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用)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学案

上传人:wu****ei 文档编号:162687929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生用)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生用)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生用)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学生用)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用)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学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学案)赏析指导鉴赏意象“意象”就是客观事物对象(景物、山川草木等),但它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那么我们如何来判断诗歌中那些对象可以被称为是“意象”呢?先看定义中的一些标准:一、“首先意象”应该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二、“意象”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注意:“意象”本身所代表的就应该是“名词”,不要忘了,“意象”本身就是事物。我们从诗歌中找到的对象,只要有作者特定的感情就一定是“意象”了吗?不是的。 “意象”应该具有一定的约定性,也就是说,“意象”并不是随时随地就

2、可以产生的,它是千百年来文学家、诗人约定俗成使用的,它有一个默认的规定,超出这个规定范围,“意象”就不再是“意象”了。)下面谈谈准确把握意象的几种方法。一、积累,是文化的第一要求意象是指渗透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某个意象蕴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和意味,这并非出于某个诗人一时的创造,而是经过历代诗人反复地继承、运用、发展而逐渐积累起来的。我们在阅读和鉴赏古诗词时必须具备解读这些意象的能力,那么,我们就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且要在广泛的阅读中能举一反三,由此及彼。例:月亮具体分析大概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月亮与思念有关。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殊的文化心理积淀。我们八月十五吃月饼的习惯总在提醒我们,这应该是一个团

3、圆的日子,而古人看见月亮很容易触景生情,想起故乡、亲人。为什么呢?我们先看看写月亮的作者:李白、李煜、苏轼、张若虚等等。这些人为了建功立业,大多在外奔波,看见月亮,难免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情怀。二、还是积累,注重特殊化。由于历史文化积淀,还有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制约规定,某客观事物便具有了一定约定俗成的意义,成为特殊意象。下面举例说明。芳草喻离恨,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芭蕉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梧桐大多表凄苦之言,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4、三、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诗歌对象内在的品格、精神。看到一首诗歌中的对象,我们不禁想起作者,想起这种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品格、精神。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表面上咏物,实际上言志。王安石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宋神宗时,任为宰相,积极推行新法,但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使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后来,被迫离职回到江宁,但仍不屈服于腐朽的压迫。这首诗是他借咏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品格的。四、从整体写作背景入手,捕捉诗人所选对象的含义,把握意象。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题菊花诗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

5、与桃花一处开。”诗中菊花的形象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与以往菊花的特有寓意不同,这就要从写作背景中去把握。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开放,不同于文人诗中孤标傲世之情,第二句以开花正值寒秋为憾事,引起不平之气,三、四句作浪漫主义想象,要让菊花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由此看来,诗人选取菊花灿烂及所受不公平待遇这一层面,不再是高洁的象征,而是劳苦大众的形象写照,诗人在诗中寄寓了农民朴素的平等观念。第一课时春江花月夜一、学习目标1、 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2、提高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3、培养自己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二、学习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三、学习难

6、点: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四、自学设计1、作者简介张若虚扬州人,初唐诗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开元初与 、 、 号称 。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2、整体感知诗歌:这首诗写农历二月间诗人在长江边上思念家乡扬州的种种感慨和想象。诗就是从 、 、 、 、夜晚这五个方面写起。在内容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超越了以前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注入新的含义。在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中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加入了游子思妇月下的思念之情。全诗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汇成

7、一种情、景、理交融的幽美意境。五、合作探究 赏析诗歌(一)欣赏诗的景物美: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读诗歌前八句,诗歌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想象与联想,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的画面。(二)领悟诗的哲理美: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思考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请反复诵读读“江天一色无纤尘但见长江送流水。”诗人在看到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引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思考? (三)鉴赏本诗的情感美: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由感叹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情别绪,讴歌人们

8、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读“白云一片去悠悠落月摇情满江树。”随着时间的流逝,夜色渐浓,心里的感伤之情也越来越浓,这种美景和人生思考触动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提示: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 ;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为一层,写 。六、拓展延伸作者是如何将景、理、情融为一体的,结合具体诗句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七、当堂检测你喜欢哪一句,结合自己理解,与同学们交流。八、作业布置1、 必做题:背诵全诗。2、 选做题:用现代文的形式将这首诗的美好意境表现出来。第二课时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学习目标1、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艺术风格。2、正确认识诗中所体

9、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3、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二、学习重点: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三、学习难点: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四、自学设计:1、作者简介:李白素有 之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最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字 ,号 。25岁始离川在各地漫游,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较多地运用

10、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2、作品背景:唐玄宗天宝元年,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他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州话别,临行作本诗。3、解题: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天姥:所梦内容;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也由诗人情绪所定。4、解释下列加点词:(1)烟涛微茫信难求: (2)势拔五岳掩赤城:(3)我欲因之

11、梦吴越: (4)栗深林兮惊层巅:(5)失向来之烟霞: (6)惟觉时之枕席:5、文中写梦游是从哪里开始,又至何处结束?此前写了什么?后面又写了什么?五、合作探究(一)研习第一节(入梦缘由)1、思考:既然题目是“梦游天姥”,为何开篇从“瀛洲”谈起?分析“海客谈瀛洲对此欲倒东南倾。”2、提问:天姥山除带有神秘色彩外,还有什么特点,是怎么体现的?3、提问:这一部分使用什么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二)研习第二节(梦游幻境)1、分析“我欲因之梦吴越送我至剡溪”(1)“一夜飞度”表现了什么?(2)“照”、“送”写出什么?2、分析“半壁见海日水澹澹兮生烟”(1)“见海日”、“闻天鸡”写出天姥山什么特点?(2)“

