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及其化合物

上传人:mar****e5 文档编号:162665451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0.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碳及其化合物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碳及其化合物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碳及其化合物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碳及其化合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及其化合物(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十一讲 碳及其化合物【知识梳理】 一、碳及碳的化合物(一)碳的单质物理性质用途金刚石天然物质里最硬的物质石墨质很软、滑腻、熔点高、导 电传执IX 八、601、同素异形体(1) 概念: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2)同素异形体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换(例金刚石与石墨之间的相互转换)属于变化(3)碳的同素异形体有: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有:;磷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有:。2、无定形碳无定形碳用途木炭用作燃料,吸附剂,绘画炭笔,制火药焦炭化工原料,冶金还原剂活性炭吸附剂,制防毒面具等炭黑制中国油墨、鞋油、颜料.作橡胶补强剂【归纳】:活性炭、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跟气体或溶液接触的大,所

2、以具有强烈的,用于吸附剂注意:无定形碳不是碳同素异形体;(二)碳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2、性碳可做燃料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 :3、性碳可作还原剂,用于1)木炭还原氧化铜现象:反应方程式:(2)碳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工业上制一氧化碳)工业制造水煤气(方程式):C+H2O 高温CO+H2 (水煤气:H2与CO的混合气体)(三)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是得氧的过程;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取的反应是,失氧的过程。2氧化剂和还原剂把称为氧化剂,把夺取氧的物质称为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反应物。(三)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

3、碳1、二氧化碳实验一: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向成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里通入二氧化碳 实验二:澄清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气体思考:实验现象及二氧化碳相关性质(1)物理性质:_色,味的体,密度比空气,能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 冰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2)与水反应:(方程式)生成物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方程式)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方程式)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若继续通入CO2现象:又变澄清方程式)4) 与灼热的碳反应:(方程式)(工业上制取一氧化碳)(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剂,C是剂)(3) 、用途:灭火:既利用其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其性

4、质(不燃烧也不 支持燃烧)干冰用于、温室肥料(光合作用)(4) 、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2、一氧化碳物理性质: 色、气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 水(2)化学性质:【课堂实验】实验一:一氧化碳的燃烧实验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思考:实验现象及一氧化碳相关性质1)有毒:与血液中的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2)-可做燃料与氧气反应方程式:(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现象:的火焰,热,将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3)可做还原剂,用于冶炼金属:CO还原CuO实验方程式: 现象:黑色的固体逐渐变成色,石灰水变_。实验操作顺序:先通CO,过会在加热(为什么) 加热前要检验;结束实验时,等冷却后【注

5、意】对于有毒气体的实验一定要进行尾气处理,(为什么)请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相关方程式:写出CO与氧化铁反应方程式:3CO+Fe2O3 高温宀2Fe+3CO2(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四)碳酸钙1、大理石、石灰石、白垩、冰洲石、贝壳,蛋壳等主要成分为碳酸钙2、 物理性质:色体,水3、化学性质:(1)高温分解工业制二氧化碳(2)跟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3)碳酸钙和碳酸氢钙互相转化(溶洞形成的原理) 形成溶洞,溶解过程: 形成钟乳石、石笋,沉积过程:4、用途:作为建筑材料,生产石灰、水泥、玻璃以及炼铁。【精讲精练】1、关于同素异形体【例题 1】9富勒烯的化学式(分子式)可用

6、 C60 表示,它60()A. 是一种化合物B.是混合物 C.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D.表示60个碳原子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中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A.氧气与臭氧B.金刚石与石墨C.石墨与活性炭D.红磷与白磷2、碳【例题 2】某种物质经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这种物质肯定是()A. 一定是纯净物B. 一定是单质C. 一定是混合物D.可能是一种单质 练 2 重要文件资料需长期保存,书写时最好使用( )A.铅笔B.蓝黑墨水C.碳紊墨水笔D.圆珠笔练 3石墨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可转化为金刚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金刚石、石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的产物都是CO2B. C(石墨) 催化剂、高温

7、、高压 C (金刚石)的过程为化学变化C. 在C(石墨)催化剂、高温、高压 C(金刚石)的变化中,生成物只有一种,故此反应为化合反应D. 人们利用此反应原理,可制出人造金刚石3、氧化还原反应【例3】“百炼成钢”包含一个反应:2FeO+C高温2Fe+C02 f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A. COB. CC. FeD. FeO2练 4对于三个化学反应相同点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2Mg + O2 一点燃 2MgO 2C +O2 不足)点燃 2C02C0 + O2 点燃 2CO2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都是化合反应 都是单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都为 2:1都是氧化反应A.B

8、.C.D.4.关于 CO、CO2【例1】(2012青浦二模)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羰音tang)的物质,其化学式为 COS。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 确的是( )A.硫化羰是氧化物B.硫化羰可作为理想燃料C.硫化羰可用作灭火剂D.硫化羰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两种氧化物【练 1】(1)如图6-12,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阶梯上,把铁皮架放在烧杯里,沿烧杯壁倾倒二氧化碳.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2)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存在大量的CO2,由于它不能供给呼吸,所以在进入菜窖前,必须 先做【练习2】下列

9、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矿泉水【例2】下面是CO气体(混有少量的CO2)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1)A瓶的作用是;(2 ) B管中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 C 瓶中澄清的石灰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 ) D处的现象是;化学方程式为。D装置的作用,目的是。5碳酸盐【例 3】古代诗人于谦写的千古名诗石灰呤是这样叙述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身若 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请写出该诗中所含化学原理的化学方程式。6. 碳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例4】如图是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判断X是(DCa(HCO3)2

10、ACOBCHCH CO2423【小结】“碳三角”和“钙三角”的转化1.碳三角之间的转化:2.钙相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巩固练习】1以下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A.金刚石、石墨、C6060C.活性炭、木炭()B.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D.铁块、铁粉2.某种物质经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这种物质肯定是( )A. 定是纯净物B. 定是单质C.定是混合物D.可能是一种单质C. FeD. CO2)B.天然气用作燃料D.氧气用于焊接金属)3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是3CO+Fe2O3高温2Fe+3CO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A. COB. Fe2O3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相关的是(A 干冰用作人工降雨剂C. 一

11、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5. 有关碳单质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紫色石蕊溶液可区分CO和CO2B. 金刚石、石墨、一氧化碳互称为碳的同素异形体C. C、CO、CO2都具有还原性D. 碳具有可燃性,因此在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6. (1)活性炭作为家用冰箱除味剂,是因为它具有作用。(2) 该气体会引起温室效应,并且又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该气体是:。(填 写化学式)(3) 用来炼铁、做燃料(4) 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5) 可用于建筑材料、工业制 CO2(6) 可用于人工降雨和灭火的物质;7下图所示的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A、C、D、8. 木炭冶炼金属已

12、有几千年历史。 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氧化铜失去氧,发生了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有人认为不能把石灰水变浑浊作为木炭跟氧化铜发生反应的充分证据。因为加热的试管中还有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当装石灰水的试管内不再出现气泡时,反应停止,冷却后把试管里的残留固体倒在纸 上,残留固体中肯定含(写化学式),可能含(写化学式)9. 下列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根据装置 B 中出现的现象, 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开始发生, 则装置 B 中的试剂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有人提出一氧化碳也可能与B中试剂反应,建议在一氧化碳通入氧化铜之前,先通入B中,来证明一氧化碳是否与之发生反应?你认为有没有必要(填“有必要”或“没必要”),理由是。 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断开A与B处的链接,防止液体倒流?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如生成32 g铜,则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