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沟墓地墓道处理及埋葬方式的重要启示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62662825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磨沟墓地墓道处理及埋葬方式的重要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磨沟墓地墓道处理及埋葬方式的重要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磨沟墓地墓道处理及埋葬方式的重要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磨沟墓地墓道处理及埋葬方式的重要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磨沟墓地墓道处理及埋葬方式的重要启示(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磨沟墓地墓道处理及埋葬方式的重要启示1. 磨沟墓地概况和考古发现磨沟墓地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陈旗乡,现 在叫做王旗乡的磨沟村。磨沟村位地处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 的边缘地带,海拔大约在 2209-3926 米之间。磨沟遗址位于 山间的台地之上,台地东西长约 1000 米,南北最宽 300 多米, 总面积约 30 多万平方米。地势南高北低,在如今修建的多级 梯田断面上散见有各时期的文化堆积。1984 年由于山洪暴发 冲出了上百件齐家文化、寺洼文化陶器和石器等。在之后的 两年中又相继冲出了百余件文化遗物。在2007-2008 年期间, 经过调查和局部钻探,确认了磨沟村以北有大片墓葬区。该 墓

2、地基本保存完整,仅东北部边缘遭到局部破坏,整个墓地面 积约 8000 平方米。第二次发掘一共清理出了 351 座墓葬, 以齐家文化墓葬为主,墓葬保存比较完好、埋葬现象具有一 定独特性,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因此,这被评为 2008 年 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在 2009 年,该墓地得到学术 界较高的重视,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由之前的抢救性发 掘转为主动性发掘。截止 2011 年下半年,对磨沟墓地进行 了 7 次发掘,一共发掘清理山各个时期墓葬共 1680 余座, 大部分为齐家文化末期墓葬,少数为齐家文化向寺洼文化过 渡时期的墓葬和寺洼文化墓葬。2. 磨沟墓地墓道结构大多数磨沟墓地墓葬的墓道

3、存在着一些特殊的结构,比 如为墓道壁的横向凹槽,以及柱洞;还有墓道底部偏向偏室 一侧的柱洞以及墓道头脚两端空置的头龛、脚龛。在第二次 发掘中,发现存在这样有特殊结构的墓道总共有 29座,全部都 是竖穴偏室墓。在这 26 座合葬墓中存在一次葬和二次葬两 种形式,少数的墓葬墓道中出现有殉人的现象。根据墓道的 对称与否、功能性结构的存在与否、墓道底部的特殊堆积等 特点,可以将这些特殊的墓道分为墓道特殊结构和墓道特殊 堆积两类。本文着重介绍墓道特殊结构中对称性的区别。这 可以分为对称结构和不对称结构,在本次发掘中,发现不对 称的结构居多。对于完全对称结构的墓道,我们以 M206 为例,墓葬的 形式为竖

4、穴墓道双偏室墓,偏室位于墓道左右两侧。墓道平面 呈圆角长方形,直壁,口底大小基本一致。墓道长 250 厘米,宽 65 厘米,深 194 厘米,西北向 305。墓道中部以下两端竖立 两块大石,在石块与墓壁的缝隙之间再用黄土填满 ,形成一个 两边对称的二层台结构。同时,在墓道的上部有一个横向凹槽 墓道底部挖一浅坑,坑埋有一个人 ,保存完好,俯身直肢,上肢 弯曲,双手放于面部左侧,经初步鉴定为成年女性,头顶部放 置 3 件陶器。对于不对称结构的墓道,有一些其特有的表现形式,比如 空置头龛和脚龛、墓道两长壁上的凹槽、墓道偏向偏室的一 段墓壁上,接近偏室的顶部有横向凹槽、墓道底部偏向偏室 一侧的柱洞。我

5、们以M773为例,M773为竖穴墓道偏室墓, 偏室位于墓道左侧,带有头龛。墓道开口呈圆角长方形,直壁, 口底大小基本一致。墓道长210厘米,宽 60厘米,深 150厘米, 西北向 305。头龛位于墓道头端中部,底部距墓口 74 厘米, 距墓底76厘米。口部呈椭圆形,底面呈圆弧形。头龛高 24厘 米,底面最宽 45 厘米,进深 24 厘米。龛内填土与墓道填土基 本一致。头龛内没有放置任何器物。3. 磨沟墓地墓道处理磨沟墓地发现有多种处理墓道的方式。发现的比较典型 的为:填埋墓道下部墓葬、阶段性填埋墓道墓葬、棚架设施 墓葬。填埋墓道下部的现象只存在于竖穴土坑偏室墓中。我们 可以知道,这中特殊形式是

6、为了多次使用墓葬而设计的,先 填埋墓道下部,多次使用之后再完全填埋墓道。不过常常因 为些突发性因素,产生了有别于其他使用过程的特征。根据 堆积现象及人骨保存状况,我们可以知道,造成这些特征出 现的突发性因素可能为偏室塌陷终止了多次使用墓葬的计 划,也有可能为偏室封闭设施简陋或不封,发生了偏室进水 现象。阶段性填埋墓道墓葬的现象普遍存在于竖穴土坑墓、竖 穴土坑偏室墓、竖穴土坑双偏室及多偏室墓中,并且总体数 量较多。我们可以知道分阶段填埋墓道是该墓地多次使用墓 葬的主要表现形式,根据墓道堆积及墓葬埋葬人数等情况, 这种处理墓道的方式所表现的特点为,墓道填埋的阶段性与 墓葬使用的阶段性相对应、多样化

