、牵牵连连,一直铺向遥远的远方。瞬间,万野绿遍,大地尽染。麦子在一望无际的田畴尽情地拓展绿色的海洋。大地融进了蓝天,蓝天陷进了绿海。此时的乡亲们忙着在麦海里除草施肥。麦子在人类的呵护下,展示着拔节吐穗、开花灌浆的生命过程。

16、麦子和人类在和谐中相互期待、相互拥有。高考资源网麦子把生命之花开在头部,最完美地接受阳光雨露。麦子终于完成了对生命的雕塑,不动声色地吐露出饱满的穗子。麦穗就是国徽上的那穗。麦穗是绝妙的艺术品。数十粒麦子团结起来,井然有序地排列成一个柱体。麦粒大头向下,小头尖尖向上,汗滴一般,而麦芒如剑直指蓝天。风来了,麦浪一波又一波,似乎整个大地都跳起了舞。父亲去看麦子的长势,怜惜地扯下几根麦穗搓着,然后眯起眼,吹起麦芒,将一手心鲜嫩的麦粒倒进嘴里。我去嗅麦子清香的味道,像掬起一捧水那样,用双手捧着几个麦穗,将脸贴在它们的上面,我手捧着它们表达我的亲近。在我心里,麦子就是我永远的亲人。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

17、的事。镰刀闪着星月一般俏丽的锋芒。母亲一手抡开镰刀,一手揽麦入怀。镰刀贴着地皮,挥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瞬间,麦子便倒进母亲温暖的怀里。顺手,母亲抽出一绺作要子,就势将麦子翻转过来,捆好。麦捆从腋间滑落下来,躺在田垄上。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农民为麦子备好行囊,走进炊烟袅袅的村庄。麦子收后的田野静静的。母亲细心地寻找麦子,唯恐遗漏一粒,像在寻找土里的珍珠。融入了阳光、雨露、汗水的麦粒,是大地之树结出的鲜亮的果子,是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哺育着人类。麦子是芸芸众生生命的基本元素,锻造着我们的灵魂。麦子从容地走完真善美的一生,生根,长叶,开花,结果,奉献麦子,普通而神圣的麦子,朴素而雅致的麦子,养育我

18、们血脉和精神的麦子,弥漫着文化意蕴,流淌进海子纯洁的诗篇。面对你,我俯首膜拜,诚谢敬仰!(选自诗意的栖居) 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生动详细地记述了麦子生根、长叶、开花、结果的一生,用词优美,情深意浓,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本文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手法以及拟人、对比、夸张的修辞手法,使作品条理清楚,又显得很有文采。C.本文安排文章的结构颇有匠心,如写父亲播种、母亲收割时各有侧重,行文富有变化。 D.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我”的父亲种麦子很有经验,例如在第段,他吃下鲜嫩的麦子就能判断麦子的长势。高考资源网E.本文作者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他在文

19、中运用冷静客观、准确细致的语言,表达了对麦子的情感。16.作者在第段说:“麦子用它的物质颗粒和精神内核书写着人类的历史。”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意?17.联系全文,探究作者主张“亲亲麦子”的理由。四、语言文字运用(4分)18下面一句话划线部分意思表达得不够确切,会造成歧义。请你改写划线部分,注意: (1)改写句必须保留原句的主要内容;(2)按指定的要求分别表达两个确切的意思;(3)注意语言的通顺。(3分) 夏澈老师购买U盘后,语文组已经有位老师购买了U盘。 改写() 夏澈老师购买U盘后,。 (夏澈老师是第2个购买者) 改写() 夏澈老师购买U盘后,。 (夏澈老师之后有2人购买U盘) 五、写作(70

2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一名业务员要搭火车到邻镇拜访客户,买了10时到达目的地的车票。等车时,他不停地看手表,车站管理员对他说:“放心,火车向来很准时。”业务员顺利上了车,行驶不久,火车停了下来,过了三分钟还是没开动。业务员急了,跑到驾驶舱,紧张地问司机怎么回事。司机正吹着口哨,欣赏沿途的风光,指指前方,有一头乳牛在铁轨上。司机笑着安慰他:“放心,我们向来很准时。你安心欣赏风景,一会儿就到了。”火车缓缓行进了半小时,又停了下来。业务员又跑去兴师问罪。司机还是笑着回答:“放心,我们向来很准时,马上就会开动。”10时一到,火车准时开进车站,没有丝毫延误。但业务