12、千岩万转”、“迷花倚石”又表现了什么?3、分析“列缺霹雳仙之人兮列如麻”(1)四个短句的形式与内容有何联系?(2)天门打开后的景象如何?4、诗人为何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绘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三)研习第三节(抒情表态)1、正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地消失了,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感叹了些什么呢?2、“且放”两句,诗人表明了自己什么志向?3、“安能”两句表现出诗人什么性格和精神?六、拓展延伸1、诗句李白是浪漫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那么,浪漫主义在本诗中是如何体现的?(请找出相关的诗句)2、艺术特色构思奇特。全诗以游

13、仙为构思的出发点,借天姥山的高峻和有关传说,虚构出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照的神仙世界,以此表达诗人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写出他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想象丰富。神话传说和对自然山川的真实体验融合在一起,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夸张,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语言灵活。形式错落,富有节奏感,兼用长短句,打破“七言”的束缚。七、当堂检测1、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千岩万转路不定(zhun)熊咆龙吟殷岩泉(po)B.对此欲倒东南倾(qng)送我至剡溪(shn)C.渌水荡漾清猿啼(l)脚著谢公屐(j)D.海客谈瀛洲(yng)越人语天姥(lo)2

14、、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对此欲倒东南倾(倒:倒下)B.栗深林兮惊层巅(栗:使战栗)C.列缺霹雳(列缺:指闪电。列,同“裂”)D.忽魂悸以魄动(悸:心惊,心跳)3、以下对这首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游历了天姥山之后而写的一首留赠给友人的诗歌。B.这首诗随诗人情感与思绪的变化,句式与节奏也在不断变化。“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四句连用四字句,节奏紧凑,生动地描绘出洞天石门打开时的雄伟气势。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D.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四年,作者性格傲岸,却在长安

15、受到权贵的排挤,所以在诗中既表现出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思想,又有无力回天的感伤。八、布置作业1、必做题:背诵全诗2、选做题:搜集关于李白的诗歌。第三课时 登岳阳楼一、学习目标1、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2、通过学习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并进一步探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同风格。3、学会通过反复诵读、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炼字炼句缘景明情。二、学习重点: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三、学习难点: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炼字炼句缘景明情。四、自学设计1、背景介绍:唐代宗大历

16、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靠饮药维持生命。2、结合注释,说出诗句大意:3、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4、现在请你借助联想和想象,看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将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描述出来?五、合作探究1、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一句,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怎样呢?2、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这两句写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面对浩渺的

17、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如果不是,从哪句可以看出?如果说,前三联是句句写景,句句含情的话,那么这一联则是直接抒情。请问除了感叹自己身世外,还抒发了什么情感?六、当堂检测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B颔联用比喻写洞庭湖的阔大,意境宏丽。C颈联是诗歌意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D尾联笔锋一转,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七、拓展延伸1、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这两句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你能说说这两个词的妙处吗?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这两句与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比较,各有怎样的妙

18、处? 八、布置作业:1、必做题:背诵全诗。2、选做题:搜集写洞庭湖的佳句。附注:夜归鹿门歌一、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他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中年以前曾离家远游。四十岁那年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到过许多山水名胜之地。他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二、背景介绍: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

19、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三、诗文解释:山寺里的钟声响起,天色已经昏暗,渔梁渡口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乘着小舟返回鹿门。鹿门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胧的树影。不觉中忽然来到庞公隐居的地方。岩穴的山门及松间的小路静悄悄的,只有

20、我这个隐者独自来来去去。 四、赏析:首二句即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使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 三、四句就说世人回家,自己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自己隐逸的志趣,恬然自得。五、六句是写夜晚攀登鹿门山山路,“鹿门月照开烟树”,朦胧的山树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忽然,很快地,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 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诗人恍然了。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末

21、二句便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点破隐逸的真谛。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惟山林是伴,只有他孤独一人寂寞地生活着。菩萨蛮(其二)一、作者简介: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此前曾漫游各地。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终于蜀。他的诗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著有浣花集。二、背景介绍:菩萨蛮是韦庄避乱在南方写的一组词,菩萨蛮共五首。主要歌颂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物的秀丽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三、赏析:本词为第二篇,采用白描手法,抒写游子春日所见所思,宛如一幅春水图。起二句直言江南美好。“春水”二句承上,一写江南水乡景色美,一写江南民居生活美。下片“垆边”二句进一层写垆边肌肤洁白娇嫩的美女。江南既有“碧于天”的美景,又有“画船听雨眠”的生活,还有双臂洁白如雪的美女,组合成“游人”只应该在江南终老的情意。然而结末二句转入“未老莫还乡”的深沉感叹之中。词人以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时值中原鼎沸,欲归不能,“还乡须断肠”一句,巧妙地刻划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人的心态,可谓语尽而意不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