7、的墓道处理方式以适应阶 段性使用墓葬过程、部分墓葬墓道底部有浅坑葬人现象。棚架设施墓葬特点存在于偏室墓中,这也是墓葬多次使 用中对处理墓道的一种方式,根据残留迹象及墓道堆积,表 现出的特点有结构上分为对称性和不对称性、棚架结构的存 在使墓道底部长时间具有相对封闭的空间。4. 磨沟墓地埋葬方式磨沟墓地埋葬方式较多,以其中主要的多人多次合葬与 二次葬为例进行说明。该墓地发现的多人多次合葬大多数是以人骨推挤、人骨 整理为主。以M797为例,M797为左单偏室墓,墓道中有1 个殉人。偏室底面低于墓道底面 6 厘米。口部呈椭圆形,长 166厘米,高66厘米。平面呈圆角长方形,最大长度 188厘米, 最大

8、进深为 96 厘米。推测该墓葬的埋葬过程为:墓葬建造 完成后,先葬入偏室内侧人,之后在墓道底部偏向偏室一侧处 理出两个圆形柱洞,在两个柱洞内放入两根木棒 ,形成一个支 撑面,在支撑面上搭设棚板以掩蔽墓道。之后又葬入偏室外侧 人,在葬入外侧人是内侧人己经白骨化或基本白骨化 ,为了腾 挪出足够的空间埋葬此人和以后的长期使用 ,逐对内侧人进 行向偏室内侧的整理和推挤。埋葬完成后,继续利用柱洞。搭 设支撑面棚架墓道,以便以后继续使用。偏室内还留有较大空 间,应该是准备之后继续使用的,结合偏室填土剖面堆积来看, 应该是因偏室塌陷而无法继续使用。而且从出土人骨上的淤 泥填土剖面堆积的淤泥来看 ,很可能是因

9、为下雨进水导致偏 室塌陷无法继续使用而填埋了墓道。因为偏室无法继续使用, 所以撤去棚架板和支撑木棒,填埋墓道,在填埋到一定高度室, 葬入最后一个殉人,而墓道底部的柱洞得以保留。二次葬分为广义的二次葬和狭义的二次葬。狭义的二次 葬是指在尸体在白骨化后对其进行规律地二次整理 ,将人骨 摆放成有规律的骨堆。除此以外,迁出葬与迁入葬也是狭义 二次葬的组成部分。广义的二次葬除了狭义二次葬的内容以 外,还有特殊的二次扰乱葬。二次扰乱葬也在尸体白骨化后对 其进行处理,但并不像狭义的二次葬里对人骨进行规整的整 理,而是进行无规则地扰乱。以M787为例,M787为左单偏 室墓,墓道中有3个殉人。偏室底面低于墓道

10、底面 8厘米。口 部呈长椭圆形,底面呈椭圆形,弧形顶。偏室口部长 152 厘米, 内侧最长192厘米,最大进深92 厘米,复原偏室的原始高度为60厘米。偏室出土人骨4具,骨骼扰乱严重,为典型的扰乱葬。 因为偏室内人骨凌乱,为二次扰乱葬,所以 4 人的埋葬先后时 间顺序已经不好确定。推测该墓葬的埋葬过程为:偏室中 4 人并非同时葬入 ,其间依靠空置头龛和可移动设施搭设棚板 掩蔽墓道,以便墓葬的长期使用。在葬入最后 1 人后,并没有 马上填埋墓道,而是继续棚架,直至全部白骨化再进行了一次 扰乱后才最后填埋墓道,在填埋到一定高度后,葬入最后 3 个 殉人。至于偏室内人在分别葬入时有无分别的扰乱和推挤

11、等 不得而知。不过也有可能偏室内 4 人为同时葬入,之后用空置 头龛和可移动设施搭设棚板棚架 ,直至 4 人白骨化后进行二 次扰乱,再填埋墓道,并葬入殉人。5. 墓道处理及埋葬方式的重要启示磨沟墓地发现的墓葬中来看,合葬墓的数量多于单人墓 的数量,这反映出合葬现象在磨沟墓地比较普遍。因此我们 可以进行推测,推测这不代表着特权阶层,而只要是氏族成 员不分男女老幼均可与其家人合葬。我们也可以从合葬墓的 细节发现这一点。首先从合葬墓中人骨的摆放来看,除了墓 葬中的殉人外,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没有发现比如说女子 或小孩侧身屈肢面向男性等明确的证据,来证明妻子和子女 是从属于男性;相反我们从中可以看出,

12、无论男性、女性、 小孩骨架都有遭到推挤、扰动、二次摆放的机会。其次,从 墓道处理方式可以显示出,合葬墓大多数是经过了多次使用 最终才达到了一个合葬目的。我们在磨沟墓地的合葬墓中, 看不到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的一个思想。我们从墓葬中 人骨年龄及性别构成出发,可推测为家庭、家族合葬的可能 性较大。因为合葬墓中有成年女性与小孩合葬、成年男性与 小孩合葬、成年男女及成年男女与小孩合葬等现象。这些人 骨的构成更多地体现了家庭或家族单位,特别是部分女性与 婴幼儿合葬墓中人骨放置的亲密程度,体现的是亲情观念。从处理方式出发,因为要施行合葬,所以会对墓道进行 多种处理方式。比如说完全填埋墓道后再次挖开墓道进行埋 葬、不完全填埋墓道。不完全填埋墓道中,又有填埋墓道下 部、阶段填埋墓道和棚架设施等。在不改变原墓葬结构的前 提下,要想获取合葬所需要的空间,只能在原空间内想办法。 合葬过程不分男女老幼,所以不可避免会对先葬者造成破坏 因此会有推挤、局部扰动、二次摆放、凌乱放置等现象。这 种为追求合葬而不惜破坏业己存在的先葬者的骨架,体现了 对家庭、家族观念的认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