21、员却因焦躁不安,不仅错失了沿途美景,且身心俱疲,像刚打完一场仗。 要求:从这则材料出发,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华安、连城、永安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四地六校联考班级:高二()班座号:()号姓名:密封线内不要答题20102011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语文答题卷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每题3分)题号2347(1)8121314答案一、古诗文阅读高考资源网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9分)(每空1分)(1)(2)(3)(4)(5)(6)(7)5(1)(4分)(2)(5分)6(3分)答:7(2)(3分)答:

22、9(3分)答:二、文化名著阅读(10分)10(5分)()()11(5分)第( )题答:三、现代文阅读(15分)15(5分)()()16(4分)答:17(6分)答:四、语言文字运用(4分)18改写()夏澈老师购买U盘后,。 改写() 夏澈老师购买U盘后,。 五、写作(70分)19(70分) 题目: 300 2320=460800 2320=460参考答案:1、(1)不知为不知(2)欲速则不达(3)不义而富且贵(4)不以其道得之(5)举一隅不以三隅反(6)乐以天下,忧以天下(7)人恒爱之,人恒敬之2、C(尝:曾经)3A(A助词:的B因;相当于“而”字,表承接C表修饰,可不译;表转折D代词,他的;助

23、词,表反问语气,难道)4D(原文是比喻的说法)5(1)人们看见它光秃秃的,便以为牛山从来也不曾有 过高大的树木,这难道是这山的本性吗?(2)所以,假如得到滋养,没有什么东西不生长;假如失去滋养,没有什么东西不消亡。6人性虽然本来善良,但如果不加以滋养,而是放任良心失去,那就会像用斧头天天去砍伐树木一样,即便是再茂盛的森林也会被砍成光秃秃的。而一旦良心失去,心灵失去把持,还会以为原本就不存在。关键是自我把持,自我滋养,加以发扬光大,而不要到身外去寻求。【译文】高考资源网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就是仁;羞耻心就是义;恭敬心就是礼;是非心就是智。

24、(可见)仁、义、礼、智不是由外界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具有的,只是不去思考这些罢了。所以说,“探求就能得到它们,放弃就会失掉它们。”孟子说:牛山的树木曾经是很茂盛的,但是由于它在大都的郊外,经常遭到人们用斧子去砍伐,还有够保持茂盛吗?当然,山上的树木日日夜夜都在生长,雨水露珠也在滋润着,并非没有清枝嫩芽长出来,但随即又有人赶着牛羊去放牧,所以也就像这 样光秃秃的了。人们看见它光秃秃的,便以为牛山从来也不曾有 过高大的树木,这难道是这山的本性吗?即使在一些人身上也是如此,难道没仁义之心吗?他们的放任良。心失去,也像用斧头砍 伐树木一样,天天砍伐,还可以保持茂盛吗?他们日日夜夜的生息,在天刚亮时的清

25、明之气,这些在他心里所产生出未的好恶与 一般人相近的也有那么一点点,可到了第二天,他们的所作所为,又把它们窒息而消亡了。反复窒息的结果,便使他们夜晚的息养气不足以存在了,夜晚的息养之气不足以存在,也就和禽兽差不多了。人们见到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和禽兽差不多,还以为他们从来就没有过天生的资质。这难道是人的本性如此吗?所以,假如得到滋养,没有什么东西不生长;假如失去滋养,没有什么东西不消亡。孔子说过:把握住就存在,放弃就失去;进出没有一定的时候,也不知道它去向何方。这就是指人心而言的吧?”7(1) A。“行已有耻”是指用羞耻之心约束自己的行为。(2)不矛盾。(1分)孔子的“信”即守信、讲信用。“人而无

