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语文组周丽萍

上传人:xuey****n398 文档编号:162662830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学设计语文组周丽萍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学设计语文组周丽萍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学设计语文组周丽萍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语文组周丽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语文组周丽萍(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八年级 周立平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单元分析:本文位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单元教学目标主要为“了解课文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可以这样说,记承天寺夜游选入本单元,主要是因为

2、它们在抒情游记散文中的地位。教材分析:本文位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单元教学目标主要为“了解课文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可以这样说,记承天寺夜游选入本单元,主要是因为它们在抒情游记散文中的地位。本课分析: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写的一篇小短文,意蕴丰厚,字字有玄机。本设计试图引导学生立足文言之“言”,抓住重点词语敲击文本,以期走进苏轼细腻丰富的心灵,感悟苏轼空明的心境,豁达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本设计不强调课前的自主预习,让学生对文本保持适度的陌生感,围绕真实问题阅读文本,用自己的思维实实在在地一点点掘进文本,走近苏轼。教学目标:1理解文意,能

3、把握作者的情感波澜,掌握几个重点文言词语。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2解读“乐”“闲”两字的丰富内涵,走进苏轼的精神世界。教学设计:1、通过对不同形式句子的朗读,落实学生文言文诵读能力的积累。2、通过对品读、分析重点词语、句子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3、通过三个设问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落实情感目标。教学重难点:重点: 通过品读关键词、句,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理解“乐”和“闲”的内涵;难点: 对“念无与为乐者”中“乐”的理解。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预习按照学习文言文的步骤,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内容。将翻译过程中不会或者觉得歧义的句

4、子标在文言文学习本上。总结以前出现的“盖”、“户”、“遂”等字。一、导入激趣同学们,你对这样的评价一定并不陌生:“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大家都知道这个人是?(苏轼)林语堂出国时,带的最多的书就是与苏轼有关的,苏轼究竟有什么魅力会让几百年后的我们依旧为之着迷呢?下面咱们一同走进记承天寺夜游,一起来走近苏轼。 一、了解苏轼,做好解读文本的相关铺垫1请学生谈自己对苏轼的了解。2引导学生关注课下注释1,同时补充相关资料,初步感受苏轼的生活态度。请学生齐读并谈谈对词意的理解。

5、二、展示自学成果1、PPT展示重点掌握的内容:月色入户欣然起行遂至怀民亦未寝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询问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翻译。(一般情况下,学生比较难理解“水中藻荇交横”)二、感知文章大意,掌握部分重点文言词语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教师从能否读准字音、读通句读、读懂文意三个方面检查朗读情况。1指名不同层次学生朗读,检查能否读准、读通。引导理解三个句子的朗读节奏: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检查学生能否读懂文意。请学生尝试用一个主谓短语简洁概括文章所写的这个生活片段。检查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 引导学生注意词语间的联系。

6、(PPT出示:重点词语:欣然 户 念 遂至 寝 步 盖 )(PPT出示:句子大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念无与为乐者)三、理解苏轼,感受作者精神境界(一)品“乐”之内涵。通过设问一学习文章记叙部分:我认为,这里的“为乐”,不仅仅是课下所注释的“交谈取乐”,还有更丰富的内涵。不知道同学们意见如何?请同学们依据文本讨论对这个“乐”字的理解,有理有据的陈述你的观点。学生通过交流、探讨体会:“乐”之多重含义,这份快乐藏在“欣然”“遂”“亦”“步”四个字眼里。齐读记叙部分,体会苏轼的这份赏月之乐,分享之乐, 读出几个关键字所传达的快乐。(二)探“闲人”心境。1通过设问二学习写景部分,感悟景物写法及特点

7、:我认为作者在这句话中漏了一个主语:“月色”。我补出来了,同学们认为是补出来好还是不补好呢?(PPT出示:庭下( 月色 )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想象体验:请同学们试着在这句话的空白处填两个感叹词把作者的情感波澜补出来。齐读(背)写景句:读出一份发现的快乐,读出一种恍然大悟的味道。2通过设问三学习议论部分,感悟作者的精神境界:我认为苏老夫子这两问实在太绝对。昨夜无月,我校即无竹柏嘛。怎么理解这句话呢?追问:“闲人”如何理解?齐读(背)议论部分,读出作者内心的感慨,一点自嘲,一点自赏。追问:哪个词透露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呢?司马迁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

8、利往。也就是说,世俗之人庸常之人大都被琐碎或者欲望淤塞了心灵,穷者奔波于生计,满脸愁苦,富者追逐于利益,肠满脑肥。只有从种种生活的琐碎中超脱自己,才能拥有空明之心。齐读(背)全文,体会苏轼的心境。四、总结归纳文章内涵,深化认识。苏轼确实是拥有生活艺术、生活能力的人,不仅能于敲门不应之时倚杖听江声,更能于贬谪之境遇看见如水月色。这有赖于他豁达超脱的人生境界。这才是更重要的财富。最后还是把苏东坡的这句话送给大家: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苏轼愿同学们在未来的岁月里,也能耳聪目明,拥有闲情雅致,做江山风月之主人。五齐背全文。背诵: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诵读,背诵。背诵指导:本文融叙事、描写、

9、议论、抒情于一体,可分三个层次来背诵。叙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写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抒情: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设计意图:课堂要追求效率,文章短小,完全可以在课堂上完成背诵任务。教师在赏读基础上,给学生以抓手,使得学生当堂成诵。)六、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为乐赏月之乐,分享之乐,心有灵犀之乐闲人闲情雅致,自嘲、自赏七结语这节课,我们随着苏轼的文字,赏到了与众不同的月景,更赏到了虽处逆境却依然廓然豁达的人生态度,相信大家从中可以获得一种人生的感悟。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苏轼: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