26、信,不知其可也”强调的是“信”对人的重要性(1分)。但他并不是片面无条件地推崇 “信”,而是说要懂得在不违背道义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1分)。 8、c“桃叶”此借指合肥情侣。9、示例:运用了反衬,如:“金陵路,莺吟燕舞”,呼应上片“鸳鸯浦”“想桃叶”,以秦淮歌舞欢乐之景反衬作者远别孤舟于漂泊途中思人之悲,别情愁绪更加强烈。拟人,“算潮水,知人最苦”,将潮水人格化。潮声呜咽,好像最能理解我之愁苦,在与我倾诉,更加突出诗人旅途的孤寂与无奈。虚实相生,由莺歌燕舞 “满汀芳草” 的眼前景,联想到日暮移舟寻宿,却不知何处是归宿,更加深沉地表达对自己人生归宿的茫然慨叹。10DE(D.最钦佩谢基尼娜

27、。E.这双异样的眼睛盯了聂赫留朵夫很久,但她并没有认出他来。)11、(1)聂赫留朵夫回到自己的田庄,把田地贱价出租给农民,改变农民对地主的依赖关系。他认为土地不能成为什么人的财产,不能买卖,凡是土地给人类的利益,所有的人都有同等享受的权利。起初,农民半信半疑,不敢相信他的好心,经聂赫留朵夫再三解释,最后接受了。高考资源网(2) 玛丝洛娃认为聂赫留朵夫向她求婚是因为宽宏大量,还因为从前发生过那样的事。然而西蒙松却是在她处于被流放的景况下才爱上她的,他纯粹因为喜欢她才爱她。此外,她还领会到西蒙松认为她是与众不同的女人,并受西蒙松高尚的道德品质感染,因此选择了他。12D (AB概念的类属有误。“乐治

28、”不是娱乐的艺术门类,不是工具。C项是某种特点的诠释。)13C (C项谈的是“礼”而非“乐”。)14C (C句“具体做法及得失评判”无根据。)15(5分)AC(解析:B项,主要手法不是叙议结合,而是描写;文中没有运用对比、夸张的修辞手法。D项,该项说法于文无据。E项,本文的语言不是“冷静客观”的,而是充满热情的。)16(4分)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解答时需要联系前后文,分析句子的表层含意和深层含意。答案:麦子以它充足的物质营养哺育着人类,使人类的历史得以延续;麦子美丽的生命过程、真善美的精神实质也一直启迪着人类,滋养着人类的精神世界。(一点2分)17(6分)解析:要

29、探究“作者主张亲亲麦子的理由”,就必须明白作者的情感倾向和文章的主旨。从文本来看,作者对麦子是喜爱的、感激的,甚至是赞美的,在答题时,可以此为出发点来进行阐释。答案:麦子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美丽的,是真善美的一生。人类种植麦子,麦子供给我们营养,麦子和人类在和谐中相互期待、相互拥有,这种关系是美丽的。收种麦子的劳动过程是美丽的,播种麦子就是播种希望,收获麦子是对自己辛劳的奖赏,收种麦子的过程是人类美德闪光的过程。养育我们血脉和精神的麦子,弥漫着文化意蕴。18改写:语文组购买过U盘的老师就增加到12人了。(或:成了语文组第12位购买者。) 改写:语文组又有12位老师购买了U盘。(改对一句得2分)19该题的写作有两个切入点:从司机的角度看,他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自信,因而面对别人的督促能够不慌不忙,从容地欣赏路边的风景;从业务员的角度看,他不懂得享受过程,因而不但错失了沿途美景,还搞得一身疲惫。生命的真谛是享受过程,只会享受目标而放弃享受过程的人,注定要生活在痛苦之中。有一句俗语说得好:放慢人生的脚步,多采集一些路边的鲜花。体裁上,可以写成小品文,感悟人生,给读者以启迪;可以写成议论文,立足一个观点,或是自信,或是学会享受过程,用时新素材证明之;可以写成小小说,重点叙述由不懂享受过程到领会生命的真谛的心理变化。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